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皇帝与权臣斗智斗勇,怎么不直接杀掉权臣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2 16:54:00 来源:戏说三国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古代权臣架空皇帝的情况出现,这样的权臣有很多,比如霍光、董卓、曹操、司马懿父子甚至明朝的张居正等等,可以说这些臣子的权力堪比皇帝,甚至可以说是没有皇帝名号的皇帝,面对权臣架空皇帝的权力的时候,我们能够看到皇帝们总是要和权臣们斗智斗勇,甚至有时候示敌以弱,那么他们怎么不选择直接杀掉权臣呢?因为这样的机会对于皇帝而言,是非常多的,可是他们怎么会放弃这些好机会呢?

古代皇帝与权臣斗智斗勇,怎么不直接杀掉权臣呢?

其实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其实是陷入了一种认知误区,这种认知就好比皇帝就是一个人,怎么就能够让群臣臣服呢?大臣们一刀杀了他不就解决了吗?

甚至买通皇帝身边的侍卫或者宦官等人,一样可以轻松解决皇帝,那么再这样的情况下,那些地位高的臣子怎么不这样取代皇帝呢?其实这个答案和权臣架空皇帝,为什么皇帝不去直接杀了权臣是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是皇帝还是权臣,我们看到的仅仅是一个人,其实这就好像是冰山漂浮在海平面上一样,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冰山一角而已,在皇帝和权臣之下,则是一个庞大的势力,一个利益的团体,而皇帝或者权臣仅仅是这个利益的代言人而已,这也是权臣不选择除掉皇帝,或者皇帝不选择直接杀掉权臣的最根本的原因。

古代皇帝与权臣斗智斗勇,怎么不直接杀掉权臣呢?

也就是说权臣能够架空皇帝,凭借的不是他一个人,就算这个人是超级猛将,可是他能够以一敌百、以一敌千,他能够躲得过所有的阴谋诡计或者暗箭吗?

皇帝也是如此,一个皇帝能够驾驭整个王朝,就是他代表了一个利益的集团,或者说他能够代表整个社会绝大部分集团的利益,而这个集团就是古代的世家大族,科举制度之后,世家大族地位下降,不过通过科举制度,寒门士族崛起,而皇帝就是这些寒门士族以及世家大族绝大部分利益的代言人,皇帝也就是通过这些士族来进行统治,控制整个国家;

而权臣的情况也基本类似,他能够成功架空皇帝,也就等于他手中集结了大部分士族的支持,才可能掌控了士族控制下的势力,比如军队等等,所以解决一个代言人,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他背后站着的利益团体,换一个话来说就是,一个代言人倒下了,另外一个代言人也必然会崛起,摘要这个利益团体还存在,那么皇权的威胁也就依旧存在。

古代皇帝与权臣斗智斗勇,怎么不直接杀掉权臣呢?

三国时代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一个切切实实存在的权臣,皇帝成为了他手中的傀儡,甚至曹魏的疆域都是曹操打下来的,按照我们的通常理论来看,曹操称帝取代东汉王朝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是曹操一辈子也没有完成取代汉室的愿望,难道他没有做皇帝的心思吗?

并不是,曹操晚年通过加九锡、封魏公、魏王,已经在逐步完成篡权前的准备工作,而在临终前和儿子曹丕的对话也说出了他的心声,那就是“若天命在吾,吾愿为周文王矣”,汉献帝作为傀儡皇帝,有没有想过除掉曹操呢?确实有想过,并且还有具体的操作,那就是刘备参与的“衣带诏”事件,当然了这件事情没有成功,可是就算是成功的除掉了曹操,那么曹操麾下的那些猛将,他背后的利益集团汉献帝能够消除他们的威胁吗?

可能刚刚除掉曹操,汉献帝集团就会遭到曹操集团的打击,甚至可能会直接推翻皇帝,已经杀掉皇帝,而且曹操集团可以很轻松的推举出一个领导者,比如曹操的某个儿子,这些都是非常轻松正常的事情。

古代皇帝与权臣斗智斗勇,怎么不直接杀掉权臣呢?

当然汉献帝除掉曹操的计划失败了,可是汉献帝亲眼见证了一起除掉权臣的行动,可是结局就是汉献帝依旧成为了傀儡,并没有改变他的处境,而这个事情就是王允利用美人计成功策反吕布除掉了权臣董卓,可是最终的结果呢?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董卓的部将李榷、郭汜就统兵击败了吕布,再一次控制东汉政府,而汉献帝再一次成功傀儡,这件事情最明显的说明了解决掉一个权臣,可是没有瓦解他的利益集团,敌人很可能卷土重来,那么这件事情做了有什么意义呢?

古代皇帝与权臣斗智斗勇,怎么不直接杀掉权臣呢?

而曹魏时期魏帝曹髦也做出了尝试,用他自身的鲜血证明了这个问题,那就是仅仅想要去杀掉一个权臣,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在曹髦时期,司马昭掌控朝政,魏帝成为了傀儡皇帝,他不想要永远做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所以也就组织手下打算杀掉司马昭,可是最终的结果就是他带着手下想要冲出皇宫杀向司马昭的家,还没有走出皇宫,就被司马昭手下给干掉了,这里我们不去探讨曹髦的冲动问题,就算是他能够一战杀掉司马昭,但是无法掌控司马昭的势力,也就是最重要的军队,曹髦可能连皇宫都占据不了几天,就会被司马昭集团灭掉,结局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改变?

