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后,下旨哪个姓氏不改姓会被处死
...否则的话就会惨遭杀害。大家都知道,洪秀全在多次参加科举,都没有考中,最终创立了拜上帝教,招纳了许多教众,并且最终发动了著名的金田起义。由于清政府准备不当,太平军势如破竹,一路上可谓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更多
陈梦雷的一生坎坷,但是他为后人留下珍贵的至宝
...的。陈梦雷从小就很聪慧,在30岁那年,通过极其严苛的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被当时的康熙帝授予编修的官职。 同一年间,陈梦雷的同乡李光地,也考中了科举进士,在康熙九年,他们都考中了二甲,并且李光地位列二甲...……更多
司马懿夺权时,为什么没人反对?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场面,世家大族垄断了官宦阶层,之后就要将双手伸往那个至高无上的皇权阶层了。而司马懿作为士族联盟的杰出领袖,他的所作所为自然代表着士族的利益,而把皇权从曹氏宗族的手中夺回至士族...……更多
本文转自:株洲日报科举时代的“唯分数”争论狄永从隋唐到明清的1300年间,科举时代的人才选拔标准,经历了一个从“不唯分数”到“唯分数”的演变过程。唐代进士科实行“通榜”和“公荐”制度,当时录取进士不仅看考...……更多
状元与进士:科举制度下的人生分水岭
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它不仅是一种考试,更是一种社会阶层的划分。在这条漫长的仕途之路上,考中状元与仅仅中个进士之间的差距,可谓天壤之别。这两者间的分野,不仅仅体现在荣誉和地位上,...……更多
徐州历史上唯一一位“饽饽状元”李蟠
...戏称为“饽饽状元”的李蟠身上有多少传奇故事?1300年科举史上,江苏出过多少状元?本期“微史记”周刊,邀请到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学术顾问、科举史研究专家许友根教授,聊一聊江苏科举状元的那些事。李蟠状元府示意...……更多
秦朝和隋朝二世灭亡的原因揭秘,无非这三点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朝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并率先通过科举选拔士大夫,毫无疑问,这两个朝代都是伟大的,都以其强大的力量而闻名,但遗憾的是,两个朝代都在第二世就灭亡了,最大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战争与基础设...……更多
中国历史上最繁荣发达的王朝,真相可能会很诧异
...,整个封建社会中的重要发明,一半以上出现在宋朝。 科举和教育更是发展到新的高度,除了常规的儒学教育外,另外还开设专科学校,例如武学、法律、算学、画画、书法、医学等,皇帝还对这些专科单独开设科举。从宋仁...……更多
“不留不卖都送掉” 福州一药店今起连续三天向市民免费发放退热药
...送对乙酰氨基酚,每人6粒,每店每日100-200份,持续3天。市民在现场登记即可领取6粒对乙酰氨基酚。人民网 林盈摄在康利达华林路店,不少闻讯而来的市民排起长队等候取药,有的是家中有发热患者需要用药,也有个别市民希...……更多
隋朝:短暂却留芳百世的朝代
...,杨坚还改革了人才选拔制度,也就是后朝沿用上千年的科举制度,这一项制度的创立,让很多有才之士才有机会入朝为官。在此之前,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人才采用的是曹魏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当年曹操为了网罗人才,一再...……更多
福州:匠心造龙舟
6月3日,在“龙舟世家”方忠雄龙舟厂,工人忙着赶制端午节的龙舟订单。端午节临近,在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南通镇方庄村里,各家龙舟加工厂正忙着赶制端午节的龙舟订单。方庄村是福建远近闻名的“龙舟村”,制造龙舟的...……更多
宋朝文化值不值得流传青史
...的影响,以至于能够作出更好的文化。首先,隋唐创设的科举制,再经过到宋朝之前的王朝的各个方面的完善,到宋朝的时候,科举制已经相对来说非常完整了,很适合宋朝选拔出具有才华和能力的官员,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打...……更多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郭淮为何坐视不理呢
...中正制作为录用乃至升迁官员的制度。相对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九品中正制几乎是为世家大族量身定制的,也即这会让世家大族继续发展壮大。所以,郭淮所在的家族也是非常支持的。可是,曹芳即位后,曹爽先是架空了司马...……更多
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文传世以德服人
...中担任过官职。曾巩从小便聪明伶俐,一目十行。他通过科举考试顺利的进入朝堂为官,并且得到了皇帝的重用,再后来他担任司法参军,负责管理法律的运用,凭借着适当的刑罚而闻名天下。在这之后,他陆陆续续的被皇帝升...……更多
古代皇帝与权臣斗智斗勇,怎么不直接杀掉权臣呢?
