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雍正登基后,为何要实行“耗羡归公”的制度?
...姓,凭借这一点就值得称赞,其中较为突出的制度便是“耗羡归公”。所谓“耗羡归公”,实际上指的是产生的损耗归公于朝廷,然后朝廷进行统一管理,意在合理化,透明化;这个制度并非清朝首创,而是在明朝就曾出现过。...……更多
清代的耗羡何以成为贪腐之源
...造成的损耗。“火耗”和“羡余”这两种附加税,合称“耗羡”。从明代开始,“耗羡”正式作为一种附加税对老百姓开征,到了清朝时期,“耗羡”的数量逐步增加,并成为州县地方官残酷盘剥百姓钱粮的法宝,并有一定的随...……更多
《雍正王朝》是否过于突出雍正的正面性了
...由增收钱银,这些因为耗损增收的钱就叫火耗,还有叫“耗羡”。其实“耗羡”的范围更广一些,古代封建社会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征收的粮食税自然是重要的一部分,粮食在运输和存储的过程中会有耗损,比如“鼠害”...……更多
...之后,协同巡抚石文焯按照比例将河南各地的火耗降低。耗羡的数额根据各州县的田赋银确定。为防止地方官吏私加火耗,雍正三年(1725年)正月,田文镜严饬司道府州官员,在征收钱粮过程中,将收粮银柜加固封条,委派专...……更多
雍正微服私访,在民间品尝了一杯绝佳的好茶,为何回宫就杀了3人
...这就防止了地方官员的贪污情况。第四,雍正帝还实施了耗羡归公和养廉银制度。耗羡,通常指火耗,古时候,朝廷税收要的是银锭,而百姓们手中的大多都是碎银子,他们只能将碎银子交给官府,由他们重铸成银锭。在这个过...……更多
...”沈近思不慌不忙,十分坦然地回道:“臣不是贪图那些耗羡,只是有一家老小等着去养活。”在场的大臣都被这句话惊出了一身冷汗,可让人意外的是,雍正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怪罪。雍正二年七月,火耗归公推广全国,将...……更多
大清官员的工资有多少,只靠合法收入活不下去么?
...是10%左右,多得能高达30%以上。雍正朝皇帝下旨宣布各地耗羡必须按实上报并缴纳给朝廷,即火耗归公。不过雍正并不是想斩断地方官员的增收渠道,他只是想限制官员的增收规模,因此又推出了一种新补贴 – 养廉银。注:“...……更多
雍正的腰间为什么总是别着一串钥匙
...败,国库开始空虚,如果没有雍正在苦心革除弊病,建立耗羡归功,养廉银,摊丁入亩等制度,就没有乾隆即位之初的国库丰盈。而乾隆不学父亲的勤政,却去学爷爷的“仁政”,铺张浪费,放任官场,则是清朝走向下坡路的标...……更多
杨宗仁:从监生到湖广总督的仕途传奇
...的印象更加深了几分。值得一提的是,雍正时期著名的“耗羡归公”政策也是根据杨宗仁的建议逐步成型的,对于当时湖广地区贪墨成风的现象,杨宗仁创新性地提出设立耗羡之法,得到了雍正毫不犹豫的肯定,称其之策为“无...……更多
清朝雍正时期的权力风云:雍正四名宠臣的不同结局与影响
...力推行雍正帝的改革方针,以整饬弊政。清查积欠,实行耗羡提解;限制绅衿特权,严限交纳钱粮;严行保甲制度等。当然,田文镜也有过失,不过雍正对他都非常包容。雍正十年,田文镜去世。从这里面我们能看出来,这些人...……更多
...史料记载,雍正帝在位期间进行了整顿吏治、改土归流、耗羡归公、废除贱籍、摊丁入亩等一系列改革,推行新政,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还大力进行反腐工作。可以说,他不仅大大解决了康熙时期所留下的弊端,而且...……更多
山西巡抚贪污450万,雍正是如何处理的
...案例,雍正针对为人诟病的火耗税进行改革,开始推行“耗羡归公”的政策,并且他还在这一机制上推出了“高薪养廉”的国策。这一政策的推行,对于整顿风俗,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为康乾盛世打下了基础。从整体上来看...……更多
乾隆皇帝:清朝最安稳幸福的皇帝
...正继位后,迅速整顿吏治,励精图治,发布了改土归流、耗羡归公等政策,极大地改善了吏治败坏以及贪腐现象,而他为了避免发生在自己身上“九子夺嫡”的悲剧重演,制定了秘密立储制度,这也是乾隆几乎能够避免宫廷内斗...……更多
雍正推“火耗归公”,年羹尧为何激烈反对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时期,在中国封建王朝史上被称为盛世后期,即"康乾盛世"。然而,随着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学者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康熙、雍干盛世"其实是错误的,这一时期应该称为"康熙、雍干盛世...……更多
火耗归公的含义是什么?雍正为何大力推行这一政策?
