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他真的有管仲乐毅之才吗
诸葛亮自比的是管仲+乐毅,实际上,管仲和乐毅加在一起,也比不上诸葛亮的才能。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唯二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的人,管路和乐毅只进了武庙。来比一比诸葛亮与管仲、乐毅的才能就会明白了。一、政治才能...……更多
揭秘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背后的深意
诸葛亮用管仲乐毅作自己的参考,是因为他们两位的身份比较适合。管仲辅佐齐桓公治理齐国,用“尊王攘夷”的大旗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是历史上有名的贤臣。乐毅则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并帮助燕国打败齐国,...……更多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也有一小段诸葛亮年少时的记载。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许之也。惟博陵崔州平(崔钧)、颍川徐庶元直(徐庶)与亮友善,谓为信然。其中,“自...……更多
1,齐桓公之于管仲,燕昭王之于乐毅,诸葛亮希望未来主公非常信任他。刘备三顾茅庐是否存在,历史上争议很大,但“躬耕南阳”时,诸葛亮近距离接触过刘备,而没有与曹操、孙权交流过,应该是刘备让诸葛亮感到了信任...……更多
诸葛亮为什么喜欢唱梁父吟,梁父吟是讲什么的,对诸葛亮有何意义
《三国志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这是诸葛亮传记中记载的内容,意思是说:诸葛亮在隆中耕种田地,喜欢吟诵歌谣《梁父吟》。诸葛亮身高八尺,经常自己把...……更多
那么这里还有个问题,就是刘备从北方来到荆州后,到诸葛亮出山,已经在荆州待了6年,却在6年之后才得到了诸葛亮呢?关于这点其实有三点原因:1、当时诸葛亮的名气并不大,这点在《三国志》中也记载的很清楚:每自比於...……更多
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是因为三顾茅庐而感动才跟随刘备的吗?
我们都知道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得诸葛亮出山,但是诸葛亮出山选择了刘备,不是表面上的三顾茅庐而感动就跟随刘备那么简单。诸葛亮这么聪明的人,选择刘备肯定有他的想法和目的。谈到选择,一定要提出选择的标准,如选...……更多
...全的人才,定位其实更偏向内政方面,而非纯粹的武将。诸葛亮是他的铁杆粉丝之一,曾自比管仲、乐毅,你好好想想管仲与诸葛亮擅长的是哪一方面,然后你就了解了乐毅的实际类型。事实上在攻打齐国的时候,乐毅的内政能...……更多
一起来跟着乐毅将军学做人
...的,那乐毅独立而伟大的人性,真是世所罕见啊,这才是诸葛亮自比乐毅的主要原因吧,而不是因为乐毅统率六国军队攻破齐国的军功。(三)学习乐毅将军的为人处事我初闻乐毅之名,是小时读《三国演义》,诸葛亮居卧龙岗时...……更多
诸葛亮舌战群儒,辩论江东7俊才,语言艺术很到位,薛综、严曼才、步骘、陆绩、程秉、虞翻都被他怼回去,却非常给张昭面子,这是诸葛亮的高超之处。公元208年,曹操率20万大军南下,号称80万。孙权、刘备联合,一起抵抗...……更多
诸葛亮崇拜的名将乐毅,他是如何被灭掉的?
...的谋士,其中谋士包含的名将众多,但是不能缺少的就是诸葛亮。在诸葛亮之前,尤其是春秋战国期间,也有众多的名将出现,比如大家熟知的孙武、孙膑等,他们个个都是名将出身,为当时的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据《...……更多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去世,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平日喜欢吟诵《梁甫吟》,又常以管仲、乐毅自比。其中,管仲是齐国的相国,被后人称之为千古名相。而就乐毅来说,则是战国时期的名将。公元前284年,乐毅统帅燕国等...……更多
管仲:智勇双全的齐国宰相,让儒家又嫉又恨又爱
三国时诸葛亮常自比为管仲、乐毅,管仲是齐国的宰相,乐毅是燕国的大将军,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国的国力和外交地位都凌驾于中原列国之上,乐毅则率领燕国大军横扫齐国七十余座城池,又将其他诸国的军马阻挡于燕国...……更多
春秋名相管仲:谋略之道与华夷之辨
...,齐桓公的尸体都生出蛆虫来了都没有下葬。三国时候的诸葛亮最喜欢自比于管仲、乐毅,可以看出作为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的名相,管仲的在后世的声望还是非常高的。而且管仲还是女闾的创始人,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十里秦...……更多
...那么为什么《三国志》和《魏略》、《九州春秋》中关于诸葛亮如何出山的记载会出现如此大相径庭的描述呢?按照裴松之的说法,史学家在编写史书的时候,由于资料的来源不同,所以彼此说法出现不同,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更多
...次只见了一次,而这里的频繁其实就是多次的意思,所以诸葛亮与刘备当时的情况,很可能是刘备去找诸葛亮找了很多次,两人也见了很多次,这里的“三”就是多的意思,而且在古书中,三确实可以表示多的意思,比如一而再...……更多
看看诸葛亮的出山蕴含着多少经营与算计
大家都读过诸葛亮的《出师表》,读这篇文章时,常有一个印象——诸葛亮在乱世也非常悠哉,他隐居草庐以待明主,用今人的话说,就是“佛系”求职,缘分到了,明主自然会找上门来。可是,这和史实相符吗?翻查史籍,...……更多
诸葛亮为何能被千古传颂?
