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犯人处决后,遗体还需要这样处理,怪不得不能还给家属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0-26 10:54:00 来源:迷雾调查

“等一下,等一下!为什么犯人都已经执行死刑了,尸体还不给我们?”,这也许是很多死刑犯家属,在面对亲人离世悲痛时的第一反应。

而实际上,死囚遗体在交还给家属之前,还要经历一系列的复杂手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秘密,看看犯人死后,他的遗体到底都经历了什么吧!

犯人处决后,遗体还需要这样处理,怪不得不能还给家属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一点,死刑是法律上最严厉的刑罚,执行死刑的过程也是极其严肃的。

你可能会觉得,人都已经死了,法律还有什么可管辖的呢?但事实上,死刑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合法、合规、合乎程序。毕竟,这是一场涉及生命的裁决,程序中的任何一点差错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在执行完毕后,第一步其实是由医生或专业人员确认犯人的死亡状态。这听起来有点荒唐,难道你还怕犯人“诈尸”吗?

但事实上,确认死亡就是非常的重要,犯人遗体必须经过解剖,以确保死亡原因与执行方法一致——这就是所谓的“程序合法性审查”。为的就是防止犯人死于非命,或受到其他折磨虐待致死。

在1980年代,美国曾有一宗著名的案例。在执行电椅死刑时,法医确认犯人已经死亡,但事实上,在后续解剖中却发现,犯人早在执行前几个小时,就因突发心脏病去世了。

这一乌龙事件让监狱方面非常的尴尬,甚至还引发了公众对死刑执行程序的质疑。正因为有了这些前车之鉴,确保死亡确认与解剖过程的严谨就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法医鉴定。法医的职责就是确认死刑的执行是否完全符合法律要求,这不仅包括对死刑犯的医学评估,还包括对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出现的证据的保留。

犯人处决后,遗体还需要这样处理,怪不得不能还给家属

2012年,某国家执行一位毒枭的死刑时,法医通过详细鉴定,确认死刑执行方式符合国家标准,但也发现了此前他所服用的药物对心肺会产生的潜在影响。法医把这些信息记录在案,就是为了规避后续的麻烦。

说到这,或许你能理解了,为什么犯人尸体不能直接交给家属。即便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可能显得有些多此一举,但对于法律与公正来说,这一系列繁琐的程序却是必不可少的——谁都不想让冤假错案有翻盘的机会,尤其是在死囚生命已经终结之后。

当然,也不排除部分死刑犯的遗体,还可能有其他官方用途。

首先就是医学研究,有些犯人的器官会被捐献出去,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下去。也有些时候,犯人遗体会被用来做一些“特殊的司法培训”——法医们需要练手,而死刑犯的尸体就是最佳的“课本”!

曾经有一个知名案例,1997年,美国一名死刑犯自愿捐献自己的身体供医学研究和司法培训使用。法医学学院的学生通过对他的遗体进行解剖,掌握了心脏停跳后的生理变化过程,并在法医学研究领域中取得了突破。这些研究成果后来被写入医学教科书,为学生们提供了重要的学习素材。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些“特别培训”的机会,年轻的法医们可能在真正面对案件的时候,就会变得手足无措。

当然,这些操作都是严格保密且合规的,毕竟,没人愿意看到死去的亲人,在法医的手术台上再遭一遍罪。

不过,话又说回来,犯人自愿捐献器官,这也算是对社会的一种回馈吧。在2015年,中国有一名死刑犯在死前签署了器官捐献协议,他的器官最终成功挽救了三名病重患者的生命。

虽然此人生前做下的罪孽罄竹难书,但这也算是将功补过了吧,也是他们最后能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了。

犯人处决后,遗体还需要这样处理,怪不得不能还给家属

可对于家属来说,他们大多都想要亲人的遗体赶快回家入土为安。有些家属也因此颇为无奈,但最后只也能选择接受现实。

2018年,印度曾发生一起类似事件。当地一名死刑犯的遗体因涉及多起谋杀案,被司法部门用于存档取证。虽然家属强烈要求领回遗体,但由于案件的复杂性,遗体的处理过程被一再推迟,直到一年后才被允许领回。在这期间,犯人家属非常痛苦,但这也是司法程序必须遵循的规则。

