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底是怎么回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20 15:2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向来被认为体现了陶渊明不畏权贵、不慕名利的高贵品质。

不过,在这个品质之外,其实陶渊明选择辞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和上司两家的世仇。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底是怎么回事

陶渊明的曾祖父名叫陶侃,是东晋的一位名将,因为性格耿直,不懂得转弯(看来是老陶家的传统),得罪了大将军王敦,被排挤到了当时还是化外之地的广州。

这个王敦出身于著名的琅琊王氏,与堂弟王导一起把持着东晋的军政大权,权倾朝野,陶侃自然是斗不过他们的。

但是,后来庾亮向王家发难,陶侃就站在了庾亮的一边,成为“倒王”的重要成员。

因此,陶家和王家是有着世仇的。

到了陶渊明这一代,这个仇依然没有解开,他的顶头上司王凝之,恰恰就是琅琊王氏的后人。

明白了这一层关系,也就不难理解陶渊明为什么非要辞职了。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底是怎么回事

说白了,这次督邮下来视察,虽然让陶渊明感觉受到了侮辱,但这并不是决定性的,而只是陶渊明辞职的一个由头罢了,真正让他下定决心要走的,其实还是因为他的顶头上司是琅琊王氏的人,即使这次不走,还有下一次、下下一次,就看陶渊明能忍受几次了。

可能连王凝之都没有料到,陶渊明连一次也忍不了,连官场上很常见的“装一下”都不装,直接就拍屁股走人了,还留下了一句千古名言——“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这句话表面上说的是督邮,其实真正的目标就在说王凝之——别看你的官比我大,但在我陶某人眼里,你就是个“乡里小人”罢了,老子不伺候你!

另外,还有人考证说,陶渊明说的“五斗米”,并不只是说的俸禄,而是因为王凝之信奉“五斗米道”,陶渊明是在一语双关,直接把矛头指向了王凝之。

不管怎么说吧,陶渊明这次辞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的上司是王凝之,两家是有世仇的,就算这次不辞职,离下次也不远了。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底是怎么回事

再说这个王凝之,家世还真不是一般的好,他的父亲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妻子也是大才女谢道韫,岳父更是名震天下的宰相谢安。

不过,王凝之却有点对不住这么好的家世,既没有遗传父亲那传世的书法,也没有学会岳父治理天下的才华,官当得不小,却碌碌无为,毫无建树,连妻子谢道韫都看不起他。

要说他唯一的一个“贡献”,可能就要数陶渊明因他而辞职了,正是因为这次辞职,才让中国历史上多了一位伟大的诗人,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化的意境。

或许,这就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吧!

另外,还有一个小知识可以介绍一下。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底是怎么回事

陶渊明说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很多人以为陶渊明一个月的俸禄就是五斗米,也就是20斤米,也太少了,一天还不到1斤米,连自己都养活不了。

其实,晋朝的工资并不是月薪,而是日薪,陶渊明的俸禄是每天五斗米,一家人每天有20斤米,生活还是很宽裕的。

而且,这还只是俸禄,陶渊明作为彭泽县的县令,还有300亩公田可以自由支配,根据《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记载,在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江南地区比较肥沃的土地每亩能产33斗粮食,300亩就能产9900斗粮食,也就是将近4万斤,是一年俸禄的5倍多!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收入,至于那些明里暗里的收入,就更没法计算了。

所以,陶渊明毅然放弃了这些富贵,才显得更加可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0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背后的东晋暗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义熙元年十一月,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彭泽县令的职位上,经过八十五天的“煎熬”之后,终于大澈大悟,毅然挂冠弃职而去。自此,东晋官场上少了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小
2024-04-29 15:55:00
本文转自:北海日报 东晋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人人耳熟能详,但很少有人会想,他作为彭泽县令,一县之长,工资为什么会如此之低。十升为一斗,每斗十二斤半。如果每月五斗米,不
2024-02-05 08:43:00
“薪水”一词的起源与钱无关,而是和陶渊明有关
...《忘川风华录》手游除了产生“薪水”这个常用语之外,陶渊明还有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传说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朝廷派了一位监察官(督邮)来视察,下属们
2022-12-30 22:03:00
陶渊明曾祖父陶侃的传奇人生\\\
当28岁的陶渊明初为人父,听到第一个孩子的第一声啼哭,既心情激动又喜上眉梢。他写下了《命子》这组诗,用了大量的篇幅,对自己的家族史进行了一次回顾,既是告诉儿子,咱们的祖辈声名赫赫
2023-11-10 15:17:00
归隐后的陶渊明是怎么过活的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说过,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己。表达了对陶渊明挂印弃官之后所著的《归去来兮辞》的推崇。故事发生在东晋年间,陶渊明被委以彭泽县令之职,这对于许多官员来
2023-01-01 16:51:00
透过“咏絮才女”谢道韫的婚姻斑窥东晋门阀浮沉
...居然信起了“五斗米”。“五斗米”能广为人知还是因为陶渊明。他“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田园,种豆南山的美谈为世人所称颂,很多人以为“五斗米”是指俸禄,实际上“五斗米”与王凝之有关
2024-04-29 15:59:00
诸葛亮身为隐士在做什么
...言。尧看到许由如此坚定,只好叹息着走了。第二种,“陶渊明型”:弃官退隐的隐士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隐士,曾任江州祭酒、镇江参军、彭泽县令等职。后因看不惯官场的趋炎附势,陶
2023-05-28 21:30:00
古代官员辞官后如何维持生计?不同情况的案例分析
...经常看到,古代许多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比如范蠡、陶渊明、李白、刘基等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只当了80多天彭泽县令就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成为一段流传至今的佳话。那
2023-11-15 08:17:00
儿子不成器,陶渊明写下一首“骂儿诗”,道尽了天下父母的无奈
...挥毫,“斥子诗”跃然纸上,字里行间尽显无奈与失落。陶渊明此作,不仅叹子不成器,更共鸣天下父母望子成龙却梦碎的哀愁。淡泊诗人何故怒?诗行间,家庭纷争父子情愁,隐现其间,引人深思
2024-11-05 10:2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