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杨宗仁:从监生到湖广总督的仕途传奇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03 19:34: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清时期,作为当时国家最高学府的国子监,为朝廷培养出了很多的优异人才,但凡进入国子监的学生,都会被称为监生或者贡生。在清朝,就有这样一个人,他以监生的身份步入仕途,历经知县、道员、按察使、巡抚等职,最后官居湖广总督,成为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不仅如此,雍正更是对其信赖有加,信任到可以说是言听计从的地步,那么此人究竟有怎样的本领可以让一向多疑的雍正皇帝如此信任?下面先从他的入仕讲起。

监生入仕,少有大志

此人名为杨宗仁,1661年(顺治十八年)出生于辽阳。其祖上虽然没有入朝为官者,但也算是知书达理之家。打小杨宗仁就心存家国天下之情怀,与一步步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的人不同,杨宗仁年纪轻轻就被选为了监生进入国子监读书深造。由此可以看出,杨宗仁是在有生员身份之时被举荐到国子监读书,历史上把这种方式叫做“优监”。

杨宗仁:从监生到湖广总督的仕途传奇

经过在国子监多年的辛苦钻研,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杨宗仁因成绩优异被选授为湖广慈利知县,成为一方的父母官。虽然品级不高,但此时36岁的杨宗仁很满足,他深知在此之前的生活多为理论学习很少转换为实践,而知县一职恰恰是自己将平生所学付诸于实践的最好时机。心中笃定,他便开始了自己仕途当中的第一步。

杨宗仁:从监生到湖广总督的仕途传奇

在慈利和蓝山知县任上,杨宗仁颇多惠政,当时两地频发苗匪之患,虽有官兵讨之,但没曾想因为领兵之人不体恤下属,导致军士差点发生兵变,此时杨宗仁以一人之力单枪匹马入军营对即将哗变的士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成功安抚众将士,苗匪之患也一举平定。杨宗仁也因此抚定之功被举卓异为甘肃西宁道员,这是他第一次被举卓异(上级推荐优秀人才的方式)。

屡举卓异,为国为民

1714年(康熙五十三年),杨宗仁第二次被举荐为浙江按察使,在任期间因其父去世所以回乡守孝三年。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58岁的杨宗仁以广西按察使、兼署理广西巡抚的身份重回工作岗位,没多久又被擢升为广东巡抚。在广东巡抚任上,面对当时各省钱粮损耗严重的困境,杨宗仁专门向康熙建议采取“督抚及各级互查,如若徇私,本官治罪,上级重处”的方式,如此互相监督、互相警醒的良策得到了康熙的首肯,至于成效如何史书并未作详细记载,但根据杨宗仁后来一帆风顺的仕途来说,此策必定在当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杨宗仁:从监生到湖广总督的仕途传奇

杨宗仁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康熙时期度过,但他仕途和人生的巅峰时期却出现在雍正时期,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驾崩,雍正继位。没过多久,61岁的杨宗仁便被擢升为湖广总督这一封疆重任。足以看出在康熙继任者雍正的眼中,杨宗仁同样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在这里需要向大家普及一个知识,湖广总督作为清朝最高级别的九大封疆重臣之一,并非像字面理解的那样管辖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地。“湖广”一词最初来源于元朝时期,元朝疆域辽阔,实行的行省制度同样辖地广阔,当时的湖广行省确实包含了上述所讲的四地,但到了清朝时期,湖广总督所管辖的范围仅仅是湖南和湖北两地,而广东广西则划入两广总督所管。所以清朝的湖广总督又可以称为两湖总督。

为官惠政颇多,雍正言听计从

在他人犹听其人而观其行,至于尔则信而不疑。

一年之后,也就是雍正元年,杨宗仁之母去世,他向雍正申请回乡为母丁忧,雍正命其在任守制(守孝),杨宗仁又申请免去自己本身的封荫,雍正明面上应允其请,但实际上仍然赐予其封荫之权。不仅如此,杨宗仁以汉臣受封孔雀花翎实属当时极罕见之现象。那么雍正为何对杨宗仁如此厚爱?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杨宗仁:从监生到湖广总督的仕途传奇

第一,经验丰富,素有名望。雍正作为清朝史上最励精图治之君,其不论智谋和眼光都属上上之等。杨宗仁之所以可以在雍正继位之后以花甲之龄擢升封疆大吏,首要原因就是他的阅历和名望。其实早在雍正还在藩邸之时,便对朝中群臣有了一个基本了解,对于杨宗仁这个以监生身份做了十几年的知县,雍正还是十分了解的。

他深知,杨宗仁虽然当了十几年的小官,但天下诸事莫衷如是,这十几年的知县生涯恰恰使他积累了十分丰富的为官经验。这样的经验即使是处于庙堂之高的显赫京官也未必可以拥有。并且在地方颇有惠政的杨宗仁,深得百姓爱戴,属僚与之同心同德,而这恰恰是雍正继位后所需要的首要人才。

杨宗仁:从监生到湖广总督的仕途传奇

第二,多献良策,言听计从。纵观康熙的一生,前期雄图壮志开疆拓土,后期一方面受诸子夺嫡之影响,另一方面开始崇尚老庄的“无为而治”,秉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之理念,所以对于地方的吏治整顿放松了警惕,导致在雍正接手后的清朝,是一个多地贪墨丛生、亏损严重的现状。

