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如果问明朝第一代权阉王振是怎么死的,想必很多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出这样的场景。面对无法挽回的溃败,一个悲愤的将军樊忠将王振踩于脚下,然后手举大锤高呼“吾为天下诛此贼”……不过检索《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和《...……更多
历史上的明英宗是昏君还是明君
...在《明英宗实录》中的记载就是明英宗主动提出的,但是王振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也没有提及。由此可见明英宗确实有决断能力,但是并没有达到《明英宗实录》中所记载的那样优异,《明英宗实录》对于明英宗的记载存在着一定...……更多
土木堡之变的经过是怎么样的
...历成祖、仁宗、宣宗三朝,到英宗时,由于英宗信任宦官王振,朝纲不正,国事日非。而也先亦静静地展开对明朝的包围网,也先在执政初期,一方面与明朝保持良好关系,另一方面向东、西两方伸展势力,分别控制辽东及西域...……更多
“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王振是忠臣,还是奸臣
...蒙古仅仅只过了二十五年的时间。而促成这一悲剧的就是王振。天顺元年,明英宗恢复王振官职,风光大葬(衣冠冢),还为王振建立祠堂以作纪念,现在这座祠堂还存在,就是北京的智化寺。“赐王振祭葬,立祠。”——《明...……更多
简介明朝著名宦官王振
...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王振(?-1449年),蔚州(今河北蔚县)人。明朝著名宦官。王振本为落第秀才,略通经书,后为教官,中举人,传闻又自阉入宫。他善察人意,受明宣宗喜爱,被授为东宫局郎...……更多
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明英宗朱祁镇的继位与宦官专权
...抖世界都要地震的强大帝国,但是他上位之后,宠信太监王振,导致宦官专权。朱祁镇九岁登基,但是由于太小,所以当时实际执政的是太皇太后张氏,张氏相当有政治手腕,打压王振,重用杨士奇、杨荣、杨溥名臣,三杨担任...……更多
一个年轻冲动的皇帝,一个利欲熏心的宦官导致了明朝差点灭亡
...人,伺机向明朝勒索邀赏。明英宗身边最受宠信的大太监王振“怒其诈,减去马价”,这使瓦剌使团大失颜面,也让也先找到了开启战端的借口。明朝第一代权宦王振。图源:影视剧截图同年七月,也先联络蒙古各部,兵分四路...……更多
明朝50万大军为什么打不过2万人马
...第八任皇帝,初次登基年仅9岁。大权逐渐落到一个名叫王振的太监手里,王振原是山西蔚州一个市井无赖,好吃懒做,为了贪图过上好日子,净身入宫,因为他略微识点字,因此在宫里教小太监们读书,被称为王先生。英宗当...……更多
剖析诡异的“土木之变”
...各方面来看,明军都不应败于瓦剌,历史将错误全部归于王振之手,但是真的是这样吗?显而易见,瓦剌应该是对明朝军队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包括行军路线和军队布阵等,也就是说,明朝军队中绝对有内鬼,而这个内鬼,不...……更多
土木堡明英宗败得多惨?武勋贵族被全歼,文武系统全灭
...个好皇帝。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朱祁镇开始宠信宦官王振,这就导致当时明朝陷入了宦官专权的局面。在王振的怂恿下,朱祁镇于1449年御驾亲征。也是在这个攻打蒙古瓦剌部的过程中,发生了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当时朱祁...……更多
朱棣死后不过20多年,明朝就发生了土木堡之变是为何?
...现了一个贪府横行的小高潮,而这显然是来自社会下层的王振和他的学生明英宗无法忍受的。于是史书上记载,英宗逐渐掌权后,任命王振为司礼太监,屡兴大狱,屡用重典,抓了很多高官。文官集团称这些高官都是冤枉的。但...……更多
明英宗朱祁镇的谥号争议
...军参将吴浩不幸阵亡。噩耗传到京城,朝野震惊。大太监王振正专权摄政,他劝说年仅23岁的朱祁镇仿效永乐、宣德两朝的北伐先例,亲征蒙古。作为帝国的龙兴之地,北京必不可少。然而操之过急的北伐决定,无异拿整个王朝...……更多
明军主力在哪战中被全部歼灭
...干政埋下了伏笔,到了明英宗时期出了一位有名的大太监王振,王振此人本是一个教书先生,如果没有进宫,他一辈子可能仅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而已,然而王振的追求与大多数人不一样,为了能够建功立业,学习成绩...……更多
揭秘土木堡之变对于明朝的影响
...直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但是到了正统七年的时候,王振开始逐渐地掌握国家的统治权力。王振本人是一个十分注重奢侈享受的人,根据张廷玉在《明史》中记载:“作大第皇城东,建智化寺,穷极土木。兴麓川之师,西南...……更多
明英宗带二十万大军亲征,为何会沦为俘虏
...俘虏?这还得先介绍一个关键人物:英宗的太监发小——王振。《大明风华》中御驾亲征的朱祁镇 王振,今河北人,听说是个落榜的秀才,科举不成进宫做了太监,因懂得些许经书获得明宣宗的青睐。明宣宗将其安排在太子旁...……更多
明朝宦官权力膨胀:王振专权与土木堡之变
...皇宫招收一批太监。蔚州(今河北蔚县)地方,一个名叫王振的人,年轻的时候读过一些书,参加几次科举考试未果,在县里当教官,后来因为犯罪,本来该充军,他听说皇宫招太监,就自愿进宫做了太监。宫里像王振这样粗通...……更多
强盛的明朝打不过一个小小的部落是为何?
