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周朝的分封制是如何走向终结的,梳理从礼乐崩坏到变法图强的脉络
...武王姬发的弟弟。他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征殷商,并制作礼乐。周朝建立之后,周公成为托孤大臣,辅政周成王,并继续贯彻武王在位时期的分封建国政策,促使天下归心。宗法制度、分封制的完善,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和井田...……更多
春秋战国:礼仪之邦到战国纷争的演变
...中,春秋战国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历史时期。前者讲究礼乐,后者崇尚兵权;前者奉周为共主,后者称王称霸。那么,这两段历史是否如表面看起来的那么不同呢?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更多更深层的关联?东周立国,春秋之始公...……更多
从地理、政治到变法,秦国统一六国的多维优势
...很有可能转变为优势因素,本文从地理位置,地缘政治,变法改革,君主因素,外交策略等因素进行深度分析:秦国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秦国虽然地处中原西北边缘,偏居一隅,当秦穆公将关中纳入囊中,秦惠文王夺取巴蜀地区...……更多
秦国统一之路:六世君主奠定中国历史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国的大一统做出了哪些功不可没的贡献呢?天下一统孝公变法、取西河、威服西戎、按贾谊所述上溯六世为秦孝公时期,回顾秦国发展历程,不难发现,秦的崛起确始于孝公用商鞅变法。孝公继位之前,秦国与魏国反复争夺河西...……更多
作为战国首强的魏国为何早早衰落?
...在此之后,晋国被三大卿族瓜分,原本周王室赖以生存的礼乐制度受到极大挑战,如果这个时候的周王号令天下,对三大卿族讨伐的话,或许历史就不会走进战火纷飞的战国时期。很可惜,同时也很可笑,周威烈王竟然分封篡国...……更多
楚国兴衰:从吴起变法到屈原投江
...屈原之后再无屈原。楚国不能统一华夏,可以说从“吴起变法”失败时,就已经注定了。吴起变法,一时强楚,终究惨死。吴起为楚悼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壹楚国之俗,南攻杨越,北并陈、蔡,破横散从...……更多
商周更迭与西周政治制度的建立
...年的政治形势以及巩固新兴的政权,分封制、宗法制以及礼乐制油然而生,被周王分封的对象可以管理他的土地以及他的人民,自身拥有很多的权力,但是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的调兵,因此分封制度的确立不仅稳定了...……更多
魏国历史中的关键人物:魏文侯与李悝的贡献
...历史依然十分辉煌。战国初期,魏国是第一个进行大规模变法的诸侯国。通过李悝变法,魏国成为了战国七雄中第一个称霸中原的诸侯国。但是,魏国也是战国七雄中较早地走向衰落的诸侯国。在战国中后期,魏国不断受到了秦...……更多
周朝的兴衰:从辉煌到衰败的历史轨迹
...示自己继承先人的重任。他采纳智囊太公望的建议,制定礼乐典章,并确立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使周朝国势日盛,成为中原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周武王去世后,其子周成王和周康王继续发扬光大周朝的统治。周成王时期,匈...……更多
战国七雄变法,为什么只有秦国笑到最后
...业者)?过去贵族社会时期用来指导贵族行为规范的那套礼乐制度显然不能再用了,那套东西太复杂,平民根本玩不起。因此,统治者必须制定一套简单明了的行为规范,告诉他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那用什么告诉他们呢?...……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国祚最长的十个诸侯国揭秘
...后多年一直没能称霸。进入战国时期后,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楚宣王、楚威王时期,楚国的疆域达到最大。然而当时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逐渐强大起来,又经过几代秦王的励精图治,秦国逐...……更多
城濮之战:晋文公奠定霸主地位的关键之战
...姬叔虞的唐晋之国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在发展过程中的“礼乐崩坏”乱象,不过这无关大局,晋国不仅没有衰落,反而愈发的壮大,并且成为以后几百年里周王朝最有实力、最强大、最重要的诸侯国,不仅让周王朝王室也“仰之...……更多
楚国一盘好棋为何下的稀巴烂
