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新疆:盐碱地治理有了“新疗法”
...造成地下水位抬升,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属于中、重度盐碱地。”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张江辉说。今年,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重点对“农田暗管排盐与灌排协同调控技术”进行试验和研究,对试验的1200亩地...……更多
“三位一体”改良技术助力新疆盐碱地治理
盐碱地面积占全国三分之一的新疆,综合施策,让昔日荒滩成高产良田——盐碱地变身“新粮仓”吉林大安海坨乡盐碱地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基地里,农民在查看收获的稻谷。新华社发新疆地区农耕史,是一部治理盐渍化的历史...……更多
从“不毛之地”到“塞上粮仓”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盐碱地变丰产田,沙地变良田,旱地变高产田——从“不毛之地”到“塞上粮仓”秋日里,记者航拍靖边县天赐湾镇银湾村秋粮绿色高质高效农业节水综合试验示范区。该村综合运用智能水肥一体化和“四...……更多
万亩连片耐盐碱水稻首获高产
...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参与测产后说,盐碱地改良的第一年就能实现水稻连片高产,相关技术措施将在现有水资源和土壤条件下,为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优化方案,并为西北地区盐碱地综合利用特别是水稻...……更多
中国首个万亩连片耐盐碱水稻示范田创亩产573.8公斤纪录
...可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解说】据悉,中国盐碱地面积约为15亿亩,其中可开发利用的面积超过5亿亩。目前,新疆盐碱地面积占到中国三分之一,随着万亩连片耐盐碱水稻示范田成功创造高产,未来新疆有望开发耕...……更多
新疆和硕:改良盐碱地种小麦
7月14日,在新疆和硕县一处改良盐碱地里,大型机械在收割小麦。近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硕县的一处改良盐碱地上种植的小麦喜获丰收。近年来,新疆和硕县持续对盐碱地区域进行改良开发,通过改善排水灌溉系统,研...……更多
米东区盐碱地水稻亩产突破700公斤
...盐碱水稻新粳5号百亩连片高产攻关示范进行现场测产,盐碱地水稻平均亩产首次突破700公斤。当日上午,由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新疆农业科学院水稻创新团队实施的“优质高产耐盐碱水稻品种及配套...……更多
...国以筛选和培育耐盐碱水稻品种为核心,结合控盐技术、盐碱地土壤修复技术、栽培调控技术的综合运用,在西北内陆盐碱地改良和综合利用方面树立了样板。记者14日从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长沙种业研究中心获知上述...……更多
近日,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六团双城镇万亩盐碱地水稻收割完毕,亩产突破570公斤,比科技部2030年耐盐碱水稻亩产目标高出270多公斤。中国水稻研究所原所长、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原首席专家程式华说,我国有15亿亩盐...……更多
谷子在麦盖提盐碱地“逆袭”——复播试验首获成功 开启农业新篇章
近日,在麦盖提县尕孜库勒乡博孜库木村的盐碱地谷子种植基地,多台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新谷1号”经过田间取样测产,数据达442.5公斤/亩,取得了盐碱...……更多
把盐碱地变成米粮川(自然之子)
...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胡树文转变研究方向,深耕盐碱地治理。经过10多年潜心攻关,胡树文带领团队探索出全流程、系统化的盐碱地改良技术体系,累计治理重度盐碱地10万多亩,改良盐碱化中低产田190万亩。把论文写...……更多
缺席颁奖仪式,傅廷栋托人送来一个瓶子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傅廷栋院士在新疆盐碱地里查看油菜长势。通讯员刘涛 摄长江日报讯(记者周劼)“他要尽快赶到新疆查看新一茬耐盐碱油菜的生长情况。”1月10日,“星耀荆楚——第九届湖北省道德模范致敬礼”在武汉...……更多
繁荣兵团·新时代新征程丨新疆阿拉尔:海鱼“安家”沙漠 盐碱地变致富地
...指挥部将持续加大对盐碱水养殖产业的支持力度,着力将盐碱地变成增收致富地。陇达水产养殖农民合作社的海鲜养殖大棚。人民网记者 杨睿摄舒妙安坦言,新疆的盐碱地约占全国三分之一,开展海鲜工厂化养殖潜力很大。农...……更多
神奇!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盐碱水域成功养殖青蟹
...进行数据测量。宁波大学教授王欢称:“对这个盐碱水、盐碱地进行了检测,它们含有很好的矿质元素。你看这个青蟹,从外观来讲,青背白肚,卖相非常好,口感也非常鲜甜,和我们东海地区养的海鲜基本上没什么差别。”今...……更多
...,使荒凉的戈壁变为葱郁的绿洲。兵团的屯垦史就是治理盐碱地的历史,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沙井子垦区大部分盐碱地得到有效治理,但还有一部分盐碱地成了难啃的硬骨头。比如2团的30万亩耕地中,80%存在板结层,当土壤板结...……更多
