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科普爱心大使”出席广州科普活动周
...爱科学崇尚科学”为主题的2023年广州科技活动周在琶洲·灵感创新展馆启幕。今年的科技活动周将持续至5月31日,广州市、区多个部门将推出430余场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群众性科普活动,数量较去年同比增长超16%。触摸精尖,...……更多
【巾帼风采】科学岛上“种太阳”
...要多个团队紧密配合。“科学家的思维有时会天马行空,灵感来了就想立马实现。”黄素贞说,她十分理解科学家的这种“状态”,但这也会给质量管理团队带来难题。根据要求,科学家开展新项目研究时,需要详细进行需求分...……更多
...竺可桢学院常务副院长葛坚表示,学校打造“思想引领—灵感激发—探索研究—科创实践”全链条人才培养模式,激活教师和学生主体动能,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打造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特区日前,浙江大学生命演化研究中心教...……更多
孟川脱口秀与科幻大片“交集”的背后
...观众的脑力之外,产生爆梗和惊喜。”女儿“贼可爱”是灵感来源喜欢科幻的孟川,育儿方式也有“科技含量”,他会给女儿戴着“智能手表”,这样可以定位,不怕孩子丢了,“有一次孩子找不着我,自己回姥姥家了,我一查...……更多
大数据中心科研站来了“流动”博士后
本文转自:文汇报大数据中心科研站来了“流动”博士后上海探索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联动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研究成果持续赋能“一网通办”。 本报记者 邢千里摄 ■本报记者 占悦王...……更多
...续全力保障两套在轨装置的平稳运转,为创新性空间材料科研成果的获得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更多
特殊食品、婴儿奶粉、咖啡茶饮……无锡:打造千亿级“东方食品谷”
...特殊食品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创新机构,即建设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构建科研创新、中试熟化、产业孵化三大基地,完善产品测试、标准研发、学术交流三大中心,致力于服务打造特殊食品产业,并辐射和带动全国特殊食品行...……更多
新型研究型大学教师为何更重视学生培养
...科研敏感性”,自己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科研灵感。相比之下,我国很多传统研究型大学的教师需要在教学收益、科研收益、服务收益、外出报告收益、成果转化收益等诸多收入分配要素中进行比较和权衡。由于教学...……更多
...着研究的深入,迅速发展的商业卫星行业激发出团队更多灵感,让他们有了更明晰的目标——专注研制卫星科学载荷,真正实现在轨科学观测。“这一过程体现出天格计划一个突出特点。”曾鸣告诉《中国科学报》,从设立计划...……更多
冬奥倒计时!防寒服“黑科技”曝光,可瞬间变暖,研发团队来自湖北
...在武汉纺织大学技术研究院4楼“基于纤维材料的交叉学科研究团队”成果展示厅。“热湿调控功能纤维”的神奇散热功效演示“这是中石化在几年前主动找我们进行定向研究的,团队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做出来,把技术转交给中...……更多
...元丰富的“变量”,是闷头于实验室所无法模拟的;思维灵感也好,实验数据也罢,也都离不开实践的修正优化。乡土中国,理当是检验知识含金量的最大舞台;而每一点知识带来的实际改变,则让人更清晰看到何为“读书的意...……更多
...校门两校签订的合作协议囊括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联合科研、大学治理、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社会服务六大方面。这是两校携手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智慧的生动实践,并致力为服务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更多
清华大学获芯片领域重要突破!
...展的时代,该科研成果以光子之道,为高性能算力探索新灵感、新架构、新路径。相关科研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的国际期刊《科学》。化“深”为“广”:分布式广度光计算架构。智能光计算作为新兴计算模态,在后摩尔时代展...……更多
应保证科研成果“公平、公正和科学”地被发现
...40多年间,她历经了研究方向不被主流认可、拿不到任何科研资助、面临失业危机、罹患癌症、降职降薪、被边缘化等一系列挫折,年收入从未超过6万美元。是什么力量支持卡塔琳朝自己的科研目标坚持前进?无疑,卡塔琳拥有...……更多
日本科学家评价:来到中国科研才发现,有三点是日本比不了中国的
...长,对于科技的发展是非常注重的,想要发展科技,那么科研人才是首要条件,科研人才可以说是每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根本,如果在一些科技领域没有相应的专业人才的话,就需要花费大价格去引进国外优秀科研人才。就像是...……更多
...渐从“评项目”到“选人”的转向,重点考察参赛学生的科研潜质,也让一部分由家长、老师越俎代庖的“大师课题”无所遁形。“三个随机”确保考察“真课题”根据今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要求,面向入围青少年科创...……更多
...除了退居二线的科学大家,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一线科研人员走到“聚光灯下”。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中,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学家化身科普大使,走进校园、科技场馆和乡村,向公众讲解科学。...……更多
中国航天官宣:月球科研站选址南极,背后原因曝光!
