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世人皆知“只羡鸳鸯不羡仙”,原诗句是什么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6 09:2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自古以来,中国便有“文必秦汉,诗必大唐”之说。

如果说前者在后世还有什么争议,那么后者则是毋容置疑,毕竟唐诗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绝非浪得虚名,在中华文化体系里,唐诗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如果没有唐诗,那么中华文化将昏暗无光,毕竟时至如今,唐诗依然是我们现代人要重点掌握的知识,不说别的,单说语文作文,如果篇篇都能引用一些诗句,那么分数自然不会低。

世人皆知“只羡鸳鸯不羡仙”,原诗句是什么呢

不过在漫长的唐朝中,诗歌流派也有不同的划分,而根据时间则可以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

其中初唐的代表人物有陈子昂,盛唐有李白、杜甫,中唐有白居易,晚唐则有李商隐、杜牧。

当然唐朝时期诞生的诗人众多,这些提到的诗人只是代表,就拿初唐来说,除了陈子昂外,还有著名的初唐四杰。

初唐时期的诗歌创作大多蕴涵了南朝浮艳的风格,题材相当狭窄,缺乏真情实感,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言:

南朝的宫体诗不是一个空白,而是一个污点。

在南朝宫体诗的影响之下,初唐时期的诗人大多没能跳出圈定的框框,而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扩大了诗歌的表现范围,才调纵横、气象恢弘,将文人风骨从宫体诗中解放出来,走向了正道。

世人皆知“只羡鸳鸯不羡仙”,原诗句是什么呢

在这四人中,又以卢照邻的贡献最大,尤其是他那首《长安古意》,更是被誉为“唐朝的声音”。

这首诗非常长,全诗共计476个字,如果想要将其背下来,显然很吃力,但世人皆知的“只羡鸳鸯不羡仙”便是出自其中,只是原句并非如此,知道的人并不多。冉冉新星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初唐四杰能被划归成一个小团体,他们除了文学造诣一般高之外,致力于将诗歌发扬光大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共同的人生经历,即:

惨,很惨,非常惨。

世人皆知“只羡鸳鸯不羡仙”,原诗句是什么呢

卢照邻出生于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在当时而言,这是非常偏远的地方,卢照邻想要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走出幽州,前往富饶的江南。

为此,他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

读书虽然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径,但却是未来最不可限量的一条坦途,卢照邻的刻苦自然得到了回报,在他十岁那年,卢照邻便远赴江南跟随文学大儒曹宪、经石专家王义方学习。

名师出高徒,卢照邻很快展露出在文章上的天赋,其文学造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等到学成之后,卢照邻与无数读书人一样奔赴长安,渴求出仕。

经过数次碰壁,卢照邻得到了朝廷重臣来济的赏识,在他的推崇和引荐之下,卢照邻则成为了照亮长安上空的一颗新星。

世人皆知“只羡鸳鸯不羡仙”,原诗句是什么呢

唐高宗的叔叔邓王李元裕听闻卢照邻的才华之后,便以宾客之礼邀请他到府中担任典签,这虽然并不是朝廷任命的正式官员,但对卢照邻来说,已经非常满足了,毕竟他已经一只脚踏进了名流圈子。

李元裕是个文化人,府中藏书众多,卢照邻则近水楼台先得月,利用职务之便,将这些书几乎都读了遍。

当书读得多了,腹中的墨水自然也多了起来,卢照邻的才华,让他再也无法忍受南朝宫体诗的浮艳。

既然如此,他必须要拿起笔来批判,用他的才华拉扯住那一股已经吹了许久的“艳风”。愿作鸳鸯

人人眼角都是放荡,人人心中都怀鬼胎,这是南朝传下来的诗风。

当然,这并不全怪读书人浮躁,而是社会发展催逼着读书人一起跟风创作,正所谓:贫血而畸形的宫廷生活催生了贫血而畸形的诗歌。

世人皆知“只羡鸳鸯不羡仙”,原诗句是什么呢

卢照邻要另辟蹊径,必须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令人心腹的文学造诣,于是他写下了这篇传颂千古的名篇巨作:《长安古意》。

由于这篇诗歌字数实在太多,我们也就不在本文中全部罗列而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动动发财的小手搜一搜。

在《长安古意》中,卢照邻用传统的题材来写自身的感受,以铺陈的笔法,描绘了长安的现实生活,流露出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紧接着,鉴于南朝遗留的浮艳之风盛行,权贵阶层依然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卢照邻则又对其进行了抨击。

