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也就是说,三顾茅庐的事情也是证据确凿的,那么为什么《三国志》和《魏略》、《九州春秋》中关于诸葛亮如何出山的记载会出现如此大相径庭的描述呢?按照裴松之的说法,史学家在编写史书的时候,由于资料的来源不同,所以彼此说法出现不同,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过对于诸葛亮主动去找刘备这个说法,历史学家也给出过合理的解释,虽然刘备非常需要诸葛亮,但诸葛亮却更需要刘备,理由有三:
1、诸葛亮是一定要出山的,这点在《三国志》里也说的很清楚,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那管仲、乐毅是什么人呢?他们都是名相,这就说明诸葛亮的志向是要当一位名相,如果不出山,他又怎能成就自己的志向呢?
刘备三顾茅庐确是千古佳话,但如果刘备不去三顾呢?难道诸葛亮就不出山了?他待在隆中这地方干嘛呢?难道要在哪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刘备确实需要人才,但他需要的是一群人,而不是一个人,所以对于刘备来说,是获得一群人重要呢?还是获得一个人重要呢?那自然是获得一群人重要了,为此就多少会忽略了诸葛亮。
3、以诸葛亮当时的智慧和地位,他发现刘备应该比刘备发现他要早。刘备就不说了,当时已是名满天下的枭雄,无人不识,所以诸葛亮知道刘备也不奇怪,而刘备未必知道诸葛亮,毕竟当时诸葛亮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村夫,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是诸葛亮先去找的刘备。
所以从逻辑上来说,刘备主动找诸葛亮是说不过去的,应该是诸葛亮主动去找的刘备。但如果是诸葛亮主动去找的刘备,这就与《前出师表》的说法冲突了,而《前出师表》是我们无法否定的,因为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前出师表》不是诸葛亮写的。
所以在此我就只能推断,事情应该是这样的:先是诸葛亮去找了刘备,给了刘备一些建议,刚开始的时候刘备没把诸葛亮当回事,后来突然恍然大悟,觉得诸葛亮是个顶级人才,于是就三次到了诸葛亮所在的草庐,拜会了诸葛亮,最终把诸葛亮请出了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4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