中国航天终于宣布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消息:月球科研站将选址在南极。这一伟大的决定引起了全球科技界的巨大关注和热议。众所周知,南极作为地球上最寒冷、最贫瘠的地方之一,仿佛是与月球一样残酷的极地环境,但却成...……更多
直接关乎权利的规范构成与制度保障
本文转自:法治时报郭创拓谈科研自主权的法律属性——直接关乎权利的规范构成与制度保障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郭创拓在《政治与法律》2024年第1期上发表题为《科研自主权的法理阐释与制度完善》的文章中指出:自主从事科...……更多
...家表示,科技发展和科研突破为科幻创作提供不竭的创意灵感,科幻创作者提出的想法和可能性,也启发和促进着真实科研工作的开展。“国家大力发展的未来产业中,很多都是非常科幻的产业。人工智能、量子科学、脑科学…...……更多
久久为功者进
...看来,做研究要实事求是,踏踏实实,功夫不到就不会有灵感。 笨功夫成就大功业。吴文俊被身边人公认为非常勤奋、非常刻苦,他在27岁时开始研究拓扑学,37岁时获得中国第一届自然科学奖最高奖项,82岁时站上首届国家...……更多
...职中国海洋大学,成为一名高校教师,开始了独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高珊的研究方向是以单细胞真核模式生物——嗜热四膜虫为研究体系,从事表观遗传学研究。四膜虫是一种50微米左右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因生活在水中被称为“池...……更多
以一抵百,绿色海量光子存储迎新纪元
...些数据,平铺开来相当于一个标准田径场的面积。而此次科研团队开发的三维纳米光子存储可以将存储空间节省至一台电脑大小,极大地降低了经济成本。此外,为了维持数据库严苛的运行环境,如恒温恒湿、防磁防尘等,需要...……更多
...春、吉安区域油菜产业。该院坚持政治建院、人才强院、科研立院、产业兴院,深入推进党委领导的院长负责制试点,激发全院科研活力,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去年7月,宜春市科学院启动了党委领导的院长负责制试点工...……更多
本文转自:玉林日报科研申报流程是一个系统且严谨的过程,它涉及多个环节,旨在确保科研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今天带你了解一下医学类科研课题申报的流程及其要点。一、确定研究的主题和方向科研人员首先...……更多
科教融合:欧洲应用科学大学的实践与挑战
...各国命名不一,但英文名字逐渐统一为应用科学大学。1.科研需求的驱动力刚开始,应用科学大学的主要职能是教学,但随着其发展,科研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教师除教学之外的一项重要任务。欧洲应用科学大学科研功能的兴...……更多
...,通过近四年的努力,一支多学科融合、底层技术扎实的科研团队已经形成。参与此次研究的,除了领衔的脑智卓越中心外,还有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海南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临港实验室、上海...……更多
...上句号后,我们的探月步伐跨入一个新阶段——建设月球科研站。4月25日,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深空探测实验室主任吴伟仁院士在2023年“中国航天日”第一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披露了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方案。...……更多
...磁吸效应,加强高层次基础学科人才储备,引导更多一线科研人员坐稳坐住“冷板凳”,勇攀高峰勇闯“无人区”,更好服务“国之所需”刊第五版 ……更多
明确科学研究的“可为”与“不可为”
...规范指引(2023)》在山东省一家民营化工企业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工作。【新政】◎本报记者 刘 垠编者按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需要构建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新时代新征程...……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已知宇宙最亮的天体有多亮?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在宇宙中的众多恒星之中,太阳的亮度其实并不算高,实际上,若论真实的亮度,地球夜空里的那些我们肉眼可见的恒星,绝大部分都比太阳更亮
2024-05-30 13:45:00
40亿年前金星也是宜居星球,持续了30亿年之久,如今却成炼狱
大家都知道,在我们太阳系的宜居带当中,除了我地球之外,还有火星以及我们今天要说的金星,金星和我们地球有姐妹行星的称呼,因为两者形成的时间相差不久
2024-05-30 13:46:00
火星距离地球2.25亿公里,宇航员到火星去,需要多长时间?
