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秦汉唐三朝的巅峰对比,是法家误国还是儒家殃民?
到底是法家误国,还是儒家祸国殃民,这真是个有意思的问题。有人说,法家把自己包装成了儒家,所以祸害了儒家。也有人说儒家提倡天子神圣论,过度膨胀了天子的权利,所以儒家误国误民。其实,上述都有问题。对于法...……更多
儒家、道家和法家各自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我们把儒家、道家和法家看作公司的话,三家的思想差异就一目了然了。儒家强调老板第一,员工间要相亲相爱,赚钱不重要,老板要996咱们就反对他;道家则认为人要清静无为,做好了自己本分后,赚不赚钱就顺其自然;而...……更多
吴起:战功赫赫却遭冷遇,揭秘战国四大名将榜上无名之谜
...显得有些尴尬。吴奇因两件事而受到批评。吴起曾拜著名儒家曾参为师。这意味着吴起曾经拥有儒门弟子的身份。按辈分来说,他仍然是孔子的弟子、孙子。儒家思想非常重视“忠孝”。凡是违背了这两个字的人,就会陷入不仁...……更多
张汤的死并非个人恩怨,背后藏着怎样的阴谋诡计?
...彻即位初期黄老学说在朝廷占据统治地位,所以他提拔了儒家学说,形成了朝廷对抗,以此与窦太后争夺朝廷大权。窦太后去世后,刘彻搞了独尊儒术的政治格局,形成了以儒家学说治国的政治环境。但这个环境并非单纯的儒家...……更多
秦朝以法家治国而变强,汉武帝为何独尊儒术呢?
...他的大一统政治。这时候,董仲舒将阴阳家的学说融入到儒家体系当中,建立了“天人感应”“大一统”的新儒学。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学说,并制定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当然,汉武帝并不...……更多
史上最讽刺的历史事件,孔子没有光顾过的国家,竟成为最后的赢家
...同,首先孔子的周游列国并不是刻意的绕开秦国,孔子的儒家思想并不是没有到达秦国,所以小编并不能认同上述的网友的说法。孔子作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曾有两次周游列国。孔子第一次去周朝是为了向老子请教,...……更多
为什么师从儒家的韩非,最后反而变成法家的代表
渭分明,二者似乎搭不上边。比如,儒家说“性善”,法家说“性恶”;儒家提倡“以德治国”,法家提倡“以法治国”。二者的观点总是针锋相对。但是,它们似乎又有点“渊源”: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李斯都是儒家代...……更多
孔子周游列国:儒家思想的早期传播与影响
...方略,各派代表人物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后世统治思想儒家也是如此。当时儒家和其它思想流派一样,只是一种普通思想,并未有任何特殊地位。孔子为让各国君主采纳儒家思想,更是周游列国十四年,但效果甚微。但孔子并...……更多
诸葛亮缘何被称为近乎完美人物
...其君子品格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被认定为儒家;其治国之道和“上无刑罚,下无礼义”的方针,被认可为法家;其仙风道骨和“密如鬼神,疾若风雷”的形象,被认同为道家。诸葛亮被认同是儒家或法家,都有一...……更多
我国古代是依靠法家统一天下的,为何最后却放弃了法家?
