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古人处决犯人讲究秋冬行刑,你知道这是从何而来的吗?
古人处决犯人讲究秋冬行刑,你知道这是从何而来的吗?杀人肯定是要偿命的,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这都是一直以来的规定。看古装剧的时候,判决刑犯总会给他们一些死前的准备。犯人通过这些就知道自己的死期到了...……更多
古代刽子手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
...可能被判一个斩立决,那就不分春夏秋冬了,随时可以将犯人咔嚓掉,但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的。 现在我们知道了,从汉朝开始,刽子手工作的时间基本上只有半年,另外半年只能在家休息,这就造成刽子手必须在半年里挣到...……更多
揭秘为何古代处斩犯人,要在午时三刻进行?
...古代的小说中,还是在古装电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处斩犯人,选择“午时三刻”这个时间点。那么,古人为什么会挑这个时候呢,背后有什么寓意?古代时间不是实行24小时制,而是12时辰制,或者是百刻制。每一刻,等于14分...……更多
古代没有指纹技术为何犯人还要画押?这就是古人的智慧所在
...户籍消息,从而破案。我们看到古代的影视作品常常有让犯人签字画押的桥段,这让我们非常的不解,古代并没有现在先进的技术,自然也就是没有指纹库这样的高科技产物,但是我们看到不仅仅是古代在审问犯人时要求犯人签...……更多
古人行刑为什么都选择打屁股
...官,老爷怒斥一声“打”,公差们就会抄起棒子狠狠打向犯人的屁股。然而,“打屁股”这件事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背后,也包含着漫长的演变历史。关于“打屁股”的悠久历史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中,五刑包括了“笞、杖...……更多
在戏文或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在处决那些犯人时,朝廷的那些命官总会这样说:“午时三刻,推出去斩了!”尤其是犯人被押送在法场,如果时间不到“午时三刻”,还得等,等时辰一到,才能开刀问斩。为什么行刑...……更多
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从元代法律条文,看元代的刑事诉讼制度
...是苔、杖、徒、流、死。“苔”就是用小木片或者竹子对犯人进行抽打,“杖”就是使用大的木棒对犯人进行仗责,“徒”就是徒刑,“留”就是流放,“死”就是对犯人处以死行。在以往的朝代,比如汉朝苔杖刑的杖责数量往...……更多
古代女性遭受的酷刑与不公
...代女性来说,无疑是残酷的,生不如死的,因此,大多女犯人都会因为无法承受后果选择自缢。“浴桶刑”,源于古罗马的酷刑众所周知,浴桶多为圆柱形,玫瑰花瓣,香气逼人,女性用此物洗浴定时从头舒服到脚。然而,古代...……更多
为什么古代行刑要选在“午时三刻”?换个时间不行吗?
...善的地方,这一点我们从不少历史事件中就能发现。如今犯人被判处死刑都是秘密执行的,普通的老百姓并不能见到;但是在古时候死囚犯都是公开执行的,百姓可以现场围观。我们看剧的时候总是能听见“午时三刻已到,行刑...……更多
武则天时期的刑罚旱鸭凫水,究竟有多恐怖?
...段,通常也可以称之为冰火两重天,在一般情况下要先将犯人的衣服脱下来,大家不要想歪,正常情况下是不会脱上半身的,是脱连着鞋子和袜子的所有衣服。也就是说:要犯人第一时间把脚漏出来。紧随其后实施惩罚的官员往...……更多
古代比“点天灯”还残忍的刑罚,一碗面条就能让人痛不欲生
...教育。在监狱当中最轻的还要属挨板子,如果数量多的话犯人也会有性命之忧,其余的都是酷刑。很多犯人都很想一死了之,这样就不会忍受酷刑的折磨。历史上有诸多折磨人的酷刑,比如腰斩,凌迟,五马分尸,炮烙,点天灯...……更多
古代死囚吃断头饭,碗中为何要放一块生肉?而且他们还感激不尽
...种做法不仅体现了统治者的仁慈,也在某种程度上安抚了犯人的情绪,维护了社会的稳定。随着时间推移,断头饭不仅仅是一顿普通的饭菜,更成为了古代司法制度中彰显人性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人之将死...……更多
探讨“秋后问斩”
...行。很多人会难以理解,古代人真的是非常讲究,连处决犯人都要选择季节。其实,远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秋后问斩背后涉及的因素有很多,它是信仰、人情、法理多项要素的揉合的结果。其一阴阳五行说由于古代农耕文...……更多
古代行刑时间的演变:从唐朝到明朝的死刑执行规定变迁
...唐朝会那么看中白天行刑呢?主要是古人认为,白天杀掉犯人,可以起到震慑功能,也就是说让老百姓清楚地看到犯人被杀的惨状,以此不敢再进行犯罪。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史书里面写到“弃市”,也就是说行刑之后,要...……更多
