•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秦良玉:明朝的铁血女将与唯一封侯的女将军
...战功赫赫,并成为古代史上唯一正史立传的女子(明史秦良玉传),这个人就是秦良玉。明朝万历二年(1574年),秦良玉出生于四川重庆一户书香门第之中,秦良玉自幼随父兄读书,酷爱武艺兵法,长大后的秦良玉嫁给了当地...……更多
明朝的女中豪杰秦良玉,五百斤大刀的持有人
唯一被单独列传的女将秦良玉,可以举五百斤大刀,她为何这么猛。要说起古代的巾帼英雄,我们最先想到的可能是花木兰、穆桂英、杨门女将等等。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明朝一位女将军,他戎马40年,死后被48支队伍秘密下...……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独立传记女将军秦良玉,封侯列将的女英雄
...流传。但我国历史上被单独立传记入正史的女将军的是秦良玉,且是唯一一位。光禄大夫、太子太傅、镇东将军、忠贞侯等这一系列的官名,就是古时多少身为男儿身的文人墨客、沙场英豪穷其一生也达不到的高度。但就是这样...……更多
揭秘秦良玉:历史上身高最高的女将军
...开一个历史人物,她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将军——秦良玉。为何要万寿山景区说起秦良玉呢?主要原因还是万寿山是当年秦玉良寨御敌古战场,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文化景区,虽然这位历史上的巾帼英雄不是石柱人,其...……更多
巾帼不让须眉:明朝女将秦良玉的英勇传奇
《明史》载:“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史书中的秦良玉,风度翩翩好似一代儒将,不见一丝娇柔扭捏的女儿姿态。这倒让后...……更多
秦良玉:一位打破传统的女将军,她的传奇一生
...,她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载入正史的女将军,她就是秦良玉。在古人的眼里,女子无才便是德,而女人就应该在家相夫教子度余生,这一切到了秦良玉这里,全都变了样,马千乘因祖上有功世袭石柱县土司,也就是相当于石柱...……更多
崇祯皇帝与左良玉:忠诚与背叛的交织命运
人心与命运:左良玉与崇祯皇帝的悲剧自古以来,人们对“忠”与“奸”的判断往往基于一个人的行为和结果,但人心的真实动机也是至关重要的判断标准。明朝末期,崇祯皇帝执政,尽管明朝已经步入衰落,但崇祯却是一位...……更多
崇祯临死前,左良玉手握80万大军却按兵不动,为何有些人还认为他是忠臣?崇祯17年2月李自成挥师东征,三月初闯军围城,明朝京师告急,3月19日清晨破城,当日凌晨崇祯地挥剑砍杀妻女,后自缢于景山,一直到临死前都没有...……更多
左良玉治军不严,部下强抢民女与书生讨公道的背后
...,那这位将军到底做了什么呢?他就是明朝末年的大将左良玉,左良玉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被叔父养大,后来随州兵变,他的叔父一家也都被杀害,只剩下左良玉和儿子左梦庚。在崇祯在位期间,左良玉曾经镇守辽东,...……更多
左良玉为何急于起兵“清君侧”?又缘何会失败?
序言:北来太子\"案是明朝末年最为玄幻的一桩悬案。左良玉拥护这位身份不明的\"崇祯太子\",但是当时把持朝廷的大臣马士英等人,由于害怕影响到自己的政治垄断地位拒不承认这位“太子”,于是左良玉起兵\"清君侧\",但...……更多
\\\
...,第一个被正式册封为女将军的其实不是花木兰,而是秦良玉。而在史书中,秦良玉也并不是和一些女性名人一样被记载在列女传中,而是作为一个王朝的名将被单独记载在将相列传中的。能获得如此的殊荣的秦良玉,究竟是一...……更多
明末乱世枭雄左良玉对历史的影响
明末的左良玉,在明末历史上算得上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最起码在崇祯后期-弘光初期这段时间里左,良玉号称旗下有军队百万左右。在明末乱世,掌握百万军队的,绝对是一个可以影响一定历史时期的人物。但左良玉对历史...……更多
左良玉父子坐拥明朝数十万大军,却无力保家卫国
...速度却那么快呢?这是因为有一对父子,堪称实力坑!左良玉虽然拥军数万,但是似乎都不怎么打仗,他碰见张献忠时一般都是比划一下,美其名曰保存实力,其实就是在观望,大明江山摇摇欲坠,将来谁是这锦绣河山的主人都...……更多
左良玉:一个矛盾的历史人物
...在的条件评价古人,那未免太委屈他们了。明朝时期的左良玉也一样适用这个道理。左良玉是个孤儿,他是被叔父照顾长大的。在后来的一场兵变之中,他的亲人全部被杀害了,仅剩他和他儿子。走投无路的他只能投军。幸好他...……更多