...网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题:多方探索发展甜高粱产业用好盐碱地新华社记者林红梅、郁琼源、魏玉坤积极改良与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通过培育耐盐碱的甜高粱品种,在不适...……更多
新疆南部县域耐盐碱海水稻高产 全程机械化采收
...同时,提高作业效率。【解说】据了解,中国有近15亿亩盐碱地,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华北及滨海地区,其中,近十分之一的盐碱地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解说】在和田县的一处稻田里,收割机奔忙在低垂的稻谷间。【同...……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网欧阳易佳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是耕地保护和改良的重要方面,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我国是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在总面积近15亿亩的盐碱地中,有5亿亩具有开发利用潜力,是至关重要的后...……更多
...漠-绿洲生态监测修复创新中心成立开展生态系统监测、盐碱地治理等研发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江斌伟)10月18日,自然资源部荒漠-绿洲生态监测与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在乌鲁木齐揭牌成立。创新中...……更多
谁说盐碱地种不出高产油菜?
本文转自:中国食品报谁说盐碱地种不出高产油菜?——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镇油菜创新团队盐碱地,曾经是不毛之地的代称。然而,令人惊叹的是,在这片看似贫瘠的土地上,竟然长出了金贵的油菜,获得丰收。西北农林...……更多
发展耐盐碱油菜 助力保障粮食安全(科技名家笔谈)
...领团队潜心从事耐盐碱油菜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为中国盐碱地开发利用、土壤改良和修复做出了重要贡献——编 者中国有盐碱地约15亿亩,占世界总量的10%,其中约5亿亩具有开发利用潜力,是耕地的战略后备资源。发展耐盐...……更多
她为新疆棉田育出“霸王花”
...系着每一位棉农的钱袋子。”郭惠珊心里憋着一股劲儿。盐碱地上开出“霸王花”近年来,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之一。我国约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约5亿亩具有开发利用潜力。新疆盐碱地分布广,面...……更多
国家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第二次会议召开
记者 赵军 苏月鹏10月20日,国家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第二次会议在黄三角国家农高区盐碱地学术交流中心举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盐碱地创新中心主任、国家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梅旭荣出席并讲话...……更多
盐碱地变身丰产田
本文转自:湖州日报盐碱地变身丰产田湖州专业指导助柯坪春耕结硕果记者 徐震 通讯员 李梦琪本报讯 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阿恰勒镇团结村盐碱地改良现场,300多亩的盐碱地治理项目日前全面启动。湖州援疆指挥部产业...……更多
...转自:人民网张腾扬加强综合开发、修复利用,充分释放盐碱地作为“潜在粮仓”的价值盐碱化被称为土地“顽疾”,因土壤含盐量太高,农作物低产或无法生长。前不久,记者来到河北沧州南皮县探访盐碱地,映入眼帘的却是...……更多
大漠深处“游”来珍珠龙胆石斑鱼
...新疆本土的高端水产养殖品种,提高水产养殖效益,还为盐碱地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台州市援疆指挥部将持续加大对盐碱水养殖产业的支持力度,着力将盐碱地变成增收致富地。(张治立) ……更多
成就产业突破 新疆绿洲农业如何吃上“益生菌”?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28日电 (王小军 江斌伟)新疆盐碱地面积占全国三分之一。在白花花的盐碱地、戈壁荒滩的干旱区以及冰封的雪山上,蕴藏着丰富的特殊环境微生物和农业微生物资源,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菌种资源。恰好有...……更多
2024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会议在黄三角农高区召开
2024年10月18日-20日,由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共同主办的2024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会议在黄三角农高区召开。本次会议以“聚力打造盐碱地综合利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主题,来...……更多
...毅、刘艳杰)曾经寸草不生的海滨滩涂,或是直泛盐花的盐碱地上,竟然能长出香喷喷的稻米。这是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创造的奇迹!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种植面积已突破100万亩...……更多
天山脚下稻米香
