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重磅!中国空间站将开展这一实验,探究是否存在外星生命重大谜题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1-18 09:51:0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人类是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究竟有没有外星人?

据央视新闻1月18日消息,天舟七号货运飞船搭载的科学实验载荷中,有一种叫厌氧古菌,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之一,也是地球大气甲烷的主要贡献者,广泛分布于深海、水稻田、反刍动物的胃等厌氧环境中。

厌氧古菌随天舟七号货运飞船被送入中国空间站,以验证它们在模拟火星的环境中以及宇宙辐射的极端环境下是否能够生存,帮助人类探究是否存在外星生命这一重大谜题。

中国空间站将开展地外生态系统模拟实验 帮助人类探究是否存在外星生命这一重大谜题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东秀珠表示,为什么拿这个菌做(实验)呢?这类的菌,它吃的东西特别简单,咱们人要吃淀粉、吃肉,它就一个氢气、二氧化碳就能活,然后就变成甲烷了。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刘竹称,我们把这个厌氧的古菌选定,然后把这个微生物放到这个装置上,把它上行到(中国)空间站的平台上。然后利用这个空间站平台的这种暴露在宇宙辐射条件,加上它微重力的环境,加上它的一些其他的一些比如说像温度,这样一些比较极端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来看一下,来测试一下,看看地球上早期的这个生命能不能在它这个环境下存活。

重磅!中国空间站将开展这一实验,探究是否存在外星生命重大谜题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据了解,美国航空航天局好奇号火星探测器自2012年登陆火星以来,已经多次探测到不明原因的甲烷信号,科学家推测这些甲烷有可能是外星生物代谢的产物,而产甲烷菌被科学家们认为是火星或土卫二上最有可能存在的潜在生命形式之一。

那么,如何探明产甲烷菌是否存在呢?科学家曾设想,在火星等行星上开展地外生命信号的原位探测,但这一举动所需时间和经济成本都十分高昂。另一方面,使用现有同位素仪器等设备的话,以目前人类的技术来说,探测精度不足以支撑原位探测中实现对甲烷信号的生物来源的鉴别。这两种方法只能放弃,那有没有其他方法呢?

重磅!中国空间站将开展这一实验,探究是否存在外星生命重大谜题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刘竹表示,我们这个实验就为了从一种反向验证的角度来验证一下。如果它(产甲烷菌)能在这个环境下存活,并且能够比如说能产生甲烷,能够很好地生长,那么就能论证实质上地球上的原始的生命实际上是可以在地外的环境里面生存的,甚至是生长的。那么它也就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火星上发现的甲烷有可能是生命来源的话,那么这个生命有可能跟地球上的生命是有同源性的。

秘鲁法医:所谓“外星人”遗体是人工合成人偶

据央视新闻2024年1月14日消息,秘鲁法医鉴定显示,2023年10月出现的两具所谓“外星人”遗体其实是人工合成的人偶,由纸、胶、金属和动物以及人类骨头制成。

重磅!中国空间站将开展这一实验,探究是否存在外星生命重大谜题

当地时间2024年1月12日,秘鲁利马,法医展示两具所谓“外星人”遗体。(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秘鲁法医和司法鉴定研究所考古学家弗拉维奥·埃斯特拉达12日在秘鲁文化部举办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关于这是两具外星人遗体的说法“完全是编造的”。“它们不是天外来客,而是用这个星球上的动物骨头和现代有机胶做成的玩偶。”

据路透社1月13日报道,秘鲁海关2023年10月从首都利马一座机场发出的包裹中收缴了一个纸箱,里面装着这两具所谓外星人的遗体。秘鲁检察官办公室至今无法确定包裹所有者,只能确认收件人是一个墨西哥人。

2023年9月,墨西哥记者何塞·海梅·毛桑向墨西哥议员展示了疑似外星人遗体的两具“干尸”,试图证明有外星生命存在。这两具“干尸”身体瘦小、面部扁平,每只手仅3根手指。毛桑2017年在秘鲁也曾宣称发现了非地球生物的遗体,但秘鲁检察官办公室当年发布报告说,可以肯定这些“遗体”为人造。

不过,在2024年1月1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法医专家没有说明近期发现的包裹与毛桑在墨西哥展示的物品是否有关。他们鉴定了另一个看似仅3根手指的手掌遗骸,排除这件据称出土于秘鲁纳斯卡地区的物品与外星生命有关的可能。

如何找到外星人?

