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籽粒玉米最高亩产579.87公斤
本文转自:衢州日报籽粒玉米最高亩产579.87公斤开化一农民再次打破浙江农业之最纪录本报讯 (记者 胡宗仁 文/摄 通讯员 郑校平) 日前,开化县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来到该县池淮镇篁岸村,把一块“浙江农业之最”的奖牌...……更多
密植精准调控 玉米亩产1吨
...传统模式亩产600公斤左右,新模式一亩地增产约400公斤,玉米亩产能达到1000公斤,这是我非常满意的。”河南省舞阳县朝锁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朝锁兴奋地说。在舞阳县姜店乡大王村的吨粮田创建示范方,收割机正缓...……更多
...然而,这个“大块头”也曾是泰山铁路沿线环境整治的“老大难”。“这里以前是一个专回收轮胎的废品回收站,常常把废轮胎堆得像小山一样。粉碎时有粉尘不说,橡胶制品一旦起火就是大麻烦。”泰山街道执法大队相关负责...……更多
通辽玉米亩产再刷东北片新高
...!”10月10日下午,在通辽市开鲁县建华镇六合村的全国玉米绿色高产高效行动万亩片,农业农村部玉米指导组专家测产组组长王俊河现场宣布。“去年万亩片平均亩产最高纪录是1087.93公斤!”“今年比去年还高,又刷新了东北...……更多
这一季,港城交出高分答卷
本文转自:连云港日报□ 袁春梅 谭维娜 徐云邦 “玉米套大豆”种出金秋好“丰”景。秋收时节,在灌云县杨集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田”,一片片的玉米和大豆一眼望不到头,两台收割机正在忙着收割。杨集镇正军...……更多
我市秋粮已收获大半
...获进度,确保秋粮颗粒归仓。截至10月10日,全市已收获玉米404.5万亩、占总任务的99.1%,已收获大豆157.1万亩、占总任务的75.2%,已收获水稻14.2万亩、占总任务的12.3%。10月10日,颍泉区宁老庄镇老雅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宁光雅,正...……更多
安徽萧县: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
...5万亩,落实订单面积82.15万亩,产品优质率进一步提高;玉米种植面积110万亩,总产6.1亿公斤;大豆种植面积13.8万亩,总产2.3万吨;蔬菜种植面积23.59万亩,产量53.65万吨,产值13.1亿元;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4.51万亩,玉...……更多
套种沙参玉米地“生”出好药材
本文转自:绵阳日报涪城套种沙参玉米地“生”出好药材本报讯(记者 彭雪 何茂松 文/图)眼下,正是沙参成熟丰收季。2月28日,记者走进涪城区吴家镇五龙村,只见20余名村民正在将挖掘机挖出来的中药材沙参从地里分拣出...……更多
...开幕,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邓光联会上发布“2023年寻找玉米高产品种”结果和“2023水稻品种‘吨粮田’创建”结果,包括14个玉米高产品种和10个水稻“吨粮田”品种。邓光联介绍,为引导农民科学选种,推进绿色高产玉米品种...……更多
科技帮扶特色农业“开花结果”
...·中国农网记者邓俐在花田乡花田村,专家正在开展青贮玉米技术帮扶和指导。初冬,正是橙黄橘绿时,在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桐岭村“猪-沼-果”示范基地,山坡上300余亩脐橙园连成一片,黄澄澄的脐橙挂满枝头。基地负责人...……更多
马山:制种玉米产业链基本形成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马山:制种玉米产业链基本形成本报记者 孟振兴 通讯员 韦 璐马山县林圩镇三和村村民在采收制种玉米。运输制种玉米的货车驶入烘干厂。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孟振兴/摄 践行“四力”我在现场本报记者 孟...……更多
...路3000公里。新增城市公共停车泊位5万个城市停车仍是“老大难”问题,2024年,我省计划深入开展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投资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城市片区化更新和“十大重点工程”,新增城市公共停车泊位5万个。同时,改造...……更多
陕西黄龙丰收粮满仓 首现千亩连片“吨粮田”
...000公斤!”看着不断增长的数字,黄龙县崾崄乡鲁家塬村玉米种植大户乔庆文激动地说,“平均亩产玉米1056.8公斤,创历史新高!”11月1日,延安市农业农村局组织有关专家,按照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玉米机械粒收田间...……更多
玉米黄澄澄 密植大丰收(乡村行·看振兴)
...,秋高气爽,天气晴朗。在商水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一块玉米地里,3台收割机穿梭其中。随后,黄澄澄的玉米粒从收割机一侧喷涌而出,倒进一辆四轮拖拉机车斗中。站在附近的种植大户邱守先高兴得合不拢嘴。他说:“今年...……更多
