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孜孜以求“看清”黑洞,发出中国声音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2-12 06:0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文汇报

上海天文台黑洞成像团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拍下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及“全景照”

孜孜以求“看清”黑洞,发出中国声音

孜孜以求“看清”黑洞,发出中国声音

路如森(右)和赵杉杉正在对图像进行分析研究。 本报记者 袁婧 摄 团队小传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0多年坚持致力于超大质量黑洞的高分辨率观测研究,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科研团队。近年来,该团队牵头大陆学者参与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国际合作,共同于2019年在M87星系中心捕获人类首张黑洞照片、2022年获得银河系中心黑洞(人马座A*)照片,前者获得2020年基础物理学科学突破奖。2023年,由该团队领衔的国际合作小组发布了M87黑洞的“全景照”。目前,团队正在为下一代黑洞成像积极推动建设我国亚毫米波望远镜。

■本报记者 许琦敏

与老家来上海的父母一起迎来龙年新春,赵杉杉这几天正准备行李和会议资料,明天她就要飞往日本参加一个学术会议。

作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黑洞成像研究团队最年轻的一员,赵杉杉自2020年加入团队,就乐此不疲地“代表人类探索黑洞”,并通过科普视频、讲座、文章,让更多人对这种宇宙中的神秘天体有更多了解。

就在身边不少同学、同行坚持不下去,转身离开这个领域时,赵杉杉感觉自己渐入佳境——这正是上海天文台黑洞成像团队带给她的力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星辰触手可及”。过去20多年,这支团队孜孜不倦地参与国际合作,为人类拍下首张黑洞照片、首次摄下黑洞“全景照”,在国际天文学前沿领域作出上海贡献,发出中国声音。

想尽各种办法只为“看清”黑洞

2019年4月,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公布,那个温暖如烛光的“甜甜圈”引来了全世界对黑洞这个神秘而冷僻领域的关注。

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预言了黑洞的存在;直到1970年前后,天文学家才认定星系中心都藏着一个黑洞,并在1974年发现银河系中心有个“疑似黑洞”的致密射电源。从此,看清黑洞的模样,成为国际天文学前沿。

时光回转到1997年,如今已是上海天文台台长的沈志强研究员刚刚博士毕业。对“看清”黑洞的心驰神往,令他全身心投入其中。“那时要等上20个月,才能有5小时的观测机会。”沈志强回忆,由于可用于高分辨率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观测的望远镜数量有限,他们不得不想尽办法提高观测精度,使无线电波的“视线”一步步接近银河系中心黑洞。2005年,沈志强领衔国际天文研究小组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世界首张3.5毫米观测波长的银心黑洞高分辨率图像。

单台望远镜口径不可能无限扩大,天文学家想到通过连接世界各地的射电望远镜,组成一台口径如同地球大小的虚拟“超级望远镜”,这促成了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国际合作。

2003年从国外访学归来,沈志强致力于推动上海65米天马望远镜的建设,联合国内学者参与EHT国际合作。终于,在2017年4月,全球六地8个观测台站共同开展了首次EHT观测,上海65米天马望远镜和新疆南山25米射电望远镜共同参与了EHT的多波段协同观测。

2020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颁给了参与EHT合作的347位研究人员,中国大陆学者共有16人,其中有8位来自上海天文台。

在黑洞成像领域发出中国声音

在上海天文台的这8位成员中,河北小伙路如森可谓是学术领域的一位“先锋”。

在德国科隆大学和上海天文台获得博士学位后,路如森长期在德国马普射电天文研究所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事黑洞成像研究。2018年,路如森携全家带着多年研究积累来到上海天文台射电天文科学与技术研究室,“在黑洞成像领域,国内基础比较薄弱,但我相信,中国一定能在这个领域做出引领性成果”。

现代天文观测并没有普通人想象中那么浪漫。很多世界一流望远镜都选址在高原、沙漠,获取数据除了要熬夜,还要忍受高原反应。路如森回忆起在EHT联测台址之一——夏威夷麦克斯韦望远镜(JCMT)值守的日子:稀薄的空气令人感到呼吸困难,24小时值守只分两班,每天还必须将沉重的磁盘扛上机器,不出差错地安装上去……