...碱化严重,通过种植耐盐碱稻品种,不仅改良土壤,还让盐碱地成为丰收田,而耐盐碱水稻的成功种植,对全疆示范推广具有积极意义。“从我记事起,我就在地里和稻谷打交道。”顾保新说,过去和现在,种稻子大不相同。“...……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在新的一年还给一个健康的你(平行病历)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韩冬野《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2月10日第 11 版)2024年年底,一位腹痛10个月的患者来到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刘芳门诊
2025-02-10 04:26:00
王拥军:“硬控”卒中四十年(中华名医)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科学家首获国际卒中领域临床医学最高奖王拥军:“硬控”卒中四十年(中华名医)本报记者 熊 建《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2月10日第 11 版)王拥
2025-02-10 04:30:00
实干争春看贵州|平塘这家宵夜店一天消耗2000多根竹签
2月9日23时30分,对于多数人而言正是入睡的时候,但对于韦万美来说,却是最忙的时候。取牛肉串、摆出蔬菜、加大火力,在店内外来回穿梭
2025-02-10 05:18:00
实干争春看贵州|遵义烤鸡吸引食客打卡
2月9日23点20分,夜已深,遵义市汇川区苏州路洪桥烤鸡店里,食物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食客们围坐在一起,享受着美食带来的惬意时光
2025-02-10 05:18: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辽宁沈阳单家村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村里游客多 村民腰包鼓(新春走基层)本报记者 宋 飞 郝迎灿《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0日第 08 版)夜幕降临
2025-02-10 06:27:00
抢收青菜头  助农促增收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0日第 10 版)近年来,重庆市黔江区把青菜头作为助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特色产业来发展
2025-02-10 06:27:00
山东青岛完成“电采暖”改造46万户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取暖不“冒烟” 环保又方便山东青岛完成“电采暖”改造46万户《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0日第 15 版)本报济南2月9日电 (记者侯琳良)记者从国网青岛供电公司获悉
2025-02-10 06:29: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湖南常德鼎城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沃野绘新景 良田再升级(新春走基层)本报记者 郑智文 孙 超《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0日第 08 版)“土地正动‘手术’哩
2025-02-10 06:29:00
小麦北“硬”南“软”有了科学解释(新知)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喻思南《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0日第 19 版)小麦有上万年的驯化历史。前不久,我国科学家牵头开展的一项研究
2025-02-10 06:45:00
江南年味长(我与一座城)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黄开林《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0日第 20 版)位于杭州湾畔的上海金山地处江南,我和妻子客居金山多年了
2025-02-10 06:47:00
寒潮“冻”真格 心血管疾病这样防
“医生,我胸闷”“感觉喘不过气,这是怎么回事”“总是心慌,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春节假期过后,“胸闷”“心悸”“心慌”成了热词
2025-02-10 07:17:00
健康科普 | 发现骨转移,影像检查应该如何选择
骨骼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近年随着靶向、免疫等抗肿瘤治疗的进步,肿瘤患者存活时间显著延长,骨转移发生的风险也随之升高
2025-02-09 22:31:00
流感好转别大意 恢复期也需调护
春节前,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持续攀升。最近大部分流感患者进入恢复期,全身症状虽有减轻,但低热、频繁出汗、咳嗽、食欲下降
2025-02-09 18:36:00
红糖酸奶减肥法有效吗
红糖酸奶减肥法有效吗若用酸奶加红糖代替正餐,无异于节食,虽可减肥,但无法保证每天所需能量,导致低血糖症,出现头晕、耳鸣
2025-02-09 15:05:00
辟谣工作室 | 长期吃素会致骨质流失?专家:不会,但易造成营养不均衡
近日,知名演员刘晓庆在一档综艺节目中劝一起参加综艺的蔡明多吃点肉,因为她“很多吃素的朋友去世了”。刘晓庆举了一个去世好友的例子
2025-02-09 1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