而且,对于某些特殊的罪行,遗体的处理也必须考虑社会影响。如果死刑犯的罪行特别恶劣,例如涉及多条人命或严重的暴力犯罪,公开交还遗体可能会引发公众的不满。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遗体的处理会低调进行,以避免不必要的舆论。

最后,我们来说说犯人尸体最后要怎么处理。

犯人尸体最后的归宿有多种可能,通常情况下是火化,当然,也有的国家允许土葬。

不过,如果没有家属认领,这些遗体就会被埋在所谓的“无名氏”墓地。在某些国家,甚至会有专门的“无名氏墓地”,那里埋葬的都是没有被家属认领或是无人认领的尸体。这些墓地大多没有什么装饰,甚至连标记也很少,就像是被全世界遗忘了一样。

2020年,有日本媒体报道了一处“无名氏墓地”,那里草木丛生,只有少量的木质标记表明这里埋葬着一些没有亲人认领的逝者。这样的墓地,其实承载着社会对这些人的最后一丝尊重。

不过,也有例外的情况,某些家庭愿意不顾一切地取回遗体,将其安葬在家族墓地中,这样至少能够让他们的亲人在最后找到一个归宿。

对于这些家属来说,也许这就是他们唯一能为自己亲人做的事情了。无论生前犯了什么错,最终家属都希望他们能得到一个安宁的归宿。

就像在2021年,美国的一位死刑犯家属,就经过长时间的法律斗争,终于得以取回亲人的遗体,并将其安葬在家族墓地中。这对家属来说,或许是对痛苦的一种告别,亦或是对亲情的一种延续。

所以说,犯人的遗体处理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而这些繁琐的规章制度,虽然听起来有点冷酷,但也有其合理的存在意义。

