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手造华章 | 王海乡:百年磨一刃 古镇“梅花”香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4-22 19:01:00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赵奕宁 东营报道

金玉相嵌的宝刀穿透夜色寒光凛冽,那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稀世珍品;铁衣覆雪的利刃伴随将士戍守边关,那是历史长河中的忠勇象征;快意恩仇的飞刀成就江湖传奇,那是武侠世界里的神兵利器。这些刀刃虽各有千秋,却始终与人间烟火隔着一层疏离。

唯有那一柄穿越四千载春秋的庖厨之器,以最朴拙的形态演绎着最精妙的智慧——它既能在案板间从容分割三斤肋排,亦可在葱段上施展游刃有余的巧劲。玄铁铸就的锋刃在与五谷杂粮的亲密对话中,在柴米油盐的日常交响里,用冷冽金属的温度焐热了千万个灶台,以刚硬之躯承载着中国家庭最柔软的悲欢,这便是深植于华夏饮食基因中的永恒信物——菜刀。

手造华章 | 王海乡:百年磨一刃 古镇“梅花”香

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就有这样一把传承了两百余年,陪伴了几代人的菜刀——麻湾梅花刀。

麻湾“梅花”刀具的锻打工艺始于明末清初,兴于清同光年间,距今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清咸丰年间,王辉一家从章丘老家因生活所迫,逃荒至麻湾镇,用家传的打铁技艺谋生。因打制的农具、菜刀等生产生活用具,因用料扎实,经久耐用,受到当地及周边百姓的喜爱。王辉成为当地最有名的“铁匠”。王辉将打铁技艺传承给儿子王之亨,王之享传承给儿子王学义。据龙居镇志记载,第三代传人王学义清末为义和团打制红衣大炮,换得黄豆3斗,名气越来越大,名望极高。新中国成立前,第四代传人王日志为解放军打制大刀、梭镖等武器。农村合作社期间,麻湾铁匠集中在农村合作社打制农具,之后为生产队打制农具挣工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土地承包,第四代传承人王日志让王家铁匠铺重新开炉营业。光阴荏苒,日月如流,从首代传人王辉算起,至现任传人王海乡,麻湾“梅花刀”已传承发展至第五代。

手造华章 | 王海乡:百年磨一刃 古镇“梅花”香

“下料、煅烧、锻打、磨光、淬火一道道工序都是人工完成。我们的刀没有机器生产出的美观,也没有那么高效,我一天也就能打15把左右,但一锤锤打出来的结实耐用。”王海乡告诉记者,锻打不仅是一项力气活,更是一项精细活,从下料到磨制,一共12道工序,全靠王海乡的一双巧手完成,每一个环节,他都精益求精,这也导致了他打制的刀具受人欢迎。

手造华章 | 王海乡:百年磨一刃 古镇“梅花”香

“最主要的就是煅烧和淬火,这个掌握不好,刀具质量就过不了关。”淬火时,伴随着“嗞啦”的声音,半封闭的铁匠铺顿时浓烟四起,呛入眼鼻,但王海乡稳稳地保持一个姿势,就连浸入水中正在淬火的刀具也纹丝不动。“根据不同的用途,在下料时我会选用不同的材料,淬火时也是一样,不仅仅是用水,有时也会用到油。”俗话说,打铁、撑船、磨豆腐,世上三大苦。12岁开始,到现在,王海乡干这一行已50个年头。多年来,王海乡在继承祖传传统工艺的同时,结合现代锻造方法,改进淬火工艺,苦心钻研,不断创新,打出的刀具椅背厚、刃口锋利,中间夹钢,韧度高、分量适中,耐磨耐用。如今,麻湾梅花刀销往全国各地,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梅花刀的身影。

手造华章 | 王海乡:百年磨一刃 古镇“梅花”香

“熊背冰身白纸刃”,这是百姓给麻湾“梅花刀”最形象的描述。“以前,它是我们吃饭的手艺,现在是传统技艺,我会一如既往地干下去,还要把它传承下去。”王海乡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22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山东青岛:多彩活动迎“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样性日科普主题活动上,志愿林长在指导学生辨识艾蒿。王海滨摄人民网青岛5月22日电 (刘颖婕)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古镇小学开展生物多样性日科普
2023-05-22 09:32:00
用声音雕刻经典 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一季)重庆站正式启动
...会”(第一季)重庆站正式启动。重庆站启动仪式现场。王海 摄该活动以地方作品征集、全国总征选为主体,以诵读为形式,展演群体涵盖全年龄段,立足语言文化传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
2023-08-01 18:40:00
“超模”王海珍:19岁与张艺谋传绯闻,23岁嫁富豪,如今怎样了?
...的地下情曝光。而地下情的女主角,正是时年19岁的模特王海珍。因为张艺谋超高的知名度,所以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引起轩然大波。有记者不久采访到王海珍,她没有否认,直夸张艺谋是个体贴
2023-01-12 09:55:00
本文转自:周口日报王海贤:扎根乡村育桃李 三尺讲台守初心记者 张洪涛 通讯员 廖颐雷 张倩“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这是太康县芝麻洼乡苑
2023-07-10 01:58:00
婆婆说她是亲闺女
...报本报记者 丁继坡近日,记者来到遂平县爱馨家园小区王海英家,看到家里收拾得十分整洁,婆婆王青荣的床单、被褥也十分干净,老人看起来很精神。记者指着王海英问老人:“她是谁?”老人
2024-05-10 00:18:00
1990年,17岁高中生杀害一对母子,现场留下6个字:仇我已经报了
...。警方根据这些线索,找到了一个嫌疑很大的人。他就是王海忠,当时只有17岁,是附近一所高中的学生。 知道嫌疑人可能是王海忠时,张志华有些震惊,又有些不敢相信。他跟王海忠其实是
2025-02-27 19:09:00
...秋 石军“都是可怜人,我希望他们能有个归宿。”初见王海卫,他坐着轮椅面带笑容,正在他创办的互助土族自治县爱巢残疾人托养院中和其他残疾人一起唱着歌。“在我看来,不逃避现实,勇于
2024-05-18 00:18:00
王海英:将亚运精神传递给更多残疾人
...转自:温州都市报她用“双手”和轮椅完成火炬传递过程王海英:将亚运精神传递给更多残疾人温都讯 9月15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温州站活动举行。在170位温州站火炬手中,有
2023-09-18 14:04:00
49岁的王海,在机场工作,收入稳定,家境富裕,70岁的老母亲,在城里有房子,每个月还有退休金,生活无忧。一天,王海拿了6个苹果去看望母亲,妻子知道后竟百般计较,大吵大闹要离婚,直
2024-02-23 10: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