最后,卢照邻则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寂寥,揭示了人生世事无常,荣华难久的人生哲理。

世人皆知“只羡鸳鸯不羡仙”,原诗句是什么呢

《长安古意》中有这一句诗: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这句诗正是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出处,只是被后人改了两个字,以至于不少人觉得自己所熟知的就是原本的诗句。

当然,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写完这首诗之后,卢照邻的人生开始走向悲催。投水自尽

卢照邻在长安文学界声名鹊起,但在仕途上却一直不惊不喜,单单跟着邓王就有十年之久。

后来卢照邻终于出任朝廷官员,被委任为益州新都尉,任期满后,他便在蜀地放浪形骸耍了两年,等回到洛阳后,便被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关进了大牢。

世人皆知“只羡鸳鸯不羡仙”,原诗句是什么呢

说起来,这还是因为《长安古意》,这首诗中有这么一句话: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武三思觉得这是在暗讽和影射他们武家,便不分青红皂白,将其投入大狱,友人得知之后,便纷纷发挥自己的超能力,最终将卢照邻救了出来。

只是在监狱的日子,让卢照邻染上了风疾,每况愈下的他,还得到了孙思邈的救治。

可在病情好转之时,卢照邻的父亲病故,这则加剧了他的病情,时常卧床养病的卢照邻自然失去了生活的来源,他只能靠友人的接济生存。

病情恶化之后,卢照邻则买了一些田地,开始为自己打造坟墓,等到坟墓挖好之后,他便睡在其中,俨然已经做好了迎接死神的准备。

世人皆知“只羡鸳鸯不羡仙”,原诗句是什么呢

在病痛的折磨下,卢照邻再也无法忍受,于是他与亲人诀别后,直接跳入了颖水之中,卢照邻就此成为了传说。

卢照邻回顾自己的一生时,或许不止一次叹息,他来世一定要做无忧无虑的鸳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6 1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卢照邻不能走路,却用诗漫游了天下
...”等等已经流传了千年,并肯定还要一直流传下去的魅人诗句,将一种神秘的诗意,传送到了深山老林之外的初唐诗坛。特别是那篇著名的《五悲文》,用独一无二的视角展开对才华与抱负、贫穷与
2023-02-20 16:12:00
...无病呻吟,而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样豪迈的诗句,抒发出开朗乐观的胸怀和少年有为进取精神。他的五绝《山中》最有代表性,其《滕王阁》诗和序则是最有名的。杨炯(?-693?
2024-05-21 07:27:00
初唐四杰中,骆宾王为何的结局扑朔迷离呢?
...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写到“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最后“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读这
2023-07-08 15:46:00
《长安古意》背后的故事:卢照邻的文学辉煌与人生转折
...称其为初唐七言诗代表作,其中“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一句更是千古传颂的佳句。但也正是因为这首诗,卢照邻迎来了人生的转折。当时武则天有个侄子,名为武三思,被封为梁王,
2023-10-31 08:19:00
以诗,阅读李白一生
...舞,李白击鼓为其伴奏,并朗诵了《白纻辞·其二》中的诗句:月寒江清夜沉沉,美人一笑千黄金。垂罗舞縠扬哀音,郢中白雪且莫吟,子夜吴歌动君心。动君心,冀君赏。愿作天池双鸳鸯,一朝飞
2023-07-15 18:55:00
初唐四杰,诗歌的黄金时代的璀璨明星
...些诗人中,有一批是初唐时期的杰出代表,他们用优美的诗句记录了那个动荡而辉煌的时代,也展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个性和风格。他们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及陈子昂、沈佺
2023-10-04 07:26:00
聊聊安史之乱中各诗人的命运
...但他的心始终忠于大唐。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他笔下的诗句依旧流露出对大唐的深厚情感。他的《凝碧诗》不仅是对失落王朝的怀念,更是他内心挣扎和忠诚的真实写照。诗中“万户伤心生野烟,
2024-05-15 13:44:00
...是农历甲辰龙年,大众网记者收集的有关“龙”的飞花令诗句,大家收藏学习。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024-01-19 16:28:00
隋朝代表诗人之一薛道衡,用诗歌来反映社会现实
薛道衡(569年-618年),字希文,汉族,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初年大臣、诗人。薛道衡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奇才人物,在诗、文、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薛道衡是薛收之子,又
2023-05-22 07:1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