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二〇二三年国家公祭日主题短视频《共同的记忆》发布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12 07:40:00 来源:南京日报

记忆永不磨灭 和平照亮未来

二〇二三年国家公祭日主题短视频《共同的记忆》发布

南报网讯(通讯员吴威)一座国家公祭鼎,凝固着国家记忆,见证着民族勇毅前行;一套公祭读本,承载着一代代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和平心声;一张全家福,见证从幸存到幸福,也见证家族记忆的代代传承;一枚紫金草徽章,象征两万五千多名紫金草志愿者数年如一日的坚持与平凡……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6周年,在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之际,一部反映守护历史记忆、传递和平理念的微缩摄影短视频《共同的记忆》今天起在多个平台发布。

该视频由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南京报业传媒集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出品,龙虎网制作。视频围绕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理念,讲述了不同人群为传承和铭记历史、坚守和捍卫和平作出的努力。

阮泽宇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阮家田的玄孙、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阮定东的侄孙。86年前,阮定东还是襁褓里的婴儿,爷爷阮家田为了保护他,被日军刺成重伤,后来不幸身亡。2014年12月13日,在首个国家公祭仪式上,阮泽宇作为少先队员代表,和习近平总书记以及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一起为国家公祭鼎揭幕。国家公祭鼎正面铭文共160个字,以民族血泪写成,见证着中华民族对遇难同胞的哀悼和祭奠。这座大鼎给阮泽宇留下了珍贵记忆,也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影响。阮泽宇现在是东南大学的一名医科生,他表示,希望自己将来能救死扶伤,让更多家庭远离疾病和死亡。

“龙盘虎踞,彝训鼎铭,继往开来,永志不忘。”从2021年开始,中华中学的学生承担起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朗诵《和平宣言》的任务。这种用声音凝固记忆的方式,让学生们心中种下了和平的种子。2014年,为配合国家公祭日活动的开展,加强青少年学生南京大屠杀历史教育,南京市有关部门组织编写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中华中学教师张媛媛表示,每年国家公祭日前夕,全校学生和南京600多所中小学的学生一样,都会围绕《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采用课堂教学、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形式,了解南京大屠杀历史。孩子们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从历史记忆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南京大屠杀惨案的亲历者,他们为这段历史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登记在册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8位,幸存者后人接过了传递历史真相的接力棒。1937年,石秀英年仅11岁,她的父亲和大哥被侵华日军杀害,她自己也被日军戳了3刀,后来躲进难民区幸存下来。如今,97岁的石秀英有了一个幸福的四代同堂大家庭,家族的人们也都加入传承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队伍中。她的曾外孙女、7岁的王紫瑄说,作为一名历史的小小传播者,我要让这份家族记忆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一枚小小的紫金草徽章,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紫金草志愿者的象征。这支以和平之花命名的志愿服务队目前注册总人数已达2.5万多人,来自41个不同的国家。河海大学的美国外教乔纳森是一名紫金草国际志愿者,他用自己的特长和语言,通过志愿讲解、翻译史料、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等多种方式,向世界讲述历史,去年他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授予“紫金草文化传播使者”称号。67岁的李国荣是团队中工作年限较长的一位,自2019年加入紫金草志愿服务队以来,她已接待观众约10万人次。李国荣表示,当戴上这枚徽章,志愿者们就把传播历史、守护和平的责任共同扛在了肩上。