...这么累呢!”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诸葛亮年轻时就比过管仲和乐毅,他俩都是特别能干的人。西晋那个叫张辅的文人看好诸葛亮,还特意写了篇文章比较他和乐毅。最终,他觉得诸葛亮的才华和品行比乐毅...……更多
唐朝武庙十哲:中国军事史上的十大圣贤
...的塑像位居武庙正中央,左侧的五位分别是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和李绩,右侧的五位分别是张良、田穰苴、孙武、吴起以及乐毅。从左侧开始说起,白起的事迹相信熟悉战国历史的观众绝对熟记于心,毕竟他在长平之战中...……更多
乐毅:诸葛亮心中的战国英雄,文武双全的战略家
熟悉《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每每自比“管乐”,“管”是管仲,“乐”就是乐毅。乐毅是谁?为什么诸葛亮都把他当做偶像?乐毅(yuèyì),生卒年不详,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中山灵寿人,战国后期杰出的...……更多
战国四大名将,为什么没有连诸葛亮都夸赞的乐毅
...国四大名将中,为什么少了差点一举灭齐的乐毅呢,就连诸葛亮都对他夸赞不已,甚至把自己比作当代的乐毅。乐毅是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乐毅小时候就很聪明喜好兵法,赵国曾有人举荐他出来做官,但是被他拒绝...……更多
诸葛亮未成为主公的原因,他与刘备的区别是什么
三国那些少有人了解的事连先主刘备都称赞诸葛亮的才华十倍于曹丕,曹丕都能篡汉称帝,为何如此有才的诸葛亮不自己起兵当主公,反而要投靠刘备呢?要知道诸葛亮不当主公的原因,就先说明东汉末年谁能来当主公。刘备...……更多
从《三国演义》中孔明舌战群儒论轻“治经典”现象
《三国演义》中赞扬诸葛亮之处枚不胜举,但赞扬诸葛亮时反映出轻“治经典”倾向的却集中在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诸葛亮在舌战东吴严峻时,针对严峻问他“治何经典”的诘难,他以有“匡扶...……更多
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说了八个字,揭示孔明的最终结局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徐庶和水镜先生推荐给刘备的,这说明在这两人看来,诸葛亮是辅助刘备的上佳人选。然而水镜先生在推荐完诸葛亮时,却说了“虽得其主,不得其时”八个字,这是什么意思呢?水镜先生推荐孔明刘备...……更多
春秋管仲,才能堪比诸葛亮,他的一条强国计策,为何让后人脸红?
...所便流行起来。结语:总之,春秋时期的管仲,才能堪比诸葛亮,但他的一条强国计策,因为不符合礼仪,让后人脸红。 ……更多
中国历史四大名相,排在第一原来是管仲
...,笔者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名相,其中诸葛亮排第四,第一原来是他。第一、管仲,或许大家就会想了,第一原来是他啊,是的,第一就是管仲,可以说管仲的一生是历经坎坷的,少年时丧父,生活十分的穷困...……更多
曹操:求贤若渴,但为何不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
诸葛亮在三国时期有着卧龙之称,可见其才能出众,而曹操在三国时期号称求才若渴,网罗天下人才,但却为何无诸葛亮之人?当时曹操手下人才之多早在诸葛亮出山之前,曹操的手下便已经有很多得力干将,如钟繇、郭嘉、...……更多
管仲:春秋第一名相的超凡智慧与胆识
...个诸侯林立的局势,却没能出现像管仲一样的人物,虽然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但真正跟管仲相比,简直差远了。有人认为,管仲的购鹿之计,比起孙子,吴子兵法中的那些计谋,奇得更为高明,虽然各有各的看法,但是管仲...……更多
这和诸葛亮找工作的方式有很大关系,诸葛亮选择主公的方式,类似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当时曹操,孙权虽然都想招揽人才,但真正能屈尊上门相请的只有刘备。诸葛亮当时不过二十来岁,把他当作人才的没有几个人,诸...……更多
刘备一生最大的失误,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却错失一绝世高人!
...生在识人上也有过重大失误,这个失误就是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反而错过了一绝世大才,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蜀汉的结局或许会大有不同,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下。三顾茅庐当时的刘备刚经历徐州战场上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