古代皇帝与权臣斗智斗勇,怎么不直接杀掉权臣呢?

当然直接杀掉权臣也有成功的案例,这个人就是康熙,而他采用的方式就是直接除掉鳌拜,仅仅利用一些小太监就除掉了鳌拜,可见想要除掉一个权臣并不是如何的困难,可是这场行动为何后面却被孝庄皇太后认为是鲁莽呢?

原因就是康熙无法掌控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果然鳌拜的党羽反攻皇宫,要不是这个事情是清朝初期,臣子们内心深处都是忠于皇室的,也就是说鳌拜并没有完全掌控皇权,可是尽管如此,康熙事后还是吓出了一身冷汗,这也就说明了在康熙看来,这场行动充满了运气的成分,如果仅仅除掉了鳌拜,而不能够完全解决鳌拜党羽的问题,真的失败了的话,康熙的命运是什么,不用说都会明白吧!

古代皇帝与权臣斗智斗勇,怎么不直接杀掉权臣呢?

所以我们看到历史上皇帝和权臣的常规操作就是斗智斗勇,皇帝通过不断瓦解权臣的利益支持者,如果这些利益团体都被皇帝拉拢过来,其实完全不需要对权臣采取什么具体的行动,他的势力也就轰然倒塌了,这就好比项羽为什么会失败呢?

其实不就是他没有了支持者,几乎所有的诸侯王不是被刘邦韩信等人消灭了,就是被拉拢了么?所以我们看到古代聪明的皇帝面对权臣都是隐忍,最后瓦解权臣背后的利益团体,比如说汉宣帝除掉霍光集团是这样的操作,刘禅解决诸葛亮死后的政治局面也是如此,万历皇帝除掉张居正集团不也是如此操作吗?而这也是汉废帝刘贺同样面对霍光,最终失败的原因所在了,没有绝对的实力,想要反抗强大的政敌,结果不言而喻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2 17:45:3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文说清,刘协不杀曹操和权臣与皇帝是如何相处的?
...公元200年,衣带诏事件爆发,曹操诛杀了国舅董承,不顾汉献帝刘协的求情,处死了尚在怀孕的董贵人,如果衣带诏事件属实的话,那曹操与刘协之间的关系开始激化,此时离曹操迎立汉献帝不
2023-04-21 18:14:00
权臣游戏下的皇帝命运:北魏元修的抗争与陨落
历史上傀儡皇帝很多,比如秦二世、汉献帝、唐哀宗等等,这些人都是权臣手中的棋子,不仅没有人生自由,还处处都要看权臣的脸色,稍不留神就会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而且,这些人中的大部分人
2024-02-10 13:55:00
权臣很难对付吗,皇帝能否一剑杀了权臣
...虽然是靠自己拉起一支军队,成为一方割据势力后,迎立汉献帝才成为权臣的,曹操的实力来源与皇帝无关,并且有自己的权力传承。曹操的权力是以曹氏夏侯氏宗亲掌控兵权,士族文人掌控朝政组
2024-07-16 16:45:00
中国历史上十大权臣都有谁?谁的权力最大?
...幽禁了皇后,毒杀了两位皇子,族灭了皇后的家族,逼迫汉献帝娶了自己的三个女儿为后,在朝廷之上,曹操参拜不名、剑履上殿,从司空一直封为魏王,建立国中之中。曹操唯才是举,招揽天下人
2023-07-07 11:02:00
和珅为什么不扳倒权臣?
...仔细,不但无法扳倒权臣,而且自己还会遭受危害。当年汉献帝曾打算发动两次政变扳倒曹操,但是最终都没有成功,还让曹操把他的伏皇后与董贵妃都杀掉。最终,曹操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塞给汉
2023-08-14 06:43:00
隐忍与智斗,皇帝如何面对权臣的威胁
...,今天还能看得见太阳,保不齐明天就被赵高给杀了。 汉献帝刘协就更郁闷了,董卓废掉少帝另立刘协登基,刘协名义上是皇帝,但也是个没有实权的傀儡,他的一生先是被董卓控制,好不容易
2023-09-30 15:06:00
盘点三国时代的权臣的各自结局
...实话,但后来形势转换使得他不得不成为权臣,即便如此汉献帝还数次要杀曹操,汉献帝似乎忘记了当初是谁救了他,要知道当初的汉献帝可是快要饿死了。你不能说曹操不对吧,曹操个人大权独揽
2024-05-03 20:37:00
刘协为何不杀曹操夺回权力?权臣与皇帝是如何相处的?
...进魏王12年,共计25年的权臣生涯中,有一定政治能力的汉献帝不能除掉曹操夺回权利呢。这个过程中,汉献帝是否真的有机会再衣带诏事件中重掌大权?要向你了解这个历史,我们得先分别从
2023-08-17 18:03:00
权臣风云榜:历史上的十大权臣揭秘
...操一点问题都没有。问题就在于,这位老兄手里紧紧握着汉献帝这个傀儡皇帝。在曹操手里,汉献帝干了25年傀儡君主,那叫一个酸爽啊。期间汉献帝的皇后、爱妃、皇子全都被曹操给杀了,他却
2024-03-19 15: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