毕竟,任何生命的结束,都是一件严肃而值得尊重的事情,即便是那些打破了法律的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6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刽子手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
...体不要彻底砍断,哪怕留一层皮连着也好,以便家属收敛遗体时能请人将其伤口缝合,从而完完整整地下葬,避免死无全尸。到了清朝,刽子手的工资高得令人咋舌,或许这与满清统治者的信仰有关
2023-05-03 06:49:00
死刑犯被枪毙后,为何遗体不能轻易归还给家属?背后原因令人心酸
监狱—这个词一提起来,大家可能都会皱皱眉头,想到铁窗生涯的严苛与压抑。但你有没有想过,那里的日子究竟是怎样的?让我带你走进那些大门紧锁的院墙,看看服刑人员是如何度过每一天的,从点
2025-02-25 18:48:00
古代犯人受罚为什么只打屁股
...,即是。死就是死刑,分为刮、斩、绞等,绞因得以保全遗体而稍轻于斩,而刮刑则最为残酷、惨烈。两相比较,上古五刑更残酷。而封建制五刑中的“杖”,就是我们俗称的打屁股,在五刑中算是
2023-04-23 15:30:00
毛骨悚然:男子将7岁女童杀害,加热尸体性侵后丢弃铁轨!
...。25岁男子小林辽被控杀人、强制猥亵致死、抛弃及损坏遗体等7项罪名。然而毫无反省之意的他最终还是逃脱死刑判决,引发舆论的强烈愤慨。时间回到一年多前的2018年5月7日,日本新
2024-06-28 12:51:00
系列杀人焚尸案犯人狱中去世家属索赔被拒,监狱:因病正常死亡
...方通知说张学忠不行了,当日张学忠因癌症在监狱去世,遗体被送往新乡市殡仪馆。“父亲的遗体目前还存放在殡仪馆,我们是想等到他的案子搞清楚后再火化。” 张学忠家属申请700余万元
2023-05-20 07:46:00
...属一同前往济南市第二殡仪馆领取受害人柳云(化名)的遗体。“女儿今天就能回家了。”李秀娥有些哽咽地告诉记者。(柳云在冠县老家的房间)大河报此前报道,2020年,山东冠县女孩柳云
2025-04-06 16:28:00
遗体捐献:使用后的遗体是如何处理的,会被火化还是被丢弃?
...头,有一种选择可以让逝者以另一种形式延续其存在——遗体捐献。这不仅是对生命的最后致敬,也是对医学教育和科研的宝贵贡献。然而对于遗体捐献后遗体的处理,公众往往知之甚少。它们会被
2024-06-26 18:09:00
湖北21岁女孩晨跑遇害,尸体受辱!凶手已被执行死刑
...岁女子朱某到湖北竹山县南山公园晨跑后失联,11月5日,遗体被发现。11月8日深夜,当地公安局通报称,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公开资料显示,朱某被找到的湖北竹山县南山公园,建成于20
2024-02-20 11:39:00
苏联历史最惨痛一页:事后高压水枪冲洗血迹,急忙掩埋遇难者遗体
...事后当局迅速清洗现场,用高压水枪冲刷血迹,将遇难者遗体抛入矿坑草草掩埋,仿佛一切从未发生。这场“消失的悲剧”背后,藏着怎样的真相?导火索:工人为何被逼上绝路?1962年,苏联
2025-03-11 17:5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记者走基层|医药管理双中心 基层用药更安心
11月7日,在故城县医院,药学部主任秘相征(右)和审方中心主任冯晓林对已开具的处方进行复核。 河北日报记者 李东宇摄11月7日15时
2025-11-14 07:56: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志燕)近日,九江市民李女士(化名)在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发帖反映,九江市“学车之星驾校”存在违规经营问题
2025-11-14 06:49:00
《诗经》里最潮的“打卡地”,为何都在河洛?
大河网讯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洛文化分布于黄河流域核心区域,地处中原的腹心地带
2025-11-14 06:48:00
温情入户 心愿到家——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社工助力“慈善微心愿”圆满送达
鲁网11月13日讯一袋大米、一提面包、一件厚实的棉衣……这些看似平常的物品,是困难老人藏在心底的朴实愿望。近日,随着莱芜慈善总会“慈善微心愿”活动的深入开展
2025-11-13 11:10:00
多彩贵州网讯 对食管癌患者而言,手术台曾意味着三重考验:颈部、胸部、腹部的三道切口,术后不敢咳嗽的憋闷,以及漫长的康复周期
2025-11-13 11:22:00
守护“肾”命谱新篇——烟台毓璜顶医院莱山院区肾内科启用一周年暨血管通路中心成立侧记
鲁网11月13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李添祎)2025年11月,烟台毓璜顶医院莱山院区肾内科病房迎来了启用一周年的重要时刻
2025-11-13 11:45:00
淄博市博山区第六中学:石榴结同心 书香润校园
鲁网11月13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田东徽 石亮)近日,淄博市翗翗助学服务中心资助淄博市博山区第六中学的四个“红石榴图书角”正式“安家”校园
2025-11-13 11:45:00
11月12日,#家长距离老师只差教师资格证了#冲上微博热搜。起因是有网友近日发视频感慨:“现在的家长越来越全能了。既要教孩子语文
2025-11-13 12:06:00
东南网11月13日报道(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肖蔚男 通讯员 黄钊伟)“你们来啦,快进屋坐!”南安市水头镇龙风村的小巷里,贺兰艳快步向前
2025-11-13 12:07:00
11月12日,“离婚证后面有囍字”冲上热搜。视频中,有网友手持离婚证,在灯光下轻轻晃动,证件背面一枚透明的“囍”字在光线映衬下显现出来
2025-11-13 12:50:00
近日,一位辅警“火”出了圈。连周围的商铺老板都说,就冲他这份认真劲儿,“火”是早晚的事。这位辅警名叫李超,在鄂州市杨湾路口执勤
2025-11-13 13:14:00
近日,鄂州李sir刷屏网络。晨曦微露时,他手持指挥棒守护行人安全;风雨交加中,他用身体构筑移动屏障;高温酷暑里,他的衬衣浸满汗渍仍激情不减
2025-11-13 13:14:00
大皖新闻讯 11月13日,六安市霍邱县交通运输局与霍邱县地方海事处发布了“关于拟撤销渡口的公告”,拟对王截流渡口、上台渡口予以撤销
2025-11-13 13:59:00
参会报名 | 2025世界物联网大会·交通车联高峰论坛
“技术启航,智慧重塑国际汽车贸易新版图”2025世界物联网大会•交通车联高峰论坛11月即将在京召开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
2025-11-13 14:40:00
农行沂水县支行营业部:重复上演的“未完待续...”
鲁网11月13日讯“大爷,早上好啊!今天水已经开了”“诶,你好同志,谢谢哈”,这是农行沂水县支行营业部大堂经理每天早上跟环卫工人孙大爷的简短对话
2025-11-13 14: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