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盘点历史上出名的灯谜和对联
...许多关于元宵节的趣事,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北宋王安石妙联为媒的故事。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他20岁的时候赴京赶考,于元宵节时路过某个地方,就一边赶路一边观赏灯会。说来也是缘分,那么多的灯,...……更多
盘点一下古代大佬们的奇怪爱好
...爱抽烟很容易导致他兴奋,但这杯茶听起来很健康。三。王安石,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思想家,才华横溢,但当他与北宋诸位有影响力的人物论古今时,却获得了一个“荣誉称号”,也就是《行走的屎坑》,那为...……更多
盘点中国历史8大丞相,你最喜欢哪一个
...子孙后代不能够再设置丞相。第二个,最有改革力的丞相王安石 一说起王安石就会想起王安石变法,王安石也前前后后的推行了两次新法,这些新法对于当时宋朝积贫积弱的状态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王安石在变法的过程当中...……更多
名垂青史:中国历史上十位传奇丞相盘点
...为贞观之治的照妖镜一般,形成了一股清明的政治。九、王安石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在宋神宗时期,王安石被拜为相,开始主持北宋时期的熙宁变法,也称为王安石变法,意图改变北宋的现行状态...……更多
苏轼与王安石:才子之间的对决与敬佩
苏轼与王安石同为\"唐宋八大家\",都是著名的文学家,都是才华横溢之人。当然,可能在大多数人眼中,苏轼比王安石更有才,但王安石却比苏轼更懂得为官之道。毕竟王安石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而苏轼一生则屡...……更多
盘点历史上十位改革家,成就与成败原因剖析
...议,足以弥补她的过错,还有大大的剩余。五,六成成功王安石王安石实现的是国库增收的金融政策, 也利于老百姓发展生产。小规模试验很成功,但是一扩大到全国就失败了。因为中间的官僚暗箱操作太多他没有估计到,小...……更多
苏东坡为啥对诸葛亮“又爱又恨”
...令。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连政敌王安石都佩服三苏为三国文化都做了啥?粟品孝说,事实上,三苏尤其是苏东坡对于三国文化认识的深入性和专业性,就连“政敌”王安石也不得不佩服。“王安石曾经想...……更多
纪晓岚为乾隆出一字谜,为何众臣不敢作答
...于纪晓岚的确实还有很多,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是苏轼和王安石的故事。众所周知,这两位可是宋朝的两大才子。这一天也是元宵佳节,苏轼邀请王安石一同赏月。酒过三巡,苏轼出了个谜语让王安石猜。谜面为:画时圆,写是...……更多
...所寻之人正在灯火阑珊处。顿时,心中被幸福占满。还有王安石,民间有很多关于王安石的传说。据说,王安石20岁时赴京赶考,恰逢元宵节,边走边赏灯,忽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挂着一副上联,借此征对招亲。...……更多
看清一个人,喝杯茶就行了
...的人品。02约茶,见感情。《警世通言》里有一个故事。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苏轼被贬到黄州去了。苏轼离开京城时,王安石交代,黄州至眉州之间,有西陵峡,巫峡,归峡。若是回京城,一定要带巫峡的水,专门泡茶喝。事...……更多
聊聊王安石所出一联千古绝对“刁难”苏东坡背后的故事
...,王羲之谢安等人吟诗作赋,一觞一咏,畅叙幽情,后有王安石所出一联千古绝对“刁难”苏东坡。而今日,咱们就来叙叙这千古绝对背后的故事。聊起王安石,人们最熟知他的身份便是著名的文学家,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墙...……更多
盘点史上九大名相,谁排第一位?
