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看清一个人,喝杯茶就行了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2-24 16:41:00 来源:感受你的温柔

人活着,总要和形形色色的人交往。

但是人心隔肚皮,一不留神就会遇到狼心狗肺的人。

别担心,纸包不住火,总有蛛丝马迹,见证人心。

一杯茶,能够以小见大,就像照妖镜一样厉害。

因而,看清一个人,喝杯茶就行了。

看清一个人,喝杯茶就行了

01

上茶,见态度。

相传,纪晓岚去五台山游玩,庙里的方丈,第一次见他,觉得是一个普通的香客,于是招呼:“坐。”还对里屋喊:“茶。”

纪晓岚说:“我从京城来的。”

一听这话,方丈态度变好了,吩咐:“请坐,泡茶。”

得知纪晓岚的大名,官拜礼部尚书,方丈肃然起敬:“请上坐,泡好茶。”

纪晓岚大笔一挥,留下一副对联: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

方丈拿着对联,脸都红了。

是啊,一副对联,见证了一个人如何“见风使舵、攀高踩低”。这样的人品,要不得。

待人要一视同仁。

那些喝茶时,敷衍你的人,显然是不把你放在眼里。或者在一群人喝茶时,你总是被冷落,说明这样的群体,还是离开为好。

若是你打扮朴素,去了高端茶楼,被人拦住了,不是你的错,是对方势利眼了。这样的茶楼,不去也罢。茶楼的主人,也不见得人品好,只是见钱眼开而已。

亲戚朋友交往,若是给富贵的人上好茶,给穷人劣质茶,或者只有一杯冷水。这样的人,层次太低了,断交是明智之举。

态度好的人,不会小看任何人,体现了好的人品。

02

约茶,见感情。

《警世通言》里有一个故事。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苏轼被贬到黄州去了。

苏轼离开京城时,王安石交代,黄州至眉州之间,有西陵峡,巫峡,归峡。若是回京城,一定要带巫峡的水,专门泡茶喝。

事情已经约定了,但是苏轼却图简单,随便装了一瓶归峡的水。

王安石煮茶一杯,缓缓地说:“《水经补注》记载,西陵峡水急,归峡水慢。因而,水有浓有淡,巫峡在中间,味道刚刚好......”

苏轼离席谢罪。

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约朋友,一起喝茶。但是有人“放鸽子”,让你一个人在茶楼里,浑身不是滋味;有人立马拒绝,把感情割断;有人来赴约,但是很不真诚,只是应付你。

当然,你去赴约的时候,也会根据感情的深浅,做出决断。

真正的好朋友,相聚的时候,不仅能喝喝茶,还能聊天,下棋,谈一谈人生。就是不去高端的地方,在家门口摆个小饭桌,也是乐悠悠的。

约一杯茶,其实是一段感情的重逢,认真对待的人,才值得交往。

看清一个人,喝杯茶就行了

03

谈茶,见智慧。

宋代禅师克勤,写下“茶禅一味”四个字,见证了茶的智慧。

古时候,很多文人墨客,喜欢以茶为题,写下喝茶、聚会的场景。

茶的种类,也被人们研究透彻了,茶的各种姿态,还有不一样的名称。比方说,泡茶时,上面的泡沫,称为“云脚、汤花”。

苏轼喝茶之后,留下一句:“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一边喝茶,一边悟道。

有一个商人,做生意亏本了,非常痛苦。

他去找禅师开悟,希望能够东山再起。

禅师请他喝茶。

茶杯摆在商人面前,茶水倒满了,但是茶壶没有停下。

商人大喊:“水满了。”

禅师说:“哦,满了,满了。”

商人顿悟,不是生意太难,而是欲望太多。这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

从此,商人乐善好施,生意也好起来了。人生得到了善报。

当你对茶能够深入研究之后,你会发现,不仅有了茶道,还有很多的智慧,悟透了就是人生哲理。

人生如茶,热时暖手,温时暖身,冷时解渴,隔夜能浇花。

04

种茶,见贫富。

我的三姑,在一座小河边定居,屋后有几亩茶园。

春天来了,三姑去采茶,卖了不少钱。

过节的时候,有大城市里的亲戚去做客,三姑泡了一杯茶。亲戚说:“这是劣等茶,呸呸。”

三姑解释:“好茶都卖钱了,家里只有别人不要的茶,多担待。”

亲戚立马红脸了,因为自己太“挑三拣四”了,不知道农村的疾苦。

人的贫富差距,一方面是从钱多钱少来衡量,一方面是人对金钱的态度来衡量。

作为农民,赚钱很难,因此把上等的茶卖了。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城里人却以为,个个都是土豪。