相比观测值守的艰苦,路如森觉得,打破已有研究的“天花板”,用引领性成果发出“中国声音”更具挑战。

回国后,路如森在上海天文台前期工作基础上,憋着一股劲儿,开展国际最前沿的1毫米波段成像研究。他不仅带动台内形成黑洞天体物理观测与理论研究联合科研团队,还牵头几十名国际同行开展合作。

开发新算法、回应国外同行质疑,路如森不厌其烦地打磨研究成果。2023年,他牵头国际团队首次在3.5毫米波段捕获M87黑洞及其周围吸积流和喷流的一同成像,实现给活动星系核“中央引擎”拍摄“全景照”的突破,相关结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推动建设我国亚毫米波望远镜

EHT联测获取的数据量十分惊人。在2017年4月的观测中,8个台站在5天观测期间共记录了约3500TB的数据——如果像看电影一样不间断地看,这些数据至少需要500多年才能看完。

为此,数据处理在黑洞成像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让上海天文台射电天文科学与技术研究室副研究员江悟意想不到的是,自己五六年前搭建的上海天文台处理平台竟发挥了大用处。

“当时,成图工作组成员都用个人电脑计算成图,我用超算平台处理,比其他人快了数百倍。”江悟说,由于黑洞成像需要成图与校准过程的相互反复迭代,因此超算平台成了最强装备,上海的这个超算平台连续几个月满负载运行。

黑洞照片已经拍到,未来还将做什么?沈志强透露,天文学家正在考虑如何为黑洞“拍电影”,看到它大口吞噬物质、射出数千光年喷流的真实活动状态,观测波段还将进一步提升到0.87毫米以上。