崇祯皇帝与左良玉:性格决定成败的范例
...马上就要打进来,他一直等着有人来救他,这个人就是左良玉,可此时的左良玉是有顾忌的,他一边磨磨唧唧,一边观望,最后崇祯着急了,对于这个可以救他于水火的人,他低下了姿态,说只要左良玉出兵,就会答应他的任何...……更多
秦良玉:在乱世中坚守忠诚的女英雄
...女性人物以其忠诚、智勇和无畏而被载入正史,她就是秦良玉。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临清民变平定后,播州的土司杨应龙再次兴兵。万历皇帝派出马千乘率领三千人队伍前往平叛,与之一同前往的,还有马千乘的妻子秦...……更多
...十六年末,孙传庭在汝州大败后,徐勇率部分溃军转投左良玉麾下。弘光元年,因南京小朝廷招抚左良玉(封宁南侯),徐勇也被一并升迁为都督总兵。当年三月被阿济格追击的大顺军南下荆襄,心中恐惧的左良玉竖起“清君侧...……更多
盘点古代那些传奇的女将军
...。。叛军坚持了60多天,终于失败,唐赛儿失踪了。9.秦良玉(1574-1648)秦良玉是明末十里宣抚使马千成的妻子。1613年,马千成被诬陷后,秦良玉接任并继续效忠明廷。曾率军入京与清军作战,打压王涉、崇明叛乱,与张献忠军...……更多
南明:百万大军与短命王朝的碰撞
...际控制与否,的确是有着上百万大军。当时镇守武昌的左良玉,拥兵八十万,《明史》记载:“良玉兵八十万,号百万,前五营为亲军,后五营为降军”。而江北四镇的总兵力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三四十万,有的认为是十几万...……更多
历史上诸位帝王谁能力挽狂澜,将满清赶回东北呢
...战将有哪些人?最富盛名的恐怕非驻守在武昌的南宁伯左良玉莫属了,他在辽东与清军血战,又多次与李自成交战,互有胜负,此时他尚拥兵数十万,算的上是名将,但是第二年(1645年)左良玉就病死了,所以左良玉也帮不上...……更多
崇祯皇帝与明朝的灭亡:错杀忠臣的代价
...当时已经接受招抚的张献忠再次起兵造反,郑崇俭带着左良玉、贺人龙大败张献忠:先后斩首千五百级,其党顺天王、一条龙、一只龙皆降。郑崇俭在任期间从无败绩,他带领的还是左良玉、贺人龙这种拥兵跋扈、养寇自重的军...……更多
明末只有几万人的满清,为何能打败3亿汉人
...于崇祯的瞎指挥,只有在关键时刻按兵不动。朱由崧、左良玉手握重兵,权利远远超过了崇祯,那100万的人马就是没有去勤王。本来混乱不堪的局势就令人迷茫,恰在此时山海关总兵吴三桂,起了卖国求荣之意。说他一怒为红颜...……更多
谁说女子不如男?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女英雄
...将,大获全胜。是中国古典文学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秦良玉(1574~1648年),字贞素。明朝末期巴渝战功卓著的女将军、女军事家。四川忠州(今属重庆忠县)人。为石砫宣抚使马千乘妻。史书记载到: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更多
南明悲歌:史可法的失误与扬州的惨剧
...这个兵部尚书放在眼中。然后,当时明军在襄阳的将领左良玉东下要“清君侧”杀史可法的政敌马士英等人,史可法竟然不顾北方军事防线亲率军队抵挡左良玉,闹得两败俱伤。史可法在江北统帅弘光政权的主要军事力量“江北...……更多
李自成逐鹿中原:从仁义之师到一统天下的征程
...为主帅受伤,加之河南巡抚李仙风、保定总督杨文岳和左良玉等各路明军都正在向开封靠拢,农民军遂于次日撤围而去。第一次开封攻守战结束,当时城内的明军人数不满5000,加上后继赶来支援的数路明军,总人数不过两万,...……更多
张献忠兵败,最后是怎样收场的
...压力,受熊文灿招抚的不在少数。张献忠在湖广一带与左良玉、陈洪范接战多次,在郧西一战败北,支持不住,便率部向河南地界逃来。张献忠东来,京营军孙应元及黄得功并没有什么惊慌,倒是闯塌天刘国能坐立安。刘国能和...……更多
汝州大捷:李自成大破孙传庭明军几遭团灭
...团出陕西商、洛入豫,总兵孙永福率豫军进击洛阳,命左良玉统兵西进,对李自成农军形成两面夹攻之势。这次孙传庭率十万大军出关,可谓倾巢而出,志在必得。随后,一场攸关生死存亡的激烈角逐在中原大地上展开。农军患...……更多
缙云丨谭登会:三河印象
...495),由石柱宣抚使马澄之妻陈氏所建。明崇祯年间,秦良玉当时执掌石柱土司大权,增修三教寺。三教寺依回龙山,傍龙河水,自下而上建有山门、藏经楼、玉皇殿、三清殿和大雄宝殿,寺庙高大雄壮,占地三千平方米。 如...……更多
明朝有上亿人口,却打不过人口三十万不到的后金是为什么?
