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把盐碱地变成米粮川(自然之子)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1-30 06:18: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本报记者 赵永新 谷业凯

把盐碱地变成米粮川(自然之子)

胡树文在察看玉米生长情况。

本报记者 赵永新摄

核心阅读

出于对土地的热爱,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胡树文转变研究方向,深耕盐碱地治理。经过10多年潜心攻关,胡树文带领团队探索出全流程、系统化的盐碱地改良技术体系,累计治理重度盐碱地10万多亩,改良盐碱化中低产田190万亩。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胡树文的脚步从未停歇。

早晨7点多从北京坐高铁出发,上午9点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下火车,直奔托克托县的盐碱地,踏着积雪察看土壤情况,与当地种植大户座谈、讨论治理方案……这是胡树文一次出差的日程安排,也是他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

今年55岁的他是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原本专注于高分子材料研究,一个意外的发现让他转变研究方向、投身盐碱地治理。经过10多年努力,他带领团队探索出全流程、系统化的盐碱地改良技术体系,实现“当年治理、当年见效、常年稳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底,该团队已累计治理重度盐碱荒地10万多亩,改良盐碱化中低产田190万亩。

被称为“土地顽疾”的盐碱地,治理难度大、周期长、易反复,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门外汉,胡树文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是什么支撑着他一直走到今天?

“我就是热爱这个事儿。”胡树文说,“我出生在山东农村,从小就跟土地打交道,深知土地对农民的意义。看着他们在改良的盐碱地上获得了好收成,我就满心欢喜。”

“如果能把盐碱地改良成多打粮食的良田,该多有价值啊”

1999年,胡树文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后赴海外学习、工作,深耕高分子材料领域。2006年5月,中国农业大学邀请他回国从事绿色高效的功能性控释肥开发。

胡树文在北京郊区建了实验基地,边研究边试生产。设计生产线、建设中试装置、调整工艺参数、完善材料配方……经过一年多攻关,开发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包膜控释肥,并进行小范围推广。

在此过程中,胡树文意外发现:包膜控释肥在盐碱化土地上的增产效果明显好于对照土地。

“这太有意思了!”胡树文说,“我国盐碱地面积广、开发潜力大,如果能把盐碱地改良成多打粮食的良田,该多有价值啊!”

“你控释肥做得这么好,为啥要中途转行?”“盐碱地治理难度大,研究课题也不好申请,最后搞不成怎么办?”

面对朋友们的质疑,胡树文没有动摇,逐渐把研究重点转向盐碱地治理。

胡树文的办公桌上,摆着一本厚厚的《土壤学》。“治理盐碱地,首先要了解它的特点。搞土壤我是外行,但只要肯学习,就不是问题。”为了了解盐碱地,胡树文在啃书本、查文献的同时,还虚心向相关专业的同事求教。

治理盐碱地,脱盐为什么这么难?经过深入研究,胡树文找到了症结所在:钠质盐碱地的土壤颗粒细小,没有正常土壤的团粒结构,板结、干硬,不透水、不透气,导致盐分很难脱除。

“如果能发明一种‘黏结剂’,把细小的盐碱土壤颗粒黏结成大颗粒、提高土壤的通透性,里面的盐分不就更容易被水洗掉吗?” 胡树文以纤维素、木质素、甲壳素等天然高分子材料为基底,用钙、镁等元素进行化学改性,开发设计出土壤改良剂,让它能“抓”住周围的细颗粒,形成土壤团聚体,进而改变盐碱地的土壤结构,提高脱盐效率。每设计出一种改良剂,他就把样品寄给农业部门的朋友,请他们在盐碱地里做小规模试验,再根据反馈结果进行优化,直到筛选出理想的改良剂。

经过几年摸索,胡树文开发出了针对不同类型盐碱地的改良剂。试验结果证明,使用土壤改良剂后,脱盐效率比传统方法提高了10多倍,用水量也减少90%以上。

“必须把研究团队拉到田里,实打实地干”

“高效脱盐只是第一步,让盐碱地长出好庄稼才是关键。”胡树文说,“光在实验室做模型、搞‘盆栽’可不行,必须把研究团队拉到田里,实打实地干。”

从2012年开始,胡树文在内蒙古赤峰等地开展盐碱地改良大田试验,试验中,甜菜、高粱、玉米等作物的产量有了明显提升。

紧接着,胡树文决定啃“最硬的骨头”——松嫩平原西部的苏打盐碱地。这里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域之一,盐碱并存、土壤板结、通透性差、养分贫瘠。

2015年春天,胡树文带领学生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八面乡的一片盐碱地上扎了根。下地、打土钻、挖剖面、测土样……他和学生们在地里一干就是半天,风吹日晒,肤色变得黝黑。