盘点古代十大残酷刑罚,每一个都惨绝人寰,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史上最残忍的十大酷刑。第十种:烹煮,说白了就是烹煮犯人,把大锅烧满热水,随后将犯人衣服扒光放进锅内,随着囚犯的一声声惨叫,肉也被一点点煮熟,直到囚犯停止喊叫为止,更惨无人性的是,等到囚犯死了之后,他们...……更多
原来看守所里面生活是这样的!网友评论:别被电视剧误导了
...这一部分内容。观众们看到的是,那些被关押在看守所的犯人能经常与自己的家人联系。有些影视作品中,犯人甚至还染着头发,看起来十分光鲜亮丽。还有影视作品里,只要被关押在看守所,都可能受到狱友或是狱警的毒打,...……更多
清朝枷号刑罚揭秘:比凌迟还惨,犯人只能眼睁睁等死
在我们祖先那一代,有着很多惨无人寰的刑罚,让很多犯人是闻风丧胆,寻常的百姓根本就不敢做坏事,然而有钱的公子哥即使做了坏事也会有人庇护着,所以最后这些刑法还是落实到了一些可怜的穷苦百姓身上,他们大多数...……更多
为何古代死刑犯都是要“秋后问斩”
...历过这些环节,确认罪犯证据确凿后,此时关于如何执行犯人的死刑就有两种方案: 一种是罪大恶极者立即执行,一种是收监秋后执行。这种立即执行的罪犯,要么是损害了皇帝的利益,要么就是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负面影...……更多
清朝女犯人为何这么害怕去宁古塔
宁古塔没有塔,是让女犯人胆寒的魔窟。清朝时期有位叫方拱乾的人写过出名的话“人们都说黄泉路,如果到了宁古塔,就是十个黄泉也不怕了”,宁古塔到底有多可怕呢?今天就来聊聊宁古塔的可怕之处。宫廷剧经常听到“...……更多
电视中选择的“午时三刻”行刑,这一说法有什么意义,是真是假
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经常能看到处斩犯人时,判官会说:“拉下去,明日午时三刻问斩”,为什么一定是午时三刻,而不是别的时间呢?如果我说我国古代刑罚处置时间里,根本没有午时三刻这个说法,你信吗?古人将一天...……更多
古代女子最害怕的一种刑罚,没有痛苦却会让人羞愧自尽
...是非常残酷的,但是我们今天所要说的这种刑罚是不需要犯人承受身体的痛苦的,甚至还会让犯人没有任何感觉,感觉不到有任何的疼痛感。但是这一刑罚如果被实施在女犯人身上的话,女犯人都会羞愧的自尽,这究竟是什么刑...……更多
犯人处决后,遗体还需要这样处理,怪不得不能还给家属
“等一下,等一下!为什么犯人都已经执行死刑了,尸体还不给我们?”,这也许是很多死刑犯家属,在面对亲人离世悲痛时的第一反应。而实际上,死囚遗体在交还给家属之前,还要经历一系列的复杂手续。今天就让我们一...……更多
不见血的酷刑:贴加官的历史与影响
古代封建社会中,为了逼供,或者是纯粹只是为折磨犯人,发明了很多残酷的刑罚比如说凌迟、五马分尸、斩首等。但是有这么一种酷刑,不见血,并且看起来很简单,但是仔细一想就令人毛骨悚然。这种刑罚远比斩首更加残...……更多
古人为何经常在很多方面都要用到指纹呢
...到指纹呢?我们经常在古装电视剧中看到这样的情节,在犯人在招供的时候,便会有人拿出一张供书,然后让犯人在上面按一个手印,这就是“签字画押”。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我国古代因为封建阶级原因,很多贫苦农民阶级根本...……更多
揭秘古代杖刑的残酷真相
...》中曾记载着他在刑部监狱中亲眼看见的一件事:有三个犯人遭受同样的杖刑,为了少吃点苦头,他们事前都贿赂了行杖的差役。一个犯人送了三十两银子,被稍微打伤一点骨头,养了一个月的伤;第二个犯人送了六十两银子,...……更多
犯人将被杀头,皇帝问了个问题为何就无罪释放了
...人。但是呢,就这么一个“狠人”曾经也无罪释放过一个犯人,之所以释放这个犯人原因更是让人大跌眼镜,因为此人的祖宗大有来头。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他的后半生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不是在杀人,就是在酝酿杀人的路上...……更多
在古代,男子被判处以髡刑,虽然伤害性极低,但是侮辱性极强
...子的日常生活。01髡(kūn)刑,是中国上古五刑之一,为将犯人的头发和胡须剃光,是一种侮辱犯人人格的耻辱刑。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讲,剃头和侮辱搭不上边,但古人不光把头发看得很重,男子成年后还得蓄须。试想一个剃了头...……更多
古代为贵族定制的温柔酷刑,可以让受刑者在欢乐中死亡
...有一种有别于上述血腥酷刑的一种刑罚,在这个刑罚中,犯人一套受刑下来不留一滴血,身体完好无损。这种较为特殊的刑罚还被说成是最温柔的酷刑,那么既然被归于酷刑一类,受刑过程到底是什么才能如此特殊?笑刑过程这...……更多
古代犯人为何宁死也不愿被发配边疆
...让小编没有想到的是,路途这么遥远,他们居然要求这些犯人走着去,我觉得等到了双腿也已经废了,因为那个时候交通不发达,人们出行只能是靠马车,或者是骑马,但是当时他们可是朝廷的重犯,朝廷岂会让他们享受这般的...……更多
