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地球每年远离太阳15毫米,为何10亿年后会因为太热而不适合生存?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30 13:52:00 来源:魅力科学君

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一直在源源不断地向外释放出光和热,而太阳释放的能量,其实是来自于它核心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中所损失的质量,除此之外,太阳还有一种损失质量的途径,那就是“太阳风”,简单来讲,“太阳风”就是太阳释放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

地球每年远离太阳15毫米,为何10亿年后会因为太热而不适合生存?

也就是说,太阳的质量其实一直在降低,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引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既然太阳的质量一直在降低,那它产生的引力也会相应地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地球就会离太阳越来越远。

从整体上来讲,太阳释放的能量以及“太阳风”都可以认为是均匀的,所以我们只需要在地球附近测出它们的平均值,就可以计算出太阳每秒会损失多少质量,然后就可以结合相关的理论估算出,地球因为这个原因远离太阳的具体情况,

已知的观测数据表明,近些年来,太阳每秒损失的质量在427万到470万吨之间,科学家根据其平均值估算出,地球公转轨道的平均半径每年会增加大约15毫米,也就是说,地球每年会远离太阳15毫米左右。

地球每年远离太阳15毫米,为何10亿年后会因为太热而不适合生存?

可以看到,这个速度是非常缓慢的,之所以会这样,其实是因为太阳的质量大约有2000亿亿亿吨,与之相比,每秒400多万吨的质量损失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即使太阳一直在以这样的速度损失质量,那在过去的46亿年时间里,太阳也只是损失了其初始质量的大约0.03%。

不过地球毕竟是在远离太阳,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日子里,这样的情况还会持续下去,所以一个合理的推测就是,随着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不断变远,未来的地球应该是会降温的。

然而科学家却告诉我们,这样的情况不会发生,与之相反的是,地球会在未来越来越热,以至于地球在10亿年后会因为太热而不适合生存。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就是:因为太阳自从诞生以来就一直在变亮。

地球每年远离太阳15毫米,为何10亿年后会因为太热而不适合生存?

为什么太阳会持续变亮呢?简单来讲就是,太阳的核聚变只会在其核心反应区发生,反应类型主要是氢的核聚变,也就是氢聚变成氦,但由于太阳核心的温度无法“点燃”氦的核聚变,因此反应产生的氦就会在太阳核心堆积,进而导致太阳核心反应区的能量密度降低。

太阳需要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辐射压力”来平衡自身的引力,能量密度降低了,太阳就会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收缩,这会导致太阳核心的温度升高,而温度升高了,那些原本位于核心反应区外侧边缘的一些氢就会开始发生核聚变,如此一来,就相当于太阳核心反应区扩大了一点点,释放的能量也就高了一点点,随着上述过程的反复上演,太阳就会越来越亮。

地球每年远离太阳15毫米,为何10亿年后会因为太热而不适合生存?

要知道在宇宙中像太阳这种中等质量恒星其实是很常见的,可以说这类恒星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样本,我们都可以找到,所以只要我们观测的样本足够多,就可以建立起这类恒星的演化模型,进而据此推测出太阳在过去以及未来的具体情况。

在过去的日子里,这样的演化模型早已被建立和完善,科学家据此推测出,对于太阳这种质量的恒星来讲,平均每10亿年,其亮度就会增加大约10%,而近些年来太阳的辐射强度以及光谱的细微变化,也与这种推测结果基本相符,这就意味着,地球从太阳那里获得的热量其实在逐年增加,这会给地球造成持续的升温效果。

不可否认的是,地球距离太阳越远,从它那里得到的热量就越少,地球也会因此降温,但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高达1.5亿公里,而以每年15毫米的速度,就算是10亿年,也只不过远离了太阳1.5万公里,所以其产生的降温效果是非常微弱的,根本就不足以抵消太阳持续变亮对地球造成的升温效果。

地球每年远离太阳15毫米,为何10亿年后会因为太热而不适合生存?

根据科学家的估算,在10亿年后,地球表面的温度将会上升到47至70℃,而届时的地球也会因为太热而不适合生存,甚至连海洋都会被蒸发殆尽。

当然了,这只是根据自然演化的进程给出的推测,并没有考虑人类科技的干预,或许我们可以乐观的认为,在10亿年后,人类的科技水平应该非常强大,足以解决太阳持续变亮给地球带来的影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0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太阳停止核聚变之后,人类要多久才能感知到?科学家:上万年
...们提供生存的必需能量。然而,如果有一天太阳突然停止核聚变,那么人类又能坚持多久?有的人说,那么短短8分钟内,人类就能感受到太阳的消失。但是这个说法又是真的吗?一、太阳的能量。
2024-05-30 13:44:00
地球命运与太阳息息相关,最快50亿年后,地球就将被太阳吞噬
...阳也没有现在这般活力四射,而是在它的内部不断的进行核聚变产生热量,然而太阳的核聚变已经进行了50亿年。50亿年后,太阳的内核中的氢同位素将会被耗尽,而在这之后,太阳燃料棒内部
2024-05-31 13:49:00
太阳表面接近6000度,能把地球晒热,为何太空却接近绝对零度?
...就无法感受到光亮与温暖。在太阳内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核聚变,致使太阳表面的温度可以达到接近6000度,地球都被太阳晒热了,为何太空却接近绝对零度呢? 太阳温度的产生有科学研究
2024-06-11 09:38:00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恒星吞噬行星事件,正上演地球未来结局!
...大量热量并且从周围的圆盘累积更多的物质,最终引发了核聚变反应,这时候太阳就诞生了,太阳诞生以后吸收了周围大量的物质,所以太阳的质量占到了太阳系总质量的百分之99.86,剩下的
2024-06-18 11:02:00
太阳核聚变有多恐怖?1秒钟910万枚氢弹当量,太阳为什么不会爆炸
...地球上生命的源泉。但太阳的能量来自哪里呢?答案在于核聚变——一种在太阳内部发生的强大的核反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氢原子核融合成氦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的产生过
2024-05-29 16:46:00
点燃木星后能变成太阳?
...得越来越紧,导致它变得越来越热,直到最终被点燃——核聚变反应出现,恒星开始发光发热。 恒星还会继续吸聚周围的物质,并形成一个恒星吸积盘。在恒星吸积盘中,存在许多小型岩石、尘
2024-05-25 16:18:00
人类的时间不多了?太阳的寿命约剩50亿年,真正的希望是红矮星?
...主序星阶段,也就是稳定的阶段,太阳中的氢原子会进行核聚变,将氢原子的质量转化为能量释放出来,这个过程可以说是太阳的能量来源。 目前太阳的中心温度是1500万摄氏度,太阳一秒
2024-06-25 14:06:00
太阳表面温度5500度,地球都晒热了,为什么太空却接近绝对零度?
...的。而太阳之所以能够产生高温,也是因为太阳中发生的核聚变,当四个氢原子核相互碰撞时,就会产生氦核,同时还会释放出能量和光,从而产生太阳的光和热。虽然这两种反应的产生都是源于原
2024-05-30 11:34:00
已知最大恒星有多大?如果地球交通工具绕一圈,你知道要多久吗?
...么盾牌座UY的寿命如此短暂?其实恒星的寿命主要和内部核聚变反应、体积有关系,我们的太阳是通过核聚变反应来维持燃烧的,太阳内部的核心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这种高温和压力导致
2024-06-18 11:0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