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由观测项目申请通道向全球开放后,不仅吸引了众多外国科学家预约观测,大量外国游客也纷纷前来“中国天眼”景区参观。来自巴西的天文爱好者达尼洛(Danilo)说,多年来都想一睹FAST风采,今年“五一”,他在平塘天文小...……更多
...发布会上,领衔取得该项研究成果的广西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技术团队青年教授谢斐满怀深情地介绍。现年33岁的谢斐教授和她的团队,利用世界首个聚焦型X射线偏振望远镜(IXPE)观测到的数据,对一个脉冲星风云的X射线偏振...……更多
宇宙中有外星人吗?面对这个永恒的问题,科学家也无法回答
...和外星人相关的问题,那么我们什么时候能发现它们呢?科学界目前寻找外星人,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射电监听法,即建造大型单体射电望远镜,或者若干台射电望远镜组成的阵列,用它们实现被动雷达的功能,去尽可能多的收集...……更多
重磅!中国空间站将开展这一实验,探究是否存在外星生命重大谜题
...星人?据央视新闻1月18日消息,天舟七号货运飞船搭载的科学实验载荷中,有一种叫厌氧古菌,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之一,也是地球大气甲烷的主要贡献者,广泛分布于深海、水稻田、反刍动物的胃等厌氧环境中。厌氧...……更多
“天眼”课堂激发中小学生天文兴趣
...和贵州射电天文台紧紧围绕“在教育‘双减’中做好天文科学教育加法”的目标,依托“中国天眼”天文资源优势,持续打造“天眼”课堂天文科普品牌,加强中小学科普和科学精神培育,全面提升我州中小学生天文科学文化素...……更多
...部以宇宙(太空)为主题的少年科幻电影。故事中,无论是科学家的对于地外文明从猜疑到信任、小朋友对外星人从好奇到萌发深刻的友谊,还是外星人对小朋友的态度,都是复杂且具有多面性的。就如同现实,没有纯粹的好与坏...……更多
孜孜以求“看清”黑洞,发出中国声音
...像进行分析研究。 本报记者 袁婧 摄 团队小传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0多年坚持致力于超大质量黑洞的高分辨率观测研究,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科研团队。近年来,该团队牵头大陆学者参与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国际合作,...……更多
...们能让这么大、这么复杂的射电望远镜工作起来,我们的科学家们真了不起。” 在坝陵河桥梁博物馆,研学团的学生用桥梁研学模型,搭建属于自己的“超级大桥”。本次研学团组团社负责人北京兴润龙达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更多
追随群星之光,太空之旅远航
...追星传奇:从大地形状到“中国天眼”》卞毓麟 著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汪品先 当今的中国正处在“科普盛世”。在科教兴国的背景下,科普正在产业化,科普作品大量涌现,其中必有不同凡响的精品。卞毓麟先生的《追星...……更多
人民日报 | 为大型建筑撑起钢铁架构(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学教授沈世钊——为大型建筑撑起钢铁架构(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本报记者 郭晓龙沈世钊在查阅资料。受访者供图人物小传沈世钊,1933年生,浙江嘉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开拓了大...……更多
...最大射电望远镜SKA◎本报记者 张 晔正在建设中的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将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近日,平方公里阵列天文台(SKAO)在南京举行第十一次理事会。SKAO总干事菲利...……更多
...座巨大的高精度天线,收集的数据可用以探究宇宙起源等科学问题。联合运营该天文台的欧洲南方天文台、日本国立天文台、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等机构13日共同在ALMA天文台海拔2900米的运营支持基地举办了一场庆祝活动,回顾...……更多
中国吸引日本国宝级科学家!他们的背后真正考量让人警惕!
...其庞大的市场和不断增长的科研实力,成为许多国际知名科学家趋之若鹜的热门目的地。最近,一批来自日本的国宝级科学家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并给出了令人惊讶的答案。然而,他们选择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令人警惕的考...……更多
宇宙“航标”:神奇的脉冲星
...脉冲信号。这有助于人类研究探索脉冲星的形成机制。在科学家眼中,无论是探索外太空还是开展各个领域的科学实验,脉冲星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天文学研究的“富矿”脉冲星有很多独特的特性,让天文学家们深深为之着迷...……更多
我国科学家发现银河系巨型磁环,直径10万光年!如何形成的?
