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唐朝末期中原王朝的边疆为何混乱不堪战争不断
中原王朝的北疆防卫问题由来已久。由于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的差别,北方的游牧民族自古代开始就不时南下侵扰。从早期的戎狄、匈奴、柔然到隋唐时的突厥、薛延陀,这种侵扰从未停止过。唐末五代时期,北疆的主要压力...……更多
辽与中原的纷争:从唐朝到五代十国的历史冲突
...于自身的考虑,要求任何一个时代,中原只能有一个正统王朝。要不然的话,就会影响国家政权的唯一性,不利于政权统治全国。而辽政权所处的那个时代,大家习惯于认定宋朝是正统王朝,只不过地盘小一点而已。既然宋已经...……更多
五代十国:从唐朝末年到赵匡胤的崛起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王朝历史中,改朝换代、动荡不安是很常见的事情,混乱的朝代数不胜数。但是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它的复杂和动荡似乎从这个时代到来就已经注定了。那么,这个时期到底有多乱呢?我们今天...……更多
匈奴、契丹、柔然、突厥、鞑靼、女真,究竟啥意思?现在全搞懂了
...一词特指当时清朝的统治者,其本意主要是为了推翻满清王朝的专制封建皇权统治;但从根本上来说,“鞑靼”本意是胡虏,是古代中原的统治政权。对北方少数民族的嘲讽用语。由于中国历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北方少数民族...……更多
赵匡胤成功背后的原因与个人能力
以禁军为主体颠覆了后周江山建立了大宋王朝,接着又成功操盘了削藩使大宋摆脱了五代藩镇反噬朝廷的恶性循环,赵匡胤的成功虽然是个人能力作用的结果,但更多还是历史的作用。历史的不断洗牌成就了赵匡胤的一家独大...……更多
燕云十六州的历史地位与战略价值
...之所以在历史上很出名,是因为该地在北宋时期成了北宋王朝与辽争夺的焦点所在。而终北宋一朝,为何一直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燕云十六州问题的由来。燕云十六州问题的由来在中国...……更多
李继迁的抗宋之路:从依附契丹到攻占灵州
...迁意识到,单凭自己党项人的力量根本无法和强大的中原王朝相抗衡,唯一的出路就是寻找大树作为依靠,而这棵大树就是正在崛起的契丹,他决定联合契丹共同对付宋朝。夏州地理位置公元987年,李继迁派遣他的重要谋士张浦...……更多
柴荣的军事才能与统一大业
燕云十六州原本属于中原王朝,可是在五代时期,后晋的石敬瑭于938年按照约定,将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此后的中原王朝一直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但却一直没有成功,比如宋太宗一度兵临幽州城下,但却兵败高梁河。其实...……更多
当年雄霸一方的辽国是怎么走向衰亡的?
...战争中苻坚、蒙古大汗铁木真和皇太极等坚定了元清两大王朝的统一。不过有一只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中原未能成功,但他的名字在问鼎中原的战争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更是成就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统称——匈奴!匈奴在很早的时...……更多
魏晋之后,汉族为何开始打不过异族?
...匈奴,匈奴民族被迫北迁。而为了防止匈奴再次威胁中原王朝,秦始皇才开始着手在秦、燕、赵长城的基础上继续修建长城,防止匈奴起兵南下。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在战国后期匈奴已经进入奴隶社会,他们已经懂得利用骑兵优...……更多
符彦卿:五代十国的国丈与英勇将士
...唐新的皇帝。符彦卿也继续在后唐朝廷里效力。之后中原王朝战乱变故不断,符彦卿对内不介入朝廷的变革:即不论谁当了皇帝,都表示服从,对外则尽力发挥自己的能力,打击外敌。后晋末帝石重贵在位时期,后晋和契丹交恶...……更多
古代幽州地名变更背后的文化传承与历史价值
...代,由此,大明是几千年以来第一个在北京定都的汉民族王朝。朱棣 历史事件我们国家的古地域,都有一定的烙印,比如塞北就是朔风、大漠牛羊,江南就是小桥流水、鱼米之乡,蜀地就是蜀道难、神秘莫测;而幽州总是跟边...……更多
让北宋头痛不已的“契丹”,是现在的哪个民族?讲出来你可能不信