...楚国的实力是可以不费力气灭掉秦国的;但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后,又夺得巴蜀、关中地区后,形势就发生了逆转。楚国人也是真心的窝囊,明明知道了隔壁秦国已经发展非常强大了,还是傻乎乎的认为以楚国之力秦国蹦跶不起...……更多
战国七雄的起源与发展:从建国之初到逐鹿中原
...春秋时期楚国最鼎盛的时代。进入战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楚宣王、楚威王时期,楚国进入最鼎盛的时期。公元前223年,楚国被秦国灭掉,享国819年。4、秦国秦国的始祖是秦非子,周孝王...……更多
揭秘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是如何炼成的
...,再通过“由尖至锥的横切为血源关系的宗法制度,再以礼乐制度与井田制巩固整个尖锥,维系周王与诸侯国、官员、国人、野人的关系”来构建统治体系(《中国通史·先秦史》),不过,其统治的根本性基础在于:周部族相...……更多
晋国的崛起之路:从偏远小国到春秋霸主
...躯体,颇具“军国主义”气质。一方面,晋国一直跟不讲礼乐的戎狄部族作战,为了打赢就需要不断地适应形势,慢慢地晋国人自己也就同样不再讲究规则,脱离了“周礼”的束缚,不囿于宗法血缘传统,抛弃周礼“爱亲”的狭...……更多
...制,才可能真正推动国家体制变革的全面进步。任何阻碍变法运动的力量都是绝对错误的,都应该在国君的掌控之中。春秋战国时代很多诸侯国都推行过变法,只是大多都在保守派的反对中失败,如韩国的申不害变法,楚国的吴...……更多
秦国四年三丧,商鞅变法成稳定基石
...之力,使得秦国在诸多变数面前依然屹立不倒?一、商鞅变法:秦国崛起逆境中的坚实根基秦昭襄王驾崩后,其子安国君嬴柱继位,是为秦孝文王。新王刚即位便陷入哀戚,加冕大典匆匆完成后便展开为先王守丧。按秦国习俗,...……更多
楚国选拔人才的方法是什么?揭秘春秋时期楚国的人才制度
...是给楚国带来了灭顶之灾。到楚悼王时期,悼王推行吴起变法给楚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也让楚国变形的人才制度回到正轨了一段时间。然而吴起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楚国的任人权重新回到贵族手中,楚国再次面临缺少贤...……更多
从权倾天下到阶下囚,揭秘六国末代君主的命运
...时的魏国处于四战之地,因此魏文侯在诸侯之中最早推行变法,使得魏国成为七国之中第一个强国。自魏文侯之后,魏国又传了7代,最后一任魏国国君是魏王假。同样,魏国传到魏王假时,国力已经大不如前,只能勉强撑着,...……更多
秦国的崛起:从马夫到强盛的传奇历程
...诸侯国争霸的历史舞台。三、战国称雄: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经历东周早期的混乱与战争,各诸侯国实力逐渐抬头。公元前403年,晋国三家公子重新划分疆界,分为韩国、赵国、魏国三个诸侯国,东周王室的权威至此彻底崩塌...……更多
秦国的崛起与统一:魏国人才的外流与秦国的吸纳
...民士人,并开始实行军功制。这一步其实是走在了秦商鞅变法之前,只可惜后来没有坚持住。用平民将军乐羊灭亡了中山,将中山国大片土地并入了魏;用西门豹治邺;用吴起攻秦……一时间魏成了诸侯中的霸主,最后逼周天子...……更多
揭秘吴起:“弃母杀妻”求功名,功成名就后却结局悲惨
...为了防止魏武侯追杀自己,吴起再度逃亡。三、助楚国行变法,再度称雄诸侯,因嫉恨被人射杀楚悼王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君王(悼这个字,在古代谥号里面非常尊贵,仅次于文武)。他老早就知道吴起的能力,直接就任命吴起...……更多
揭秘春秋初期郑国崛起之谜
...是,有个问题就是郑国所处时期是其他诸侯国仍然处在“礼乐”的惯性中的情况。而且,此时各大诸侯国也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楚国正在为江淮流域的邓国、江国、随国、舒国、黄国、廖国等一系列的小国所困扰,无力北上。...……更多
六国君主结局揭示秦朝统一之路的艰辛
...低的西方大国秦国,自秦孝公起励精图治,任用商鞅革新变法,国力开始迅速提升,军队战斗力大大增强,有了与其他中原六雄争霸的雄厚条件。到秦王政即位时,丞相李斯向秦王政上书,认为秦国已经具备了统一天下的条件,...……更多
战国初期魏国称雄中原百年,为何没能统一六国
...。此时,原有的分封制基本已经土崩瓦解,各国都在通过变法重组社会结构,寻求超越其它国家的机会。而在这七个国家中,魏国的实力在战国初期是最为强大的,当初魏文侯重用李悝、吴起等人首先在诸国中实施政治改革,魏...……更多
楚庄王频频犯陈,又为何每次都要打着“依礼”的旗帜
...此行的理由,便是履行盟主义务,讨伐弑君者,维护春秋礼乐体制。从表面上看,楚国行事彻底正义,动机纯洁,难怪军心如此饱满。但实际上,楚庄王哪里在乎什么正义。他经过深思熟虑,向文臣们一再征求意见,最终还是选...……更多
开局即高光的魏国,是怎么衰落的?
