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潘安以貌美传世,但谁知他本是文学家呢
在晋朝之后,形容一个男人长相俊美,都是说“貌似潘安”,这里所说的这个潘安,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美男子——潘安了。潘安是西晋人士,但是潘安却不是一个靠脸吃饭的人,其实潘安是一名文学家,而且在文学上的成就颇高,在文学上往往与陆机并称“潘江陆海”,古语云“陆才如海……更多
慕容复的南燕究竟是怎么回事?其亡国场景到底有多惨
随着前燕、西燕、后燕陆续退出历史舞台,慕容氏燕国的“独苗”南燕也没有维持多久,便被东晋消灭。至此,慕容氏的燕国系列政权全部覆灭,留给后世子孙的唯有一个难以实现的光复梦。那么,这“独苗”南燕究竟是怎么回事?其亡国场景到底有多惨?艰难立国公元397年,后燕都城中山被攻克前……更多
历史还有另一个“三国”时期,你知道吗
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大概是话题最多的一个时代,现如今的影视作品中,以三国为背景的文艺作品多如牛毛。话题多也应证了这个时代的精彩,的确三国是一个英雄人物辈出的时代,有不可一世的吕布,有忠肝义胆的关羽,有老谋深算的曹操,也有年轻有为的孙权。然而在中华历史上三足鼎立并非只有东汉末年的三国……更多
吕布和刘备同为草根,为何结果迥异
吕布跟刘备一样,都是三国时期很罕见地从一无所有起家的草根军阀。人家曹操曹丞相跟小霸王孙策,虽然起家也很艰难。但是起家之初,人家背后还有袁氏家族这个大平台可以依靠。吕布和刘备这两个军阀都是什么都没有,靠山山倒,靠人人走。抛开吕布的人品问题说,能够在后世留下这么大的名声……更多
历史上荀彧一心向汉,为何不投奔刘备呢
荀彧绝对是三国时期最有名的谋士,而且他的做派很正,一心向汉。东汉末年的时候,董卓开始乱政。可以说此刻能和董卓一决高下的,也只有袁绍、袁术兄弟二人了,毕竟他们家四世三公的家势,绝对不是盖的,影响力无人能比。那个时候,荀彧正好是在袁绍的手下效力。可是,当荀彧看到董卓乱政……更多
中国历史第一战神白起,后世为何很少有人敬重他
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说起这个名字,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残暴、草菅人命。他被称为人屠,手上不知沾满了多少鲜血。他的成功,用一句一将功成万骨枯来概括再合适不过。虽然是一代名将,但是在历史上,称赞他的人却很少,也很少有人对他有对于名将的敬意。因为提起这个人,首先只能感受到森森的寒意从背后升起……更多
历史上的“甄嬛”有多悲惨
俗话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一个女人坚守妇道,为家庭做出牺牲,表面上看是委屈的,实际上却合乎天理人情。任何一分付出终不会白费,无论是自己的另一半还是自己的子女,都是看在眼里。曾经的沧海必然报之心之所向,辛勤的哺育也必然报得三春晖芒。甄嬛的“原型”很多朋友肯定还记得……更多
清朝皇子的真实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古代是封建专制王朝,天下以皇帝为九五至尊,九州的主宰。而皇帝拥有的权力自然也是最大的,皇帝的子女们也是天子骄子,金枝玉叶的贵人。所以,民间的百姓通常都会认为作为皇子皇女自然事事都是要最好的,生活也是最矜贵的。但是清朝皇子的真实生活却不是这样的……更多
宋仁宗在宫中差点遇刺身亡,却为何不积极追查
中国历史上下辉煌若千年,一段在史书上简略几笔捎带而过的只言片语都是长河中沉淀蜿蜒的转折点,积着沙石,浩浩荡荡被文人墨客妆点成为一桩轶事。时至今日,五千年风华也为众多影视剧题材提供了许多题材。今年来,有关于各朝代的剧本不少,但是关于宋代历史的演绎仿佛看到的并不多……更多
中国哪座城市5000年历史上没改过名字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各大城市几乎都改过名字。尤其是在大改革家王莽当皇帝时,他将全国大多数城市都改了名字。如邯郸、即墨等古城,都在王莽改革中换了名。只有成都躲过了这一劫。所以,成都也成为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唯一没有改过名字的城市。成都建成于公元前6世纪,当时正值古蜀国时期……更多