“农民朋友是最接地气的老师。”胡树文下地的另一件事,是向当地的农民讨教,“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当地的气候、种植条件更熟悉,积累了很多知识。”直到现在,胡树文每年都会拿出半年左右时间下地实践。“只有到地里手摸脚踩,才有感觉。”胡树文说。

扎根土地实干,虚心向农民取经,胡树文在实践中逐个解决盐碱地作物的生长问题。

与此同时,胡树文还把目光投向了跨学科联合攻关。他说,盐碱地治理是个多学科交叉的系统工程,只有统筹考虑改良剂、肥料、微生物群落、耐盐作物品种和水利工程、种植管理等因素,探索出一套全流程、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才能把盐碱地变成良田。

面对营养学、微生物、作物品种、水利工程等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胡树文就邀请学校不同院系的同事们协同攻关,大家各展所长,不断完善盐碱地治理的技术体系。

经过长期探索,胡树文团队最终创建了以“重塑土壤、高效脱盐、疏堵结合、垦造良田”为原则的生态修复盐碱地系统工程技术体系。他带领团队在全国建立了十几个大型示范区,治理成效显著: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苏打型碱土改良示范田,水稻产量多年保持在每亩600公斤左右;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向日葵的保苗率显著提高,和用原有技术改良的盐碱地相比增产132%;在山西朔州、江苏盐城等地的盐碱地上,旱地作物当年实现增产,第二、第三年即达到当地平均产量……

“能用自己的专长做点实事,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

胡树文奔忙的脚步并未停歇。2022年夏天,他又带着学生前往新疆开展调研。新疆是我国盐碱地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区,治理盐碱地意义重大。

然而,胡树文调研发现,新疆普遍采用滴灌方式,原先研发的改良剂是不全溶于水的固体材料,易堵塞滴灌设备。此外,尽管新疆的土壤盐碱化程度多为中轻度,但由于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极大,大水洗盐的办法根本行不通。

一路看一路琢磨,胡树文想出了解决办法:开发不堵塞水管的水溶性改良剂,同时给改良剂增加保水的新功能。回到北京,他带领团队着手研发新型功能性水溶性改良剂。

2023年7月,他和团队带着新研发的改良剂来到新疆和田,在新开垦的中轻度盐碱化耕地上开展青贮玉米的种植试验。实地测产结果表明,改良组的青贮玉米每亩产量达3292.38公斤,比对照组增产60.1%。不仅如此,土壤盐分比使用新型改良剂前下降了62%。2023年12月,阿克苏地区行政公署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成立盐碱地改良实验室,大面积推广胡树文团队的技术成果。

“我们在新疆和田探索的盐碱地改良模式前景广阔!”胡树文说,“它不仅简便易行,而且成本低、收益高,每亩一次性投入200元,当年就可以增加收益近600元。包括甘肃、宁夏和内蒙古西部在内的西北干旱区,只要是采用滴灌的地方,这个办法都能用。”

从2008年算起,胡树文已在盐碱地上耕耘了16年。他的团队也从最初的几个人增加到几十人,成为一支多学科交叉、老中青结合的盐碱地治理科研团队。

“胡老师对盐碱地改良事业的热爱,简直到了忘我的程度。这种热爱,也感染着团队的其他师生。”与胡树文合作多年的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教授高海翔说。