要明白,种在山间之茶,是经济;种在心间之茶,是富贵。

当茶变成了谋生的手段之后,就体现了一个人的远见。做普通茶农,还是规模化种茶。什么茶最赚钱,如何加工,都是经济发展的思路。

当你去普通人家里喝茶,一定要注重“礼轻情意重”,否则就辜负了别人的好心,反而显得心穷了。

当一个人使劲喝高端茶,假装富贵之时,人就虚伪了,花钱买罪受。

看清一个人,喝杯茶就行了

05

作家路金波说过:“其实真正对生活有影响的朋友不过三五个,周末下午在家里喝杯绿茶,用心说几块钱的话,就够了。”

人这一生,沉沉浮浮是常事,需要坦然对待。同时,也学会平视高层的人,善待同层次的人,高看低层次的人。

说到底,看清一个人,关键看人品,具体看行动。

茶杯虽小,却藏着生活的酸甜苦辣,人性的美丑善恶。

其实,只消清茶淡饭,便可安享生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4 1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苏轼质疑王安石的咏菊诗,提笔进行嘲讽,最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苏轼和王安石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且二人同时活动于北宋的政治舞台上。由于彼此的政治立场不同,他们之间曾经发生过一些摩擦。因此民间传奇,就很爱拿他们来“编故事”。明末传奇小说家冯
2024-02-22 21:42:00
乌台诗案苏轼冤枉吗?看王苏二人的关系则知宋神宗的态度
...争。那么,当事人苏轼究竟有没有被冤枉?既要看苏轼与王安石实质上的关系,还要看宋神宗到底怎么看待此事。宋神宗喜欢苏轼,主要因为苏轼有才,与政治无关。而皇帝是玩政治的,在宋神宗眼
2023-02-10 16:54:00
王安石为教训苏轼,出一个上联,结果成了千古绝对,至今无人能对
北宋历史上,王安石和苏轼这对“欢喜冤家”,一个力主变法,一个才华横溢,两人政见不合,经常在朝堂上你来我往,针锋相对。可偏偏这两人又都是出了名的文坛大佬,私下里免不了还要“切磋”一
2024-11-04 10:11:00
苏轼为什么会被卷入乌台诗案中
...所不同,因为此时在朝廷中出任宰相的人,变成了革新派王安石,王安石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同样也是一个正面人物,只不过与当时的欧阳修和苏轼,以及苏辙这三人的政见不合。欧阳修就是因
2024-05-27 10:22:00
宋神宗熙宁年间变法争议:王安石与苏轼的政见之争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开始主持变法,轰动一时,成果显著,朝野焕发出勃勃生机,促进了当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当变法遭到司马光、苏轼等人的反对、两派彼此生隙之时,两方首要人物只限于
2023-11-20 15:05:00
聊聊唐宋八大家排名之争
...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以及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大家。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
2023-05-04 14:19:00
聊聊王安石的诗歌特点和退休后的生活
尽管王安石,又名介甫,一生成败参半,至今仍为后人争论不休,但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维新家,这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不评论他的改革方法,主要谈谈他的诗歌特点和退休后的生活。(一)他的诗歌
2024-04-30 11:54:00
历史上的天团唐宋八大家,横跨了两个朝代
...是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的合称。始于明代初期,朱右选韩愈、柳宗元等人的文章为《八先生文集》,起用八家之名。明中叶唐顺编写的《文编》中,唐
2023-02-01 20:47:00
炼字楷模与张扬个性:揭秘王安石诗词背后的独特魅力
王安石,字介甫,虽然其一生功过毁誉参半,让后人至今都在争论不休,但作为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改革家,这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不评说其变法如何,主要聊聊他的诗词特点及他退休后的生活。(一
2024-04-29 07:39: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珍爱网见证:在屏幕那端,他们找到了余生的伴侣
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小李和小陈(均为化名)原本是两条平行的轨迹。小李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品牌策划,生活被会议与数据塞得满满当当
2025-11-05 13:58:00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
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分享润初心 文字力量伴成长
鲁网11月1日讯10月28日,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团队的各位老师们齐聚一堂,将教学里的细碎故事、教育中的点滴思考,融进阅读的时光里
2025-11-01 20:41:00
“黄昏恋”她向他大额转账 这样的借款,可讨回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海法宣)“恋爱期间钱款来往需谨慎。”这话不只对年轻人适用。厦门中院近日二审判决的一起因“装修垫资”引发的老人恋爱金钱纠纷案
2025-10-31 08:16:00
每天3块钱买的保险,出事了到底管不管?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每天接单前被扣3块钱,说是买了保险,真出事了,到底能不能赔?本期“法式”生活,我们通过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
2025-10-31 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