...绝大部分集团的利益,而这个集团就是古代的世家大族,科举制度之后,世家大族地位下降,不过通过科举制度,寒门士族崛起,而皇帝就是这些寒门士族以及世家大族绝大部分利益的代言人,皇帝也就是通过这些士族来进行统...……更多
雍正为彰显改革决心,废除了实行几千年的贱民制度
...阶层的人通婚,只能和贱民内部通婚。而且贱民不能参加科举,在各地都不允许拥有户籍,不能拥有土地。可以说在任何地方都是被当地歧视的。雍正元年的时候,也就是雍正刚继位的时候有人和雍正反映了陕北一带有大量的贱...……更多
“三泰书香”全民阅读联盟漳州市长泰区系列活动启动
...批图书。情景剧《书香传文脉》让出生于长泰区的漳州府科举史上唯一状元林震“穿越千年时空”。长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本次活动围绕“三泰书香·闽人尚读”主题,突出“崇文长泰”的特点,推出全民阅读节“五个一”特色...……更多
从科举到学堂:中国教育的历史性转
废除科举,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件颠覆性的、地动山摇的大事。有些人认为,如果没有1905年的废除科举,就不可能有1911年的“辛亥革命”!参加科举考试,是一千多年来无数读书人的图谋进取之路,是贫寒子弟改变命运的唯一...……更多
为何说魏晋南北朝,荒唐且美好
...国历史上最不公平的时代,在隋唐以后,普通人可以通过科举制度改变命运,只要你真的学富五车那么就可以靠科举改变自己,如同如今的高考一般,虽然这其中也有一些弊端,对于寒门学子来说是一条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道路...……更多
浅谈唐代藩镇的历史地位
...的空间,增强了阶级之间的流通性。隋唐时期虽然创造了科举制度,但是科举制度并没有很大程度上实现其作用。当时的科举制度由于是刚刚创建,很多地方都是不完善的,所以唐王朝并没有大面积地推广,传统的一些恩荫和一...……更多
宋朝时期应对考试舞弊的方法,有些比现代还绝
考试作弊,这个问题可以说自古都有。自科举考试开创以来,在考场上作弊的情况便是屡见不鲜,可以说自古至今各种花样和方式层出不穷。但毕竟你有张良计,我就有过云梯。现在的老师也是当年的学生,对这些学生的套路...……更多
追新看点|坊巷里的福州伟人多爱读书?
...上海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均有林则徐的藏书。闽中巾卷世家梁氏与黄楼中国楹联学鼻祖梁章钜故居——三坊七巷“小黄楼”纪晓岚曾说:闽中巾卷世家,以长乐梁氏为第一。走进三坊七巷中的黄巷36号,来到了梁章钜故居。唐...……更多
哪个朝代皇帝的权利最大
...。春秋战国时期,源于落魄贵族、庶族和少量武士的士人阶层兴盛起来并开始在思想界和政治上崭露头角。百里奚作为沦为奴隶的虞国大夫,能被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赎出,可见当时列国君主求贤若渴的心态。战国后期,竹简普...……更多
...子拥有特权的封建社会,无异于晴天霹雳。要知道,实行科举以来,国家为了表示对知识人才的尊重,给了知识分子极大的特权,其中,不用像百姓一样当差纳粮就是其中之一。雍正的此举是对千年传统的挑战,是对知识分子特...……更多
宋代文官当门神
...们依然还可以看到类似《岁朝图》中的布置。两宋时期的科举制度亦随之越发完备,遂令天下父母心,唯重子孙读诗文。社会上普遍笃信科举入仕途,寒门子弟和市井百姓也渴望着通过科举改变命运,实现阶层跨越、光耀门楣,...……更多
盛唐诗人李白、王维同年出生,为何老死不相往来?
...身份,所以王维从小接受的教育水平很高,仕途行得也是科举正道。他21岁就考上了进士,后来还成为了新科状元,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而且王维靠着自己的出身、才华、情商,官运一直不错,和他打交道的除了文艺发烧友...……更多
...天下的官员基本上都出自这些家族。为此,杨广鼓捣出了科举制,想要打破士族对上升渠道的垄断,加强中央集权。可惜的是,科举制度依旧不够,全天下的知识都掌握在士族手中,即使科举制出来,中举的也大多都是士族中人...……更多
“宋朝被西方赞誉为中国最伟大时代的原因
...引发政变,他采用重用文官、压抑禁军的政策。这些通过科举进入政府的文官大多出身社会中下层,带来了新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也使皇权不再像唐朝那样极端专制。文官集团与皇帝之间形成制衡,促进了政府的理性化与法治化...……更多
北宋初年的王安石为什么能成为一代名臣?