...内,契丹成为了储兵最多的部落。论实力,估计只有中原王朝才能与其对垒了。说实话,阿保机血液里还是流淌着大草原人的好战因子。 学习汉人从来不是他的本意,他最想做的事情是入主中原。那时候的唐朝濒临灭亡,正是...……更多
宋朝联金灭辽与联蒙灭金的错误决策
...岳纵横、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地,加上春秋战国到后世封建王朝都不断在当地修筑、维护长城,所以素来是以步兵为主的中原王朝抗击北方游牧民族骑兵南下的天然屏障。如果失去燕云十六州,那么在游牧民族政权面前的就是一马...……更多
韩延徽:从唐使节到契丹重臣,开创辽国新篇章
...后来史学家称之为五代十国时期,因此,韩延徽这个中原王朝之臣是不承认耶律阿保机为正统帝王的,他心里可能这样想:“你可以是契丹人的王,但不是我们的皇帝”。阿保机见他不愿跪拜,自然怒由心生,下令将他扣留,择...……更多
夹缝中的生存:辽金境内汉人群体的身份困境与抉择
宋朝时期,宋朝长期和北方的胡人王朝处于对峙状态:北宋和辽长期对峙,南宋和金长期对峙。而两宋和辽金对峙期间,辽金境内的汉人群体的地位很尴尬:虽然族群方面,他们是汉人,但是未必能得到宋朝的认同。而如果认...……更多
北宋的三次败仗:从高梁河之败到好水川之耻
...是古代的兵家必争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这里是中原王朝最重要的养马之地,也是拱卫中原,防范游牧民族的军事重镇。所以幽云地区对中原王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游牧民族来说,燕云十六州同样重要,拿下这里进可...……更多
150万契丹人人间蒸发?一封信揭开契丹消失的真相
...落组成的一个民族。唐代初期,原本就有胡人血统的李唐王朝对待西域诸多少数民族十分优渥,中原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进入了历史上罕有的蜜月期,在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互市贸易的扶持下,契丹的几个部落联盟渐渐的强大...……更多
李世民终其一生也解决不了的东北问题,大唐和后世王朝也解决不了
在太宗李世民时期,大唐北境,设立六府七州,开疆叶尼塞河;大唐西境,设立安西都护府,征服高昌、焉耆和龟兹等西域诸国。但是,大唐的东北问题,却没有一个是太宗李世民时期解决的。不是李世民雄才不够,而是因为...……更多
契丹族究竟还有没有保留下的血脉
...,就已经有了“契丹”这个称呼。此时,东晋地处江南,中原地区则被五个胡人部落占有,并相继在中原地区建立了政权。这五个民族中的鲜卑和匈奴,都被人认为是契丹的民族分支。虽说法不一,但显然,契丹这个民族有着很...……更多
赵匡胤的智慧:五代十国乱局中的统一者
...他从一个普通将领上升到了皇帝的地位,从而奠定了大宋王朝的基石。他的统治才能和战略眼光使宋朝逐渐强盛。在用人方面,赵匡胤极为明智。他不仅重视能力,而且还懂得听取下属的意见,宰相赵普是他的得力助手,为他提...……更多
隋唐四帝灭高句丽,七十年的战争与融合
...怒,发兵大军30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揭开了中原王朝对高句丽的灭国之战。当时,高句丽国运正盛,还未到亡国之际,老天爷也眷顾了这个国家。隋朝陆军遭遇疫病,海军遭遇海风,船只多数沉没,30万大军十去八九,...……更多
天祚帝与宋徽宗:两位亡国之君的命运交汇
...以,宋朝对这辽人是又恨又怕,但自“澶渊之盟”后,宋王朝花钱买和平,每年向辽人进贡,却也换来数十年的美好时光,得以全力对付西北那如狗皮膏药般贴在身上的西夏。 及天祚帝和宋徽宗上位时,无论是宋王朝还是辽国...……更多
契丹人的后裔达斡尔族,传承千年的文化
...儿子耶律德光攻入开封,灭亡了后晋,建立了辽朝的中原王朝。辽朝的建立标志着契丹人从一个游牧部落变成了一个拥有中原文化和制度的帝国。辽朝采用“南北朝并立”的制度,分别以汉人和契丹人为主体,在南北两方建立两...……更多
后汉皇帝刘承祐,因为圣旨被改而走向终结
...导致他短暂的一生就此走向终结。一、割据的节度使让唐王朝步入衰落刘承祐登上皇位的时候,正值五代十国这个分裂混乱的时期。早在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的河朔三镇发展为安史占领的中心根据地,各镇节度使势力强大,名义上听...……更多
永嘉之乱:西晋的灭亡和少数民族的崛起
...动乱也被称为“维京之乱”。男人”。中原之乱源于西晋王朝的冷漠和不作为,由于五大民族的联合进攻,中原地区的局势变得更加危险。再加上当时中原大陆的生活本来就很困难,人们已经是生死存亡,当时的游牧民族非常残...……更多
金国建立仅12年为何就成功入主中原