第九名.熙宁变法,争议不休——北宋名相王安石王安石出生于仕宦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后因游走过南北各地,所以很是了解老百姓的痛苦生活。因此,年轻时便立下了“矫世变俗”之志。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鄞...……更多
盘点历史上的四位神童
...个神童到20岁的左右的时候已经和普通人一样了,结果连王安石也感叹,“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神童二、曹冲“曹冲称象”的故事人尽皆知。曹冲从小就表...……更多
聊聊历史上君子之交的典范:王安石与司马光
...足于,理解尊重至上,以诚相待,和而不同。在历史上,王安石同司马光的关系,便是君子之交的典范,而他们之间的矛盾亦是君子之争。司马光与王安石都蒙受过欧阳修的教诲和举荐,又同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结为忘年之交。...……更多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历史教训
王安石变法,作为北宋时期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社会改革,不仅代表了一次文明级的超越,更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要尝试。然而,这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改革最终却以失败告终,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历...……更多
王安石与司马光:北宋的两位贤相与他们的改革之争
...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巨匠,著有《伤仲永》的临川先生王安石;另一位是名垂青史的史学家,编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涑水先生司马光。这两位在北宋时期分别担任丞相,成为神宗心中的贤臣,既是...……更多
王安石与苏轼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王安石因其变法而闻名于世。他以超越时代的眼光和宁折不弯的顽强精神,成为一位备受尊敬的改革家。然而,除了他的政治身份,王安石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在古文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甚至...……更多
对联与春联?对联网在线科普如何区分二者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元日》写得是北宋时期,人们在迎接新年的热闹景象,文化的传承源远流长,百节年为首,时至今日,春节仍是我们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与美好。...……更多
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有好有坏,那么对后世的影响有多大呢?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经学家,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宰相等职。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变法措施,被后人称为“王安石变法”。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在王安石担任宰相的时期,北宋面临着...……更多
中国历史上功盖千秋却私德极差的人物
...出使辽国,军事上曾戍守西夏,政治上曾任三司使,参与王安石变法。数学上,开垛积术研究先河,物理上,最早证明了磁偏角的存在,并对小孔成像原理作了准确而生动的描述。化学上首次提出了湿法炼铜,提出“石油”这一...……更多
盘点北宋时期的历代帝王
...武钦仁圣孝皇帝,庙号神宗,葬于永裕陵。1068年,任用王安石,推行变法,企图改变积贫积弱的困境,史称“熙宁变法”。先后颁布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变法期间,国家财政收入增加,耕地增多,经济得到空前发展...……更多
他在北宋时期被称作“奸臣”,如今却成千古名相
...复杂的事情呢?他的名字很耳熟,就是写下《伤仲永》的王安石。王安石出生于1021年,他于1069年参与了熙宁变法,次年便是坐上了宰相之位,如此短的时间内做到此等职位,王安石在官场上能力魄力以及魅力,可见远非常人能...……更多
本文转自:今晚报●文史漫笔替王安石叫屈王安石与秦桧,能相提并论吗?当然不能。但在南宋至清末的800年间,却是如此。其间,官方和学界均把两人视为大奸臣。最早将“奸慝”的帽子送给王安石的人,竟是苏洵。他专门...……更多
盘点历史上北宋的12位名将
...普、吕蒙正、李沆、吕端、宼准、韩琦、王曾、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等等,一班贤相,英才济楚,比翼齐衡。所谓名将,唯曹彬、狄青之流,寥寥无几,而无韩、白、卫、霍、李、郭之亚。今盘点北宋一朝167年,以下十二人...……更多
宋神宗熙宁年间变法争议:王安石与苏轼的政见之争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开始主持变法,轰动一时,成果显著,朝野焕发出勃勃生机,促进了当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当变法遭到司马光、苏轼等人的反对、两派彼此生隙之时,两方首要人物只限于政见争端,没有使用小...……更多
吕惠卿并未背叛王安石导致变法失败,两人的“仇怨”事出有因