...就得到了当时唐宋八大家曾巩、欧阳修等人的赏识。参加科举后夺得进士榜第四名,被授予淮南节度判官的职位。虽然官职不大,但在任期间,王安石积攒多年的政治抱负也是有了用武之地,受到同僚的交口称赞。按理说这时候...……更多
...“十羊九牧”的臃肿官僚体系,官员数量只多不少。2、科举扩招,恩荫泛滥。北宋堪称读书人的黄金时期,其重文轻武的国策在科举制中体现的淋淋尽致,据《宋史》的记载“隋唐初设进士,岁取不过三十人……咸亨、上元中...……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份珍贵的工农检察教育培训史料——《苏维埃大学工农检察工作讲授大纲》
本文转自:正义网一份珍贵的工农检察教育培训史料——《苏维埃大学工农检察工作讲授大纲》(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图片提供:中国国家博物馆)这是李克均保存的《苏维埃大学工农检察工作讲授大纲》(下称《大纲》)
2024-06-24 08:09:00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点滴寻风流 斑斓见东坡——海南省博物馆苏轼主题文物展走笔【带你一起看大展】 “我是三刷这个展览了。”海南省博物馆一楼2号展厅
2024-06-24 08:54:00
杨绛留下的亲友书札弥足珍贵
本文转自:辽宁日报夏炜烨■提示今年5月,在作家、外国文学研究家杨绛先生逝世八周年之际,《钱锺书杨绛亲友书札》一书出版问世
2024-06-24 06:21:00
公元373年,经苻坚最信任与敬重的朋友王猛的劝诫,苻坚忍痛将慕容冲外放做了平阳太守。慕容冲外放后,长安又开始流传“凤皇凤皇止阿房”的童谣
2024-06-24 06:23:00
公元208年,这是曹操最辉煌的年份,这一年曹操平定了整个北方。个人的声望达到了巅峰。不管是谁,无论喜不喜欢曹操,都不得不佩服曹操
2024-06-24 06:23:00
刘备自从公元201年南下投靠刘表,刘表就把刘备安排在新野。新野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阳新野县,距离襄阳、樊城不太远。正好和曹操的边界接近
2024-06-24 06:24:00
什么叫统一天下的战争,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想办法把敌人的人变成自己的人,如果敌人的人都是你的人,你已经统一天下了。这就是刘邦的策略
2024-06-24 06:24:00
赤壁之战虽然表面上看,是周瑜用黄盖的火攻,烧掉了曹操几十万大军,取得了大胜。但这只是表面情况。真正的情况是,鲁肃建立的统一战线起了关键作用
2024-06-24 06:25:00
明宪宗一生共有十四个儿子、八个女儿,一共有二十二个子女,但是大部分的子女都是成化十二年(1476年)后出生的。储君是一国之本
2024-06-24 06:26:00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宪宗对于越来越年老的万贵妃的感情却没有丝毫减少,这也是万贵妃在后宫和朝堂可以肆无忌惮的原因。宪宗的第一位皇后吴氏生于大户之家
2024-06-24 06:30:00
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红色古蔺”展厅的一个展柜内,整齐地摆放着几枚苏维埃铜币和几张苏维埃纸币。这些铜币和纸币是红军长征过古蔺时
2024-06-24 06:34:00
本文转自:山西晚报酒旗,是古代酒店悬挂在路边,用于招揽生意的锦旗。其实,古代酒旗不仅是营业标志,还展示着社会历史风情。让我们走进历史
2024-06-24 07:06:00
会心一笑“夸海口”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潮起海口》:会心一笑“夸海口”《潮起海口》 编者:海口市作家协会 版本:南方出版社 时间:2024年4月■ 韩少功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2024-06-24 07:20:00
唐诗古城今安在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成都杜甫草堂。玉门关景区。楼兰故城遗址出土的《李柏文书》。 楼兰故城遗址。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江雪今人不见古时月
2024-06-24 07:20:00
清朝末年为何能出左宗棠
每次提到左宗棠这个人物,我都有些泪目。这是一个1000年才出一个的伟人,也是清朝唯一的一个伟人。他40多岁才开始投笔从戎
2024-06-23 2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