在太阳系中,火星算得上是地球的“近邻”了,地球上的我们,仅凭肉眼就能看到它,所以从古到今的人类,都很关注这颗红色的星球
2024-05-30 13:46:00
2024年后,身份证1963-1973年的人要面临3大问题,早了解早做打算
回想起那个没有互联网的年代,我们的父辈们靠双手和辛勤汗水书写着属于他们的青春。而今,时间的车轮已滚滚向前,1963至1973年间出生的这代人步入知天命之年
2024-05-30 13:46:00
为何人类找不到外星人?一个比黑暗森林更可怕的理论,给出了解释
在浩瀚的宇宙中,像地球这样的星球其实并不算罕见,根据科学家的保守估算,仅仅是银河系,就至少有3亿颗系外行星拥有与地球类似的条件
2024-05-30 13:47:00
宇宙会终结于大坍缩还是热寂?科学家深入研究后发现:可能都不是
人类曾经以为,宇宙在整体上是静态的,它既不会扩张,也不会收缩,但后来科学家却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观测数据表明,宇宙是处于一种持续膨胀的状态
2024-05-30 13:48:00
曲速引擎到底有多厉害?人类一旦掌握,即可在浩瀚的宇宙中穿梭!
我们人类的梦想是进入浩瀚的星辰大海,但宇宙中遥远的距离,却是一个我们难以逾越的障碍。一个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我们所在的太阳系
2024-05-30 13:49:00
如果真有时间机器,那未来的人类,为什么没有来看我们?
时间机器是很多科幻作品中的常见设备,利用这种机器,我们可以穿越时空,到达过去或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尽管现在的我们并没有能力制造出时间机器
2024-05-30 13:49:00
超级地球在宇宙中到处都是,偏偏太阳系里却没有,为什么?
自从知道了地球只是太阳的一颗行星之后,人们就提出了一种合理的推测,即:宇宙中其他的恒星,同样也有自己的行星系统。1995年
2024-05-30 13:50:00
地球每年远离太阳15毫米,为何10亿年后会因为太热而不适合生存?
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一直在源源不断地向外释放出光和热,而太阳释放的能量,其实是来自于它核心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中所损失的质量
2024-05-30 13:52:00
既然宇宙诞生于138亿年前,那在139亿年前,又存在着什么?
宇宙的年龄有多大?这个问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答案,那就是138亿年。实际上,这也是科学界目前对宇宙起源的普遍观点,尽管如此
2024-05-30 13:52:00
为了保护孩子们,60岁保安拿着钢叉冲了上去!
近日,新华每日电讯视频号播发了一段保安大爷在校园内“大战”野猪的视频引起广泛关注据核实,该事件发生于5月23日一头野猪突然咬坏了铁栅栏冲进安徽铜陵市金狮小学校园保安崔国平拿着钢叉对野猪进行阻拦现场视频显示野猪进入校园后
2024-05-30 13:55:00
人类有多渺小?两张真实拍摄的照片,清楚地告诉你答案
作为地球上已知的唯一一种拥有高等智慧的生物,人类堪称是当今地球上的一代霸主,而这也正是人类引以为傲之处,不过这一份骄傲只限于地球之上
2024-05-30 13:55:00
人类已知最可怕的理论是什么?
作为地球已知的唯一一种拥有高等智慧的生物,我们人类非常善于观察、总结和思考,我们以科学的方式不断地探索世界的奥秘,并逐渐形成了各种理论
2024-05-30 13:57:00
小伙为长胖网购猪饲料商家报警:以为他想轻生
“一客户购买店里激素类药物,我告知客户不能给人使用,但客户使用后询问会不会出人命,怀疑其有自杀倾向。”日前,鹿城公安分局南郊派出所收到这样一条警单
2024-05-30 13: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