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魏国历史中的关键人物:魏文侯与李悝的贡献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2 05:35:00 来源:戏说三国

魏国是战国时代重要的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虽然,魏国的历史很短,但是,它的历史依然十分辉煌。

战国初期,魏国是第一个进行大规模变法的诸侯国。通过李悝变法,魏国成为了战国七雄中第一个称霸中原的诸侯国。但是,魏国也是战国七雄中较早地走向衰落的诸侯国。在战国中后期,魏国不断受到了秦国的进攻,国力日益衰退。最终,魏国在公元前225年被秦国大将王贲所灭亡。

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走进魏国的历史吧。

魏国历史中的关键人物:魏文侯与李悝的贡献

一.渊源(建国)

魏国的渊源要追溯到西周初期。魏国王族的先祖是周文王姬昌的第15子姬高。

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册封他的弟弟姬高为毕国国君,爵位为伯爵。因此,姬高又被称为毕公高。西周末年,毕国被西戎灭亡。毕国灭亡以后,毕氏家族的子弟沦为平民,流落到了民间。

也就是说,魏国王族和周朝王族同出一脉,魏国是正宗的周朝王室的后代。

后来,有一个名叫毕万的毕氏族人投奔了晋献公,并受到了晋献公的重用。至此,毕氏家族才又逐渐重新壮大起来。

魏国历史中的关键人物:魏文侯与李悝的贡献

魏国鼎盛时期的版图

公元前661年,晋献公派毕万灭了魏国,并将魏国领土全都册封给了毕万。这是魏氏家族拥有封地的最早历史。此后,魏氏家族就是凭借着魏地开始一步步崛起的。

后来,毕万的孙子魏犫跟随公子重耳(晋文公)逃亡而立下了大功。公元前636年,晋文公继位后,就让魏犫承袭魏氏的爵位,正式册封他为大夫,这就是魏武子。至此,奠定了魏氏家族崛起的基础。从此以后,魏氏家族迅速走向强大,并逐渐成为了晋国的一个十分显赫的家族。

春秋末期,与周朝王室不断衰落的同时,许多的诸侯国公室也开始走向衰落,大权逐渐落到了卿大夫的手里。曾经称霸中原的晋国公室也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落。其权力落到了六个卿大夫家族手中,分别是智氏、魏氏、韩氏、赵氏、中行氏、范氏。这六个卿大夫凭借着家族的势力,掌控了晋国军政大权,占据着晋国的大部分领土。实际上,这六个家族已经成为了六个有实无名的诸侯国,具备了诸侯国的“雏形”。

魏国历史中的关键人物:魏文侯与李悝的贡献

公元前497年,智氏、魏氏、韩氏、赵氏结盟,打败了中行氏和范氏。公元前490年,中行氏和范氏彻底灭亡。至此,晋国的大权落到了智氏、魏氏、韩氏、赵氏这四个卿大夫家族手中。

公元前453年,智氏首领智伯瑶联合魏氏首领魏桓子和韩氏首领韩康子一起攻打赵氏,包围了赵氏封地晋阳,却没有占领晋阳。不久,赵氏首领赵襄子派人策反了魏桓子和韩康子,一起攻打智氏,智伯瑶兵败被杀。随后,韩氏、赵氏、魏氏一起瓜分了智氏的所有土地,智氏灭亡。至此,三家分晋的局面已经基本形成。

公元前446年,魏桓子去世,他的孙子魏斯继位,并自称诸侯,以安邑为都城,这就是魏文侯。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册封韩、赵、魏三国为诸侯国。至此,晋国名存实亡。公元前376年,韩国、赵国、魏国三国国君将晋国的末代君主晋静公废为庶民,并且,瓜分了晋国的最后领土。至此,晋国彻底灭亡。

随着魏文侯正式被周威烈王册封为诸侯,这个后来叱咤风云的魏国终于建国了。

魏国历史中的关键人物:魏文侯与李悝的贡献

二.称霸(强盛)

虽说,魏国在公元前403年才正式被周威烈王册封为诸侯国。但是,魏国的崛起却要从公元前446年开始说起。

所以,这一部分主要讲述从公元前446年魏文侯自称诸侯到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的魏国。这一阶段是魏国的强盛阶段,也是魏国的称霸阶段。这一时期,魏国的国君包括魏文侯魏斯、魏武侯魏击、魏惠王魏䓨。