胡树文说:“能用自己的专长做点实事,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30日 16 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30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农业大省吉林西部盐碱地成增产“米粮川”
...加粮食产量12.5亿斤,昔日的“盐碱地”改造成今天的“米粮川”。2022年9月,白城市的大安市、镇赉县被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确定为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国家试点。目前,试
2023-10-27 19:03:00
让盐碱地成为米粮川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苏阳委员——让盐碱地成为米粮川盐碱地的高效利用对保证我省粮食安全、坚守耕地红线具有重要意义。在我省启动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后,如何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
2023-01-18 02:47:00
...国有15亿亩盐碱地,盐碱地改良成功,为我国盐碱地变“米粮川”探索了新路,端牢“中国饭碗”多了新方法。原本白花花的“不毛之地”,缘何一年就长出了金灿灿的水稻,变成“米粮川”?第
2023-12-05 07:50:00
因地制宜让更多盐碱滩变身米粮川
...遗余力推进土地破“碱”重生,越来越多的盐碱滩正变身米粮川,逐渐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治理盐碱地,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以地适种”,即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另一种是“
2024-06-12 04:16:00
昔日“望天田”成今日“米粮川”
...施盐碱化耕地改良示范项目——昔日“望天田”成今日“米粮川”埭尾片区盐碱化耕地水稻种植示范片插秧忙 立夏时节,气温回暖,雨水丰盈。连日来,位于云霄县东厦镇竹塔村的埭尾片区盐碱化
2024-05-06 03:32:00
河北乐亭:盐碱地上稻飘香
...蟹、虾、鱼等水产作物的稻田共生养殖,使盐碱地变成“米粮川”。河北省乐亭县古河乡由盐碱地改良而成的水稻田(9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 时下,河北省乐亭县古河乡的水稻田一片金
2023-09-14 20:06:00
...亮的答案——我们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从盐碱滩到米粮川——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东
2024-09-18 12:51:00
铆足干劲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碱水里养活了鱼虾,并形成特色渔业产业体系。盐碱地变米粮川和养殖场,企业获益,村民就业增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024-03-30 08:05:00
河北乐亭县举办庆祝“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
...品种等措施,发展水稻种植8万余亩,使盐碱地变成了“米粮川”。(郑惠文)
2023-09-23 22:5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9月14日,北京胃肠外科专家来临沂市中医医院会诊手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周萍 林雪9月14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崔艳成将在临沂市中医医院高铁院区会诊手术,名额两名
2025-09-12 09:01:00
陕西国金康养集团入围2025年陕西省养老产业品牌企业
(记者 刘雅婷) 近日,陕西省养老产业品牌企业遴选结果揭晓,陕西国金康养集团作为适老化家居产品研发生产企业荣耀入选
2025-09-11 11:14:00
桃园路街道及辖区各社区代表赴西安三博脑科医院参观交流
为提升基层社区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区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2025年9月10日下午,桃园路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同志及辖区各社区书记(主任)一行30余人
2025-09-11 11:45:00
海菜竟能做糕点?地标造型,口味太“威海”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田佳玉 通讯员 林慧芹“想带点威海特产回去,这款糕点正合适!”最近,一款模样精巧的糕点成了新晋“网红伴手礼”
2025-09-11 11:57:00
输卵管不通?历时四个月,她成功怀孕了!中医助孕的奥秘在这里
鲁网9月11日讯“专家,我的输卵管一侧不通,一侧通而不畅,除了手术还有没有别的办法?”29岁的圆圆(化名)拿着输卵管造影报告
2025-09-11 14:38:00
白内障不用急手术,固本明目胶囊值得关注
近年来,白内障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不少中年人甚至在五十岁前就出现了 视物模糊、眼花怕光、迎风流泪 等情况。更严重时
2025-09-11 14:39:00
辛癸酸甘油酯(MCT)供应商推荐:广东省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嘉德乐
在食品工业追求“清洁标签”、化妆品行业困于配方同质化、特殊医学营养面临成分稳定性难题的当下,一种名为辛癸酸甘油酯(MCT)的功能性脂质
2025-09-11 15:19:00
中国重离子技术与绿色就医模式落地中原 以“中国方案”破解全球肿瘤治疗难题
9月10日,中国重离子高质量发展暨绿色就医模式推介会在河南省郑州市成功召开。会议由甘肃省武威市肿瘤医院副院长蔡清华主持
2025-09-11 15:21:00
仁怀市老年大学庆祝第41个教师节文艺演出活动
9月8日上午,仁怀市老年大学举行了主题为“礼赞园丁,情暖夕阳”的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活动,以歌舞礼颂师恩,展现教师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2025-09-11 15:24:00
农发行关岭自治县支行开展“人民银行经理国库40周年” 专题宣传活动
为隆重庆祝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四十周年,农发行关岭自治县支行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以“国库四十载 服务润瀑乡”为主题
2025-09-11 15:24:00
遵义市汇川区多部门联合开展畅通“生命通道”专项整治行动
近日,遵义市汇川区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市交警二大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及大连路街道办事处,开展了一场以“畅通生命通道,守护万家平安”为主题的专项整治行动
2025-09-11 15:24:00
仁怀市老年大学联合企业开展“食品安全,健康用油”专题讲座
9月8日,仁怀市老年大学联合中粮集团旗下“中粮到家”平台,共同举办“食品安全,健康用油”公益讲座,百余名老年学员及社区居民参与
2025-09-11 15:24:00
贵州交通职业大学教师节举行荣退仪式
秋韵荡漾,硕果飘香。为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表达对退休教师的深切敬意与感激之情,9月10日,贵州交通职业大学隆重举行了庆祝第41个教师节系列活动暨2024至2025年度退休教师荣退仪式
2025-09-11 15:24:00
遵义市汇川区消防救援大队:“入户式”宣传+“实战化”指导筑牢基层“防火墙”
近日,遵义市汇川区消防救援大队组织业务骨干深入全区14个镇(街道),全面开展村(居民)自建房消防安全帮扶指导工作,进一步提升基层消防安全治理效能
2025-09-11 15:24:00
农发行锦屏县支行组织开展“观红色影像 悟初心力量”主题观影活动
为强化党员党性修养,赓续红色血脉,近日,农发行锦屏县支行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观红色影像 悟初心力量”主题党日活动,集中观看红色电影《南京照相馆》
2025-09-11 15: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