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说公司内耗,没有解药,看看三国怎么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6 09:3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公元196年年中,曹操集团内部就一个问题发生了争执。

这个问题,就是是否要迎接流离失所的汉献帝刘协,后来在曹操当时的谋主荀彧的劝谏下,曹操最终下定决心去迎接刘协,由此曹操开始玩起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

曹操的这项举动,也是他日后奠定霸业的重要基石之一。

不过这套把戏并非是荀彧的首创,当时的有些人也早已经看到了汉献帝的利用价值,比如袁绍那边的沮授。

袁绍在刚拿下冀州的时候,曾问计于冀州原当家人韩馥的谋士沮授,沮授当时也给袁绍来了个冀州版的“隆中对”,在这个版本的“隆中对”中,沮授曾向袁绍提过接大汉天子的事,当时袁绍不光没反对,还直接就给沮授升职加薪了。

但是因为当时的袁绍还面临很多问题,所以并没有第一时间执行这个计划,等到公元195年的时候,袁绍的大业已经有了基本的雏形,而此时的汉献帝正满世界求抱抱,于是荀彧再次明确的提出,咱们该去接汉献帝了。

因为沮授说的有理有据,而且沮授在劝说袁绍时,始终是站在袁绍的角度,所以袁绍很开心的就要答应了,但是,袁绍最终却没能走出那最后一步。

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据《三国志》等史书记载,当年袁绍答应了沮授的建议之后,有人紧接着就提出了但对的意见,然后袁绍就反悔了,后来沮授再劝,袁绍也没有同意。

那当年是谁面子这么大,能让袁绍连“监护诸军”的沮授的话都不听了呢?

答案是袁绍的河南老乡加谋士郭图,以及河南老乡加曾经的战友淳于琼。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沮授是冀州本地人,早在韩馥来冀州当领导时,他就在冀州小有名气了,韩馥当了冀州牧以后,他这个外地人为了拉拢本地势力,以及沮授确实有才,韩馥才把沮授招到了麾下。

在韩馥麾下时,他曾向韩馥提出过制约袁绍的建议,但是韩馥没有全听,结果冀州就成了袁绍的囊中之物,袁绍这个外人得了冀州之后,也需要拉拢冀州的本地势力,所以也招了一批冀州派的代言人,他们就包括沮授、田丰等人。

而袁绍的河南老乡郭图等人,则是在袁绍在冀州站稳脚跟之后,才算是正式加盟袁绍的。

也就是说,在沮授最后一次向袁绍提出迎接天子的建议时,袁绍身边至少已经聚拢两股势力,他们分别是冀州本地势力集团,以及袁绍的老乡——颍川势力集团。

这两股势力,从表面上来看,似乎就是各自籍贯的沮授、郭图等人,但实际上沮授和郭图不过是这两方势力的发言人,他们的背后其实是有一个庞大的势力集团的。

那么这两个势力集团为什么要安排人到袁绍身边呢,自然不是为了无私的奉献,人家肯定是有自己的利益诉求的,我安排谋士和武将给你用,你回头是要给我正向回馈的。

袁绍知道这一点吗,他作为四世三公之家出来的人,自然知道权力游戏的暗规则,此外所有人也都知道,这种权力和利益的交易不是随心所欲的,是要有评判标准的,而最起码的标准,就是多劳多得。

冀州本土派,和颍川外来派,为了日后能拿到更多的酬劳,自然就愿意多做事,当然这种行动不会是平行线,必然有交集,而这种权力和利益的交集不可能好说好散,你死我活才是常态,因此你仔细看这段历史,就会发现这两方势力总会出现矛盾。

袁绍早期入驻冀州的时候,对于冀州本土派非常倚重,因此才会给了沮授“监护诸军”的绝对权力,但是随着袁绍老乡们的加入,袁绍就开始从冀州派手里回收权力了,而且袁绍作为领导,他自然也不愿意看到属下一家独大,两方的互相制衡才是他最愿意看到的。

袁绍当年之所以会败给曹操,其实根本原因,就是这种内耗,而这种内耗时至今日,还广泛的存在。

那么这种内耗有没有办法消除呢?

答案是否定的,尤其是对于大一点的企业,因为企业在小的时候,老板能兼顾所有,但是随着企业做大,他必须要放权给别人,而随着企业越大,他放出去的权力就越大,为了防止尾大不掉,他只能采用各种手段,让手下相互制衡,而这种制衡就必然会产生内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6 12:45:4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郭图为何诬陷张郃和高览
...开始出现。据《三国志》相关传记记载,对是否应该控制汉献帝的问题上,这两大集团的意见就已经是针锋相对。以沮授为代表的冀州集团认为,应该将汉献帝迎接到袁绍的地盘加以控制。不过,颍
2023-07-29 17:55:00
三国最坑谋士是谁,曹操说我可不敢用他
...好,被袁绍邀请成为了账中谋士,时间一转,到了195年,汉献帝在曹阳被李傕郭汜等人苦苦追逼,发出圣旨恳请诸侯勤王,沮授劝说袁绍说:“将军名门之后,世代为官,将天子迎接回冀州,趁
2024-03-24 16:38:00
曹操和袁绍为何一定有一战呢
...袁绍在一些事情上的立场,也逐渐发生了分歧。首先,是汉献帝合法性的问题。众所周知,汉献帝是由董卓扶持的一个傀儡,但关键问题在于,已经有不少诸侯承认了他的合法地位,如曹操、马腾等
2023-05-13 15:36:00
三国时期司隶校尉是什么官职
...,杀害王允等人后,李傕控制了朝廷大权。于是,他威逼汉献帝授予其司隶校尉等官职。在李傕看来,司隶校尉有助于自己控制东汉朝廷。之后,李傕和郭汜等人内讧。公元196年,汉献帝逃出长
2023-06-27 21:57:00
孙策鼎定江东,开创东吴基业,父亲孙坚对他有多少助力?
...南半壁,尚可划江而治。然而孙策竟然想偷袭许都,迎接汉献帝至江东,从鲁肃献策割据自立看,孙策对汉王朝没有执念,若非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便想学吴王夫差制霸中原,这份豪气连
2024-12-25 09:20:00
哪些缺点导致袁绍最后失败
...杀,立即率军进宫,大杀宦官。董卓进京,废汉少帝,立汉献帝。袁绍反对,逃往冀州。侍中周毖等劝董卓:袁绍反对只是因为他目光短浅,并非真心与公为敌,袁家势力庞大,若与袁绍结仇,则天
2023-05-31 14:19:00
曹操地盘比袁绍大,为何实力却不如他
189年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之后,关东群雄展开了长达十年的争霸战,到199年袁绍攻灭幽州公孙瓒之后,北方就只剩下了袁绍和曹操两位最强的诸侯,两人之间迟早会一决胜负以决定北方的归属。
2024-05-22 15:32:00
...州,集合英雄豪杰的才能和大批军队,并且迎接在长安的汉献帝至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只需数年就能平定天下。只可惜袁绍误信小人之言,错过了争取天下的最佳时机。官渡之战一开始,沮授就
2023-08-30 17:25:00
袁术与袁绍反目成仇与三国历史的转折点
...忠等宦官头子挟持何太后与少帝刘辩、董侯刘协(后来的汉献帝)逃到北宫。哥哥袁绍旋即率军攻打北宫,捣破宫门杀入宫内后开始搜杀宦官,共斩杀宦官2000余人。据记载,混战中,不少未留
2023-11-08 04: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