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恒星吞噬行星事件,正上演地球未来结局!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6-18 11:02:00 来源:星空承载梦想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都在探索世界的奥秘,古时候由于人类的科技不够发达,所以古人一直都认为我们的地球就是唯一的世界,认为太阳和月球都在围绕地球转动,不过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对世界的了解也越来越多,现在人类已经能够走出地球探索宇宙,这说明人类科技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当人类走出地球看到宇宙之后,人类的好奇心被宇宙的浩瀚所吸引,人类想要知道宇宙的奥秘,并且人类知道了地球其实就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在太阳系从除了地球之外,还有其它行星,比如说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海王星的外面还有一颗冥王星,曾经冥王星也属于一颗行星,但是在2006年的时候,科学家重新定义了行星的条件,于是将它踢出了行星的行列。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恒星吞噬行星事件,正上演地球未来结局!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我们能够知道,太阳诞生于50亿年前,太阳的表面包括氢、氦和其它元素,比如说铁、氧、硅、硫、碳等等,太阳表面温度大约是5780摄氏度,而且它距离地球1.496*10^11次方米,相当于一亿四千九百六十万千米,科学家认为,在大约50亿年前,太阳由氢气和氦气组成的巨大分子云的坍缩而形成,该分子云可能还产生了很多其它的恒星,其年龄是由恒星演化的计算机模型和宇宙年代学估算出来的,当时在太阳系附近一个超新星的冲击波通过压缩分子云中的物质并导致某些区域在自身的重力下坍缩,从而触发太阳的行形成,当分子云的其中一片发生坍塌,它也开始因角动量守恒开始旋转并且随着高压升温,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中心,而剩余的物质形成了其它的天体。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恒星吞噬行星事件,正上演地球未来结局!

分子云核心内的引力和压力在产生大量热量并且从周围的圆盘累积更多的物质,最终引发了核聚变反应,这时候太阳就诞生了,太阳诞生以后吸收了周围大量的物质,所以太阳的质量占到了太阳系总质量的百分之99.86,剩下的八大行星和其它物质占到了太阳系总质量的百分之0.14,从占比上我们就能够看出太阳的质量非常大,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得出,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是有引力的,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引力就越大,强大的引力能够将周围的天体都吸引过来,而八大行星为了不被太阳吞噬,所以它们不停的自转和公转,这样能够产生离心力,离心力和引力相互平衡,所以八大行星才能够稳定的围绕太阳转动。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恒星吞噬行星事件,正上演地球未来结局!

在宇宙中恒星和行星的数量非常多,拿我们的银河系来说,在银河系当中就存在大约1000亿到4000亿颗恒星,400亿到1000亿颗行星,在如此多的恒星和行星当中,我们的太阳寿命很长,大约有100亿年的时间,到目前为止,太阳已经燃烧了50亿年之久,如果太阳寿命走到尽头会发生什么呢?最近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称:天文学家在天鹰座方向发现了一颗恒星正在吞噬一颗行星,这也是人类首次直接观测到恒星吞噬行星的事件,此次研究是由麻省理工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利用帕洛马天文台的巡天望远镜证实,这颗恒星距离地球大约有1.2万光年。是一颗已经进入死亡末期的红巨星,质量大约是太阳的0.8倍。它吞噬的行星是一颗气态行星,质量和我们的木星差不多。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恒星吞噬行星事件,正上演地球未来结局!

为什么恒星进入生命末期的时候,要吞噬行星呢?想要知道这个答案还需要从恒星核聚变开始说起,其实太阳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核聚变的反应,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E(代表的是能量)、m(代表物体的质量),c代表在光速的情况下(3x10^8m/s),任何有质量的物质都有相同的量。当质量转换为能量时,太阳当中的核聚变就会反应的特别强烈,以至于可以把它当成一个能源站,那么这一切似乎一目了然。我们都知道太阳内部的聚变里含有大量的氢(H)原子,所以它才能产生核聚变反应。太阳内核通过核聚变产生的向外压力,同时太阳自身的引力向内坍缩,两者之间成动态平衡,当核聚变越来越强烈时,自身的重力削弱外核聚变的程度,当核聚变被减弱到一定程度时,内部压力越来越大,核聚变就会越来越强。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恒星吞噬行星事件,正上演地球未来结局!

