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年幼的皇帝,彷徨的群臣,冯太后毅然决然临朝听政
冯太后在先帝葬礼上的疯狂表现令年幼的献文帝深感震惊,他已经失去了父皇,不能再失去太后,想到这里,他立即跪倒在冯太后面前,哭泣道:“请太后节哀,以大魏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为重啊,太后若有个闪失,朕怎么办...……更多
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是谁呢
...”换而言之,拓跋弘自幼聪明伶俐,各方面表现均不错,群臣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公元465年,拓跋弘刚满十一岁,由于父亲拓跋浚驾崩,他在大臣们的辅佐下登上帝位,尊冯氏为太后,即北魏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冯太后。有位叫乙...……更多
此人从公主沦为奴隶,又从奴隶成皇后,丧夫后成古代第一太后
...,冯氏非常的伤心,甚至一度想要追随成帝而去,但是被群臣劝阻。因为当时新帝年幼,身为太后的风湿必须出来主持朝政。而冯氏只好一肩扛起整个北魏。因为文成帝的耳濡目染,再加上她的政治的天赋,所以她使出强硬的手...……更多
北魏孝明帝与胡太后的兴衰之路
...,大臣还称她为殿下,下令处理事务。后来改令称为诏,群臣上奏疏称陛下,她自称为朕。胡氏为了炫耀自己的财富之多,竟慷国家之慨,下令王公贵族、文武百官只要有力气,可将国库中的绢帛拿回家中。陈留公李崇和章武王...……更多
太监的起源与演变:从先秦到东汉的宦官历史
...位。李湛沉迷于蹴鞠酒色当中,经常不上朝,不批奏折,群臣上书劝谏,李湛充耳不闻,仍然不理朝政。李湛喜好大兴土木大建宫殿,工匠们一年到头不得停歇,怨声载道。工匠们看到皇帝如此荒唐,聚在宫中作乱,听到几百个...……更多
孝文帝有什么功劳,能和秦始皇相提并论
...的志向,拓跋宏还假模假样地进行了占卜,这才没有招致群臣的反对。随后,拓跋宏集结军队、带着百官,浩浩荡荡地朝南边进发。当时正是农历九月,北方连日大雨,道路泥泞不堪,拓跋宏就带着军队,在这样的环境下连连走...……更多
从一国公主沦为奴婢,辅佐两任皇帝,堪称传奇
...二皇,今天要讲的便是这位传奇皇后的一生!文成文明冯太后,名不详,汉族,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市)人。冯太后出身于北燕皇族长乐冯氏。冯氏是冯朗之女,生于长安。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献文帝拓跋弘的嫡母,孝...……更多
北魏冯太后传奇的一生,皇帝驾崩时曾跳入火中想自杀
北魏的文明皇后冯氏是一个可以跟武则天、慈禧太后相提并论的女人,她当太后执掌北魏朝政几十年,不但养面首,还杀害皇帝。她是一个很可怕的女人。冯氏的出身也是亮点,她是长乐信都人,出身于北燕皇族,她的父亲是...……更多
...拓跋宏,自为太上皇,专心信佛。476年,由于杀了嫡母冯太后宠爱的大臣,被对方毒死,时年23岁。3岁封储,12岁登基,14岁生子,18岁禅位,23岁暴卒。这一连串的人生数字,清晰直白地勾勒出了少年天子拓跋弘辉煌而又悲愤的...……更多
北魏“立子杀母”制度失败的原因分析
...前期得以严格执行,然而让人纳闷的是,北魏依然是一个太后干政十分严重的朝代,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一、北魏实行立子杀母制度的深层文化因素北魏时期推行这种看似荒诞的政策,实际并非偶然,这是因为随着皇权的加强...……更多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十八岁就做了太上皇
...当时的拓跋弘所能对付的,好在他还有一个靠山,嫡母冯太后。在冯太后的谋划下,乙弗浑最终被铲除,但朝政没有立刻交到拓跋弘手上,而是由冯太后临朝听政。冯太后这次临朝听政时间并不久,只有十八个月,然后就以皇孙...……更多
拓跋弘:从储君到太上皇的短暂人生
...下,拓跋弘本意想传位给叔父京兆王拓跋子推,却招到了群臣及宦官的一致反对。471年八月二十一日,献文帝在冯太后的压迫下传位于皇太子拓跋宏,自己则当起了太上皇。这一年他才18岁。其实,他禅位给儿子拓跋宏,除了冯...……更多
他是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年仅二十三岁就被架空做了太上皇
...?提到这个人还不是一般的厉害。她就是历史上闻名的冯太后。这个女子按说也是个官三代了,虽然后来她爸爸因罪被绳之以法,可是人家的姑姑是个腕儿呀——太武帝拓跋焘的左昭仪,身份之尊贵仅次于皇后。有她姑姑、姑丈...……更多
慕容盛得报父仇,拓跋珪平城称帝
