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政权分裂、战乱频发的魏晋南北朝,奠定隋唐繁盛的基础
东汉末年,由于政治的日益腐败,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分崩离析。之后,经历三国和西晋的短暂统一,又出现了东晋十六国并立和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在这政权分裂、战乱频仍的三百多年中,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巨大动荡的漩涡...……更多
五胡乱华:西晋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与分裂时代
...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尽管带来了长期的战乱,但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五胡乱华导致了政权更迭频繁,国家统一度受到严重威胁。各个少数民族政权相继建立,使得...……更多
聊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百姓的衣食住行
...中轴线。对于农村的老百姓来说,坞堡就是人们为了躲避战乱时所采取的一种聚居形式。在乡间,人们多为聚族而居,朝廷通过地方官吏来加以统治。但在战乱时期,政令无法贯通,又开始形成一种新的聚居形式—坞堡。坞堡是...……更多
为何说唐朝时期对外征战,并非“单纯对外征战”
...们正在闹灾呢,怎么可能去通商给你们粮食,再比如内部战乱等等;一方面,交易时间长短问题,做买卖嘛就得谈。如此等等,游牧民族为了生存是不会好好说的。在此情况下,战争不可避免。汉唐为了彻底杜绝这种情况,采用...……更多
南北朝时期为何出现那么多不正常的婚姻现象
...生产方式相适应?自先秦确立后一直相沿未改。北朝时?受战乱、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平民一般无力扩展家庭和生产规模?通常是夫妇相成?勉强维持家计。除晚婚外?北朝平民失婚现象也很严重。失婚主要指老而未婚和丧失配偶?这基...……更多
历朝各代除了朱元璋北伐成功外,其他几次北伐皆以失败告终
...可或缺的一部分,纵观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征战不休,战乱不止。虽然给当时的人们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伤亡,但也给后人留下一段段精彩的历史。征战的结局就是大一统,细心的历史爱好者应该发现,中国历史上,历朝各代...……更多
...了解南朝就必须要先了解东晋。东晋时期,北方基本处于战乱状态,南方则处于相对统一的状态。然而东晋始终无法收复中原,几次小规模的北伐最终也是以失败告终。这是为何?主要原因是东晋表面统一,实则分裂。东晋是士...……更多
...他们随意驱使。更为惨痛的是文化的灭绝和珍贵艺术品在战乱中消失。然而,这对于长期生活在苦寒难耐的北方游牧民族来说,这是很久以来无数人期盼的一天。当年华夏族人民痛哭流涕的时候,北方夷人族却兴高采烈地进入了...……更多
聊聊南北朝十六国君主对儒释道选择
...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这三个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却在文化思想上出现生动繁荣的景象。而魏晋南北朝时期更是社会秩序、思想意识形态的重置时期,在这个时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时代特征,特别是...……更多
八王之乱,混战了140年的五胡,是如何融入到了汉族之中?
...。从八王之乱开始,到北魏统一北方,一共经历了140年的战乱。可是这些在北方连年混战的部族,却后来迅速融入到汉族当中。尤其是慕容鲜卑和拓跋鲜卑所创立的政权,与汉族正统差别不大。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北方民族...……更多
历来国家统一为何总是北方政权统一南方
...赦免。这种父子相传的兵役制度在古代非常普遍,尤其在战乱年代,父子,兄弟同时上战场的很多。双方的差异主要在军队的统帅和军事管理制度方面有很大不同。在南朝,因为承袭了魏、晋的军队领导体制,所有地方长官往往...……更多
浅谈北魏中央集权的过程
...洛阳政权瓦解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挥霍和战乱导致了社会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加剧,百姓的生活日益困苦,而政权无法有效解决百姓的生计问题,导致社会不稳定。其次,权强擅命也是导致洛阳政权瓦解的重要原因...……更多
魏晋时期皇、士之争,造成了“上品无寒门”的现象
...晋,东晋十六国以及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在这政权分裂、战乱频发的三百多年中,我国古代出现了历史上第二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北方的民族往南方迁徙,南方的民族往北方迁徙,这使得我们的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北魏...……更多
宋朝两次亡于异族政权是为何?
