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盘点古代科举的“另类”状元们,考第一未必是状元
...而在古代科举场上,也是“意外”频出,考第一未必就是状元。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代科举的“另类”状元们。“另类”状元第一位状元:孙伏伽,贝州武城(今河北故城)人,唐朝武德五年状元,他是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更多
科举背后的权力与利益:状元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所熟知的状元,往往被认为是学问、文章天下第一,但真正在殿试中被录取的状元却不都是如此,他们或因书法、或因长相、或因名字,可能在最后关头发生变故。清末最后两位状元王寿彭和刘春霖都是因为名字好才中的...……更多
真·状元联盟:谁还不是个状元?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本报记者李雪萌内地现存唯一的状元卷,现藏青州市博物馆。▶▶中国历史上先后诞生了600多名状元,这些在科举选拔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为中国封建制度的稳定与社会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更多
盘点中国历史上五大状元之最,都是大人物
历代状元中,唯一由状元而成为皇帝的,是西夏天庆十年(1203年)癸亥科状元李遵顼。他是夏宗室齐王李彦宗之子,于天庆十年(1203年)参加西夏科举考试,廷试得中第一,成为状元。袭封齐王,又擢升大都督府主。后于西夏...……更多
古代的状元能授予多高品级的官职?
在古代科举考中状元和其他名次的进士最后被授予的官职品级其实相差并不大,当然,这里指的是文科举,如果是武科举的话,那么武状元和武进士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而且考中状元只代表仕途的起点,并不代表能成为人生...……更多
盘点古代科举奇葩事:考生在考场练“神掌”,被乾隆皇帝赶出考场
...到宋太祖赵匡胤面前。赵匡胤说:“好吧,你们就打架定状元吧。”王嗣中首先反应过来,他一把打掉赵昌言的帽子,露出明晃晃的秃顶。那场面太美。赵匡胤和群臣都乐呵呵地笑起来。于是,王嗣中就成为一名“打出来”的状...……更多
清朝状元王杰两袖清风,敢与和珅叫板
...关中老头,却偏不买他的账,这个人就是乾隆二十六年的状元王杰。在许多事情上,王杰算是和珅的对头。虽说王杰也算是乾隆的“圣眷”之人,殿试第三名被钦点为状元,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官至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和珅恨...……更多
乾隆钦点状元王杰题枣林张《张氏祭田义田记》碑
...自:衡水日报景县发现清代慈善扶助新文物——乾隆钦点状元王杰题枣林张《张氏祭田义田记》碑张海燕近期,“景州枣林张”后裔循线索寻到一块乾隆二十六年钦点状元王杰题撰的《张氏祭田义田记》功德石碑。该石碑呈横放...……更多
李白的另类寻官路,想做官却又没有参加科举
...的影响力已经很大,如果李白去参加科举考试,不说没有状元及第吧,万一名落孙山,那么脸面如何挂得住,李白的诗是豪放不羁,但现实中也没有办法那么随性。那么既然李白无法通过科举制度谋得官职,他该怎么办呢?前几...……更多
科举中的状元厉不厉害?状元在古代是怎样的地位?