到目前为止,太阳已经燃烧了50亿年,消耗了6*10^26吨质量,地球的质量大约是5.965*10^21吨,相当于消耗了10个地球的质量,在一般情况下,太阳内部的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氦原子,其质量会亏损0.0276个单位,相当于一颗氢会亏损0.0069个单位,这些亏损的质量会转化为能量释放出去,然后被其他天体吸收,地球每秒钟吸收的太阳光能量只有22亿分之一,大家不要小看这22亿分之一的能量,它相当于地球上100万吨煤炭燃烧的能量总和。不过太阳的能量不可能一直释放,最终太阳也会变成一颗红巨星,当太阳寿命走到尽头时,太阳和科学家观测到的这颗恒星结局是一样的,科学家发现,目前这颗恒星的核心已经进入到氦聚变阶段,因此体积膨胀非常巨大,如果它的最外层已经完全吞噬了这颗气态行星。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恒星吞噬行星事件,正上演地球未来结局!

一开始科学家在观测这颗恒星时,发现他的光度在一周内突然增强,认为是双星合并引发的,但是后来科学家研究发现,它的光度只是增加了一百倍,所以并不是双星合并的结果,经过科学家的分析得出,这颗恒星吞噬了周围的一颗行星,所以它才会突然增加亮度,这一幕也让科学家看到了地球的未来,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产生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恒星要变成红巨星?科学家认为,当恒星将内核中的氢燃料消耗殆尽时,热核反应就会停止,这时候恒星内核就会因为引力的原因开始向内部收缩,燃烧会转移到外部的氢气层,这时候恒星的外层会不断的膨胀,燃烧产生的热量扩散到宇宙空间,表面的温度开始降低,同时恒星的可见光输出会逐渐移向红色,就开始红巨星的生命阶段。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恒星吞噬行星事件,正上演地球未来结局!

当恒星处于主序星阶段时,内部会发生核聚变反应,反应产生的向外膨胀力会和向内坍缩的引力平衡,使恒星稳定,而红巨星的内部没有足够多的能量,让产生的碳元素和氧元素进一步发生聚变的时候,这两种元素就会在恒星内部形成内核,变成白矮星,科学家经过研究得出,如果太阳变成了一颗红巨星,它将会吞噬水星、金星、地球的轨道,在遥远的银河系里,也有一颗作为红巨星代表的恒星,它就是天琴座VY星。通过天文学家的观察,在我们无法看见其自身光芒的天琴座VY星周围,发现了茫茫多的尘雾,这些尘雾是由恒星的质量演化过程中排出的物质组成的。天琴座VY星的深层核心温度仅有大约2,500 千开尔文,但它们使用的是皇后之火作为燃料,可以说其能够在几千年内维持着令人难以置信的高能输出。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恒星吞噬行星事件,正上演地球未来结局!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恒星最终都会变成白矮星,一般来说,质量小的恒星死亡以后会变成白矮星,质量中等的恒星死亡以后会变成中子星,超大质量的恒星死亡以后会变成黑洞,我们的太阳在恒星当中属于小质量的恒星,所以它死亡以后会变成白矮星,目前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的最神秘的天体就是黑洞,黑洞在很早的时候就被科学家提出来了,在100多年前,爱因斯坦利用公式计算出了黑洞的存在,不过当时他本人都不相信黑洞存在宇宙当中,后来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人类在2019年的时候拍到了第一张黑洞的照片,这也证明了黑洞确实存在宇宙当中,黑洞的性质就是不断的吞噬周围的天体,任何物质进入黑洞的视界范围,都会被黑洞的引力吞噬,连光都无法逃离黑洞的引力。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恒星吞噬行星事件,正上演地球未来结局!

目前科学家也在积极的研究黑洞的奥秘,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产生一个疑问,就是如果太阳的寿命走到尽头,那么人类的命运会如何呢?如果按照人类现在的科技发展来看,人类将无法逃离被毁灭的命运,不过人类是地球在最有智慧的生命,太阳留给人类的时间还有40亿年左右,这么漫长的时间已经足够了,人类能够在短短几千年的时间内走出地球探索宇宙,这说明人类科技发展的速度很快,未来人类可能已经移民到其它星球了,现在科学家正在尝试飞出太阳系,曾经在46年前,科学家向太阳系外发射了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发射这两个探测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它们飞出太阳系,探索太阳系之外的奥秘。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恒星吞噬行星事件,正上演地球未来结局!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两个探测器并没有完全飞出太阳系,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如果按照他们的飞行速度来看,想要完全飞出太阳系至少需要上万年的时间,目前科学家已经在太阳系外发现了类似地球的行星,比如说开普勒452b,开普勒452是一颗位于天鹅座的G型主序星,距离地球大约1400光年,它和太阳非常类似,亮度比太阳亮百分之20,质量超过太阳的百分之4,到现在为止它已经燃烧了60亿年,在2015年的时候,科学家发现了这个恒星系当中存在一颗位于宜居地带的行星,这颗行星距离恒星只有1.04个天文单位,所以科学家将这颗行星称为是地球的孪生兄弟,它围绕恒星公转一圈的时间大约是385天,也就是说比地球公转的时间多了20天。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恒星吞噬行星事件,正上演地球未来结局!