...投降。而忠心的黄得功却要去抵御因党争来攻打南京的左良玉。以史可法率领的区区八千新兵,在扬州根本挡不住多铎的十几万清军进攻。左良玉率几十万大军防守长江中上游,但却在东林党人的蛊惑下,派兵沿江东进攻打南京...……更多
激战朱仙镇:李自成与左良玉的决战和战略转变
...军不理不睬,绝不出战。这时李自成得到探报,说名将左良玉等率援军已经开抵朱仙镇,距开封已经不远,可朝发夕至。李自成马上留少量兵马继续围困开封,自率主力开赴朱仙镇迎击左良玉等部。同年5月中旬,明军悍将左良...……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三国演义》一直吹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让大家忘了其实最早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董卓,紧接着就是李傕郭汜二人,而这三个人都没有落得好下场
2024-06-28 17:05:00
马超身为西凉难得的青年才俊,自然有数不清的女子想要嫁给马超。而马超也是在年轻时,便娶了自己的正妻,杨氏。而杨氏婚后,便与马超生育一子
2024-06-28 17:05:00
而在三个儿子之中,长子与庶子皆是死于敌人之手,唯有幼子马承平安长大。而马超的后人却不仅仅是指这三个儿子,还有他的女儿——马氏
2024-06-28 17:06:00
李渊把一个太子之位扔给了李建成,但是你没有明确说明这个太子之位给她,他就是你的法定继承人,或者说你以后的继承就是它了。你应该把这个东西当面锣对面鼓的跟自己的儿子跟所有人都讲清楚
2024-06-28 17:06:00
所以对于自己的孩子可以寄打又骂,哪怕自己的孩子出去以上饭钱,这种事情很正常,你就是替我干这种事儿的,要是自己的孩子犯了错
2024-06-28 17:07:00
汉高祖刘邦认为秦朝之所以二世而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诸侯王。因此他在定鼎天下后采取了分封制,即将国家的边远地区分封给刘氏诸侯王(消灭异姓王之后)
2024-06-28 17:07:00
到了一千多年后的明代初期,大明第二任天子建文帝也面临着藩王尾大不掉的局面。可是建文帝没有学习汉武帝的成功经验,而是采用了汉景帝用拳头说话的方式
2024-06-28 17:08:00
当年刘备带着几十万的百姓一起逃亡。可是甘夫人和刘备的儿子刘禅却被冲散了。赵子龙作为刘备的贴身保镖,却跑过去救他的儿子。这就是不称职啊
2024-06-28 17:09:00
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三国故事。我们先来看看刘备摔阿斗的前因后果:首先赵云是刘备手下的一员猛将,他被称为三国第一儒将,可见无论是在武力方面还是头脑方面
2024-06-28 17:10:00
后来刘备有了阿斗,不但开始疏远刘封,还防备刘封对阿斗不利,这也是后来有人认为关羽失荆州之前刘封不肯出兵救助的理由:关羽明显是阿斗刘禅的最大支持者
2024-06-28 17:11:00
正史互相冲突,导致建文帝的下落之谜,成为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各地甚至是不是便会冒出一些建文帝曾出没的“痕迹”,不过正是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信息太多
2024-06-28 17:12:00
至于郑和下西洋是不是为了寻访朱允炆,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胡濙却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担负寻访朱允炆下落的官员。而正是由于朱棣的命令
2024-06-28 17:13:00
唐朝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忧国忧民,心系家国,他感慨生民,为无数普通人留下历史的注脚。就如BBC关于杜甫的纪录片中诠释的那样
2024-06-28 17:13:00
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名门之后,官宦世家。他恪守着积代相传的“奉儒守宦”的信念,他文采飞扬,雄心壮志,一心希冀“致君尧舜上
2024-06-28 17:14:00
由此,我们读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昔盛今衰,读到“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隐隐忧伤,读到“日长唯鸟雀
2024-06-28 1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