清代民间家有说过这么一句话:“别把状元不当宰相,但也别把宰相当状元”科举中的状元厉不厉害?状元就相当于全国公务员考试的第一名,说不厉害那肯定是假的,而且是很厉害。但是状元暂且还不是官,本身就有不确定...……更多
从隋唐到明清,科举状元的历史变迁与影响
科举制度自创建以来,各个朝代状元及第的前景如何?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考试制度,始于隋朝,完备于唐朝,终于清末。从建立至清朝灭亡,历经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六朝,而其中又以唐朝为最...……更多
徐州历史上唯一一位“饽饽状元”李蟠
据媒体报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徐州李蟠状元府年内将开工修缮。因为李蟠是徐州历史上唯一一位文状元,这一消息引起了当地市民的强烈关注。被戏称为“饽饽状元”的李蟠身上有多少传奇故事?1300年科举史上,江苏出...……更多
科举考试:古代的公平选拔与官场变革
...学问以考试的形式来改变自己以及家族命运的机会。高中状元是每个莘莘学子的期望,可每一个人的学习水平不同,聪明的人一举高中,而大多数人都是参加了好几次科举才考中。比如神童刘伯温他12岁时就考中,而晚晴重臣曾...……更多
状元与进士:科举制度下的人生分水岭
...是一种社会阶层的划分。在这条漫长的仕途之路上,考中状元与仅仅中个进士之间的差距,可谓天壤之别。这两者间的分野,不仅仅体现在荣誉和地位上,更是关乎一个人的命运和前途。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何为状元与进士。...……更多
细数中国历史上科举状元中的奇人异事
...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人仕的唯一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历代状元有姓名可考者,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伏伽起,到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终,共有592人。脸皮最后的状元—...……更多
历史上哪个省出的状元最多
“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有产物,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颇具特色的现象之一。据有关文献显示,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上,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至清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其间1282年,历代封建王朝约举行科...……更多
从状元答卷揭示古代科举的严格与才华的展现
...统治阶级选拨官员的重要制度,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古代状元的故事。在古代状元是全国科举第一名,而且当时只有进士科第一名才可以叫做状元,由于进士本来就非常难考,这让状元更是难上加难。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一句话,...……更多
他战胜苏轼拿下状元,却仅一首诗传世
...张载等当时赫赫有名的才子……然而让人意外的是这届的状元并非苏轼,有一位叫章衡的人击败了苏轼等四位文学家当了状元,但是章衡却只有一首诗传世。然而对于皇帝将章衡封为状元这件事,苏轼也十分服气。神仙混战的科...……更多
明朝史上最倒霉的状元是谁,为何不到一个月就被处死
...,不过总的来看区别不是很大。古代的科举中,能够做到状元,无疑是非常厉害的。状元无疑是光宗耀祖的,从科举制诞生以来,状元的数量都是数的过来的,在历史上能够高中,是每一个寒门子弟追逐的目标。在明朝时期,科...……更多
赵楷以皇太子身份参加科举,成中国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
...大多寒门子通向仕途的唯一通道。如果谁参加科举,考中状元,那真的是光宗耀祖的一件事。在《范进中举》中范进,仅仅是在他50多岁考中了举人,便高兴得发狂。由此可见,状元郎对士子的吸引力。但是有这么一批人不用通...……更多
...国家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那么如果在科举制度之中中了状元,以现在的教育等级算什么呢。看完长知识了其实这个很难评判,因为如今所设立的这些学位根本没有一个是可以和我们古时候的状元所匹配的,当然方面那些考上状...……更多
在清朝300年江山中,整个四川大省,为何只出了一个状元
...个制度就是科举考试,而科举考试中,最让人关注的还是状元,古代那个省出了个状元那是无比荣耀的事情。但是,很奇怪的是,在清朝300年江山中,整个四川大省,只出了一个状元,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清朝江山大概是300年时...……更多
状元李春芳的幸运与平庸:科举考试背后的故事
...宫殿中进行,因此人们称之为殿试。通常来说,能够成为状元的人,是从数万名科举考生中脱颖而出的,因此每位历代的状元基本上都为国家做出了很多贡献,最终都能够受到重用。然而,在明朝时期,却有一位状元李春芳,他...……更多
古代云南学子的状元情结
...,云南出现了不少的秀才、举人、进士,但一直没有出过状元。中原地区科举的昌盛,让云南的官员和百姓都不甘心,希望早日出个状元,为云南人争气。也因这份状元情结,出现了许多寓意“高中”的建筑,其中西山龙门和状...……更多
金榜题名背后的荣耀与辛酸:揭秘科举状元与进士的真实生活
...是水墨山水画的开创者,有着非常高的成就。众所周知,状元所代表的荣誉是二甲与三甲所不能媲美的,后世在史书上对于状元的描写更是数倍于二甲与三甲进士功名。那么科举制中的状元和二、三甲的进士具体有什么区别呢?...……更多