魏文侯是一位很有作为的明君,他的雄才大略丝毫不亚于在他之前的楚武王和在他之后的秦孝公。在魏文侯时期,魏国迅速走上了崛起和扩张的道路,并成为当时的超级大国。由此可见,魏国是一个开局即巅峰的诸侯国。

魏国历史中的关键人物:魏文侯与李悝的贡献

公元前422年,魏文侯任命李悝为相,开始在魏国实行变法。在魏文侯的支持下,李悝实行了一系列的变法措施:(一)实行“尽地力”的重农措施。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并尽可能的提高粮食的单产。同时,他还把国家掌握的众多荒地交给没有耕地的百姓开垦,让百姓都可以获得耕地。(二)实行“平籴法”。在粮食收成好的时候,国家以平价收购粮食作为储备,以防止粮食价格的暴跌,等到荒年的时候,国家再以平价出售给百姓。充分保护了百姓的利益。(三)用新的封建官僚制度代替旧的世卿世禄制度。废除了贵族的特权,把爵位和官位赏赐给有功人士,并大力选拔人才。(四)实行法治。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封建主义性质的法律——《法经》。(五)改革军事制度,完善了魏国的军事体制。

与此同时,魏文侯还不断发动扩张战争。公元前419年,第一次河西之战爆发,魏国夺取了秦国河西的大片领土。公元前407年,魏文侯派乐羊、吴起灭了中山国。并且,魏国还不断出兵打败了齐国、楚国等大国,开拓了大片疆土。通过这些军事措施,魏国的疆域大大增加,地位也在不断提升,进一步奠定了魏国的霸主地位。

通过李悝变法和魏文侯开疆拓土,魏国的国力大大提升,很快就超过了齐国、楚国等老牌诸侯国,奠定了魏国的中原霸主地位,也使得魏国成为了战国时代的第一个超级大国。

魏国历史中的关键人物:魏文侯与李悝的贡献

公元前396年,一代雄主魏文侯去世,他的儿子魏击继位,这就是魏武侯。

魏武侯继位以后,将李悝变法的成果继续保留下来,并且,魏武侯四处征战,不断开疆拓土,进一步增加了魏国的实力。

公元前391年,魏武侯与韩国、赵国结成了三晋同盟,并且,在大梁、榆关等地,大败楚国,夺取了包括大梁在内的大片楚国领土,并深入楚国腹地,使得楚国的国力遭受到了重创;公元前389年,阴晋之战爆发,魏国名将吴起率领5万魏武卒一举击溃了50万秦军,横扫河西;公元前383年,兔台之战爆发,魏国大败赵国,这是魏国和赵国自从公元前453年的晋阳之战以后的第一次战争,也标志着三晋联盟开始瓦解;从公元前380年到公元前370年,魏国多次联合其他诸侯国,不断对齐国用兵,并多次攻入齐国本土,使得齐国的国力遭受到了重创。

公元前370年,魏武侯去世,他的儿子魏䓨继位,这就是魏惠王,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大魏王”了。

魏国历史中的关键人物:魏文侯与李悝的贡献

在电视剧《大秦帝国之裂变》中,对于魏惠王具有一定的抹黑。事实上,魏惠王是一个还不错的君主。魏国之所以会在他在位时期走向衰落,并不是他昏庸,而是因为其他诸侯国的国君太强了,这一部分,我在本文的后边会详细的讲述。

在魏惠王前期,魏国的国力继续发展,并且,进入到了鼎盛时期。为了方便控制魏国东部的广大土地,公元前364年,魏惠王把都城迁都到大梁;公元前360年,魏惠王还下令开凿了鸿沟,从圃田泽引水进行灌溉农田,使得魏国的农业进一步得到发展;公元前343年,魏惠王召集诸侯国举行了逢泽之会,进一步确定了魏国的霸权地位。

与此同时,魏惠王还任命名将庞涓为统帅,进行一系列的军事改革和军事行动,使得魏军的实力进一步得到了提高。公元前352年,魏国联合韩国将齐国打败,逼迫齐国和楚国求和;公元前350年,魏国在定阳将秦国打败,逼迫秦孝公求和。