...只有蒙古族。该民族曾经两次入主中原,建立了金清两大王朝。从1115年金国建立到1127年,女真族仅仅用了12年就消灭了辽、北宋两大王朝,成功入主中原,堪称冷兵器战争史上的奇迹。女真族是如何做到的呢?一,牛刀小试:...……更多
契丹的后人为何没能将辽国的文字以及文化传承下来
...北方的辽国。这个让宋朝战战兢兢、提心吊胆了几百年的王朝是那样的神秘,难以捉摸。但是,在辽国灭亡之后,契丹的后人没有能够将辽国的文字以及文化传承下来。因此,后人无法直接得到“辽国”本国所撰写的历史资料,...……更多
耶律德光与契丹人的中原梦断
...乐器仪仗而已。北宋靖康之耻,根本不是草原霸主对中原王朝的第一次侮辱。后晋被灭,就是靖康耻的前车。04.只能输出暴力而无力输出秩序耶律德光离开汴梁,一路所见都是村落皆空的惨败景象。于是,诏令有司官吏发榜数百...……更多
契丹大辽的储君制度与中原王朝的不同
和中原汉制王朝相比,契丹大辽的储君制度有明显的不同。中原王朝的储君多是皇太子,只要册立太子,就是皇位的继承人;契丹则不然,在初期,皇子都称太子,在后期,以天下兵马大元帅为主,其他什么皇太子、皇太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但性格豪迈,血气方刚。朱元璋问廖永忠:“你跟着哥哥投奔我,是想要富贵吗?”廖永忠回答:“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
2024-06-25 11:55:00
朱元璋渡江之后,全力攻打集庆(南京),随后靠着巢湖众将攻下镇江、常州、池州等地。在这些战役中,廖永忠都立下大功。好景不长
2024-06-25 11:55:00
1363年,朱元璋通过鄱阳湖之战灭掉了陈友谅,从此傲视群雄。鄱阳湖之战是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水上战争,而廖永忠又是朱元璋麾下最著名的水军将领
2024-06-25 11:56:00
1873年,同治皇帝18岁,但1874年,同治皇帝突然得天花去世了,慈禧又重新掌权,关于同治皇帝的死,历来说不清楚,有人甚至为人是慈禧太后下的手
2024-06-25 12:06:00
举报信一路无阻递上了武则天的案台,女皇看完后便唤亲信带来来俊臣亲自接见。来俊臣被押送上前,武则天也不禁感叹他的俊秀面孔
2024-06-25 12:00:00
西番酋长大将军阿史那斛瑟罗府中有一位知名的能歌善舞的小婢被来俊臣看上,为了能够将此女子占为己有,他让同党一起诬告大将军意欲率众谋反
2024-06-25 12:01:00
薛涛生于是中唐时期,其父亲薛郧学识颇深,薛涛受父亲影响,八岁时就吟诗作赋,通晓音律,生性聪颖,据《名媛诗归》记载,有天其父亲在院内说了一句
2024-06-25 12:07:00
三年后(1366年),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等猛将攻打张士诚,张士诚被围困在平江(苏州),朱元璋觉得大局已定,便交给廖永忠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2024-06-25 11:57:00
公元1367年,由于张士诚死守平江,徐达、常遇春久攻不下,朱元璋派廖永忠从淮东率领水军协助徐达,朱元璋最终诛灭张士诚,也有廖永忠之功
2024-06-25 11:57:00
正因为是一名女性坐上了从来只有男性才能拥有的龙位,妄称天子,所以在她得位初期,天下人心惶惶,朝中一片唱衰。为了让异己噤声
2024-06-25 11:59:00
几乎参与了朱元璋所有的大型战斗。朱元璋渡江时,廖永忠雪中送炭;朱元璋灭陈友谅时,廖永忠舍生忘死;朱元璋攻张士诚时,廖永忠锦上添花
2024-06-25 11:59:00
慈禧太后是清朝著名人物,她是咸丰皇帝的嫔妃,因为咸丰皇帝身体不行,而当时的清朝又有外地来袭,又有太平天国运动,真是内忧外患
2024-06-25 12:05:00
李冶生于中唐时期,浙江吴兴人,从小善读诗书,生性聪慧,六七岁时就能吟诗作词,出口成章,少年时曾作诗云:“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2024-06-25 12:08:00
具有强烈变革维新的光绪会让大清迎来曙光吗?慈禧死后,光绪肯定会重新掌权,他虽然痛恨慈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慈禧终究是大清皇太后
2024-06-25 12:10:00
但上天眷顾,同治皇帝英年早逝,又无子嗣,掌权的慈禧为能垂帘听政,继续掌控朝政,便让年仅四岁的爱新觉罗载湉过继于咸丰帝,登基为帝
2024-06-25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