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还原历史真相,我们至今仍在努力
...切有良知的人。86年后,新书《寻找马吉影片》于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由译林出版社重磅推出,大量触目惊心又弥足珍贵的史料细节告诫万千中华儿女:民族之痛,永不能忘。这本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更多
记录南京大屠杀铁证追寻历程 《寻找马吉影片》出版
...文转自:南京晨报译林出版社供图2023年12月13日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时至今日,仍有许多爱国人士为搜寻、证实、追回南京大屠杀证据而四处奔走,为南京大屠杀微观史的研究贡献力量。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更多
新华全媒+|烛光祭,照和平
...小号声响彻祭场,“烛光祭·国际和平集会”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祭场中央的青砖墙上,白色花圈环绕黑色“奠”字,两侧石子路上铺满了白烛。夜幕下,长明火在燃烧,一盏盏烛光陆续点亮,划破沉沉...……更多
江苏南京:铭记抗战历史 赓续抗战精神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纪念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9周年主题教育活动铭记抗战历史 赓续抗战精神南京市科睿小学二年级学生章若初为大家讲述抗战老兵手印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 邱冰清 摄南报网讯(记者余梦...……更多
这位日本退休教师,35年来持续探寻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
新华社东京12月13日电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6周年。日本市民组织“延续南京记忆会”近期在大阪举行集会,呼吁日本民众结合当今世界形势重新审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教训和现实意义,强调不忘历史、构筑和平的重要性...……更多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东京12月12日电 专访:有义务把南京大屠杀的真相传达出去——访日本铭心会会长松冈环新华社记者姜俏梅 李光正刚出席了在大阪举行的南京大屠杀相关集会,日本铭心会会长松冈环11日便启程前往中国...……更多
尽一生毕一事:传递历史真相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尽一生毕一事:传递历史真相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昨举行,目前幸存者仅剩38位12月3日,夏淑琴携家人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献花 万承鹏 摄“我又来看你们了,我岁数大了,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来...……更多
日本“和平之旅访华团”:为追寻南京大屠杀真相而奔走
...”14日,面对来访的日本“和平之旅访华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简称“纪念馆”)馆长周峰说。当天,七旬日本老人石川克己率领“和平之旅访华团”来到南京,走进纪念馆追寻日本侵华历史真相,并与馆方...……更多
曹玉莉:要把南京大屠杀的真相传承下去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曹洪泰、张翠英夫妇的女儿曹玉莉。曹玉莉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曹洪泰、张翠英夫妇的女儿,2023年,她接过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的证书时表示:“父母生前始终不忘自己肩负着历史...……更多
新华全媒+丨为真相搜证,为历史存证——三个“搜证人”的故事
...录加害方的口述证言……近年来,越来越多有识之士加入南京大屠杀史料发掘队伍,不断拓展史实研究视野,维护不可撼动的历史真相。南京大屠杀中的872次屠杀暴行、西方人士记录和报告的599件日军暴行、77名中国遇难军警名...……更多
讲述南京大屠杀历史38年,今后还会继续讲下去
南京大屠杀亲历者后人濮文——讲述南京大屠杀历史38年,今后还会继续讲下去□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怀艳苍淑珺“我的祖辈和父辈亲历了南京大屠杀,一家人为躲避战火四散而去,奶奶在战争中痛失长子……”12月13日...……更多
第十个国家公祭日,他们有话要说
2023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6周年。86年前的“12·13”,是国殇,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沉重一页。86年过去了,那段历史不能忘!不敢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纪念碑。泱波 摄今年的12月13日,是第十个南京大...……更多
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去世,他以笔为刀“刻”下真相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于2023年1月21日去世享年96岁他曾以笔为刀“刻”下真相他生前参加近200场悼念活动为历史正名他说:“想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右腿被刺伤,伤疤伴随一生南京沦陷后,在...……更多
“愿更多人了解真相” 捐出日军罪证的美国小伙将去南京
...一个月中国之行的最后一站南京,他打算去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并参加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他希望通过与他相关的报道以及他的努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真相。虽然这...……更多
1213,以国之名,祭以史痛
2024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7周年,截至今年12月1日,登记在册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32人,均已步入耄耋之年。今年12月1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上,南京大屠杀幸...……更多
南京举行大屠杀死难者家祭活动,幸存者仅剩38位
...大了,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来给你们献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哭墙”前,94岁的幸存者夏淑琴诉说着对亲人的思念。第十个国家公祭日到来前,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12月3日正式启动。一大早...……更多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2人,历史记忆传承人增至32人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2人,历史记忆传承人增至32人两个“32”,数字背后的传承接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老人(右二)与第三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交谈。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更多