魏惠王前期,魏国进入到了鼎盛时期,魏国的国力达到了巅峰,魏国成为了让其他诸侯国瑟瑟发抖的超级大国。

然而,就在魏国看似如日中天的时候,“太阳”也已经在悄悄的倾斜,曾经称雄称霸的魏国已经开始悄悄的走向衰落了。

至此,魏国进入到了衰落时期。

魏国历史中的关键人物:魏文侯与李悝的贡献

三.衰落(灭亡)

这一阶段主要讲述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到公元前225年魏国灭亡的魏国。这一时期的国君包括了魏惠王魏罃、魏襄王魏嗣、魏昭王魏遫、魏安釐王魏圉、魏景湣王魏增、魏王假魏假。

魏国的迅速崛起让所有的诸侯国都嫉妒得红了眼。而魏惠王时期又是一个英主并立的时代,各个诸侯国的明君都出现在了这一时期,并都开始任用贤臣进行变法来进一步提升国力。

公元前361年,也就是魏惠王继位的第9年,秦国的一代雄主秦孝公继位了,并在公元前356年开始支持商鞅变法;公元前363年,韩国最有作为的君主韩昭侯继位了,并于公元前355年开始支持申不害变法,迅速提高了韩国的国力;公元前356年,齐国最有作为的国君齐威王继位了,并任用贤能,励精图治,齐国迅速崛起为一个新兴的东方大国;公元前340年,楚国中后期最有作为的君主楚威王继位了,并继续扩张版图,把楚国的疆域扩张到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地区,使得楚国的国力达到了巅峰。

魏国历史中的关键人物:魏文侯与李悝的贡献

此消彼长!其他诸侯国的崛起,严重冲击着魏国的霸主地位。魏国“一家独大”的局面渐渐地被冲淡了,一个“群雄并立”的战国格局正在悄悄的到来。

与此同时,魏惠王还不断发动对外战争,却不断被新兴的齐国、秦国等诸侯国打败,进一步削弱了魏国的国力。

绝大多数的历史学家习惯上认为,魏国命运的转折点是公元前341年的马陵之战,但是,如果要谈到魏国的衰落就必须要谈到公元前354年的桂陵之战。事实上,魏国从公元前354年的桂陵之战就已经开始走向衰落了。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联合了卫国、宋国,任命庞涓为统帅,攻打赵国,并且,逼近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只好向齐国求救。于是,齐威王任命田忌为统帅,孙膑为军师,前去救援赵国。但是,齐军并没有前往赵国,而是向魏国都城大梁发动猛攻。庞涓只好回师救援大梁,结果,魏军在桂陵遭到了齐军的截击,被齐军打得大败。桂陵之战,魏军伤亡人数超过10万人。至此,魏国开始走向衰落了。

公元前342年,魏国大举攻打韩国,韩国打不过魏国,只好向齐国求救。公元前341年,齐威王任命田忌为统帅,孙膑为军师救援韩国。但是,齐国并没有前往韩国,而是再一次猛攻魏国都城大梁。庞涓只好回师救援大梁。结果,魏军在马陵遭到了齐军的截击。马陵之战,魏军统帅庞涓战死,太子申被俘虏,魏国损失了超过10万人。

马陵之战成为了魏国命运的转折点。从此,魏国全面衰落,并从霸主地位直接跌到了二流诸侯国的地位,魏国的霸业宣告结束。从此,那个让诸侯国瑟瑟发抖的魏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随之而来的是一个不断被其他诸侯国吊打和在其他大国夹缝中生存的魏国。

另外,马陵之战也是战国格局的分水岭。从此,魏国“一家独大”的局面彻底结束,“群雄并立”的战国格局已经全面到来。

魏国历史中的关键人物:魏文侯与李悝的贡献

魏国霸权的终结者——孙膑

就在魏国因为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而由盛转衰的同时,西边的秦国却已经完成了商鞅变法,而迅速走上了崛起的道路,并且,秦国还不断向东扩张。至此,魏国和秦国的战争也就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公元前340年,第五次河西之战爆发,魏国被秦国打败,魏国统帅公子卬被俘虏,魏国在河西的大片领土纷纷沦陷;公元前330年,雕阴之战爆发,秦国大良造公孙衍大败魏军,一举消灭了8万魏军。至此,雕阴之战成为压垮魏国的最后一根稻草。公元前329年和公元前328年,魏国不断遭到了秦国的进攻,魏国的蒲阳、曲沃、上郡等领土纷纷沦陷,至此,魏国在黄河以西的领土全部都被秦国占领。