据新华网等媒体5月14日报道: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徐钧博士和韩金林研究员通过深入分析银河系内的脉冲星和银河系外的射电源法拉第旋转效应分布的数据,成功揭示出银河系晕中存在一个巨大的磁环结构。它横跨了距银...……更多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黑洞成像研究团队面向星海孜孜以求,在世界黑洞研究前沿占据一席之地——“对话”宇宙 定格黑洞本报记者 裴龙翔《工人日报》(2024年04月08日 05版)黑洞,究竟是怎样神秘的存在...……更多
...300多公里高度近地轨道上的中国空间站。得益于航天航空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星”正在苍穹闪耀:“力箭”出鞘,“夸父”探日,捷龙首飞,“太空之家”的梦想从蓝图变为现实……在永无止境的探索中,乘...……更多
中国长白山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启动建设 将形成3800公里“等效口径”
...继9月中旬启动建设日喀则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之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10月11日又开启长白山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项目建设。这两台望远镜的加入可将中国VLBI网最长基线即“等效口径”拓展至约3800公里,有效提升观测灵敏度...……更多
每秒700次!银河系外,脉冲星超乎人们的想象!
...进程或许就是导致这些爆发的原因;团队还表示,这导致科学家将快速电波爆发中看到的结构解释为相应旋转周期的结果。论文发现的第一作者兼马克斯·普朗克射电天文学研究所的主任,迈克尔·克莱默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更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2023年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科技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奇台射电望远镜(简称“QTT”)项目整体进展顺利,有望在2028年建成投入使用。目前,QTT项目已完成天线系统详细设计方案和...……更多
中青报聚焦:一所西部院校取得世界级科研成果的背后
...云概念设计图。广西大学科研院供图广西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技术团队正在就IXPE数据进行讨论。广西大学科研院供图“它是距离我们最近的脉冲星风云之一,大概只有900光年。”前不久,在广西大学召开的成果发布会上,该校...……更多
...略古代天文学们的辉煌成就,全面提升全州中小学生天文科学文化素养。“天眼课堂”是黔南州利用互联网开展基层科普,扩大科普覆盖面,增强科普时效性的重要手段。黔南地处山区,农村人口居住分散。2022年,黔南州科协...……更多
...技事业动力澎湃。站在新一年的起点,四川日报联合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四川省创新驱动发展中心发布2022年度四川十大科技新闻。回望2022年,让我们再次走进四川科技这些令人骄傲的高光时刻!玻色子奇异金属首次...……更多
光的粒子能有多重?科学家们刚刚找到了答案
...这正是一组天文学家所做的。 来自四川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和南京大学的一个团队,分析了帕克斯脉冲星定时阵列收集的数据和来自多个来源的快速射电暴数据,以确定光的质量可能有多大。脉冲星定时阵列是一组射电望远...……更多
...电离层地区特性和我国南部电离层不均匀体与闪烁等重大科学问题。”团队成员满是自豪。功夫不负有心人,自投入运行以来,非相干散射雷达捷报频传:首次观测到高时空分辨率的电离层等离子体空洞剖面结构,为开展相关物...……更多
...我们必须强化技术创新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当好科学发现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中国天眼、港珠澳大桥、白鹤滩水电站……此次受表彰的个人和团队,许多都是大国重器、强国装备、利国工程的领军人物或核心骨干。...……更多
80亿年前的无线电信号到达地球,天文学家探测到最远快速射电暴
...源:欧洲南方天文台/M·科恩梅塞尔据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论文,一个国际团队发现了一次持续不到一毫秒的宇宙无线电波暴发。这是迄今探测到的距离最远的一次“快速射电暴”(FRB),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更多
本文转自:央视网大科学装置,指的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我国实现诸多重大科技成果突破和建设科技强国的“利器”。比如大家熟悉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五一期间,我国不少大科学装置仍在施工中,科学家...……更多
世界上第一张黑洞照片是如何拍出来的?
