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契丹的后人为何没能将辽国的文字以及文化传承下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11 06:4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谈起辽,多数人会想起辽河,甚至联想到那个曾经作为汉人头顶挥之不去的阴云存在于中国的北方的辽国。这个让宋朝战战兢兢、提心吊胆了几百年的王朝是那样的神秘,难以捉摸。但是,在辽国灭亡之后,契丹的后人没有能够将辽国的文字以及文化传承下来。

因此,后人无法直接得到“辽国”本国所撰写的历史资料,我们对它所有的认知都是从宋代的史书中得来的。尽管近年来,契丹文字出土了不少,可是因为契丹文字是一种强行创造出来的文字,所以我们对于契丹文字的解读始终难以实施下去,想了解真实的辽国也只能从史书之中搜寻。

契丹的后人为何没能将辽国的文字以及文化传承下来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带大家,探秘辽国,追寻大辽灭亡的前因后果。

作为可以与宋朝并立几百年的王朝,辽国的实力可见一斑,而且在这百余年之中,游牧民族所建立的辽国在军事层面上完全可以倾轧大宋的军队。虽然,宋朝有很多的忠臣良将,可是大辽却始终岿然不倒。直到女真人的崛起,女真人在其首领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征伐契丹,辽国就是被女真所打败。这个辉煌灿烂的国家最终倒在了女真人的手中,这是令谁都没有想到的事情。但是,辽所败亡的唯一诱因却不仅仅是外敌难灭。

当年的大辽是一个由牧民创造的国家,所以政治制度完全与中国的有所不同,他们虽然仿照宋朝的政体建立起了一个王朝,可是这个王朝的传承方式却与众不同,辽国人没有中原人长久以来形成的宗法观念,所以辽国选择继承人的时候总会选择最有才能的人出任国家的首领,而且这个首领的任期往往也有限制。建立辽国的开国之君耶律阿保机就是被众部落联合推举才成为了首领的,从他以后这种推选的制度就成了竞选辽国皇帝的唯一方式。就连耶律阿保机本人都不能违反这种制度。

契丹的后人为何没能将辽国的文字以及文化传承下来

耶律阿保机虽然也有心学习中原立嫡长子的方式,但他的想法却始终没能得到各部落的首肯,就连他的皇后都不同意,所以说辽国的皇帝始终都是通过推选上位的。推选制度虽说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选择出明君,而不至于因为皇帝的子孙昏聩而朝局动荡,可是一旦各个部落争斗起来,辽国内部也是会吃不消的。到了辽景宗的时候,好不容易终于确立了嫡长子的制度,可是各个世家大族的影响力仍然非常严重,他们的不满使辽国内部变得有些生疏。这也是辽国式微的众多原因之一。

即使内部有所嫌隙,国家也不会眨眼之间就灭亡。辽国本身就是游牧民族,争斗是常有的事情,我们不能以汉人的眼光来看待辽人。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辽国之所以灭亡,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问题,辽国一直以来所采用的边疆制度都是“迁人弃地”,这种做法在辽初的时候不失为明智之举,可是随着时代的变换,辽国已经有能力也有百姓来填充当初的渤海国旧有的疆域。此时辽人因为大意而没有更改国策,这也就意味着,辽国在东北的兵力不够充实。

契丹的后人为何没能将辽国的文字以及文化传承下来

这让女真人看到了崛起的机会,事实上,生长在东北的女真部落就是因为辽国的这一项国策而抓到了机会。当女真人慢慢的实际控制起了东北之后,辽国也明白自己对东北再难插手了。

公元1093年,崛起于大草原的蒙古人开始成为了辽国的另外一个死敌,蒙古人的战斗力非常凶猛,这是有目共睹的。所以辽国开始加大对蒙古的防卫工作,这一年,蒙古和辽国之间发生了一场恶战,战争的结果虽然是辽国人胜利了,可是所付出的代价却着实不小。对蒙古人日夜防备自然意味着对于东北的女真人就只能疲于应付。契丹人仅仅想着拉拢女真人的首领就能将东北安定下来,丝毫没有想过女真才是自己的心头大患,蒙古再怎样强大也不过是外敌,真正内部的困扰才是需要上心的。