据光明网此前报道,北京师范大学高鹤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即便在最乐观情况下,人类最少要2000年才能够接收到一次外星人发来的信号;悲观情况下,最少需要40万年才能接收到一次信号。

我们把地球以外的智慧生命统称为外星人(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简称ET)。1950年,来自意大利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Enrico Fermi在一次非正式会议中提出:“如果真的存在外星文明,那么他们在哪里呢?为何至今没有证据显示他们来访过地球?”这就是著名的费米悖论——如果外星人真的存在,我们为何从未接收到外星人的信号?要想科学地寻找外星人,必须从天文学出发。随着19世纪电磁辐射的发现及20世纪天文射电望远镜的发明和发展,使得地外文明搜寻计划逐渐具备科学性,成为天文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于1992年利用射电望远镜搜寻外星信号,搜寻工作主要由两个团队开展。其中一个团队在艾姆斯研究中心采用“目标搜寻”技术在1GHz-3GHz频段检测距离地球80光年处的约800颗类太阳恒星,而另一个团队则使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莫哈韦沙漠的戈德斯通望远镜群中的34米射电望远镜进行“全天巡天搜寻”。遗憾的是,一年后由于资金不足,全天搜寻项目终止,而“目标搜寻”改名为“凤凰计划”于1995年重新开启,并使用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口径为64米的帕克斯射电望远镜进行观测。1998年,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参与到“凤凰计划”的搜寻中,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单面口径的射电望远镜,其直径达到305米。“凤凰计划”在其工作的近10年期间观测了距离地球200光年的约800个恒星系统,频率覆盖范围为1200-3000MHz,是无线电搜寻地外文明计划中搜寻范围最广的之一。

近年来国内外都在积极推进SETI的发展。2016年国外正式启动“突破聆听计划”(Breakthrough Listen Initiative, BLI)。BLI是一项预计开展10年、耗资1亿美元的地外智慧生命搜寻计划,旨在通过无线电及光学技术对银河系及其附近的100个星系进行搜索。BLI目前正在使用绿岸望远镜及Parkes望远镜等搜寻可能的信号。