清明祭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日本友人松冈环:走访不停,寻证不止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日本友人松冈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 又是一年清明时,4月3日,南京城飘着小雨,日本铭心会会长松冈环再次来到南京,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艾义英、夏淑琴、陈德寿、刘民生,以及南京...……更多
...迫切需要改变。而在日本历史教科书上,已经不再使用“南京大屠杀”一词,而是用“南京事件”来代替,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介绍也只有短短几行字。 ……更多
南京青少年铭记历史向未来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崔晓 摄南京市滨江中学《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授课现场。 学校供图南京一中国际部学子参加“行前一课”活动。 学校供图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国际高中学子在“行前一课”活动中撞响...……更多
国行公祭,珍爱和平
...公祭,祀我国殇八十七载,痛未敢忘!今天,是第十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87年前的今天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那是南京城最黑暗的6个星期30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妇女被蹂躏残害无数儿童...……更多
...;悲剧就是悲剧,不能抹杀。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超30万中国军民惨遭杀戮。今天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线上,在线下,我们一起以国之名,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致哀,昭昭前事,惕惕...……更多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当时我紧紧抱住爸爸的腿,哭着说不要走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艾义英(右)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更多
黄兴华:要唤起人们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之子黄兴华。黄兴华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的儿子,2022年8月,他成为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我要尽我所能,让一代代中国人铭记祖辈受害的历史记忆,更要唤...……更多
...她创建了“铭心会南京”组织,三十多年来坚持搜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日本老兵证言,为还原历史真相做出积极贡献。4月20日,松冈环在大阪举行了演讲会,讲述了自己多年来探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其家属的难忘经历,再次呼...……更多
...士协会、大多伦多中华文化中心将于12月12日晚联合举办南京大屠杀87周年安大略省纪念活动。此次纪念活动将在大多伦多中华文化中心举行。届时,除纪念仪式外,还将放映影片《张纯如——南京大屠杀》。该片由亚太和平教育...……更多
牢记历史 祈愿和平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各界人士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牢记历史 祈愿和平国家公祭仪式现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和老兵代表出席国家公祭仪式。 国际友人出席国家公祭仪式。社会各界代表佩戴白花、默然肃立...……更多
...第二碇泊场(即南京碇泊场)的照片是首次曝光,印证了南京大屠杀后侵华日军“毁尸灭迹”的史实,成为这段历史的又一铁证。卢彦名表示,关于南京碇泊场的史料很少,这处位于南京下关码头附近的侵华日军机构,不仅负责...……更多
...千多名紫金草志愿者数年如一日的坚持与平凡……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6周年,在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之际,一部反映守护历史记忆、传递和平理念的微缩摄影短视频《共同的记忆》今天起在多个...……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近日,在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在接受中国新闻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历史不容忘却,和平来之不易。她希望更多的年轻人铭记历史、传承记忆、守望和平...……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穆旦以带血的手写下我们民族崛起的《赞美》诗〔294〕
一、《赞美》诗的创作背景穆旦的《赞美》诗,写于1941年。当时正值抗战最艰苦的相持阶段,我们中华民族背负着历史沉淀的贫穷和苦难
2025-01-19 10:05:00
“马——从地中海到江南的千年权力象征”特展开幕
江南时报讯 1月17日,“马——从地中海到江南的千年权力象征”特展在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不仅展现了马在东西方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025-01-18 18:43:00
人世间:周秉昆成了偶像,水自流是正人君子,周楠太让人生气
相信追剧到现在的小伙伴一定觉得水自流特别让人恶心,不但从大哥混成了小弟,而且还助纣为虐,帮着洛士宾争孩子,可是在原著中水自流的人品却是完全相反的
2025-01-18 18:49:00
《天著春秋》首发,王树增、莫言、李敬泽共话历史风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王树增《天著春秋》首发对谈,近日在北京举行。作家莫言、评论家李敬泽与王树增围绕本书
2025-01-18 18:54:00
为追求女学生,不惜下跪、跳江,同原配离婚的诗人艾青,结果怎样
韦熒(同荧)看着面前这个迫不及待要结束婚姻的男人,思绪万千。他叫艾青,是个诗人。现在成了她的前夫。这一刻她真的深刻体会到了白居易的那句
2025-01-18 19:12:00
名将率10万大军出征,无一生还,皇帝:朕亲自出马,大胜而归!