宋朝老龄犯人刑罚减轻考究
...到朝廷的奖赏,还可以得到一些法律上的特权。对于老年犯人的刑罚减免,中国的古代社会制度具有很强的延续性。春秋战国以来,各国对年老的处罚都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汉朝引入礼制,特别注重对老年人的优先照顾。而唐朝...……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高淳:送春亲兄弟 非遗共传承
“锣打心来鼓闹春,各位同志你细听,其他春歌先不表,歌唱党的政策好……”近日,在南京市高淳区古柏街道双红村安置小区广场上
2025-04-07 16:47:00
南京眼景区再添新景,徽派“和园”正式对外开放
江南时报讯(记者 殷文静)近日,南京眼旅游景区又添新景,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徽派建筑群——和园正式对外开放,清明小长假期间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
2025-04-07 16:48:00
郭沫若小24岁妻子于立群:年轻时真漂亮,图9书法远超如今书法家
【于立群和郭沫若在广州】于立群,大文豪郭沫若的第三任妻子,1916年出生于广西贺县人(今贺州市)。于立群出身名门,她的祖父于式枚是清朝同治年间科举考试的榜眼
2025-04-07 17:26:00
阮友兰:因过分美丽,皇帝不惜违背祖训立为皇后,晚年不看她一眼
当高深莫测的皇室贵胄突然降临平民世界,并与常人享有同等地位的时候,他们的生活也得到了相应的关注。就比如我国大清王朝末代皇帝溥仪和皇后婉容以及嫔妃文绣之间的感情生活就是这般
2025-04-07 17:34:00
秦始皇49岁猝死,原因是吃了这个,网友:咱父母也要当心
战国末期,七国混战,合纵连横,硝烟不止。嬴政13岁继位为秦王,当时秦国内有太后,外有吕不韦和嫪毐,嬴政能在这些人的夹缝中成长
2025-04-07 17:34:00
电灯经过了怎样的演化过程?爱迪生为什么能成为“光明之父”?
爱迪生从无数次实验中总结出,要发明电灯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解决灯丝很快被氧化的问题;二是需要有合适的材料作灯丝,通电后既能发光又能耐高温
2025-04-07 17:51:00
韩信在垓下是怎么样将项羽打得几乎全军覆没的?
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一直相持不下,最终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归刘邦,鸿沟以东归项羽。刘邦同意了项羽的停战请求
2025-04-07 18:16:00
相士劝皇帝不要出宫,皇帝不听怒道:回来便杀你!相士:您回不来
相士劝皇帝不要出宫,皇帝不听怒道:回来便杀你!相士:您回不来前些年有一部非常火爆的大型古装电视剧几乎人人知晓,它就是《隋唐英雄》
2025-04-07 18:30:00
追思先烈 寄情清明 东明县沙窝镇开展2025年“我们的节日・清明”宣讲活动
大众网记者 徐德波 通讯员 樊伟巍 东明报道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近日,东明县沙窝镇组织开展2025年“我们的节日・清明”宣讲活动
2025-04-07 18:33:00
鸦片战争两大谣言:英军只出三分力 清军怯战 事实恰恰相反 上
前言上一篇文章,我们介绍了两江总督裕谦,倾全力设计的防线,结果200门炮却只轰死2名英军,最终两江总督裕谦愤恨自尽,他也是整个鸦片战争中
2025-04-07 18:43:00
编者按齐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这些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2025-04-07 13:12:00
权谋开国:贾充与西晋王朝的暗黑奠基
当贾充命令部下成济将长矛刺入魏帝曹髦的胸膛时,溅起的鲜血不仅染红了洛阳的宫阶,也彻底撕裂了曹魏王朝最后的尊严。这位以权谋著称的权臣
2025-04-07 09:51:00
决裂与继承:新与旧的纠缠 ——《自由古巴》新书分享活动圆满结束
4月5日下午14:00,学者沙青青、《自由古巴》一书译者林剑锋来到上海图书馆东馆,一起聊聊“好望角”新书《自由古巴:革命
2025-04-07 10:38:00
大皖新闻讯 合肥,地处江淮之间,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旧誉为“中原之喉”。既是历史上南北征战之地,又是南来北往之交通要塞
2025-04-07 09:01:00
一卷英烈谱,一脉忠义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宁晓洁 威海报道海风裹挟着咸涩的春寒掠过荣成市宁津街道南港头村,成片的海草屋顶在阳光下泛着银灰色的波纹
2025-04-07 09: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