在我国,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与“突破聆听计划”已于2016年签署合作协议,并将使用我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FAST)开展合作。FAS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通过使用配置在望远镜接收机后端的FAST-SetiBurst来进行对SETI的研究。相比于曾经最大的阿雷西博望远镜,FAST可以在相同时间内接收到更多来自不同天空位置的信号,同时有着更高的灵敏度,能够探测到更加暗弱的天体。相信FAST在今后的观测中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8 1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是否存在外星生命?中国空间站将开展地外生态系统模拟实验
...等厌氧环境中。厌氧古菌随天舟七号货运飞船被送入中国空间站,以验证它们在模拟火星的环境中以及宇宙辐射的极端环境下是否能够生存,帮助人类探究是否存在外星生命这一重大谜题。中国科学
2024-01-18 10:35:00
航天日重磅活动抢先看
...国航天全年实施宇航发射任务64次,再创历史新高;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梦圆“天宫”;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嫦娥石”;高分专项完成天基部分建设,遥感应用惠及全球;“羲和”“夸父
2023-04-20 03:38:00
焦点访谈:“小薇”的太空之旅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随着神舟十五号的发射,我国空间站基本构型已经形成,空间站长期有人值守,即将转入空间站应用阶段。这个距离我们四百公里外的空间站到底有什么价值?能够给我们
2022-12-21 21:57:00
人类错过了回复?科学家:神秘“哇”信号可能是外星人的随机信标
...出,基于人类现有的技术,比如一些大功率的激光信号,空间站或者行星轨道上的卫星,工业文明造成的大气污染,以及甚至双星戴森球这种超级文明专属的能量收集装置,也能成为寻找外星文明的
2023-08-22 17:36:00
...穹,高不可测,轿厢采取火箭式发射直驱而上,方舟国际空间站作为物资中转区的功能显现等,视觉叙事的引导力将虚幻的概念变成了看得见的“事实”,也将人们的视野引入到更广阔的空间。人们
2023-12-01 04:24:00
《天·宫阙》航天科学探索与艺术展即将登陆济南
...到那份跨越38万公里外的孤独与坚持。“星河居所”天宫空间站,1:10高精度还原的外貌细节、航空级铝骨架炮制的外观,让人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太空环境中,彰显着航天科技的前沿与魅力。
2025-07-01 16:54:00
中国星辰|中国人登月如何实现?
...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新阶段新篇章。在实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任务的同时,工程也在全力推进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目前已完成载人月球探测
2023-06-08 16:01:00
航天员如何在太空中自给自足?这些细菌可能帮得上忙
...步,比如在目前条件下最容易实现的太空农场,即直接在空间站或航天器中种植植物并收获食物,已经在中国和美国的两个空间站内进行了多次实验,并已经在太空中培育出了多种蔬菜,美国航天员
2024-10-19 14:39:00
理想的外星基地,并不在月球和火星上,而是在木星的卫星上?
...很可能并不在星球表面,而是在星球的轨道上设置的一个空间站,因为相较于在其他星球表面建立基地,直接在星球附近的太空中组装空间站无疑更简单快捷,并且我们建造空间站的历史已经有几十
2024-06-04 14:0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摘要:在当前以知识经济和数字经济为主导的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作为核心生产要素,其管理范式正经历深刻变革。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难以充分适应动态市场环境与价值创造的新要求
2025-11-07 06:50:00
在信用卡业务转型的关键期,提升用户黏性、降低获客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成为一项重要课题。积分作为引领服务升级的新潮流,对提升用户价值感与忠诚度
2025-11-07 07:54:00
全国高质量数据集和数据标注产业供需对接大会在宁举行达成合作90余项 累计交易金额超9亿元南报网讯(记者马道军)11月5日
2025-11-06 08:19:00
近日,浙江瑞安一口停产10多年的不锈钢锅,因为一则15秒的寻锅视频火了。这口锅,婆婆用完媳妇用,30多年过去,仍旧不锈不粘
2025-11-06 08:22:00
连登新品发布舞台 厦企闪耀进博会厦门以高水平开放实践对接全球机遇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举办
2025-11-06 08:37:00
厦企竞逐XR大空间赛道 多个沉浸式消费项目落地运营
小朋友体验XR大空间。(受访企业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开阔的场地内,一群头戴VR设备的体验者沉浸于虚拟世界
2025-11-06 08:37:00
希沃参与制定国标正式发布 助力移动学习终端技术规范化发展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移动学习终端功能要求》国家标准,将于明年5月正式实施。该国家标准由清华大学
2025-11-06 08:39:00
东南网11月6日讯(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潘园园 杨凌怡 通讯员 李蕴)新型电子元器件企业自动化车间内,机械臂精准抓取零件
2025-11-06 09:39:00
泰开柔性微电网技术入选省级目录 园区低碳有“可复制样本”
鲁网11月6日讯近日,山东省科技厅、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发布《2025年山东省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共收录57项涵盖水治理
2025-11-06 11:04:00
在金融服务加速拥抱数字化、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的时代背景下,2024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十条”)明确提出“增强保险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数智化水平
2025-11-06 11:17:00
中新经纬11月6日电 6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官方微信发布关于加强“免密支付”业务安全管理的倡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表示,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2025-11-06 11:59:00
向暗“键”伤人亮“红灯”丨网事漫话
大河网迅 只是因发表不同观点,就被追着私信辱骂;分享生活日常,却遭陌生网友恶意P图嘲讽;甚至只是随手点赞,就被卷入群体谩骂的漩涡……这些让人窒息的“网暴侵扰”瞬间
2025-11-06 13:38:00
易路全球企业AI云端数字峰会Day1圆满落幕
聚焦AI认知进化,亮点一览11月5日下午,由易路主办的「人机重塑,共建XIN生态」全球企业AI云端数字峰会暨2025企业AI HR创新应用案例颁奖盛典
2025-11-06 14:12:00
在中科院软件所的实验室与重大工程一线,有这样一位执着探索的深耕者:他将前沿人工智能技术与基础软件研发深度融合,以“AI+软件工程”为钥匙
2025-11-06 14:42:00
路易达孚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展示食品、饮品及动物营养新品
路易达孚集团(Louis Dreyfus Company 简称LDC )连续第八年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
2025-11-06 1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