...,只是角度不同。而当时法家没办法满足这两个需求,而儒家能做到,因为儒家中庸之道,既可以跟皇帝说,皇帝权威至高无上,还可以教化百姓仁义礼智信,好管理。而对于百姓来说,犯错,一点小罪,儒家忽略不计,自由度...……更多
汉武帝真的推行儒家思想了?那些黄生不愿相信,估计那些儒生也不敢相信。等指导思想公之于众后,大家都恍然大悟,原来推行的儒术本质上就是披着儒家外衣的法家思想。皇帝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皇权是需要不断强化的,...……更多
《论语》中的“法”和韩非所讲的“法”
...法家其实是有很不好的评价的,从汉武帝开始,明确地把儒家提到了最高地位。不但提到了最高地位,而且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当然了,法家自然也在“罢黜”之列。不过,现在我们又再次提出“依法治国”。那么,该...……更多
陆逊被孙权逼死,是因道不同,不相为谋
...陆逊和孙权各自“谋”的是什么“道”呢?陆逊奉行的是儒家思想的“王道”;孙权奉行的是法家思想的“霸道”。在解释为什么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何为“王道”,何为“霸道”?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更多
为什么古代中国要重农抑商
...种指导思想。抑商的思想究竟来自哪里呢?过去,一直是儒家在背这个锅。因为儒家重义轻利,而商人总是想着赚钱,所以以儒家治国的各朝统治者都要重农抑商。但事实并非如此,孔子的得意门生当中有一位叫子贡的,生意就...……更多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妥妥的儒家“信徒”
所周知,儒家思想因为提倡民贵君轻、克己复礼,主张道德约束和“仁政”治国,彰显出了人性的夺目光彩,在中华民族漫长的文明长河中独得一席之地,并且成功击败了春秋战国时期萌发出的百态思想,居于治国思想之首位...……更多
孔门高足子夏还是战国法家的祖师爷
...多人甚至误以为子夏就是孔子。这个“西河学派”既传授儒家经典“六艺”,也是法家思想的先驱。所以子夏堪称法家的祖师爷。战国时,魏国能率先崛起,与魏文侯师从子夏的思想以变法图强是分不开的。03子夏的政治思想颇...……更多
聊聊中国古代教化思想演变的历史背景
...等级划分的礼制,这一时期奠定的伦理道德精神成为后来儒家思想学说的来源,比如提倡“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等,周代的文化精神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伦理道德观念为重的思想基础。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失势,各...……更多
...古代刑法的发展脉络并揭示其规律时,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儒家化、法家化那样的术语和标准。正如我们不能因为“八议”源于儒家经典《周礼》,就断言此项制度的产生就是法律儒家化,也不能因为“八议”制度旨在维护至高无...……更多
揭秘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真相,他被冤枉了两千多年
...,儒墨激烈交锋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的焦点在于儒家和墨家之间的论战。一方面,儒家崇尚“三皇五帝”时代的制度,要求恢复古代的盛世;另一方面,墨家则强调实用,提倡“尚贤”、“兼爱”,主张今人可以优于古...……更多
...的弟子,思想主张却与荀子大大相反,他没有承袭荀子的儒家思想,却爱好刑名法术之学,且归本于‘黄老之学’,一套由‘道’、‘法’共同完善的政治统治理论。韩非总结法家三位代表人物商鞅、申不害、慎到的思想,主张...……更多
西汉时期,儒家、墨家、法家面临怎样的形势?
...世,并迅速流传,诸子之学重新被人重视、讨论和引用,儒家和墨家学说也随之再一次走上了历史的舞台中央,开始了多元化的发展。在西汉思想发展的浪潮之中,百家之学皆有所发展,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儒家思想。由孔子创...……更多
汉朝时期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区别
...前的繁荣状态,当时主流的学派,主要有四个,分别是: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那么他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今天就从汉武帝时期的人和事儿入手,给大家掰扯掰扯四大学派之间的区别,并认识一下在那个时代,他们各自的...……更多
历史上的扶苏,究竟能不能救活秦朝?
...上,当时扶苏和秦始皇之争,在后世儒生的眼里,其实是儒家和法家之争。秦始皇坚持法家的严酷政治,而扶苏坚持儒家的仁爱政治。“儒法之争”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到了战国时候变得异常激烈。儒家是当时的第一大家,...……更多
...促成了百家齐放的思想盛世。在这段时期,出现了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学派,它们有不同的政治主张,但中心目的都是想让天下结束战火,让百姓能安稳度日。到了战国的最末期,也就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前的那段时期,在...……更多
汉宣帝选错接班人,汉元帝独尊儒术导致西汉走下坡路
...得霍光真传。因此汉宣帝时期,依旧严格执行这套做法:儒家搞宣传,法家办实事。二、汉元帝刘奭完全搞不懂祖辈们在搞什么。汉宣帝在位期间,将汉朝推向了巅峰。这也得归功于汉武帝、霍光,为他开辟了一种治国套路。可...……更多
东方朔才华横溢,又受刘彻的宠信,为何没入三公九卿?
