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爱上潍坊之文化篇⑤|郑板桥在潍坊的“七载春风”
...生生不息。潍坊历史悠久,人才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是郑板桥笔下的“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摄影:武琨)走进潍坊郑板桥纪念馆,迎面就看到了一座高大的郑板桥全身石...……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市场监管报郑板桥(1693—1766),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诗书画三绝,“扬州八怪”之一,尤擅画兰竹石。他是“康熙秀才、...……更多
潍坊潍城:淬炼思想灵魂 厚植为民情怀
...坊报道近日,潍坊市潍城区发改局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赴郑板桥政德教育馆、潍县战役主题展馆开展现场教学,接受政德和党性教育,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政德素养和党性修养,严明纪律规矩,筑牢思想防线。在解说员的引导下...……更多
追寻历史足迹 汲取奋进力量——潍坊市潍城区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参观学习
...坊报道近日,潍坊市潍城区望留街道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赴郑板桥政德教育馆、潍县战役主题展馆开展参观学习活动,传承红色记忆,汲取前行力量。在郑板桥政德教育馆,全体党员干部认真观看了关于郑板桥生平的各种图片、文...……更多
筝鸣时评丨应美食之约,赴文化潍坊
...百姓的诸城烧烤、为齐桓公解燃眉之急的寿光绿豆扒谷、郑板桥关心民间疾苦所创的朝天锅、“潍水之战”流传下来的高密炉包……每一种食物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更多
我在山东守民俗丨潍坊人把山东故事刻在桃核上
...雕作品《开仓济民》,就像一幅细致入微的画卷,重现了郑板桥开仓济民的一个场景。在一个高约4厘米、宽不到2.5厘米的桃核上,他雕刻了12个人物。“郑板桥谁也没见过,怎么去打造他的形象?周围人的表情如何体现?这需要...……更多
潍坊十笏园文化街区“庆新春”舞龙表演上演
...节期间,潍坊十笏园新春国潮庙会灯会将以当代万印楼、郑板桥纪念馆等地标建筑为主体,将春节文化与十笏园街区新年元素相结合,以新颖、巧妙的设计为广大游客打造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进一步营造浓郁的节日氛围。 ……更多
文化潍坊,穿越千年的相融共生
...、贾思勰都出自潍坊,孔融、范仲淹、欧阳修、苏东坡、郑板桥等文人墨客曾在潍坊执政理事,近代涌现出了王尽美、陈少敏、王愿坚、王统照、臧克家等一批革命家、文学家、艺术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也是潍坊人。在历...……更多
潍坊学院在釜山国际艺术节斩获金奖
...动画单元金奖。参赛作品《竹石》,讲述了公元1746年,郑板桥调任潍县县令,他以一县之令的身份帮老百姓缓解灾情的故事。影片凭借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基础、数字水墨表现技艺和廉政爱民的主题内涵,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更多
当风筝与文学相遇——《亲爱的风筝》新书发布会侧记
...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这是郑板桥在《怀潍县》中描写的清代老潍县放风筝的热闹场景。十多天前,来自世界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万风筝爱好者齐聚鸢都潍坊,共同参与和见证了第 41届潍坊国际...……更多
“金石之都”再现非遗魅力,潍坊开展石刻传拓技术培训