谈到宋神宗熙宁年间的王安石变法,就一定不能错过吕惠卿这个重要的人物。他作为王安石变法的二号角色,也是王安石的重要副手,在变法活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宋朝后来延续数十年的新旧党争,便是从吕惠...……更多
为何总说古代文人误国
...的进步,但他却反对改革。司马光一出任宰相,就废除了王安石实行了十几年的变法,导致王安石在南京终日郁郁寡欢,最后郁郁而终。 王安石的变法应该是从古至今最有计划、最全面的变法。它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教...……更多
被称为“三代以下唯一完人”的王安石,变法失败主要原因有3个
1086年5月21日,王安石逝世。作为政治家,王安石变法改革,被梁启超称为“三代以下唯一完人”。在这样重要的历史地位下,王安石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他为什么会变法失败呢?今天我们就来一一揭晓。固执急躁的改革...……更多
千古名相王安石位高权重,居然也有撒泼打滚的时候
01王安石是谁?若说你不知道,大概会被周围人笑掉大牙。三岁的小孩都能在过年的时候,背出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万能的度娘介绍到: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更多
王安石的变法为何一开始就受到保守派的掣肘
参与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的宋朝名臣很多,他们后来成为新党的核心力量,加入到了围绕新法的新旧党争之中。让很多历史爱好者难以理解的是,韩绛作为保守派的大臣,居然也加入了王安石的宰相班子中,成为了王安...……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曾经穿衣服的陶俑为何现在不着寸缕
千年前汉代的陪葬墓里,曾经穿衣服的陶俑为何总是“光秃秃”地不着寸缕?衣服什么材质?不同的材质又意味着什么?近日,由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编著
2024-06-06 09:24:00
1402年,朱棣兵临南京城下。在晨雾中,朱棣骑着高头大马,身后是他的铁骑和忠诚的士兵。他们穿过了金川门,城内的百姓们纷纷避让
2024-06-06 09:26:00
世人皆知“只羡鸳鸯不羡仙”,原诗句是什么呢
自古以来,中国便有“文必秦汉,诗必大唐”之说。如果说前者在后世还有什么争议,那么后者则是毋容置疑,毕竟唐诗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绝非浪得虚名
2024-06-06 09:27:00
宋徽宗补充的车辇文化究竟有多奢华
·前言宋朝是个很神奇的中原时代,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两朝都因北方游牧的挤压,一直处于劣势。但是,身在困境下的宋朝内部,却鲜有紧张压迫的感觉
2024-06-06 09:24:00
21岁的李世民,娶仇人之女为妾,他死都没想到,正是此女让他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在620年的一个难忘春日,李世民潜入了自己父亲李渊的后宫
2024-06-06 09:25:00
夏朝为何叫“夏”,一起来看看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尽管文献记载了不少夏朝历史,但夏朝更多的却是谜团,其中之一就是夏朝为何叫“夏”。周代文献记载
2024-06-06 09:31:00
公元196年年中,曹操集团内部就一个问题发生了争执。这个问题,就是是否要迎接流离失所的汉献帝刘协,后来在曹操当时的谋主荀彧的劝谏下
2024-06-06 09:30:00
看完三国的朋友,一定对于诸葛亮没能北伐成功,感到特别的遗憾。诸葛亮曾带领蜀国军队,先后五次发动北伐,但是最后终究是没有实现复兴汉室的目标
2024-06-06 09:31:00
1644年,清军进入山海关后,在摄政王多尔衮的建议下,顺治帝定鼎北京,向世人展示了要统一天下的决心。此时,明朝的官员们虽然建立起了南明政权
2024-06-06 09:28:00
经过春秋时期的诸侯兼并,到战国时期,除了几个小国外,就成了齐国、楚国、秦国、赵国、韩国、魏国这七个国家争霸的局面。秦国后来将其他六个国家全部击败
2024-06-06 09:32:00
朝鲜人为什么疯狂崇拜文天祥
文天祥明清鼎革之后,朝鲜名义上尊清为宗主,但实际上对清朝极度鄙视。朝鲜国内仍有崇祯纪念活动;国内文书使用干支;入清朝的使节绝不提朝贡
2024-06-06 09:29:00
成功镇压太平天国后,曾国藩为何断定大清50年内必亡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发生了无数次政治变革,每一次兴衰都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教训。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却为清朝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2024-06-06 09:36:00
为何“曹丕篡汉”没留下污名,而“司马篡魏”却难以被原谅
在中国历史上,“篡位”第二位情况其实并不少,如王莽篡汉、赵匡胤篡后周等,当皇权衰微,臣子势大时,这一切,自然而然就发生了
2024-06-06 09:35:00
魏延固守汉中10年无人能破,为何姜维接手后就破了
魏延固守汉中10年都无人能破,为何姜维接手后不到一个月,汉中就失守了?真相其实非常简单!魏延镇守汉中汉中本是张鲁的地盘
2024-06-06 09:33:00
聊聊两汉的科技文化
两汉时期,科技文化得到迅猛发展,既出现了对世界文化有杰出贡献的造纸术、世界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候风地动仪、世界最早的麻醉药物——“麻沸散”
2024-06-06 09: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