...用差,水费收缴时常发生纠纷。面对此类群众呼声高的“老大难”问题,瑶海区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化“周四来说事”党群议事会平台建设,推动党员干部集中下沉,召集“两代表一委员”“红色小管家”、物业公司、业委会...……更多
专家进村做指导 养殖户愁眉化笑颜
...史秋梅教授请到村里,面对面、手把手地帮养殖户破解“老大难”问题。得知养殖户们的情况后,史秋梅不仅利用周末时间从市里赶到村里“出诊”,还为村民带来了“见面礼”——无骨鸡。听说有高校教授亲自来村里指导,不...……更多
“漯玉19”亩产超1000公斤
...滴灌 病虫害绿色防控“漯玉19”亩产超1000公斤10月15日,玉米测产验收专家、农技人员和种粮大户一起走进金囤科技园,对玉米单产提升行动示范田进行测产验收。经过专家籽粒实收测产,该示范田玉米新品种“漯玉19”产量为...……更多
7次创造我国夏玉米育种高产纪录
本文转自:南国都市报“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7次创造我国夏玉米育种高产纪录南繁育种基地种植的玉米李登海团队记录选育玉米数据李登海在三亚南繁育种基地 在育种界,创造一次全国纪录已非常不容易了,...……更多
“好吃玉米”里的种业创新
...亚举行的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上,一批“好吃玉米”经专家评选后发布。未来,它们将被端上餐桌,满足更多人对美味玉米的需求。“定义玉米是否‘好吃’,离不开口感、风味和营养等关键因素。”浙江省农业科学...……更多
界首陶庙镇:小米花“爆”出大产业
...司内,只见高温膨化车间内,忙碌的工人熟练地把小麦、玉米、大米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倒入膨化炉中,机器快速转动,不一会儿,便成了白胖的米花,在滚烫的糖汁里转个圈翻个身,再由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完成定型、切...……更多
...较为广泛。所涉植物品种涵盖面较广,既有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也有辣椒、甜瓜、大豆等经济作物。三是诉争利益较大。案件所涉品种的经济价值较大,8件案例诉争标的额超过百万元,个别案件更是高达数亿元...……更多
我市开展2023年“吨粮田”示范基地300亩玉米籽粒直收测产验收
...冈国禾天元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肥村“吨粮田”示范基地的玉米迎来大丰收。10月15日,市农业农村局联手云冈区农业农村局举办2023年新型经营主体单产提升工程云冈国禾天元肥村“吨粮田”示范基地300亩玉米籽粒直收测产现场观...……更多
泰州城北:“万年青”守护平安“正当年”
...在公交站台进行安全防范提醒。 “主动防”破解治安“老大难”34年前,泰州最具“标志性”的商业区“第一百货”就在城北派出所辖区。商业区人口流动性大,盗窃自行车、入室盗窃等侵财案件频发,打架、矛盾纠纷引发的...……更多
漏水肥的沙窝地里,玉米亩产949.6公斤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漏水肥的沙窝地里,玉米亩产949.6公斤宁阳种粮小伙手握增收“密码”崔树站今年种植的玉米喜获丰收。崔树站在农田里安装了水肥一体化喷灌设施。10月10日下午,宁阳县东疏镇沙窝村村东,蓝天映衬下...……更多
发挥资源优势助推生物育种产业化
...协同拓展的转变。日前,海垦南繁集团在三亚崖州区举行玉米观摩品鉴会,邀请行业专家品鉴选育的鲜食玉米。发挥优势助推生物育种产业化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期间,“生物育种”这一种业“热词”被频频提及。在...……更多
2023年全国(建瓯)鲜食玉米产业大会举行 玉米领“鲜”助推乡村振兴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福建建瓯11月22日电 (叶秋艳)探讨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新趋势,助推乡村振兴,22日,2023年全国(建瓯)鲜食玉米产业大会暨福建省鲜食玉米发展大会在福建建瓯开幕。22日,2023年全国(建瓯)鲜食玉米产业大会暨福建...……更多
...州市创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徽常好真空软包装鲜食玉米”成功入选。据悉,本次大赛由企业自愿申报、各地择优推荐、商务厅组织专家综合评分。埇桥区精心申报的4款产品有3款产品极具特色和代表性,成功入选。近年来...……更多
广元苍溪:田间地头忙春耕 玉米播种正当时
...键时期,广元市苍溪县各地积极引导农民抢抓农时,掀起玉米播种热潮。目前,该县玉米播种工作正井然有序地进行中。在东青镇禅林社区卧云粮油专合社的种植基地里,村民在田间穿梭劳作,大家各司其职地进行玉米播种的各...……更多
农业农村部:全国秋粮收获过八成增产已成定局
...积单产提升行动的第一年,单产提升潜力最大的是大豆、玉米两个作物。在辽宁,玉米是第一大粮食作物,今年播种面积达到了4100万亩,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四分之三。而作为全国实施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县的彰武县,最新测...……更多