...馆,与工作人员进行了充分交流与讨论,欣赏到了潍坊的郑板桥碑刻,深刻了解到潍坊作为“金石之都”的文化内涵。在培训现场,来自潍坊市各县市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与王修老师进行了深刻交流,以此次培训的内容为基础...……更多
本文转自:泰州日报板桥家风郑板桥不仅勤政爱民,清廉自守,而且对于自己的家人也严格要求。在十六封家书中多次殷殷告诫弟弟,不准为恶乡里、骄奢淫逸。要善待贫苦百姓,尽力帮助他们,管好家人,教育好儿子。他说...……更多
“安丘声音”加速“出海” 延展经济“外向面”
...合作交流,剪纸作品“孔夫子杏林讲学图”、木版年画“郑板桥词抄”、金砂壶“安丘八景”等一批非遗产品,带着文化交流互通的使命漂洋过海来到友城德国巴伐利亚州“尼山书屋——中国文化之角”。此外,《味“道”安丘...……更多
鸢都里的非遗小镇
... 闫汇芳摄“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清代郑板桥在《怀潍县》诗中这样描绘当时潍县放风筝的情景。春暖花开时节,我们来到第4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只见漫天的风筝真如大雪一般在天上飞舞。 “我们昨天放飞的...……更多
浦发银行潍坊分行开展“清廉伙伴”党建联建主题党日活动
...手段,系统回顾了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光辉成就,展示了郑板桥、范仲淹等清官廉吏和王尽美等革命先驱的清廉事迹。一幅幅警示图、一个个典型案例、一张张忏悔书,尤其是发生在我市的一些典型事例,给全体党员干部上了一...……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又到农历三月,想起郑板桥“烂煮春风三月初”的诗句。私以为写美食的所有诗词中, “烂煮春风”一语可谓妙绝。作为一名江南才子,郑板桥一生爱竹成痴,对笋这种蔬食中的“第一品”也极为偏爱。...……更多
更好潍坊,再出发!
...贾思勰等都出自潍坊,孔融、范仲淹、欧阳修、苏东坡、郑板桥等曾在潍坊执政理事,近代涌现出了王尽美、陈少敏、王愿坚、王统照、臧克家等一批革命家、文学家、艺术家,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也是潍坊人。这里...……更多
...品供给,做好红色文化、非遗项目等文章,打造超然台、郑板桥纪念馆等文旅场馆,拓展“沉浸体验游”,开发房车露营地、滑雪场等潮玩场所和时尚餐厅、城市书房等,为市民游客开辟了休闲放松的“第三空间”。“潍坊全域...……更多
传承地域文化 放大“水墨”标识
...标识,11月22日下午,江苏兴化市举办第十六届中国·兴化郑板桥艺术节——“一枝一叶总关情”诗词大赛获奖作品书法创作邀请展。自1993年以来,兴化市秉承“纪念板桥、宣传兴化”的宗旨,每两年举办一届郑板桥艺术节,以...……更多
《郑板桥》登上梅兰芳大剧院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扬剧时隔多年再『进京』《郑板桥》登上梅兰芳大剧院扬剧《郑板桥》剧照。 扬剧《郑板桥》的演出现场。汤玉祥 摄通讯员 汤玉祥记 者 王鑫 王璐 世人皆爱郑板桥,爱他的满腹才华,爱他的不入俗流。昨...……更多
对话潍水先贤|笔墨丹青论画卷 翘楚当属张择端
...深厚浓郁的文脉积淀,书画艺术家辈出。李成、张择端、郑板桥、刘墉……我国花鸟画大家、曾任中央美院花鸟科主任的郭味蕖,以画梅闻名于世、引领山东画坛数十载的于希宁,我国著名山水画家、画坛公认为大才的徐培基,...……更多
一只风筝一座城,一根线牵出天空的浪漫
...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郑板桥的一首《怀潍县》,栩栩如生地描述了潍县人放风筝的情景。1984年,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在新建的潍坊体育场隆重开幕,开幕式结束后,在白浪河水库坝上和西边...……更多
潍县萝卜凭什么“霸占”潍坊人的冬天?
...坊的“知名产品”,得以被载入册。“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对潍县萝卜也极为推崇,还曾有《还礼戏钦差》的传说。“东北人参凤阳梨,难及潍县萝卜皮。”便是出自于此。 清代潍县著名学者、金石学家、诗人郭麐写过一...……更多
连续举办41届的国际风筝会,对潍坊而言意义何在?