...大树,宫廷震悚。可见天道有知,隐隐为慕容崇鸣冤。偏群臣一味迎合,还要向慕容盛劝进。慕容盛初尚不许,嗣复屡接奏牍,请上尊号,慕容盛乃即燕帝位,改元建平,追尊伯考献庄太子为皇帝,慕容宝后段氏为皇太后,献庄...……更多
北魏王朝:子贵母死的残酷制度
...太子。可是这样一来,也有个极大的弊端,主少母强,从太后干政时代走过来的汉武帝为了防止吕后再现,干脆心一狠,将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处死。对汉武帝来说,他赐死钩弋夫人是有其特殊时代背景的,主要原因有三:1....……更多
冯太后:北魏王朝背后的女强人
在古代中国,母壮而子幼,太后摄政专权的情况时有发生。从最早的秦国宣太后,到最后的慈禧太后,都是如此。先皇早逝,幼子继位,小皇帝的母亲为了保住儿子的皇位,自然就要摄政。但太后摄政又有一个弊端,就是喜欢...……更多
从公主沦为奴隶,后来摇身一变又为皇后,她是谁呢
...值妙龄,却成为了太后,她本欲自尽为文成帝殉葬,奈何群臣反对,并将她救下。因为大臣们觉得新帝尚且年幼,需有人在旁辅佐,于是冯氏毅然决然挑起重担,垂帘听政处理国事,拓跋弘登基后称献文帝,虽然名正言顺但因为...……更多
北魏孝文帝的南征与迁都洛阳
...城这么穷,气候又不好,我打算把都城迁往洛阳。但怕这群臣子们不同意,才说要打仗,等把人全部带过去,一切都成事实,不就行了。”元澄本就不喜平城,听说要迁都洛阳,立即举双手赞成。第二天,原本闹得最厉害的元澄...……更多
土木堡之役后,于谦为何选择朱祁钰继位,而不选择太子朱见深?
...成年的皇帝可以振奋人心,有助于稳定局势。另外,朝中群臣明白,这时候皇帝不听话后果是很严重的。看看朱祁镇就知道了,不听大臣的话,结果大明20多万精锐大军损失殆尽,自己还被俘虏。朱祁钰虽是成年人,但之前是个...……更多
子贵母死:北魏王朝的残忍规矩与皇权之争
...深的母子情,待到太武帝继位,窦氏堂而皇之地当上了保太后。保太后,在太后之前加一个定语“保”字,保姆的保,似乎在提醒人们,此太后是由保姆转换而来的,并非是皇帝的亲生母亲。然而保太后的权威和势力,并不取决...……更多
历史上权力最大的4个女人,慈禧太后垫底
清朝的慈禧太后。因为清朝是一个离我们比较近的朝代,并且清朝的影视剧数量最为丰富,所以大家都比较了解的就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在大家眼中呢,是一个非常有权力的女人,那他既然拥有着丰富的权利,但是他的权利...……更多
盘点历史上决定南北朝走向的女性
...的作用。说实在的,没有女性,哪有男性呢?一、北魏冯太后。冯太后的出身可不简单,她的父亲辽西郡公冯朗,本是北燕末代皇帝冯弘的儿子。等于说冯太后昔日也是皇族后裔,只可惜北燕被北魏所灭,她才跑到了北魏混饭吃...……更多
北魏王朝的三位传奇女性,口碑各不相同
...“献明皇后”,她的贡献和明智是有目共睹的。02文明冯太后:以文治国丰功伟绩看过一句话非常认同: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练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在北魏一个多世纪的史册中,她的故事最为精...……更多
皇后暗通朝中宦官,被告发后替情夫求情把皇帝活活气死
...“魏”,史称北魏,并将都城迁到了山西大同,而他也在群臣簇拥之下登基称帝,即道武帝,北魏就此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高光时刻。拓跋珪之后,北魏又出现了两位相当有作为的帝王,太武帝拓跋焘和孝文帝拓跋宏。北魏在这两...……更多
拓跋宏:锐意改革的北魏皇帝
...初一,孝文帝驾临悬瓠城(今河南汝南县治),在此大宴群臣。四日,向南齐发布宣战文告。十二日,孝文帝在汝水西岸举行盛大阅兵式,检阅三军,炫耀武力。随后,渡过淮河,登临八公山,沿淮河向东巡视,到达钟离,进逼...……更多
...四十九。魏主拓跋宏哀毁过礼,勺饮不入口,约有五日。群臣上章固谏,始进一粥,王公表请依例茔葬,魏主拓跋宏有诏答道:“奉侍梓宫,犹希仿佛,山陵迁厝,尚未忍闻!”王公等又复固请,乃奉葬永固陵。太尉荣阳王拓跋...……更多
这个朝代不管昏君明君死得都惨,有被毒死的,又被勒死的
...太上皇的位置上治理国家,传说最后是因为政治原因被冯太后毒死。亲妈杀儿子2.0:胡太后擅权乱政,已经19岁的亲儿子元诩对胡太后的专权非常不满,于是法密诏命尔朱荣率兵前来帮忙。不了密诏被查出,胡太后看后大怒,于是...……更多
2022-12-18 13:09昏君,明君,朝代
不被承认的女皇:揭秘北魏灵太后的权力游戏
...过也有人逃过了这样的命运,那么在那个时候,有一个灵太后。 她也是北魏逃脱死亡的一位嫔妃。据说她出生的时候,天有异象,红光四射。而且有术士说她以后一定可以大富大贵。当时她长大以后,她的姑姑就说,自己的侄...……更多
北魏的胡太后有多厉害?元恪为她取消子贵母死制度
...,但依旧被延续下来,直到元恪执政时宣布取消,才使胡太后成为第一个活下来的皇帝生母。对于元恪取消这个祖宗制度的说法在历史上很多,既有主流历史学界的解释,也有很多稗官野史的推测。主流历史观认为,元恪是因为...……更多