...,士气低落。明英宗也知道形势不妙,打算撤军。这时,王振建议绕过魏州,明英宗同意了。这一战,明军从一开始就处于劣势。俗话说,兵马先行,粮草先行。也就是说,在开战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勘察地形、预报天...……更多
土木堡之变的疑团 土木堡之变中的未解之谜
...首领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马,向明朝政府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并减去马价的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制造衅端。上面的是传统史书上的答案,其实是忽略了一些细节。其实是瓦剌为了多领赏物,瓦剌使...……更多
明英宗亲征,损兵折将,为何回京后竟拿功臣出气
...之变。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豪气了一把,他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立两岁的朱见深立为皇太子,留下异母皇弟朱祁钰主持朝政,自己亲率大军出征。只是,令明英宗自己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一出兵,不仅使得明朝精锐尽失...……更多
...太皇太后张氏居中主持,“三杨”等大臣在外辅佐,宦官王振凭借与英宗自幼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也在正统朝拥有极大权势。然而《明英宗实录》文本给人的感觉却是英宗即位之初便独自决断朝政,“三杨”等文武重臣只是秉命...……更多
土木堡之变:明朝强盛背后的隐患与败局
...有一番欣欣向荣之态。虽然土木堡惨败,但原因在于宦官王振瞎指挥而已,是个意外。其实看完下面的原因,你就知道土木堡的惨败,早已注定。朱棣五次北伐,看似霸气十足,其实明朝在北部边疆的防御能力却在逐渐下降,而...……更多
王振如何从小太监崛起为明朝权臣的?
...木堡事变。而说到土木堡事变就不得不提到那个幕后推手王振。事实上在明英宗决定亲征瓦剌之前,朝中大部分官员都是持反对意见,奈何当时权倾朝野的王振,一再支持明英宗,甚至最后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推动了土木堡事变。...……更多
朱祁镇在土木之变前有着怎样的经历
...致综合国力耗损。正统八年,正式亲政,励精图治,宠信王振,导致宦官专权。正统十四年(1449年),御驾亲征,攻打日益崛起的蒙古瓦剌部,发生土木堡之变,兵败被俘。景泰八年(1457年),策动夺门之变,废景帝朱祁钰。于1464...……更多
史料发现土木堡之变是阴谋,这是明英宗为清除某些人设计的?