...拜相的公孙弘还强出不少。他是文武兼备的人才,不但在儒家学说上有所成就,而且练兵书战策也有深刻的造诣。他将自己与春秋战国时代的名臣向类比,认为自己有着辅佐皇帝成就伟业的大才。从史料记载来看,东方朔虽为弄...……更多
《商君书》和《吕氏春秋》哪个是大秦救命良方
...齐法家主张礼法兼容,宽刑省禁。齐法家里头加入了很多儒家礼治和道家无为的思想,另外还有不少管仲学派的重商思想。这就导致我们很难将其划入某一家学说,只能把他归为杂家了。 后来西汉王朝的历史已经证明了,黄老...……更多
...想实际上一直是中国政治思想的主流,但无一例外地披上儒家那一套仁义道德的外衣,即所谓的“儒表法里”或“阳儒阴法”。只是韩非的政治学说太坦率,不好公开宣称而已。历代统治者不断加高孔子的帽子,封号也越来越长...……更多
荀子的六位弟子,其中有两位是法家的人物
...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那么他到底是谁呢?此人就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荀子!荀子名况,字卿,是战国时期的赵国人。荀子来到了齐国,因为这里有着天下最具影响力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由于荀子学问渊博,他先后...……更多
晁错到底说了什么?引得各路诸侯杀心四起
...后,法家思想不再是朝堂主流,汉初的黄老道学,开始向儒家思想转变,晁错因为文采出众,被汉文帝派去齐地,在伏生门下学习儒家学说,后来被任命为博士,也就是文化部门的官员。二、性格偏狭晁错这个人骨子里还是法家...……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建文四年,随着建文帝的不知所踪,标志着建文朝彻底统治结束。永乐第二年改年号为永乐元年,紧接着分封功臣。他没有把自个的妻子忘记到九霄云外
2024-06-29 20:04:00
1975年,考古专家在湖1北云梦睡虎地发现了一座秦朝古墓,墓主为秦代官吏“喜”。更大的惊喜是,在这一古墓之中,发现了1155枚秦代竹简
2024-06-29 20:01:00
洪武九年的时候,徐氏就被册封为燕王妃。一切都在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去世而得到改变,年轻的建文皇帝继位。此人虽然性格仁厚
2024-06-29 20:04:00
早就杀青的电视剧江山纪还没有播出,让许多人激动的心开始心潮澎湃。去年的时候改叫山河明月,主要讲述的就是明成祖朱棣波澜壮阔的一生
2024-06-29 20:03:00
种植了之后,秦朝官府还要负责管理,不能松懈,在《秦律十八种·田律》中也有记载:雨为〈澍〉,及诱(秀)粟,辄以书言〈澍〉稼
2024-06-29 20:03:00
种:稻、麻亩用二斗大半斗,禾、麦亩一斗,黍、荅亩大半斗,叔(菽)亩半斗。利田畴(土地肥沃),其有不尽(到)此数者,可?(也)
2024-06-29 20:02:00
历史上对于朱棣皇后徐氏的名字存在争议,有人叫徐妙云,后来直接干脆称明成祖仁孝皇后徐氏。她的身份可不一般,父亲是明朝初年赫赫有名的开国第一名将徐达
2024-06-29 20:03:00
明史记载徐皇后跟朱棣虽然是指腹为婚,却并不是先结婚后恩爱。正式结婚前,朱棣跟徐皇后早就结伴了三年。彼此都认识了对方,都为双方的才能所敬仰
2024-06-29 20:04:00
众所周知,战争打的是后勤,虽然有所特例,但往往后勤优者更容易获胜。根据史书记载,一个秦军每月口粮大约40斤,如果以王翦攻楚60万人为例
2024-06-29 20:01:00
永乐五年七月初四的那一天,徐皇后去世。明太宗实录记载:“徐皇后病危的时候,朱棣前去探视。徐皇后嘱咐朱棣:”现如今天下太平
2024-06-29 20:05:00
史料记载:“上之为太子也,入侍太宗,见才人武氏而悦之。”他只想能有更多时间和武则天在一起,他当时并没有办法给武则天什么名分
2024-06-29 20:06:00
在这段时间,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李治发现了武则天的与众不同,她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深通权谋,是个标准的政客,在孤立无援的皇宫大内
2024-06-29 20:08:00
武则天是开国元勋武士彟的次女,十四岁的时候,因为出落得亭亭玉立,被李世民相中,就这么样进入了后宫。起初,武则天也有满腔的抱负
2024-06-29 20:05:00
恰巧李治想要废立皇后,而在其中,李治发现了武则天的政治才能,搞政治是需要天赋的。在李治、武则天的共同策划下,他们招揽自己的亲信
2024-06-29 20:07:00
哪怕权力落到武则天手中,等到百年之后,武则天也会将权力移交给李家。于是乎,李治心安了,他不再犹豫,而是将军国大事的裁决权交给了武则天
2024-06-29 2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