科学家认为,这颗行星上面或许已经诞生了生命,即使这颗行星上面没有诞生生命,那么它未来也能够成为人类移民的首选星球,除此之外,科学家还发现了其他类似地球的行星,比如说开普勒438b,这是一颗小型系外行星,在其主恒星开普勒-438的宜居地带,在2015年的时候被科学家发现,它的体积和地球差不多,距离地球大约有470光年,公转周期为35天,有百分之70的岩石地貌,很可能存在大量的液态水,所以这颗行星未来也能够成为人类移民的家园,一般来说科学家寻找的这些行星基本上都处于恒星系的宜居地带,因为只有处于恒星系宜居地带的行星,才有可能诞生生命。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恒星吞噬行星事件,正上演地球未来结局!

我们的地球就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地带,所以在地球上才能够拥有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丰富的水资源,科学家认为,如果一颗行星处于恒星系的宜居地带,并且它能够满足生命诞生的基本条件,那么这颗行星诞生生命可能性就非常大,虽然现在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很多类似地球的行星,但是这些行星距离我们非常遥远,以目前人类的飞行速度根本无法飞过去,所以人类想要移民到这些行星上面,必须提升自己的飞行速度,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曲速引擎飞行,这种方式能够达到光是的上千倍左右,如果人类真的能够实现曲速引擎飞行,那么人类移民到其它星球就指日可待了。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恒星吞噬行星事件,正上演地球未来结局!

曲速引擎其实就是一种反驱动装置,是人类利用时空的扭曲,将人类想要抵达的起点和终点不断的拉近,在两地之间的空间会被强行的收缩,这时候我们从起点到达终点,从主观上来说就会变得很近,小编希望人类能够早日实现曲速引擎飞行,到时候人类就能够移民到其它星球上面,希望这一天能够早日到来,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8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天文学家发现:木星内部正在放热,它会成为第二个太阳吗?
...层就像苹果皮一样,只是这个巨大行星的一小部分,目前天文学家主要通过间接方法来探索木星内部的秘密,这包括了对其大气层的温度和压力的观测。 木星的中心温度估计高达约24,700
2024-06-04 10:00:00
宇宙最终的结局是什么?科学家:数亿年后,恒星将会全部熄灭
...壮丽的地方。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天文学家和哲学家。然而,直到最近几十年,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让我们能够更多地了解宇宙的本质。通过观察星系、恒星、行星和宇宙射线等
2024-05-31 16:54:00
最近,天文学家有幸目睹了一场宇宙间的特别事件:一颗恒星正用它强大的辐射,逐渐剥离它的一颗行星的大气层。这个过程非常不稳定,就像恒星有时会发脾气,对行星发泄它的怒火,有时又会平静下
2023-08-05 20:10:00
天文速递:5月天文有何新发现?一文了解,宇宙探索新动态
5/13-5/18天文新发现2024年5月13日5月13日,天文学家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在距离地球大约5500光年的地方拍到了一片星云
2024-06-06 14:33:00
2500光年外,天文学家发现第二个太阳系,也拥有8颗行星
...,宇宙中绝大部分恒星附近都只有一到两颗行星。所以在天文学家眼里,我们的太阳系确实是一个很特殊的恒星系,然而宇宙这么大,特殊并不意味着唯一,在天球上的天龙座方向,距离太阳系25
2024-06-04 15:02:00
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恒星吞噬行星
...后不久的迹象。2022年5月12日,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地天文学家同步公布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首张照片。新华社发研究团队成员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机构,
2023-05-04 19:06:00
天文学家发现了另一个太阳系:有7颗行星,都属于超级地球
...,因为它在分布规律上与太阳系高度相似,所以长期以来天文学家都认为这个恒星系内存在外星生命,甚至初级外星文明。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特拉普派星系的中心是一颗红矮星,表面温度
2024-06-05 09:46:00
史上首次,天文学家发现6颗行星共振,就在100光年之外
在距离地球仅100光年的太空中,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极其罕见的全共振六行星系统,这6颗比海王星略小的气态巨行星,都在围绕着一颗编号为HD110067的恒星运行,且所有的行星都保持轨
2024-06-04 10:18:00
盘点宇宙中的10个“奇特”的星体
...死星的大小至少是木星的7倍,甚至可能更大。它与1992年天文学家在脉冲星附近发现的体积为地球3倍的恒星不同。目前,科学家认为死星不是行星,它的形成方式也不同。“从本质上说,它
2024-06-06 14:3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