清朝哪位皇帝大婚,揭开新娘盖头皇帝哭了
在古代,皇帝是一个国家的王。掌控着国家所有人的生死,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这种模式就世代相传,但凡是出现战争,都是朝着国家的皇位去的,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历经了近四百位皇帝,但是并不是这几百位皇帝,都可以掌控自己的国家,都拥有实权。例如今天咱们小编要讲的这位皇帝……更多
慈禧深夜召一名戏子入寝宫,何故第二天他就死了
慈禧掌握朝政大权是在咸丰帝死后,殊不知在那时候的慈禧面前,还有一座逾越不过去的大山,也就是慈安太后。根据史书记载,慈安刚进宫时被咸丰帝封为贞嫔,之后又晋封她为贞贵妃,直到最后立她为皇后,而这中间的时间只用了短短8个月。在咸丰帝驾崩之后,她与当时还是懿贵妃的慈禧发动了辛酉政变……更多
盘点4个最容易令人忽略弄错的历史细节
一,《绍兴和议》两字中的“绍兴”指的不是浙江绍兴说到“绍兴”两个字,现在大部分人都会想到浙江省绍兴市,那是个经济发达,文化昌盛的好地方,但这历史上还有一份著名的文件——南宋和金签订的《绍兴和议》也用到这词,在此条约中南宋对金朝卑躬屈膝,割地赔款,可以说是奇耻大辱……更多
中国最神秘的皇陵是哪座,没人知道它实际在哪
在现在的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伊金霍洛旗草原上有一座皇陵,它是蒙古族同胞心中的圣地,守护了草原上千年。抗战时期,为了防止日寇打扰这位帝王的安宁,这座陵墓里的灵柩还曾经西迁陕甘青,西迁过程中,成千上万蒙古同胞自愿徒步跟随,沿途各地政府不敢怠慢,延安的边区政府更是举行了万人祭奠仪式……一直到1954年……更多
皇太极、康熙和雍正真的是正统帝王吗
1、努尔哈赤死后指定接班人真的是皇太极?努尔哈赤在位时,曾将红黄蓝白四旗改为八旗,并由其中的四个旗的旗主——贝勒共同署理军政事务,皇太极为正白旗主旗贝勒,努尔哈赤死后,便有四大贝勒轮流执政。但并无成熟制度约束,最后皇太极先声夺人登上皇位。皇太极究竟是预定的接班人……更多
唯一禁止出国展览的秦俑,成因至今仍是谜
导读:前段时间,我国秦代兵马俑在美国遭到破坏,这引起了国人的愤怒;除了指责美方保护管理不当,美国游客素质低下外,国人还热议为什么要将国宝带出国。其实,我国还真的有三批文物之禁止出国展览的,一共195件,这些都是我国历代一级文物中的孤品,而这其中还包括一件秦代兵马俑……更多
唐朝哪位绝色女子离奇失踪,三朝皇帝苦寻几十年杳无音讯
相信大家都知道不久前热播的电视剧《大唐荣耀》,剧中景甜饰演的沈珍珠因为外貌出众,才华横溢让人印象深刻。其实历史上确实有沈珍珠这个人物,也确实与电视剧中形象一样,是位绝色美女,但安史之乱后,沈珍珠离奇失踪,三代皇帝为此苦苦寻找几十年,始终杳无音讯。沈珍珠,出生于吴兴名门望族……更多
为何说刘备脱离公孙瓒、袁绍,说明他有眼光
刘备先后跟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人,但刘备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创业的理想,终究成就一份大业。刘备离开公孙瓒5年后,公孙瓒败亡;离开袁绍2年后,袁绍败亡,这充分显示了刘备的战略眼光。脱离公孙瓒归属陶谦兴平元年(194年),曹操以为父报仇为名再度攻打徐州……更多
明代一桩卖女案,审案的和被审的为何一起被判刑
明孝宗弘治年间,彭城卫千户吴能,因为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就托人把女儿满仓儿卖掉。千户都要卖女,可见当时饥荒有多严重。最初,满仓儿被卖给了乐妇张氏。但是,中介人却骗吴能说卖给了皇亲周彧家。周家有钱,吃穿不尽。后来,张氏又把满仓儿转卖给了乐工焦义,焦义又转卖给了他的同伙袁璘……更多
盘点三国里最倒霉的三件事,让人看了还毛骨悚然
纵观整个三国,里面有三件倒霉事,本来都是好事,却变成了坏事。坏就算了,还离奇变态,让人看了毛骨悚然,捉摸不透。一、请刘皇叔吃野味刘备当时吃了败仗,骑马逃到下邳的附近,又累又饿,想要找点野味充饥,运气好遇到一个猎户刘安,刘安得知了刘备的遭遇,请刘备吃了顿肉,这本来对刘备来说是好事……更多
哪个国家在明亡之后,沿用崇祯年号248年