...的外交策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康熙皇帝去世后,雍正和乾隆两位皇帝继位,继续努力,实施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最终usheredin了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尽管雍正帝的统治时间仅有十余年,但他实施的“火耗归公”...……更多
清朝12帝中,为何雍正名声如今最好
...主要做了以下重大改革:一、清查亏空,惩治腐败;二、耗羡归公,设养廉银;三、摊丁入亩;四、打击“乡,贤”,制定主佃关系法令,禁止地主虐待佃户;五、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等。这些有效的措施,大大缓解了阶...……更多
郑小悠长篇新作《雍正;天地古今惟一啸》:历史与虚构之间的低调转身
...的处心积虑、果断决策还是他上位之后推行的摊丁入亩、耗羡归公等利民政策,一步步走向中国古代“人治”的巅峰,铁血、勤政、多疑、冷酷,构成了一代帝王的政治底色。同时雍正帝也是个“不可近瞻”的上司,他欣赏臣子...……更多
让康熙头疼了几十年的世纪难题是什么
清代的雍正皇帝去世后,子孙尊其庙号为“世宗”,这一盖棺定论的用词非常贴切。“世”字用在皇帝庙号中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帝王世系在这一代发生转移,雍正以庶子身份夺嫡而继位,符合世系转移的情况。第二为承上...……更多
胤祉:因拒绝臣服于雍正而被幽囚至死的皇子
...。雍正二年,刚登基不久的他,开始革新痹症,大力推行耗羡归公,又下诏禁止官员结为朋党。可是胤祉的儿子却犯了事,触怒了雍正,于是不久就被抓起来,削去了爵位。此事可能已经在雍正的心里留下了一个“教子无方”的...……更多
...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等。特别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同时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雍正...……更多
雍正曾给年羹尧指出三条活路,可惜他都没选
...这150万两军需用度全在西北四省筹措,并想在西北先试行耗羡归公的新政,年羹尧为了西北维护众多官员的利益,予以拒绝,并说了句:皇上我知道您很难,但是西北更难。反将了雍正一军,否定了雍正的新政,这无疑触碰到了...……更多
雍正的反腐绝招:给公务员涨工资
...蒸日上,河清海晏,其实底子已经被掏空了。夹在中间的雍正,一方面为老爹弥补亏空,一方面为儿子打下基础,最后活活累死。而他的反腐绝招更是有一套,归结起来就是权大、胆肥、路子对。雍正(剧照)权大:雷厉风行,...……更多
盘点雍正朝四大宠臣
...、巡抚、总督鲁豫等职。在任上,田文镜清查积欠、实行耗羡提解;限制绅衿特权,严限交纳钱粮;严行保甲制度等。对不服从命令抑或办事不力的官员,立马上疏参劾,这自然会引起一些官员不满,先后受直隶总督李绂、监察...……更多
...行雍正的各种改革整顿措施。比起实行“摊丁入亩”和“耗羡归公”经济改革,田文镜在河南推行“士民一体当差”的政务改革遇到的阻力更大,态度更为坚决。田文镜上任之后,发现河南连年发生水患,与黄河河堤年久失修有...……更多
雍正皇帝一心为江山图治,哪管身后的骂名
康乾盛世的133年里,雍正十三年被两个存在感极强的帝王夹在中间,就像盛世画卷里的一段阴影。在1999年的历史大剧《雍正王朝》之前,各大影视作品中的雍正基本都是反面人物。阴晦、狡诈、残酷无情成了雍正的标签。穿过...……更多
雍正批注奏折时都写啥
...的混乱场面出现的可能性。雍正皇帝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政策和养廉制度。在此之前,清朝官员层层贪腐,百姓受到的剥削与压迫极重,人们叫苦不迭。雍正皇帝颁布新的改革方案,官员贪腐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贪官...……更多
雍正的火耗归公,总是让人联想到公摊面积
近些年,大清朝在互联网上的风评不太好,但雍正皇帝是个例外,雍正在位13年,他不仅勤政,还实行了很多新政,比如最著名的就是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而最著名的就是火耗归公。前两个新政很好解释,那么...……更多
鄂尔泰在康熙朝不得志,为何却能成雍正心腹
...军镶白旗人。雍正二三年间,雍正支持山西巡抚诺敏实行耗羡归公,金鉷当时是山西太原知府,他明确反对这项政策,提出“财在上不如在下”,雍正看中他敢于讲真话,任命他为广西巡抚。当雍正对他的能力有所怀疑,寻求鄂...……更多
雍正帝:超越康熙,缔造清王朝辉煌
...三年的时间里,雍正通过设立军机处、铁腕治吏;实行“耗羡归功”;实行“养廉银”制度;实行“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等措施,不仅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而且朝野面貌一新,风清气正成为主流。除了勤政,...……更多
雍正宠臣李卫:巅峰时期有多厉害?后来下场如何?结局让人泪目