...了。这个工程称为“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它凝聚了无数科学家的心血。拍摄过程中,人们调集了世界各地的数台射电望远镜,数据处理经过两年之久。黑洞连光都能吸进去,为什么还能拍照片呢?拍一张照片为什么要花费2年...……更多
大国重器构建“空间长城” 彰显中国“硬核”实力
...3我们一起走过·国之重器硬核所在》,一起走近中国空间科学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近日,由16个观测台站、58个观测点组成的子午工程二期初步建成,和此前建成的子午工程一期一起,形成了覆盖全国...……更多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取消预约服务要跟上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杨玉龙/文 王铎/图近日,除故宫、国博等旅游景区外,北京全市旅游景区已全面取消预约要求。对于景区而言
2024-06-26 07:44:00
湄洲岛:绘就海岛夏夜新景色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本报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许双萍“湄洲之夏”海峡两岸音乐季演出现场 林春盛 摄碧海蓝天、绿树金沙,夏日的“和美海岛”湄洲岛绽放着清新宜人的魅力
2024-06-26 07:45:00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吴学安今年以来,参观文博场馆、探访古城古镇、参与传统文化活动、观赏非遗技艺、体验汉服妆造、购买国潮文创……以这些文旅活动为代表的新中式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欢迎
2024-06-26 07:44:00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临高举办戒毒人员就业招聘会架起“就业桥”铺就“回归路”6月19日,临高县委政法委联合皇桐镇禁毒办举办社戒社康人员就业帮扶招聘会
2024-06-26 07:45:00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记者 卞军凯本报讯 (记者 卞军凯) 日前,位于福州自贸片区的福建融港码头发展有限公司获批取得港口经营许可证
2024-06-26 07:45:00
中医药服务“接地气” 区域百姓“添福气”
本文转自:健康报中医药服务“接地气” 区域百姓“添福气”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创立“身边、温度、信任”服务新模式□通讯员 瞿楷校 蔡丽芬本报记者 郑纯胜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市临平区第五人民医院)是一家集医疗
2024-06-26 07:45:00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东方将开展“青春不‘药’迷茫 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宣传活动传递健康人生理念 树立正确价值观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2024-06-26 07:45:00
五指山:打出攻防“组合拳”织牢山城“防毒网”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全面强化禁毒管控、毒品预防宣传、无毒乡镇创建等工作五指山:打出攻防“组合拳”织牢山城“防毒网”6月24日
2024-06-26 07:46:00
石嘴山: “云宣传”让禁毒理念深入人心
本文转自:人民公安报近年来,石嘴山市禁毒办积极构建融媒体禁毒宣传工作格局,多维度延伸禁毒知识传播链,讲好禁毒故事、传播禁毒声音
2024-06-26 07:46:00
成就一路生花的医学梦想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广东医科大学:成就一路生花的医学梦想广东医科大学东莞校区文/孙唯 吴一纯 图/受访者提供近三年,临床
2024-06-26 07:46:00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本报三亚6月25日电(记者李艳玫)近日,一批进口免税品从香港由HX161航班运抵三亚凤凰国际机场。这是三亚机场海关在辖区内首次试点“机坪直提”模式
2024-06-26 07:45:00
在小社区里书写“大精彩”
本文转自:人民公安报□讲述:谢经禄(江西省抚州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城西派出所教导员) 整理:本报记者 曾芳洲 通讯员 王露露“‘茴香五香十三香
2024-06-26 07:45:00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6月24日上午,万宁市举办全市“6·26”国际禁毒日暨领导干部“基层行”活动,主会场设在市多功能厅前庭
2024-06-26 07:45:00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记者 张颖 通讯员 程斌本报讯 (记者 张颖 通讯员 程斌) 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今年活动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2024-06-26 07:45:00
中国网6月26日讯 据中共万宁市委宣传部官方微信公众号“万宁发布厅”消息,针对近日网友反映“在万宁市近海潜水培训”的有关情况
2024-06-26 01: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