面对这样的情况,曾经称霸称雄的魏国只能一面通过与齐国结盟,来寻求齐国的保护,一面只能联合其他诸侯国,来共同抵抗日益强大的秦国。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相王,互尊对方为王,使得魏国和齐国的关系得到了缓和。

不久,魏国就加入了公孙衍组织的“合纵”抗秦的队伍之中。但是,却收效甚微,魏国还是不断被秦国打败。公元前318年,魏国参加了五国罚秦之战,结果,联军在函谷关被秦国打得大败,魏军损失惨重;公元前317年,修鱼之战爆发,魏国、赵国、韩国组成的三国联军被秦国大将樗里疾打败,联军一共损失了8万多人。

魏国历史中的关键人物:魏文侯与李悝的贡献

公元前319年,魏国第一位称王的国君魏惠王去世,他的儿子魏嗣继位,这就是魏襄王。

魏襄王继位的时候,魏国已经十分衰落了,而且,魏国还在不断被秦国吊打,使得魏国国力进一步得到削弱。与此同时,位于魏国北部的赵国通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逐渐走上了强大的道路,严重威胁着魏国北部疆土的安全。不过,公元前301年,魏襄王派大将公孙喜参加了秦国、齐国、韩国、魏国组成的四国联军,发动了垂沙之战,将楚国打得大败,使得楚国由盛转衰,从而让魏国的南部疆土得到了相对的稳定。

魏襄王在即位之初也发动了一些与秦国的战争,却都以失败而告终,比如五国罚秦之战、修鱼之战都在他在位期间爆发。于是,魏襄王只好采取向其他大国卑躬屈膝的措施,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等大国的夹缝中生存,魏国也只好通过臣服于大国的措施来苟延残喘。

公元前296年,魏襄王去世,他的儿子魏遫继位,这就是魏昭王。

魏国历史中的关键人物:魏文侯与李悝的贡献

魏昭王继位时,秦国的秦昭襄王已经继位10年了,并开始谋划全面东出,而位于秦国东出“家门口”的魏国就成为了秦国进攻的重点目标。于是,秦昭襄王就对魏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打击,其中,以伊阙之战和华阳之战最为著名。

公元前293年,伊阙之战爆发,由魏国、韩国、东周组成的三国联军被秦国大将白起打得大败,三国联军一共损失了24万大军,魏国大将公孙喜也被白起俘虏。伊阙之战使得魏国元气大伤,给予了魏国以毁灭性打击。

公元前277年,魏昭王去世,他的儿子魏圉继位,这就是魏安釐王。

魏安釐王时代,魏国继续受到秦国东出的压力,遭受着秦国一系列的军事打击。公元前273年,华阳之战爆发,魏国和赵国组成的联军被秦国大将白起打得大败,魏军损失了13万人。从此,魏国彻底一蹶不振。

魏国历史中的关键人物:魏文侯与李悝的贡献

魏国的掘墓人——白起

也就在魏安釐王后期,随着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结束,战国的格局再一次发生了变化,从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而进入的“群雄并立”的战国格局宣告结束,随之而来的是一个由秦国“一家独大”的战国新格局。从此,秦国成为了战国时代唯一的超级大国,并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步伐。

不过,也就在这个时候,魏国却意外的打赢了秦国的一场战争。公元前257年,邯郸之战爆发,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组成联军,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秦国,造成了秦国超过20万人死亡,使得秦国遭受到了自商鞅变法以来的最大的一场军事失败。虽然,魏国参加了邯郸之战而一度打败秦国,但是,魏国却并没有改变被秦国吊打的局面。

公元前247年,秦国向魏国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魏无忌组织了诸侯国的联军在黄河以南再一次打败了秦国,使得魏国继续获得了苟延残喘的机会。不过,也就在这一年,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嬴政继位了。

但是,声名显赫的魏无忌却遭到了魏安釐王的猜忌。公元前243年,魏无忌抑郁而终。也就在这一年,魏安釐王去世,他的儿子魏增继位,这就是魏景愍王。

魏景愍王继位的时候,由于叔叔魏无忌的去世,魏国丧失了唯一能够对抗秦国的人。所以,魏景愍王时期,魏国开始遭受秦国的强烈进攻,酸枣、朝歌、汲地等魏国领土相继被秦国占领,魏国的国土大面积的沦陷,加速了魏国的灭亡。至此,魏国在魏景愍王时期已经进入到了倒计时时刻。