...。热带以及寒带地区是不行的。动植物生长周期稳定而且繁盛,能够带来充足而稳定的食物来源,这是文明兴起的必要条件。随着文明的发展,铁农具得到普及,除了大河流域,小河流域也能得到开发。由此东夷或者西羌也有了...……更多
司马家族隐忍数十载,建立西晋政权,却因一着错,拉中原步入荒芜
...,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更迭,三百多年来,安宁之日无几,战乱与分裂,是时代的特征。在战争中丧生、在饥饿中觅食、在瘟疫中浮尸、在迁徙中丢失,无数生命、无数财产在这耗时三世的动荡中消失殆尽。丘垄徘徊、昔居依依、...……更多
汉代是跪坐,现在是垂足高坐,这都是南北朝游牧民族的影响
...石窟第12窟佛像的坐姿在江南地区,东晋政权建立后,因战乱逃亡以致旧仪多已失传,甚至“朝臣无习旧仪者”。但东晋皇室仍力图恢复汉魏传统礼俗,只好由被认为“练旧事”的刁协、荀崧等“共定中兴礼仪”。梁时沈约撰《...……更多
为何很多人觉得安史之乱后唐朝依然很强大呢
...得唐朝大不如前。另外,这一时期唐朝的经济、文化也很繁盛。诚然,由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弱,使得中央税收主要依靠江淮地区,江南成了唐朝中央政府的税赋重地。但唐朝总体上还是比较稳定的,经济、文化继续发展,并...……更多
东汉政权的统一与落败
...初,西晋被匈奴人刘氏建立的汉国军队推翻。西晋末期的战乱和西晋的覆亡导致4世纪初的人口大迁徙。避难官民从洛阳为中心的区域外迁,或西投凉州,或北入辽西,而最大规模的人群则是迁往江南地区。这是东南开发的一个...……更多
司马氏篡权建立的晋国,为什么被说是历史上最差的朝代?
...皇帝集权做不到很好的保障,就会导致国家的政局不稳、战乱频繁。刘裕废掉晋恭帝后,苟延残喘的晋朝政权终于宣告灭亡,但中国又进入了南北朝对立的局面,国家得不到稳定、人民得不到安全,晋朝自然不被人们所喜爱,而...……更多
古代四川为什么频繁战乱
...了封建王朝两千年,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四川为什么频繁战乱。根据记载,从秦朝开始四川一共爆发了地方官员或武将领导的起义共计几十次,成规模的农民起义一百多次,没成气候的更是数不胜数,虽然起义的结果大部分都被...……更多
宋文帝新政休养生息为何未能挽救南朝经济?
...寿命不足十二年,导致政权的不断更替。宋文帝承袭了被战乱摧残的国家,而在实施休养生息政策时,时间相对有限。考虑到他不会仅仅依靠休养生息来结束自己的统治,新政实施时间过于短暂,未能深入到每个病灶,使得修复...……更多
...一直南移。以前,我们将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归结于北方战乱,人口南迁。实际上,气候变冷也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气候变冷,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出现了衰退。以前许多适合农耕的区域,后来都退化为了草原...……更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冲突不断杀戮频繁,但文学却蓬勃发展
...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历史发展中,一个充满战乱的时代,直到今天,人们对于此段历史的印象和记忆,依然是少数民族南下入侵中原的画面。与此同时,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那就是除了少数民...……更多
...方十六国也走到了尽头,但是北方却没有南方那么太平,战乱一直不断,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 直到出身于北周的杨坚代周立隋,并最终一统南北,这才结束了这段分裂长达数百年的时期。因此,从...……更多
南北朝时期“北强南弱”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自雒阳荡覆,衣冠南渡”,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了东晋政权,继续统治着南方。北方则是各民族之间相互倾轧,更是出现了五胡乱华的惨象,并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最终由鲜卑拓跋部于439年统一北方,建立了北魏政权。至...……更多
...后来淝水战败,苻坚狼狈逃回长安,曾经创造的前秦国力繁盛的局面迅速凋零,国内鲜卑族慕容垂等人率先造反,该战役成为前秦的命运转折点。后来苻坚派姚苌与自己的儿子苻叡一起讨伐鲜卑人,不料苻叡好大喜功,最终兵败...……更多
...焘灭北凉,宣告北魏实现对北方的统一,结束了100多年的战乱。此后,北魏不断推行改革,其内迁的鲜卑族也不断融入了汉族之中。但是,停留在漠北漠南的鲜卑族并没有接受汉文化,他们保留原来的风貌,以游牧为生。在这样...……更多
冉闵避免了汉族灭绝危机,为什么不被史学家承认?
