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开土木堡之变中的猫腻,清朝有意夸大败绩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3 19:5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土木堡之变是影响明朝历史的三大战役之一,可以说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清朝所著的《明实录》中,记载明军在土木堡之变中所率的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且把失败的原因归根于明英宗朱祁镇以及他身边的太监王振。那么事实真的是如此吗?上世纪在俄罗斯出土了一件明朝腰牌,揭开了土木堡之变中所暗藏的猫腻。

揭开土木堡之变中的猫腻,清朝有意夸大败绩

明正统十四年,身在皇城的明英宗朱祁镇收到前方战报,瓦刺太师也先统率各部,兵分四路大举向内地骚扰,明朝多个地方要塞受到严重毁坏,大同、宣府等地连连告急。面对前方战事战败连连,朱祁镇心急如焚,最后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决定御驾亲征,重现明成祖当年威震草原的荣光。

揭开土木堡之变中的猫腻,清朝有意夸大败绩

然而,由于此次行程过于匆促,粮草和兵器都没来得及准备齐全,数十万大军就已经浩浩荡荡的前去大同了。几十万大军同时出发,明英宗朱祁镇看起来威风八方,他认为此战必定会重现他先祖朱棣的荣光。然而,朱祁镇并不是朱棣,就在大军刚刚抵达大同的时候,突然降了一场大雨,再加上前方又一次传来明军战败的消息,军心不稳之下,并不适合上阵杀敌。

由于是御驾亲征,为了保护朱祁镇的安全,大军决定退兵,郭登身为大同副总兵,对周遭的环境很是熟悉,安排好了安全的退军路线。可是如果按照这条撤退路线来走,就会途经蔚州,而蔚州是太监王振的家乡。

揭开土木堡之变中的猫腻,清朝有意夸大败绩

王振担心大军经过他的家乡时会破坏他家乡的庄稼,于是在暗地里怂恿朱祁镇改变撤退路线。明英宗朱祁镇私自改变行军路线,引来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在这条路线上,瓦剌早就设下埋伏,明军多次中埋伏,导致行军速度非常缓慢。原本朱祁镇并没有选择到土木堡扎寨,在这种情况下,朱祁镇只能选择在此安营扎寨。在连续两次的错误之下,明英宗朱祁镇所带领的大军终于在土木堡惨遭大败。

揭开土木堡之变中的猫腻,清朝有意夸大败绩

在大部分人看来,朱祁镇在土木堡惨败是因为他过于昏庸,甚至连史书都是这样认为的,但俄罗斯出土的文物,却否定了这种说法。俄罗斯西伯利亚的米努辛斯克市在城市施工时,意外发现了一处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遗址,并从中出土了刻有汉字的铜制腰牌。

经专家鉴定,这个腰牌是明朝御马监所佩戴的,但米努辛斯克在历史上曾先后是匈奴、瓦剌等游牧政权统治的核心区域,从来没有被明朝占领过,这个腰牌怎么会出现在这个地方呢?

揭开土木堡之变中的猫腻,清朝有意夸大败绩

前文提到,明英宗朱祁镇之所以御驾亲征,是为了讨伐瓦剌。皇帝御驾亲征时,御马监统领禁卫军必然是要随之同行的。大明王朝也有相关规定,御马监的腰牌在任何情况下都禁止外借,如果使用者丢失,更是罪无可恕。而明英宗御驾亲征的时候,随军的御马监有两位,分别是喜宁和跛儿干。值得一提的是,在战败以后,这两人都投向了敌军,腰牌极有可能正是在这时候被带到了瓦剌,

揭开土木堡之变中的猫腻,清朝有意夸大败绩

但奇怪的是,根据《明英宗实录》所记载,在这场政变中,身为御马监的跛儿干趁乱发动叛乱,然后投向了瓦剌,不是清朝文献记载中在战败的情况下才成为瓦剌俘虏的。联系上文所提到的瓦刺提前设伏,可以确定明军之中肯定有叛徒提供行军路线,且叛徒的身份还不低,这就可以判断出喜宁和跛儿干就是叛徒,也就是说《明英宗实录》所记载的才是正确的。

揭开土木堡之变中的猫腻,清朝有意夸大败绩

事实上,清朝记载明朝的历史,本身就有虚假之处,比如说土木堡之变,朱祁镇当时所带领的大军数量并非五十万,而是二十万,死伤程度也是超过十余万,而并非全军覆没。由此可见,清朝是在有意夸大明朝皇帝的失败。但不管历史的真相如何,王振与明英宗肯定是有责任的,土木堡之变与他们脱不了干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3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令明王朝蒙羞的土木堡之变是如何发生的
...这一年大明王朝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们的皇帝明英宗被也先率领的瓦剌大军给活捉了,这件事被称为土木堡之变。皇帝被活捉,这在明朝历史上还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因此当消息传
2023-05-24 22:23:00
...以说是朱瞻基宦官政策的直接产物。他出身内书堂,深得明英宗的信任,并最终权倾朝野。王振专权期间,贪赃枉法,残害忠良,朝政日益昏暗。他发动了土木之役,导致明朝军队惨败,国力大损。
2024-05-06 16:56:00
揭秘土木堡之变对于明朝的影响
...的变化,新旧政权更替之下朝廷的统治十分的不稳定。在明英宗又重新登上了皇位之后,为了重新调整经过土木堡之变之后的明朝社会状况,在各方面的建设也随之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行政措施方面
2024-03-16 10:41:00
简介明朝著名宦官王振
...意,受明宣宗喜爱,被授为东宫局郎,服侍太子朱祁镇(明英宗)被称为王伴伴。宣德十年(1435年),英宗即位,升王振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他以防备大臣罔上为由,劝英宗以重典治国,但因
2024-06-24 22:01:00
土木堡之变的经过是怎么样的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中业一次战争,由于明英宗轻率出战,引致兵败被俘,瓦剌大军包围北京数天而。一、土木堡之变蒙古在成祖时分为鞑靼与瓦剌两部,成祖多次北伐,鞑靼最后被瓦剌兼并,瓦剌首领也
2023-10-25 20:00:00
从这三件事情分析,可以看出土木堡之变不是一场意外
公元1449年7月,明英宗朱祁镇轻信宦官王振的谗言,率军20万亲征,最后在土木堡被数万瓦剌骑兵打败,明英宗也成了俘虏,堪称明朝史上的耻辱。很多人就有疑问,为何人数众多,看似强大的
2023-05-11 11:43:00
土木堡之变为何突然就让明朝衰落了,原来明英宗发动了一场大规模
...是问题来了,明朝为何会在土木堡之变中遭到惨败呢?在明英宗之前,经过朱元璋、朱棣的经营,在明仁宗、明宣宗统治时期,明朝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人称“仁宣之治”。那么,土木堡之变为何突
2023-08-06 19:30:00
土木堡明英宗败得多惨?武勋贵族被全歼,文武系统全灭
...事情。这里我们不妨来简单了解一下人生经历很是复杂的明英宗朱祁镇,看看土木堡究竟败得有多惨。明英宗朱祁镇朱祁镇是1427年生人,他在宣德十年的时候正式即位,年号正统。由于当时的
2023-02-25 19:45:00
宋朝的“靖康耻”和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哪个影响大?
...致北宋灭亡。再来看看“土木城变”。这件事发生在明朝明英宗时期。明英宗皇室征伐卫拉特,战败被俘。此外,还流失了大批明朝精英。幸运的是,明英宗的弟弟明代宗奉命稳固明朝政权,避免灭
2023-03-10 15: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