北魏的宫廷政变与女皇帝的短暂统治
...拓跋弘身边能够信任的重臣全部杀死,从此权倾朝野。冯太后为防止宗爱事件重演,设计杀死乙浑。拓跋弘躲过了乙浑,却没有躲过冯太后,为了进一步掌握大权,冯太后在食物中下毒,毒死了年仅23岁的拓跋弘。7.拓跋弘死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为何说三国的权臣蔡邕,是人才,也是个倒霉蛋
我们在看三国志的时候,了解到的都是一些出了名的人,在这些亮眼的明珠背后,你有没有看到一个既才华横溢又很倒霉的老哥呢?他叫蔡邕
2024-06-14 19:12:00
曹参当了三年宰相一件事都没办,死后为何还被千古传诵
曹参是大汉的第二任宰相,紧跟在萧何之后。萧何当宰相的时候,曹参是在齐国辅佐刘肥,当齐国的宰相。到了萧何死亡了,曹参就告诉他的仆人说赶紧收拾收拾东西吧
2024-06-14 19:27:00
汉武帝培育了大量汗血宝马,为何却被后世人弃用
在《史记》中,对于汗血宝马曾有过记载“大宛多善马,马汗血,”不论是古代还是当代,对于汗血马这种珍贵马种都崇尚的很,甚至当代土库曼斯坦还以此为国礼赠予中国
2024-06-14 19:18:00
关羽斩华雄之前为什么一定要“温酒”呢
三国时期的故事,通过罗贯中先生的文字演绎,让那一个时代的人物情节栩栩如生,无数的英雄形象都能跃然纸上。今天我们来讲讲“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2024-06-14 19:28:00
为何曹丕临死前一天才立曹叡为太子
公元226年6月28日,魏文帝曹丕病笃(病情非常严重),立曹叡为皇太子。结果第二天,6月29日曹丕去世,曹叡登基,是为魏明帝
2024-06-14 19:17:00
谁自称“诸葛亮”,被曾国藩用一对联嘲讽
中国人自古以“谦虚”为美德,即使你功比天高也应该谦逊待人,这样才能赢得好名声,可也有人自命不凡,从小就认为自个是天选之人
2024-06-14 19:09:00
特别策划丨高考试卷中的河南:洛阳李贺故里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拥有丰富文化历史资源的河南,频频出现在高考试卷中,今年也不例外。202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
2024-06-14 18:33:00
为何说诸葛亮不能算军事奇才
诸葛亮历来受到儒家正统的尊崇,而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更是将其神化为“近乎妖”的算无失策之“智绝”,但是就是从《三国演义》来看
2024-06-14 19:12:00
诸葛亮为何火烧司马懿时没能算出有雨
这个问题问得好啊!诸葛亮不是能掐会算吗?否则,他又怎么能算得出天将降大雾呢?又怎么能算得出即将刮东南风,而给东吴借了三天三夜的大风呢
2024-06-14 19:19:00
韩信能出川,为什么诸葛亮五次北伐却无法出川呢
在古代割据蜀地的政权中,无论是先秦的古蜀国,还是东汉建国时期的公孙述,或者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前蜀和后蜀,甚至是明朝末年的张献忠
2024-06-14 19:05:00
三国武将层出不穷,谁力气最大
谈及古代气壮如牛的人物,很多人脑海中会一时浮现出关羽百战沙场的场面,倍感震撼。而在三国里,真要给好汉们的力气排名,关羽只能算第四名
2024-06-14 19:33:00
为什么周瑜要十万之箭并且还让诸葛亮准备呢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经典的故事,就是周瑜和诸葛亮比自己的智谋的时候。那就是草船借箭,在当时的曹操杀死了蔡瑁和张允两个水军提督
2024-06-14 19:29:00
韩信曾留下了哪三大“神器”,却神秘失踪
众所周知,韩信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秦末时期,韩信就参加了反秦斗争,投奔了项羽,但是一直没有得到重用。后来韩信被人举荐到了刘邦
2024-06-14 19:31:00
诸葛亮最后一计历经一千七百多年,至今无人能解
无论陈寿《三国志》中真实的诸葛亮,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夸大的诸葛亮,人们都不能否认诸葛亮的过人智慧。在三国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
2024-06-14 19:29:00
“四庭柱”对战“八健将”,哪边更厉害一点呢
演义里有“八健将”的说法,但没有“四庭柱”的说法,“四庭柱”的说法最早出自于张国良的《三国志评话》中,他们是指河北的四员骁勇果敢的大将
2024-06-14 1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