公元前228年,魏景愍王去世,他的儿子魏假继位,这就是魏王假。

也就在魏王假继位的那一年,秦国大将王翦占领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基本上已经灭亡,而韩国也在魏王假继位的两年前就已经被秦国灭亡。此时,魏国已经成为了三晋唯一生存的诸侯国了。

公元前225年,也就是魏王假继位的第三年,秦王政派大将王贲率军猛攻魏国。不久,王贲就下令水淹魏国都城大梁。魏王假只好出城投降。至此,魏国灭亡。

魏国历史中的关键人物:魏文侯与李悝的贡献

魏无忌(剧照)

四.总结

魏国是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的诸侯国。如果从魏文侯始称诸侯开始算起,魏国一共存世了221年。如果从周威烈王册封魏文侯为诸侯开始算起,魏国一共存世了178年。

尽管魏国只有200年左右的时间,却拥有长达大半个世纪独霸天下的局面,这着实是我国历史的一个罕见奇迹。

不过,魏国的命运也给予了我们深刻的教训。它再一次告诫我们一定要重视和选拔人才,同时,不断开拓进取,发奋图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2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魏文侯的崛起:分散国土的强国之路
...,韩、赵、魏三家分晋,原本三家之中相较于其他两国,魏国疆域较为分散,管辖起来颇有难度。然而就在魏文侯作为初代君王上任没多久,便扭转了局面,魏国迅速成长为一个强国,称霸中原,甚
2023-11-06 09:09:00
李悝变法:从农业到军事,魏国的崛起之路
...是战国时期改革的第一人,比商鞅早80年就有李悝变法,魏国因此也雄霸一方,夺去了秦国1/2的土地,因为后期重用儒家而衰败,魏国也失去了强国的地位。入朝拜相李悝是战国初期著名的法
2023-10-07 22:40:00
吴起传奇:从恶名昭彰到河西霸业
...。此时的吴起恶名远扬,没有君主愿意任用他为官。幸好魏国需要一位将军,又有人愿意推荐,吴起才得以在历史上绽放自己的光芒。1.攻略河西吴起离开鲁国后,来到了正在开展变法的魏国。此
2024-03-08 05:47:00
魏国为何能成为战国首个中原霸主
...天的主题,就是战国时期第一场大型变法,这就是发生在魏国的李悝变法。01变法前的魏国战国的起始点是著名的“三家分晋”事件,在这场瓜分中,魏国分到了原本属于晋国的河东地区,河东地
2024-07-03 16:38:00
魏国为什么能够成为战国第一个崛起的国家,他是如何崛起的?
...是死路一条的话,历史上也不会将这个时代称为战国。而魏国就是战国第一个崛起的国家,他是如何崛起的呢?秦国、齐国?算个屁战国后期的魏国与韩国并没有什么两样,说它是秦国的附属国家都
2023-06-08 20:40:00
魏国在魏惠王手里由盛转衰,他到底做错了什么呢
...然有些不厚道,不过这也是历史的必然。三家分完以后,魏国尤为强大。魏国首任国君是魏文侯,传其子魏武侯,到了第三代则有实力称王了,所以便是魏惠王。不过大魏国在魏惠王手里却由盛转衰
2024-10-19 12:29:00
揭秘魏国:从中原霸主,到秦水淹没的一百七十年传奇
...家,它曾是春秋五霸之一,雄踞中原,威震四方。它就是魏国,一个拥有一百七十年辉煌与传奇的国度。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的迷雾,回望那段跌宕起伏的历史,探寻魏国的兴衰荣辱。魏国的故事
2024-03-12 14:20:00
战国时期的魏国到底在干什么
在战国的历史上,魏国不仅是一个军事强国,魏国同时也是一个人才强国。这是因为,在魏国刚刚从晋国裂变出来的时候,因为“李悝变法”的原因,在国内累积了数量相当多的人才。同时,“西河学派
2023-05-15 19:44:00
战国时期首个变法的魏国逐渐衰败,魏惠王要负主责
战国时期的魏国,可谓是人才大国。我们熟悉的李悝、西门豹、商鞅(卫国)、张仪、公孙衍、吴起(卫国)、范雎等人,本质上都是魏国人(卫国是魏国的附庸国)。魏文侯时期的李悝变法,也是后来
2023-07-10 14: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