...,以彰其不朽功勋。田文镜,雍正朝之楷模疆臣,力挺“耗羡归公”与“摊丁入亩”新政。鄂尔泰、田文镜皆清廉能吏,然世人心中,李卫之名更盛,皆因《李卫当官》一剧,将其生平演绎得栩栩如生。 影视剧中的李卫,与历...……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4月8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运城市平陆县茅津村东汉墓考古发掘资料,其中一座墓葬有较为独特的物质文化因素,该墓可能为曹操推行薄葬制后所形成的墓葬
2025-04-08 19:47:00
他是美国魔术师,却喜欢打扮成清朝人,表演徒手抓子弹时被打死
在清朝末年,清朝腐朽落后,列强欺辱中国人,中国人的国际地位也一落千丈。在外国,中国人经常会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很多中国人都不敢展现自己的身份
2025-04-08 13:35:00
俗语:台阶不踩双,娶妻不逢半,这话有什么道理
流传在民间的习俗中,大多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意思为主,其中也包含一些日常生活的禁忌,千百年来流传至今,其实这类俗语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追求一个好的结果
2025-04-08 13:48:00
丰臣秀吉大军压境北条败亡真田家悲喜交加
摘要:丰臣秀吉大军压境北条败亡真田家悲喜交加一五八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秀吉向天下大名广发檄文,罗列北条家五条罪状,要各路大名出兵征讨北条家
2025-04-08 14:15:00
一音禅师诗书画印箫融合的破界与重构
一音禅师(俗名宋歌),法号演音,字大觉、一音,剃度于九华山大觉禅寺,受具足戒于广东乳源云门山大觉禅寺,临济宗天童派第四十三代传人
2025-04-08 14:43:00
人生之大起大落,前只有黄巢,后唯有闯王
黄巢造反,仅仅用了两年,就把整个唐王朝打得摇摇欲坠几近覆灭。山东好汉黄巢和王仙芝在公元878年举兵造反,没几年光景势如破竹般就直接打到唐朝心脏地带长安
2025-04-08 14:45:00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物产,亦衍生一方独特文化。4月3日,吉林省委书记黄强赴通化调研时强调,通化拥有丰富的松花石资源,加工工艺成熟
2025-04-08 15:18:00
从太守到医圣: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的千年传承
张仲景,公元150年—219年,东汉南阳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的伟人。相传汉灵帝时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张仲景从小嗜好医学
2025-04-08 09:19:00
南京高淳:送春亲兄弟 非遗共传承
“锣打心来鼓闹春,各位同志你细听,其他春歌先不表,歌唱党的政策好……”近日,在南京市高淳区古柏街道双红村安置小区广场上
2025-04-07 16:47:00
南京眼景区再添新景,徽派“和园”正式对外开放
江南时报讯(记者 殷文静)近日,南京眼旅游景区又添新景,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徽派建筑群——和园正式对外开放,清明小长假期间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
2025-04-07 16:48:00
郭沫若小24岁妻子于立群:年轻时真漂亮,图9书法远超如今书法家
【于立群和郭沫若在广州】于立群,大文豪郭沫若的第三任妻子,1916年出生于广西贺县人(今贺州市)。于立群出身名门,她的祖父于式枚是清朝同治年间科举考试的榜眼
2025-04-07 17:26:00
阮友兰:因过分美丽,皇帝不惜违背祖训立为皇后,晚年不看她一眼
当高深莫测的皇室贵胄突然降临平民世界,并与常人享有同等地位的时候,他们的生活也得到了相应的关注。就比如我国大清王朝末代皇帝溥仪和皇后婉容以及嫔妃文绣之间的感情生活就是这般
2025-04-07 17:34:00
秦始皇49岁猝死,原因是吃了这个,网友:咱父母也要当心
战国末期,七国混战,合纵连横,硝烟不止。嬴政13岁继位为秦王,当时秦国内有太后,外有吕不韦和嫪毐,嬴政能在这些人的夹缝中成长
2025-04-07 17:34:00
电灯经过了怎样的演化过程?爱迪生为什么能成为“光明之父”?
爱迪生从无数次实验中总结出,要发明电灯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解决灯丝很快被氧化的问题;二是需要有合适的材料作灯丝,通电后既能发光又能耐高温
2025-04-07 17:51:00
韩信在垓下是怎么样将项羽打得几乎全军覆没的?
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一直相持不下,最终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归刘邦,鸿沟以东归项羽。刘邦同意了项羽的停战请求
2025-04-07 18: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