朱棣通过靖难之变夺取了皇位,虽然被诟病,但不得不承认他是明朝除了朱元璋外最出色的一个皇帝,做出了非常多功绩,比如其中一点就是维护北疆的稳定
2025-01-18 19:13:00
五常到底有多重要?印方每次申请都被一票否决,到底是谁投的
众所周知,在国际大事件,均要经由联合国安理会商议后,给出最终结果,而在这个组织当中,有五常国家作为领导人,而五常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的是
2025-01-18 19:34:00
八名国人前往美国,中途遇难生还六人,遭西方抹黑,一生抬不起头
二十年前的一部电影,把一次悲惨的沉船事故变成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这部电影创造了当年的票房神话,并保持了很久,泰坦尼克号因而成为电影史上的丰碑
2025-01-18 19:39:00
兰大女博士蛰伏七年,终发表世界顶级论文,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我坚持奋战五十余年,致力于科学的发展。用一个词可以道出我最艰辛的工作特点,这个词就是“失败”。——汤姆逊成功的路上从来没有捷径
2025-01-18 19:39:00
俗话:“好男一身毛,好女一身膘”,这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俗话:“好男一身毛,好女一身膘”,这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文/轩哥畅聊历史伴随着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教育水平也在一步步的提升
2025-01-18 20:02:00
“闯王”李自成大军进入京城后,是如何对待明朝官员的?
明末时分,天下风云突变,“闯王”李自成成为压垮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攻入北京城将崇祯皇帝逼死,建立大顺政权。而这支几乎都是穷苦出生的“闯王”大军
2025-01-18 20:09:00
填补空白!济南大辛庄遗址商代铜器内发现蒸馏酒,距今约三千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 通讯员 刘秀玲近日,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在组织开展大辛庄遗址出土青铜器修复研究时,在一件商代青铜器——鸮卣上获得了两个意外新发现
2025-01-18 16:46:00
2021年菲律宾空姐酒店离奇身亡,体内测出11人DNA,无一人被定罪
XQ是一些女性同胞不愿提起的往事,人们不说不代表不会发生。实际上很多XQ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像让世界震惊的印度公交车轮J案
2025-01-18 13:16:00
1980年,杜义德出任兰州军区司令员,邓公:有你坐镇兰州,我放心
建国后,解放军的编制发生了剧变,与此同时曾经在革命战争时期所采用的军区也一并取消,开始慢慢过渡到了正式性军区编制的阶段
2025-01-18 11:36:00
七个女人一台戏,她凭一个姓氏征服康熙,死后却连牌位都没有
七个女人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她们同时获得康熙的宠爱,势必会争风吃醋,有些人在争斗中脱颖而出,成为胜利者,有些人逐渐沦为牺牲品
2025-01-18 11: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