...的苏轼、“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等多位文化大家,给潍坊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积淀了厚重绵延的文脉印记;潍坊市博物馆、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青州博物馆、诸城恐龙博物馆等场所既反映了...……更多
...处联合开展3.15金融消保宣教暨党建共建活动。在参观完郑板桥政德馆和潍县战役纪念馆之后,来到十笏园社区,由中国银行潍城支行向参加活动的党员和群众宣讲金融知识,提示大家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合理使用借贷产品,选...……更多
爱潍坊的100个理由
...贾思勰等都出自潍坊,孔融、范仲淹、欧阳修、苏东坡、郑板桥等曾在潍坊执政理事。4.潍坊近代涌现出了王尽美、陈少敏、王愿坚、王统照、臧克家等一批革命家、文学家、艺术家,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也是潍坊人。...……更多
...出版工程(第五辑)入选项目名单公布,由我省申报的《郑板桥审石头》《嫘祖养蚕织绸》两个项目位列其中。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出版工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中提出的项目之...……更多
...道。她让我注意视频后面的背景,是三幅画,一幅是清代郑板桥的《竹石图》,一幅是北宋崔白的《双喜图》,一幅是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我压根儿就没注意背景。画家一提醒,赶紧回放,果然,三幅画依稀可见。唉!...……更多
...叠嶂,水光浩渺,方寸之间,览无垠江山。扬州博物馆以郑板桥《墨竹图》为灵感研发出“郑板桥书画丝巾”,丝巾上还书写郑板桥的七言绝句《新竹》,图案与色彩相得益彰,尽显优雅之美。搭配丝巾的是一把精巧折扇,扇上...……更多
台北故宫博物院里的潍坊印记
...冶长的传说、李成张择端的画作、苏东坡李清照的诗词、郑板桥的竹枝词、毛公鼎的铭文、刘墉的书法等等,这些当代人可以观赏、吟诵、展览的文化形象和文化符号,穿越时光,与新时代的更好潍坊遥相呼应互相映照更水乳交...……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老厂新生” 焕发活力本报记者 裴雨虹吉林市,一个名字里藏着故事的地方。1673年
2024-06-25 02:36:00
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重推】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环县道情皮影 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中国皮影之乡”环县风光 资料图王杰文魏力群是中国皮影艺术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
2024-06-25 06:36:00
福州永德会馆:见证“无永不开市”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王春泉 张丽婷永德会馆正面图会馆是中国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各城市设立的联络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舍供同乡
2024-06-25 07:16:00
鳌峰书院:清代城郊型书院园林建置的起点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杨陈宸 杨静鳌峰书院现存的假山与亭在福建诸多书院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四大书院”之首的鳌峰书院,鳌峰书院是由理学大家张伯行创建的集教
2024-06-25 07:16:00
《近世社会的形成》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近世社会的形成》王章伟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宋代是中国近世社会形成的关键时期,本书从“士族”与“民间信仰”两大范畴分析其中的巨大变化
2024-06-25 07:22:00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
陈友谅为何会与朱元璋在水上进行决战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2024-06-24 21:55:00
朱元璋的子孙真的吃垮了大明江山吗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宋、元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以史为鉴,太祖制定了一套封藩制度,并从洪武三年开始
2024-06-24 21:55:00
诸葛亮并没有杀马谡,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记载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精彩故事,以至于至今的民间戏曲,和人们的口口相传都认为诸葛亮真的斩了马谡
2024-06-24 21:56:00
明朝阉党焦芳,为何最后竟能善终
焦芳,字孟阳,河南泌阳县人(今属河南驻马店),明朝阁臣、阉党。明朝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2024-06-24 21:57:00
简介明朝开国名将邓愈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57:00
历史上徐寿辉是什么人
公元1364年,惊天动地的鄱阳湖大战最终落下帷幕,仿佛是三国演义的再现,铁索连环和火烧赤壁终归扭转了战局,陈友谅这个罕见的强人终于倒下
2024-06-24 22:00:00
简介明朝著名宦官王振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1:00
嘉靖的3个皇后为何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嘉靖从小就很聪明,父亲教他读书,几次下来他就会背诵了,后来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便让他学习参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礼,因此他对各种礼仪和规范流程十分熟悉
2024-06-24 22:02:00
简介明初重臣杨士奇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