...就是魏国的改革家。啥叫改革家?商鞅从魏国跑到秦国搞变法,随身带的一本书,就是李克的《法经》。所以,法家往源头追,就不能追到商鞅,而要追到李克。战国变法,最早的也不是秦国,而是魏国。魏国变法的时间,是在...……更多
吴起之死:楚国贵族与变法的冲突
...人隐退的时期,还是改革最困难的时期,除了著名的商鞅变法之外,在楚国也发生过一次变法,发动变法的人叫做吴起,他是一位特别狠毒冷酷的人,为了上位,竟然连自己的妻子都可以残忍无情的杀掉,打后面吗的他在鲁国的...……更多
揭秘战国七雄之韩国的历史
...赵发展,首当其冲的都是韩国。第三,国家尴尬:申不害变法,强调以术治国,使得韩国朝堂之上总是弥漫着一股权谋的味道,对内君臣相疑,对外阴谋狡诈,不成大器。一、韩氏建国韩氏祖先与周王室同姓,创始人名叫姬万,...……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
陈友谅为何会与朱元璋在水上进行决战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2024-06-24 21:55:00
朱元璋的子孙真的吃垮了大明江山吗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宋、元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以史为鉴,太祖制定了一套封藩制度,并从洪武三年开始
2024-06-24 21:55:00
诸葛亮并没有杀马谡,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记载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精彩故事,以至于至今的民间戏曲,和人们的口口相传都认为诸葛亮真的斩了马谡
2024-06-24 21:56:00
明朝阉党焦芳,为何最后竟能善终
焦芳,字孟阳,河南泌阳县人(今属河南驻马店),明朝阁臣、阉党。明朝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2024-06-24 21:57:00
简介明朝开国名将邓愈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57:00
历史上徐寿辉是什么人
公元1364年,惊天动地的鄱阳湖大战最终落下帷幕,仿佛是三国演义的再现,铁索连环和火烧赤壁终归扭转了战局,陈友谅这个罕见的强人终于倒下
2024-06-24 22:00:00
简介明朝著名宦官王振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1:00
嘉靖的3个皇后为何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嘉靖从小就很聪明,父亲教他读书,几次下来他就会背诵了,后来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便让他学习参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礼,因此他对各种礼仪和规范流程十分熟悉
2024-06-24 22:02:00
简介明初重臣杨士奇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3:00
明朝万历争国本事件具体情况是什么
有流言说明神宗与郑贵妃曾到大高玄殿祷神盟誓,相约立朱常洵为太子,并且将密誓御书封缄在玉匣内,由郑贵妃保管。朝中大臣受到流言影响
2024-06-24 22:03:00
简介明朝大臣魏允贞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4:00
简介明末少傅崔呈秀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5:00
朱元璋临死前要求为何会返放过张美人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甚至可以掌控他人的生死。也正是因为如此,当皇帝去世之时,倘若他想要人殉葬的话
2024-06-24 22:05:00
丹书铁券最早起源于汉高祖刘邦,众所周知刘邦并不算一个地位稳固的开国皇帝,它既不是秦国皇亲国戚,也不是六国遗民,统治正统性不强
2024-06-24 22: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