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出了那么多状元,只有这十一位名留青史
...,科举制度兴起了一年多年,前后总共出了五百九十二名状元,虽然数量不少,但却只有为数不多的十一个人名留青史。他们分别是军事家郭子仪,文学家王维、张孝祥、杨慎,书法家柳公权、刘春霖,思想家陈亮,史学家王溥...……更多
明代状元后裔保留的一份科举试卷副本,吸引了众多专家前来参观
明代状元后裔保留的一份科举试卷副本,吸引了众多专家前来参观,专家强调,这一文物应该传承下去,成为民族历史的一部分。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直到清朝才废除,影响了1300多年。这种制度虽然存在一些负面因素,但也为...……更多
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榜眼,探花称呼怎么来的
...梦!当然前提是你要有才学,读书考取功名。古代考试中状元可不容易,首先要经过童试,过了这个还有院试、乡试、会试、以及殿试,殿试就是皇帝让钦差大臣主持的,一般情况下皇帝也会在现场观看。一旦中了状元,自然是...……更多
...数二的,因此,以苏轼的才华,在他生活的年代里,拿到状元,应该是不成问题的,然而苏轼的科举成绩竟然不是状元!更离谱的是,考官明明认定了苏轼的状元之才,可是却偏偏不给他状元!还不是考官看不上他,考官反而非...……更多
古人中了状元有什么待遇
...过了童声试成秀才了,在乡镇上说话也是有点分量的。中状元,那可是不得了的事,称之为“光耀门楣”“祖坟上冒青烟”,用过的东西、住过的地方和吃过的食物那可出名有讲究了,可以风靡一时。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在方国珍和朱元璋对决以前,我觉得方国珍细心的分析了一下自个的战斗整体实力,那时候的朱元璋我觉得战斗能力很强,而方国珍和朱元璋对比并沒有多少的优点
2024-06-26 16:48:00
朱元璋尽管是农户出生,但整治國家的方式也有帝王之术把握的驾轻就熟,只有靠部队牟取天地的君王,常有1个特性,方式强大。朱元璋方式极为强大
2024-06-26 16:51:00
在之前人们國家的封建社会時期里,朱元璋那位草根皇上但是很少有的,在元末明初時期,因为國家太过腐烂了,因此就引来老百姓有许多的埋怨
2024-06-26 16:52:00
“名嘴”海瑞,一骂成名。好一派洋洋洒洒之言,把朕骂了个狗血淋头!我看罢此疏,暴跳如雷———他这是儿子在骂老子,还是老子在骂儿子?一派强词夺理
2024-06-26 16:53:00
崇祯初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战乱遍及全国。洪承畴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战功不断,曾经设计伏击李自成。李自成全军覆没,只率领十八个部下骑马逃走
2024-06-26 16:56:00
郑成功(1624-1662),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名将。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
2024-06-26 16:57:00
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了三藩的叛乱,趁着告捷余威,康熙又把注意力转向台湾。台湾同中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在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本来连在一起
2024-06-26 16:57:00
洪承畴(1593~1665),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洪承畴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斯时
2024-06-26 16:57:00
从16世纪开始,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殖民者相继来到东方,抢占殖民地,开始了对中国的掠夺和侵
2024-06-26 16:58:00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在进攻宁远时受了重伤,回到沈阳就死了。其子四贝勒皇太极即位后金大汗,就是太宗。1627年,皇太极亲自率领人马
2024-06-26 17:01:00
当魏忠贤的阉党把明朝朝政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后金大汗努尔哈赤正不断在辽东进攻明军。萨尔浒大战以后,明王朝派了一位老将熊廷弼出关指挥辽东军事
2024-06-26 17:01:00
明朝是一个极度集权的朝代。朱元璋设计的帝国运行模式是一整套僵化的文官制度。这个制度中,文官和儒教处于主导地位,而武将则处于从属地位
2024-06-26 17:02:00
戚继光时代的明朝政府军,多年不事征战,加上待遇又低,武将看不到前途,士卒更看不到希望,空有一支二百万人左右的庞大军,队
2024-06-26 17:02:00
鸳鸯阵,中国古代阵法之一。火器广泛运用于战场后,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显著提高,大而密集的战斗队形难以适应作战需要。明代军事将领戚继光
2024-06-26 17:03:00
名人语录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戚少保年谱耆编·练兵议》戚继光是明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他不仅为保卫祖国海疆作出了杰出贡献
2024-06-26 1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