...起了八王之乱,由此刚刚统一不久的西晋王朝再次陷入了战乱之中。中原大地一片狼藉。此时远在北方的诸多少数民族趁机崛起,趁着西晋乱成一锅粥的时候径直南下,侵略中原大地。而这些南下的少数民族当中以匈奴、鲜卑、...……更多
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起源、发展与影响
...期商业税收成为国家的主要税收来源,宋代商业贸易空前繁盛。唐宋两代的海外贸易也得到了发展,唐代出现了海上丝绸之路。 元朝是少数民族政权,与以前的少数民族政权进行充分的汉化改革不同,元朝的汉化并没有那么彻...……更多
魏晋南北朝分裂长达369年,这是怎么回事?
...分地收罗民间流民,或依附于少数民族支持,纷纷建立了政权,但最主要他们都体现了氏族政权的特征,最终前秦王符坚“表面上”掌握了大范围的政权。公元383年,符坚在鲜卑拓跋族已大范围深入农耕地区雄踞北方的情况下,...……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 | 安顺武庙:传承600余年的石柱殿堂
安顺武庙简介安顺武庙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历史上曾多次被毁、重建。现存大殿、观音阁为清朝中早期建筑,其他建筑均为后期修复或重建
2024-06-25 23:16:00
寻幽探古辽阳城(行天下)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杨慧宏 鞠立新《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26日 第 12 版)辽阳白塔和广佑寺
2024-06-26 03:57:00
数有战功,看来有关羽张飞在就是好,容易立功。先是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这里的平原令就是平原县的县令,而平原相就是平原国相
2024-06-25 18:07:00
当时到处都是黄巾和反贼,官府也到处都在募兵,所以在路上遇到去丹杨募兵的都尉毋丘毅,便一起同行。走到下邳的时候遇到了反贼
2024-06-25 18:07:00
刘备自小有大志,此时便带着他那群小弟,跟随校尉邹靖去讨贼。可是他第一次上战场就差点战死了,受伤后装死躺在那里,等贼人都走了
2024-06-25 18:06:00
陈胜吴广起义时,范增已经70岁,项梁率8000江东子弟兵渡江西进时,范增主动投军。当范增、项梁、刘邦等相会于薛地时,陈胜已经被杀
2024-06-25 18:11:00
当时刘备自己只有一千多兵,外加上一些杂胡骑和饥民有几千人,但那些都是乌合之众,上战场不顶用。所以当陶谦说要给刘备四千丹杨兵的时候
2024-06-25 18:07:00
并且自小没爹,只能与母亲贩履织席为生。虽然家庭条件不富裕,但他母亲还是送他去跟卢植学习,那年他十五岁。不过刘备不爱读书
2024-06-25 18:08:00
少年时的甄宓就显露出与其他孩子不同的灵慧之气。其他孩子在院中玩耍的时候,她却泡在书堆里,手不释卷,小小年纪已经是一身书卷气
2024-06-25 18:09:00
也就是在此时,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刘备听完吓得筷子掉到地上。汉代时对刺史称为使君
2024-06-25 18:07:00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不知,当日的她是怀着怎样凄绝悲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一生所爱敌不过别有用心之人的几句谗言
2024-06-25 18:10:00
公元前206年,陕西临潼鸿门,历史上最惊险的饭局——鸿门宴上,之后范增召项庄舞剑,意图刺杀刘邦。刘邦逃脱之后,范增长叹一声
2024-06-25 18:11:00
甚至认为乡党名族出身的正妻任氏性急善妒,不听劝阻将她休弃。自此以后,甄宓成为曹丕名正言顺的正室夫人,一时之间风光无两。她也曾心中窃喜
2024-06-25 18:09:00
当时,项羽与刘邦是楚怀王手下的两大军事集团,楚怀王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实则是想挑起两大集团的争斗。一旦杀死刘邦,项羽将彻底的真正的一家独大
2024-06-25 18:12:00
楚怀王曾有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攻入关中,打下咸阳之后。当项羽到达函谷关后,刘邦军不准楚军入关,楚将英布等以武力破关直入
2024-06-25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