暗中积蓄力量的女真人在出现了一位盖世英雄“完颜阿骨打”之后,终于统一了起来。同样身为游牧民,女真人有着更加强大的战斗力,而已经被汉化了不少的辽人内部还不是精诚一致的团结,这样内忧外患之下,辽国应对起女真人来说,简直是焦头烂额。被打败也不过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我们也不必过于吃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1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辽国灭亡后,盛极一时的契丹族去哪了
...权之下,遍布战争。公元1125年,在王朝更迭的争斗中,辽国被金国所灭,就此成为了历史。那么辽国灭亡后,盛极一时的契丹民族去了哪,他们的后代现在过得如何?兴衰作为大辽的建立者,
2024-04-24 16:57:00
宋朝的强大之处限制了你的想象
...为中原文化的吸引,使他们逐鹿中原。耶律阿保机建立的辽国要比赵匡胤建立的宋朝还要早,但辽国文化却无法与宋朝相“抗衡”,但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必然要与辽国发生冲突。俗话说:“一
2024-04-23 17:38:00
契丹人消失800年,如今在哪个民族中
...方的宋国和北方的金国可谓是各种“欺凌”。对于宋朝,辽国最著名的历史事件就是签订“檀渊之盟”,自公元999年开始,辽朝陆续派兵在边境挑衅,为了抵御入侵,宋廷派出了杨家将:杨延朗
2023-04-20 16:09:00
辽国太后为什么大多姓萧?阿保机为什么要赐姓萧氏?
在大家观看宋朝背景的电视剧或小说的时候,辽国作为北方的劲敌,出场率都十分之高,而提到辽国皇室的时候,又往往会有这样一个名字吸引读者们的注意力——萧皇后或是萧太后。一些不明就里的读
2023-02-01 14:55:00
辽国被击败后,契丹人去了哪
...渊源的历史,契丹族原本是一个游牧民族,可是经过历代辽国皇帝的不懈努力,辽国的畜牧业与农业共同发展,从此辽国的国力蒸蒸日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辽朝逐渐地陷入到内忧外患的局面,最终
2024-05-14 16:04:00
历史上的辽国结局如何?辽国灭亡之后,他们的后人去了哪里?
辽国在历史上的知名度还算是可以,与后金类似,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只不过鼎盛时期的辽国,要比中原王朝厉害的多。辽国是由契丹族建立的,在唐朝时期,契丹族作为游牧民族,被唐太宗赐
2023-02-13 15:18:00
契丹被灭国后人间蒸发,他们去了哪里?
...中原并灭掉了渤海国。宋朝建立后,宋太宗赵光义为了从辽国手中夺取幽州之地,决定御驾亲征,在高粱河地区和辽军展开了一场激战。当时的辽景宗耶律贤得知幽州被困后,顿时宋军士兵便感到有
2023-02-04 15:58:00
为何150万契丹人人间蒸发?一封信,解开这个千古谜题
...在历史的长河中,契丹族很神秘。他们一手缔造了强大的辽国,却又在国家灭亡之后神秘消失,超过150万人的契丹人从此没了踪影,他们的去向成为千古之谜……1922年初,比利时传教士古
2025-01-29 13:49:00
“四时捺钵”制度到底是怎样的
...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政治制度:捺钵。这个政治制度,为辽国根据其疆域面积和民族文化习俗,首创而成的一项特殊制度。出于各种原因,辽朝在历史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以至于人们忽略了这
2023-07-27 06:1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
为何说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这个展览带你追溯“殷商之源”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殷商文化起源于河南商丘,兴盛于河南安阳。从1936年河南省古迹研究会李景聃一行为寻找商文化的起源来到商丘考古调查以来
2025-10-28 13:01:00
东南网10月2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纪念日。当日,东南卫视、海峡卫视播出4集纪录片《追光》
2025-10-28 10:18:00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10月24日,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培训活动——“学四书五经
2025-10-27 17:00:00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2025-10-27 17:39: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区少陵公园楹联
(曲苑亭 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下联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莲香阁 上联:会松竹柳桐梅兰菊桂以为一体 下联:共冀青徐豫荆扬梁雍而称九州)(翰墨轩 上联
2025-10-27 11:45: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青莲阁楹联缅怀诗仙李白,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鲁网10月27日讯在兖州青莲阁内,现存一副楹联:上联:乘兴偶凭栏,问泗水长流,何殊昔日下联:欲吟还搁笔,有先生在上,不敢题诗诗仙李白
2025-10-27 11:47:00
电影《澎湖海战》发布致敬曲《澎湖》 统一台湾 势不可挡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25日,在台湾光复 80 周年这一重要日子,为了纪念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重新回归祖国怀抱,海战电影《澎湖海战》在相关单位指导协助下创作并发布致敬歌曲《澎湖》
2025-10-25 12: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