雍正继位时已逾不惑之年,所以他急需通过快速有效的方法来解决所面临的诸多难题。由于积重难返,旧习久之,所以他急需通过革新的方式来取得突破性的成效。而此时的杨宗仁所提交的一份奏折,解了雍正的燃眉之急。杨宗仁以湖广为试点,面对“索要规礼”从而导致“横征暴敛”丛生的难题,他采取彻底禁革规礼的方式来从根源解决,此举出于大局考虑,措施妥帖,使雍正大喜过望,不禁对杨宗仁这位老臣的印象更加深了几分。

杨宗仁:从监生到湖广总督的仕途传奇

值得一提的是,雍正时期著名的“耗羡归公”政策也是根据杨宗仁的建议逐步成型的,对于当时湖广地区贪墨成风的现象,杨宗仁创新性地提出设立耗羡之法,得到了雍正毫不犹豫的肯定,称其之策为“无一瑕疵”。之后雍正不顾守旧派大臣的反对,将此政策逐步推行到全国范围,并且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

士当审其所当为,严其所不可为。

第三,鞠躬尽瘁,为国为民。1724年(雍正二年),杨宗仁病重,雍正不仅将他的儿子杨文乾由榆林道员擢升为按察使之衔随同侍奉父亲,同时还派宫中御医一同前往看视病情,由此可见雍正对杨宗仁的格外关心。

杨宗仁病情稍有好转便又“力疾视事”,此等鞠躬尽瘁,为民为国之心,怎能不让雍正感动。1725年(雍正三年),64岁的杨宗仁在湖广总督任上去世,雍正不仅追赠其太子少保,还破例封其拜他喇布勒哈番(骑都尉)的世袭职位,谥号“清端”。1730年(雍正八年),入祀贤良祠。

杨宗仁:从监生到湖广总督的仕途传奇

纵观杨宗仁的一生,在基层十几年的生涯积攒丰富经验,每次献上的计策出发点都在国家和人民的立场之上,以推辞本身封荫而表明心志,这也是为什么雍正会对其言听计从之原因。正如雍正为其制象赞中所做的“廉洁如冰,耿介如石”高度评价一般,恰如其分地描述了他勤谨纯良的一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3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林则徐:从少年才俊到朝廷重臣的传奇之路
...工程,深得水利之功,使河道通行无阻。三年后,他再任湖广总督,掌管全省军政大权,仕途达至顶峰。可以说,从26岁高中进士,到43岁登上总督之位,林则徐用了短短二十年时间,便完成了
2024-02-15 17:12:00
陈辉祖都做了什么事情把自己作死掉了
...儿子,并且还高看他一眼,着力提拔他,让他担任过兼任湖广总督、暂署两江总督,最后在乾隆四十六年时,正式出任闽浙总督兼浙江巡抚,成为响当当的封疆大吏。这时候,有个惊天大案爆发,那
2023-02-12 19:16:00
孔尚任:戏剧家、康熙的座上宾,以及《桃花扇》的创作传奇
...年时代曾努力争取由科举进入仕途,为此还卖田纳粟捐了监生的科名,却未达到目的。康熙皇帝第一次南巡,返程过曲阜祭祀孔子,孔尚任被推举在祭曲后讲经,受到康熙的称许,让他引驾观览孔庙
2023-10-30 08:25:00
27岁中进士,45岁升巡抚,乾隆一朝此人堪称汉人督抚的天花板
...成功晋升为巡抚,先后担任过陕西、甘肃、两江、两广、湖广等地的总督,最终官至东阁大学士,成为乾隆时期汉人督抚的巅峰人物。更为特别的是,他是清代广西省唯一的大学士,堪称清代官场的
2025-05-14 17:15:00
...运动重臣张之洞打下的基础,这位慈禧太后的宠臣,在任湖广总督的十八年里,为武汉的近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张之洞的影视形象张之洞,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人,1
2024-05-30 19:29:00
历史的另类脸谱:清朝最后一任直隶总督,仕途亨通的优质士大夫
...助其平步青云,历任漕运总督等清朝宦海肥缺,四川以及湖广总督成为其登顶直隶总督的镀金招牌,终于在宣统三年,调任“北门重镇,屏蔽京师,筹饷练兵,关系紧要”的山东,遥掌直隶总督之位
2024-10-11 00:46:00
清朝重要职位总督与六部尚书的权力与影响
...二品。而全国比较重要的五大总督,直隶、两广、陕甘、湖广、两江总督,一般会再加一个尚书头衔的,官从一品,等于给了总督一个荣誉称号。一个掌管全国事务的部长,一个是掌管地方军政的总
2023-11-19 00:51:00
左宗棠屡次科举不中,他是如何进入仕途的?
...棠为了保卫清朝于是进入了张亮基的幕府,此时张亮基是湖广总督。因此左宗棠就开始加入了抗太平军的队伍,也就直接进入了仕途。3、左宗棠的学识左宗棠虽然没有中进士,但是他的学识水平很
2023-01-25 20:39:00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的为官之道
...升任湖北黄州同知,在黄州同知任上,由于政绩卓著,被湖广巡抚张朝珍,再次被举“卓异”。康熙十六年,再获“卓异”。升任武昌知府,三藩之乱,紧急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招抚刘浮君匪首
2022-12-26 21: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