...张氏驾崩,三杨去位,一直以来被皇帝朱祁镇宠信的宦官王振开始崭露头角,兴风作浪,也是在那个时候正统朝的政治开始走入滑坡路。至于土木堡之战的发生还要从大明和瓦剌之间的矛盾开始说起,瓦剌的太师也先经常以朝贡...……更多
土木堡之变:明朝由王者跌至青铜的悲惨命运
...亲手培养的宦官,更特设“东厂”。宦官逐渐掌权,直到王振的出现,不仅使宦官专权达到顶峰,更是引起“土木堡惨败”使全盛大明从王者掉到青铜。明宣宗时期,王振进宫,宣宗派王振陪伴太子读书。但朱祁镇年岁尚小,一...……更多
朱祁镇的土木之变损失52位重臣,堪称千古罪人
...镇长到22岁的时候,瓦剌犯边,那是正统14年。朱祁镇在王振怂恿下,执意御驾亲征。皇帝从京师附近,临时拼凑二十万人,号称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1449年8月初大军才至大同。王振得报前线各路溃败,惧不敢战,又令返回。...……更多
揭开土木堡之变中的猫腻,清朝有意夸大败绩
...,且把失败的原因归根于明英宗朱祁镇以及他身边的太监王振。那么事实真的是如此吗?上世纪在俄罗斯出土了一件明朝腰牌,揭开了土木堡之变中所暗藏的猫腻。明正统十四年,身在皇城的明英宗朱祁镇收到前方战报,瓦刺太...……更多
...世以及太皇太后张氏的驾崩,一直以来被其所宠信的宦官王振开始崭露头角、兴风作浪,而这个人也为朱祁镇后来的失利埋下了祸根。王振,早年曾是一个落第秀才,后来感觉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荣身之路太过于艰难,于是他便...……更多
明英宗时期土木堡之变的背后:太监的权力与扭曲心态
...的诠释了这一个人间悲剧。蔚州当地有一地痞流氓,名为王振,振粗识文字,然屡试不中,遂于县里当差为教官,后因出发律法,判为充军,振闻进宫做太监可免充军之苦,为脱囚笼,遂自愿进宫。又因宫里太监师资晓文者略少...……更多
从土木之变到夺门之变,大明王朝完成了她由盛而衰的转折
...前来的有3000人,以按人数向大明朝廷邀赏。但是,宦官王振,只按实际人数给赏,并且,还减去了马价的五分之四,这就令也先十分不满。这年七月,也先统率各部,分四路向内地大举进攻。明英宗朱祁镇,这时正是年轻气盛...……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在天京事变后,本来以为奄奄一息的太平天国竟然又来了一波逆风翻盘。陈玉成作为年青一代的新领袖,在庐州会战之后
2024-07-20 15:46:00
1122年,一位辽国将领向宋朝递上降表,然后率军帮助宋军攻打辽国的南京。消息传到开封,宋徽宗非常高兴,即使这位降将打了败仗
2024-07-20 15:24:00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底是怎么回事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向来被认为体现了陶渊明不畏权贵、不慕名利的高贵品质。不过,在这个品质之外,其实陶渊明选择辞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2024-07-20 15:29:00
武则天为何要养面首呢?仅仅是因为生理需求吗
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司马光在我国历史上,武则天是第一位女皇帝
2024-07-20 15:30:00
明清两朝做官,哪朝收入更高
在明朝,朱元璋对官员实行严格的管理,给予了较低的俸禄。明朝的官员工资相当有限,即使是正一品官员,每月的俸禄也只有87石米
2024-07-20 15:31:00
历史上真正的郭开,又是怎样的呢
前不久《大秦赋》正在热播,其中的一个人物引起了观众的热议,他就是赵国丞相郭开。观众将郭开戏称为“战神郭开”,因为在剧中
2024-07-20 15:32:00
李元芳曾担任的“游击将军”是个什么官职
在中国电视剧中,《神探狄仁杰》系列算是比较少见的取得一定成功的电视剧系列,而其中的主要角色狄大人和李元芳更是成为新世纪的“网红”之一
2024-07-20 15:32:00
聊聊三国时期的四次“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最早出自《三十六计》。该成语的意思指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在古代历史上,借刀杀人这个计策被广泛应用
2024-07-20 15:33:00
不是司马昭的主意,还能是谁的主意?难道是贾充和成济的主意不成?《晋书》:天子知事泄,帅左右攻相府,称有所讨,敢有动者族诛
2024-07-20 15:34:00
相比于五子良将,曹操是否欣赏关羽
《三国志关羽传》: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徐州之战,曹操击败刘备,俘虏关羽,当即任命关羽为偏将军,对他非常礼遇
2024-07-20 15:34:00
盛唐除李白杜甫高适还有哪些诗人
盛唐诗人(公元713~755年)1、李白(公元701年—762年)李白是四川江油人,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称为诗仙,李白5岁开始读书
2024-07-20 15:42:00
初唐有哪些诗人,这些处于同时代的诗人相互认识吗
根据《全唐诗》、《全唐诗外编》等文献的统计,现流传下来的唐诗一共有5万多首,唐朝诗人共计2873人,这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笔巨大的财富
2024-07-20 15:43:00
湖北被称为荆楚,湖北的简称为何不是荆楚是鄂
说到荆楚,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荆楚来自于楚国,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在楚国之前,荆楚二字就已经存在了。《诗经商颂殷武》
2024-07-20 15:44:00
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氾水之阳登基称帝,定都雒阳,不久刘邦听从娄敬和张良的建议,将都城迁往关中,刘邦命令萧何在咸阳营建都城
2024-07-20 15:45:00
四川在战国叫蜀郡,在秦汉叫益州,为何现在叫四川而非七川或三川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其出土的文物距今已经有3000~5000年的历史,这也是中国境内发现最为神秘
2024-07-20 15: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