记忆永不磨灭,和平照亮未来。《共同的记忆》短视频采用微缩摄影创意形式,通过放大场景与微缩人物的构建,以全新的视角、浓缩的情感进行讲述,展现出南京大屠杀历史已从个人记忆、家族记忆、城市记忆、国家记忆上升为世界记忆,表达出南京始终守护传承历史记忆、向全世界传播和平理念的担当和作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2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对不能歪曲历史,必须慎之又慎。 “《南京照相馆》以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为载体,我们搜集了大量出版物、纪录片、相片,曾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搜集素材。”
2025-08-15 07:43:00
国家公祭四部主题文艺作品,用文艺形式呈现85年前的历史记忆
...。”1937年,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85年过去,当年的幸存者们逐渐老去,但历史的真相仍需一代又一代人讲述下去。为了让人们
2022-12-14 23:18:00
南京青少年铭记历史向未来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崔晓 摄南京市滨江中学《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授课现场。 学校供图南京一中国际部学子参加“行前一课”活动。 学校供图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2023-12-13 06:28:00
...的班会课□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钱红艳“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
2022-12-14 07:13:00
...一场文献展,浓缩数十年史料收集、研究和国际传播成效南京大屠杀何以成为“永恒的记忆”□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有些记忆刻骨铭心,永远镌刻在历史长卷上。南
2025-01-02 07:59:00
江苏南京:和平之声 声声入耳
...”的“12·12 和平之夜”接力诵读活动举行。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金陵大学难民收容所,领诵者和青少年学生肃然而立,深情诵读《南京大屠杀真相——中方史料》 ,用声音接力,为和平
2024-12-13 09:04:00
一次特殊的升旗仪式 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少先队员诵响和平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5周年,昨天是2022年12月13日,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午10:00,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童心记历史 云上共诵读
2022-12-14 05:50:00
用主题文艺作品传承伟大抗战精神——镌刻民族记忆 赓续精神血脉
...黑举行欧洲首映式,约400名观众到场观看了这部以1937年南京大屠杀为历史背景的影片。当晚的放映厅座无虚席,现场气氛庄重而感人。德中经济、教育和文化协会主席贝恩德·安迈尔在接
2025-09-03 09:16:00
...新社南京12月13日电 (记者 杨颜慈)2022年12月13日是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8时30分,“烛光祭·国际和平集会”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祭场和遇难者名单墙(“哭墙”)前同步举行
2022-12-13 22:3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南报网讯(记者王峰实习生赵韵涵)11月2日,秋天的阳光洒在玄武湖畔,位于金陵STYLE浪漫中心的2025南京文学书集又开始了以书香迎客的一天
2025-11-03 07:37:00
“心”生欢喜,“耳”目一新 18名西藏患儿在宁成功接受手术南报网讯(记者王婕妤)“他从没在学校的体育场上自由奔跑过,是南京的医生帮他重拾自信
2025-11-03 07:37:00
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苏超”,正为城市招商引资打开“超”链接。11月1日晚,在上海月星环球港举行的“我在上海看苏超”足球嘉年华上
2025-11-03 07:37:00
南报网讯(记者朱静)11月1日,参加2025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周的艺术家们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
2025-11-03 07:38:00
猛德大叔与江西的情缘
在帕米尔高原上颠簸4个多小时,终于,在一片开阔的牧区,我们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阿布都加帕尔·猛德大叔正帮老乡寻找走丢的牦牛
2025-11-03 07:05: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佘峥)第三届“AI(人工智能)+公共治理”学术研讨会10月31日在厦门大学举行,探讨主题之一是大学怎么培养能适应智能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复合型人才
2025-11-02 08:11:00
92岁老人将厨房打理的像咖啡屋 孙女:爷爷一直爱整洁
大皖新闻讯 近日,江西南昌高女士拍摄了爷爷家的厨房并上传网络,干净整洁的厨房引起广泛共鸣,数百万网友观看、十多万网友点赞
2025-11-02 10:32:00
东南网11月2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在日前召开的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 2025)上,由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建医科大学吴孟超纪念医院)曾永毅教授团队主导完
2025-11-02 11:08:00
二十公里暖心守护!大学生热心助人获市民表扬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李向湘)10月31日,武汉城市学院收到一封来自热心市民潘萍女士的表扬信,信中讲述了该校2024级工商管理1班张奥文同学在勤工俭学途中主动救助事故受伤女生
2025-11-02 12:37:00
展民企风采 绘时代华章 “青岛企业家日”主题摄影书画展盛大启幕
鲁网11月2日讯金风送爽,山海礼赞。在青岛市第五个“企业家日”到来之际,“展民企风采·绘时代华章——企业家风采主题摄影书画展”于11月1日在青岛隆重开幕
2025-11-02 12:39:00
驿站内,调解员一番耐心开导,两位因楼道堆物产生矛盾的居民终于解开心结,原本紧锁的眉头也渐渐舒展。今年以来,南寒街道玉园南社区在邻里驿站内设立调解室
2025-11-02 12:57:00
一位八旬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11月1日在楼下晒太阳时不慎离开小区后迷路。幸好在街头被原先所住小区的邻居认出,及时联系了网格员
2025-11-02 12:57:00
家长接孩子途中,在街头遇到“扫码送文具”的地推活动。虽然当场领到了文具,但随后几天却频繁接到培训机构推销课程的电话。11月1日
2025-11-02 12:57:00
东南网11月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剑波 见习记者 陈阳阳)怀着以文会友、增进友谊的诚意,来自中国、俄罗斯、肯尼亚、法国
2025-11-02 13:21:00
西北大学校友辛周平获2025年ICCM数学贡献奖
近日,第十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ICCM2025)正式公布了各类奖项的获奖名单。西北大学1978级校友辛周平被授予2025年ICCM数学贡献奖
2025-11-02 1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