近年来,该团队成员已为此多次前往西藏选址,推动实施我国亚毫米波望远镜及阵列。“建造中国自己的黑洞‘摄影机’,才能掌握更多科研主动权。”赵杉杉目前担任着亚毫米波望远镜前期项目——5米口径毫米波测试望远镜项目的秘书。去年年底,这台的“大锅”刚刚吊上座架。春节过后他们又将启程,向着“看清”黑洞的梦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2 21: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人日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黑洞成像研究团队面向星海孜孜以求,在世界黑洞研究前沿占据一席之地——“对话”宇宙 定格黑洞本报记者 裴龙翔《工人日报》(2024年04月08日 05
2024-04-08 03:36:00
宇宙深处,定格黑洞“全景”(科技自立自强)
...刚刚升起,观测正当时。”路如森说,对人类天文学事业孜孜不倦的共同追求,让研究团队不畏艰辛,克服了时差、地域等困难,最终完成了2018年4月14日至15日长达十几个小时的观测拍
2023-05-04 05:35:00
为黑洞留影更望向深邃宇宙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对上海天文台黑洞成像研究团队而言,20多年的追寻是“一生择一事”为黑洞留影更望向深邃宇宙黄海华2019年4月10日,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在上海天文台发布。本报
2024-02-12 06:01:00
人类首拍照片黑洞再获重大发现:喷流周期性摆动证实黑洞自旋
...27日电 (记者 孙自法 郑莹莹)继人类首次拍摄获得第一张黑洞照片、实现黑洞阴影和强大喷流同框成像“全景图”之后,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
2023-09-27 23:29:00
中国科学家领衔找到黑洞自旋更有力的观测证据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黄晓慧黑洞自旋终于找到更为有力的观测证据!北京时间9月27日,国际顶刊《自然》(Nature)刊发一篇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黑洞研究成果论文,发现M87星系中
2023-09-27 23:22:00
他们给黑洞拍“电影”
新华社上海3月1日电 题:他们给黑洞拍“电影”新华社记者张建松、丁汀上海风光秀丽的天马山脚下,高大雄伟的65米口径天马望远镜旁,前段时间新增了一座5米口径毫米波望远镜。“这座望远
2024-03-04 11:49:00
中国天眼FAST首次揭秘黑洞脉搏,距离132亿光年
...消息,近日,美国科学家宣布,发现了迄今为止最遥远的黑洞,距离地球约132亿光年。这一科研成果本周在国际期刊《自然-天文学》在线发表。图片来源:央视新闻结合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
2023-11-11 22:35:00
天文学家发现黑洞喷流的辐射机制
...天文台袁峰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以M87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喷流为研究对象,对目前主要的两种黑洞喷流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团队通过计算两种模型预言的辐射并与观测进行对比
2024-03-25 15:01:00
银河系发现一巨型黑洞!什么是黑洞?一文详解黑洞照片是怎样拍成的
...其成员借助“盖亚”空间探测器,在银河系发现一个巨型黑洞,其质量接近太阳的33倍。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国际《天文和天体物理学》周刊上。参与研究的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当天发表声明
2024-04-18 17:5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民营经济发展一线观察·吉民优品|辽源市德弘冰雪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100余道工序铸就专业滑雪靴
走进辽源市德弘冰雪运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蓝色的唐老鸭系列滑雪靴正沿着生产线逐步成型。一块块裁片经精准缝合拼接,再通过套楦
2025-11-04 11:38:00
十五运会自动驾驶场景应用启动 滴滴自动驾驶助力智慧出行
11月3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自动驾驶场景应用启动仪式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举行。启动仪式上,滴滴自动驾驶被授予“自动驾驶服务商”标牌
2025-11-04 13:34:00
从「身份可信度挑战」到「数据篡改威胁」,如何重塑第三方支付安全防线?
网络支付已成为现代生活的「数字基础设施」,其便捷性重构了消费生态,但伴随而来的安全考验已演变为潜在风险——从身份认证的「可信度挑战」到业务合规的「穿透式监管压力」
2025-11-04 13:46:00
近日,安徽安庆怀宁县烟草专卖局锚定营销服务痛点,统筹部署岁末年初卷烟营销工作,切实推动营销工作效能提质升级。打破思维定式
2025-11-04 13:46:00
效果好的辅酶q10排名 五大优质品牌深度测评
“效果好的辅酶q10排名”是众多关注心脏健康、免疫力提升、抗氧化及备孕人群的核心搜索诉求。本文深度调研辅酶Q10行业现状
2025-11-04 13:47:00
主流人形机器人大PK,户外工业场景首选云深处DR02
引言当前,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在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下迎来爆发。据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2024 年中国市场规模达 27
2025-11-04 13:47:00
“618”购物节如期而至,这场属于夏日的消费热潮正式拉开帷幕。随着新消费模式的涌现和消费主力的迭代,信用交易成为了当下热络的消费选择
2025-11-04 13:47:00
普惠金融旨在为传统金融服务难以覆盖的个人和企业提供平等、便捷、可持续的金融服务。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
2025-11-04 13:48:00
技术、政策、合规交织下的探索   “萝卜快跑”面临三重挑战
2025年7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后,上海浦东金桥街头的“萝卜快跑”自动驾驶车辆引发关注:车身同时标注了“无人驾驶测试”、“萝卜快跑”和“大众出行”标识
2025-11-04 14:01:00
再见,信号死角!移远 5G 透明吸顶天线让室内连接 \
在写字楼的紧张会议中,视频通话突然卡顿;在高端商场悠闲购物时,手机信号时断时续;在高铁站闸机前,却怎么也刷不出乘车码……这些因室内通信质量不佳带来的困扰
2025-11-04 14:15:00
小红书「马路生活节」爆火出圈:一场让品牌回归人群的City Walk狂欢
当你还在疑惑年轻人周末去哪玩时,小红书上的答案早已指向同一个方向——「马路」。从上海到杭州、广州,从捡落叶写诗到水上甜品席
2025-11-04 14:45:00
婴儿益生菌什么品牌好用又便宜 2025年高性价比品牌排行榜
婴儿益生菌什么品牌好用又便宜?随着家长对宝宝肠道健康的重视,婴幼儿益生菌市场需求激增,但行业乱象也随之浮现:部分产品虚标菌种数量
2025-11-04 15:03:00
在AI技术深度渗透商业决策的2025年,企业对于AI优化服务的需求已从“工具应用”升级为“战略赋能”。据中国信通院最新报告
2025-11-04 15:05:00
植物蛋白粉测评与推荐 植物蛋白粉品牌排名榜单揭晓
在健康消费持续升级的当下,植物蛋白粉作为日常营养补充的重要载体,正从“健身专属”走向“全民刚需”。然而,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产品
2025-11-04 15:11:00
知名潮牌将关闭中国门店 合肥门店:也有消息,时间不确定
大皖新闻讯 盛开的小雏菊和腊肠犬,是韩国潮流服饰品牌Mardi Mercredi最具辨识度的设计符号,也曾成为时尚的标配
2025-11-04 1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