博爱县“牵手”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
...质量发展。据了解,双方将主要围绕农业产业战略规划、玉米高产高效生产、蔬菜引种育苗、科技人才培育等内容开展合作,加快形成与博爱县产业需求相适应、与博爱县发展相协调的合作模式,夯实人才支撑,建立全面的战略...……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胖子运动也许只能变成一个健壮的胖子
本文转自:人民网-科普中国一直以来,不少人将“减肥”大计列在日程里,或是夜跑,或是走进健身房开始锻炼,但一番努力后,很多人在看到体重秤上面的数字时依然会发出尖叫声
2024-06-25 10:19:00
“暴力梅”来袭,建议中老年:1要除,2不吃,3要躲,顺利度夏
随着南方,各地进入了梅雨季节,雨水也是越来越多,相比较往年,今年的降雨量特别大,从最近的热搜当中,大家也可以看出来,比如南方即将迎来4轮强降雨
2024-06-25 10:22:00
7月15日入伏,建议中老年:1不去,2不做,3要吃,顺利迎伏天
夏至的第一个庚日已经到了,再过2个庚日,也就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会迎来入伏的一个时间,正如民谚当中提到的“夏至三庚数头伏”
2024-06-25 10:23:00
夏天,这菜使劲吃,一清热解毒,二促进消化,三祛湿,鲜嫩别忘吃
夏天,这菜使劲吃,一清热解毒,二促进消化,三祛湿,鲜嫩别忘吃。不知不觉,时间已经来到了农历的五月下旬,家里种的蔬菜,基本上也已经开始可以采收了
2024-06-25 10:24:00
引导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美丽乡村
本文转自:云南政协报勐腊县政协召开“加强乡村‘两污’治理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专题议政性协商会议提出引导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美丽乡村本报讯(通讯员马虹伯)日前
2024-06-25 10:36:00
一发现就晚期,5年生存率极低,肝癌患者希望之路在何方?
肝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位居第二名肝脏被称为人体的“化工厂”,每天24小时无休,要处理500多种化学物质
2024-06-25 10:39:00
岁月悠悠,漫煮生活
本文转自:荆州日报□ 康兆雪家中被冻得病恹恹的君子兰,我以为它再也没有焕发生机的可能了。上周天气转暖,我赫然发现它短粗的根茎之上冒出了两片绿芽
2024-06-25 08:05:00
不断健全粮食生产支持保护体系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张锦华 徐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产能稳步提升,至2023年,粮食产量已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2024-06-25 08:28:00
警惕甲状旁腺病变 女士蹲下站不起来病根竟在脖子里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一蹲下就站不起来,是腿有问题,或是腰有问题?林女士3年来饱受这怪病折磨,一直找不到病因
2024-06-25 08:50:00
叶黄素护眼是不是智商税? 医生:可适量服用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叶黄素要不要吃?”“叶黄素是不是智商税?”近日,不少网友就叶黄素有没有必要吃展开讨论,博主@北京眼科医生陶勇表示
2024-06-25 08:50:00
怀孕越来越难?这几个影响女性生育力的因素,来看看你中了几个?
生育力简单理解就是生孩子的能力,全面理解包含3层次内容:顺利怀孕的能力、健康度过孕期的能力、保证子代健康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
2024-06-25 08:54:00
@备孕家庭,一起get夏季备孕注意事项!
夏季备孕注意事项01天气热,也莫要贪凉夏季气温高,冰冰凉凉的东西是最好的降温利器,比如,空调、风扇、生冷的食物、冰水等
2024-06-25 08:55:00
林草系统3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本文转自:中国绿色时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林草系统3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本报讯 记者安璐报道 6月24日
2024-06-25 09:02:00
推动“毁绿者”变身“复绿人”
本文转自:中国环境报抚州宜黄县探索多元化修复模式推动“毁绿者”变身“复绿人”本报讯 近日,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隆兴机制竹炭有限公司购买了1万多尾鱼苗投放至宜黄河中
2024-06-25 09:08:00
夏季如何防治家兔球虫病
本文转自:农业科技报夏季高温多雨,气温高、湿度大等环境因素易引起家兔腹泻类疾病的发生。一般夏季家兔发生腹泻的主要原因有3个方面
2024-06-25 09: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