众所周知,明朝末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杀殉国,“崇祯”年号完成历史使命,在中国共使用17年。崇祯帝自缢煤山但是,“崇祯”年号并没有随着明朝的灭亡而消亡,反而又延续存在了248年,总共存在了265年,这个长度远远超出在中国古代历史中被普遍认为使用时间最长的清朝“康熙”年号(它共使用了61年)……更多
陈登坑刘备,叛吕布,最后结局如何
忠臣不仕二主,这句话在三国时期是许多人的信条,然而更多的人愿意奉为座右铭的则是“贤臣择主而事”,于是乎,吕布是为三姓家奴,刘备在各路诸侯帐下都混迹过,曹操手下的大半能人都曾是与他为敌的文臣武将。不过,其中有一人,他先后侍奉过刘备,吕布,曹操,竟然都能够独善其身……更多
哪位皇帝病危,却被宰相强迫书写遗召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皇帝对于江山乃至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存在。如果皇帝能够生龙活虎,并且专心打理朝政,那么他就会受到群臣的拥戴。群臣都会觉得这位皇帝值得信赖,都会唯他马首是瞻。但如果皇帝整天病恹恹的,那么臣子看了之后,心里头难免会难受。都觉得这位皇帝估计不行了……更多
雍正死因成谜尸体无头,为何考古挖到一半停工了
说起历史上的勤俭皇帝,雍正当算一位。这位皇帝的在位时间比较短,然而短短十三年却勤政克己,为乾隆时期的盛世开辟了基础,在朝政方面算是一位好皇帝。1975年,清东陵曾被盗掘的乾隆地宫被清理。之后由于泰陵也传说遭到盗掘,并且确实找到了盗洞,再加上学术界的不断鼓吹,于是1980年……更多
简谈一下张春华传奇的人生
在历史大剧《军师联盟》当中,大阴谋家司马懿的正妻张春华被塑造成一位刚烈正直的奇女子,为人光明磊落、爱憎分明,是一个深受观众喜爱的角色。其实,但凡翻阅过《晋书》的人都清楚,跟司马懿阴鸷狠毒、奸诈虚伪的性格相比,张春华也好不到哪儿去,至少在阴狠毒辣方面,绝不亚于其夫……更多
古代赘婿不仅不好当,而且回“娘家”是要闯关
应该说,在古代当赘婿的男人都是迫不得已,家里实在是穷的办法了才会当赘婿。而招赘婿的女方家都是有钱人,为的是保存家产不损失。就在乾隆年间,就发生过一次当赘婿为了回“娘家”挨打的事情。在清乾隆年间,湖北荆州府枝江县有个书生,姓卢,这个卢书生是个帅小伙,他有位亲戚也就是远方堂兄在狄道州(属兰州府)任州同知(从六品……更多
最早看出曹操是天才的乔玄和何颙,结局如何
大家都知道,曹操之所以能成名就是被许劭许子将的月旦评给评了一下,当时许劭的评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于是曹操才得以名声大振。但是其实早在许劭之前,就有两位大神看出了曹操是个天才,并且有野史指出曹操之所以前去追着许劭要刚才那一句著名的点评,也是收到了其中一位大神的指点……更多
白云停处忆狄公
“元芳你怎么看?”“这其中必有蹊跷!”在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那个足智多谋的狄大人以及他的口头禅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狄仁杰(630—700),字怀英,山西太原人。唐朝时期杰出政治家。出身太原狄氏,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洛州司马等职……更多
春分沐雨寻芳芷!铜仁市诗词楹联学会到碧江坝黄采风
多彩贵州网讯(杨聪训)日前,铜仁市诗词楹联学会和市老年大学诗词班50多名会员学员,以“春分沐雨寻芳芷”为主题,到著名女诗人舒芳芷的故里碧江区坝黄镇长坪村开展采风游学活动。阳春三月,菜花金黄。学员们带着追寻“诗和远方”的情愫,先后走进半溪“舒芳芷文化艺术馆”,零距离体验女诗人的诗心和诗意以及“远”与“近”的岁月感……更多
孙殿英盗墓为啥首先去偷慈禧的衣物
公元1928年7月,在我国河北省遵化县的马兰峪地区,正在上演一场轰轰烈烈的军事演习。当时附近的老百姓都被赶出了军事禁区,人们只听见枪炮声整天地响,殊不知这一带的军事演习却纯粹是一种借口,其实是国民革命军第六集团第十二军的军长孙殿英在盗慈禧墓,不过,孙殿英盗慈禧墓时……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