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西汉的衰弱,为何说汉元帝应该负这个历史责任
汉元帝自汉武帝罢黜百家后,儒学名义上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但其实汉武帝并不信儒学,只是将儒学作为外包装,内里搞的还是法家那一套。汉武帝以后的昭、宣二帝,对外儒内法模式看的尤为透彻,所以在他们治下出现了...……更多
历史上的两位名儒,匡衡和张禹
...切实际。这也是他作为一个中兴之主的经验之谈。后来,汉元帝和汉成帝时,先后有八位名儒作丞相,但是却“皆持禄保位,被阿谀之讥”,都是一些混工资,明哲保身,阿谀奉迎之人。西汉也在元成二帝之后走向没落,十几年...……更多
汉元帝为何被认为是西汉由盛转衰的根源
...落。在这之后的五十多年,西汉就被王莽所取代而灭亡。汉元帝,就被认为是西汉由盛转衰的根源。因为他在位期间,极度信任宦官,导致皇权旁落、朝政混乱,原本存在已久的各种问题此时一一爆发出来。在经过他的儿子汉成...……更多
汉元帝刘奭看似幸运,却一生都是悲剧
汉元帝刘奭在历史上并不算太出名,大多对他有印象是因为昭君出塞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他也只是“男配角”,是一名失去一位绝色美女的落魄皇帝。实际上,他是一位十分有故事的天子。他在任期间是西汉帝国兴衰的关键...……更多
他信奉儒家,是西汉没落的始作俑者
...及其幸运,但是对于西汉江山来说,是一种悲哀。他就是汉元帝刘奭(shì),他老爹是汉宣帝刘询,他的母亲是刘询的嫡妻许平君,关于汉宣帝的情况小编在之前文章已经介绍过了,就是因为汉宣帝与亡妻许某感情太深,所以...……更多
匡衡:从凿壁偷光苦读到贪污失势的人生
...衡的结局。事实上,小时候偷光学习的匡衡在长大后深受汉元帝的器重,一路高升直至宰相。但他晚年却还是败在了“偷”上,一时失足就身败名裂,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就像故事中讲的那样,匡衡家境贫寒,世世代代都是农民...……更多
...二就是著名的昭君出塞,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对于汉元帝,用班固的话来评价,或许就是再适合不过了的:元帝多材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箫,自度曲,被歌声,分刌节度,穷极幼眇。少而好儒,及即位,征用儒生,...……更多
昭君出塞的真相,她是和平使者还是权利斗争的棋子?
...君因不会讨好画师而被针对,故意被画丑。迟迟没有得到汉元帝宠幸,后在呼韩邪单于请求和亲之时,主动请求入塞。在汉元帝看到昭君容貌时,还曾因昭君容貌而产生后悔,但因以答应呼韩邪单于而无法临时变卦,最后昭君入...……更多
探究汉朝衰弱的节点与原因
...点与深层原因。元帝时期的转折西汉的衰落,可以追溯到汉元帝时期。元帝前的汉朝君主多沿袭法家思想,注重法制与中央集权的建设。然而,随着元帝的即位,儒学逐渐崛起为汉朝的官方意识形态,这一显著的变迁象征着汉朝...……更多
...活大多贫苦,盗贼泛滥,治安混乱。民多贫,盗贼不止。汉元帝时,西汉王朝可以说是大势已去。农民在“乡部私求,不可胜供\"的情形下,依然是“虽赐之田,犹贱卖以贾,穷则起为盗贼”。汉元帝为了怀柔关东豪强,消除他...……更多
王莽如何利用儒家的理想主义夺取汉家江山
...单于内附。这个时候的汉朝国力发展达到了顶峰,所以在汉元帝的时候,陈汤才敢于说出:“犯天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壮语。汉宣帝去世后,汉元帝、汉成帝两朝,虽说相比于汉宣帝有所下降,但是国家并没有遭遇到太大的...……更多
匡衡:道德与才华的矛盾交织,荣耀与失败的人生
...匡衡精通经学,“有师道”,已经自成体系了。时为太子汉元帝刘奭非常欣赏匡衡,可奇怪的是汉宣帝刘洵很冷漠,让匡衡回到平原郡继续“支教”。 不是汉宣帝认为匡衡的学问不够深,实际上就学问来说,汉宣帝给匡衡提鞋...……更多
刘向多次警告汉成帝王氏外戚危险,为何却不得志
...向的仕途却越走越窄,牢骚越来越多,活得越来越憋屈。汉元帝和汉成帝是非常崇儒的两位皇帝,他们在位期间,九卿几乎非儒生不录,三公非学术大师不用,为何刘向混得这么惨?三次入狱的苦瓜学者刘向一般像刘向这样的大...……更多
汉宣帝开创了孝宣盛,却又将西汉带向了毁灭的边缘
...兴之主。但是宣帝也存在不好的一面,例如他选的继承人汉元帝就不是一位合格的君主,宣帝开启重用外戚宦官之先河,直接导致西汉王朝迅速衰亡。对于汉元帝来说,他老爹宣帝简直是坑的不能再坑了。一、宣帝作为中兴之主...……更多
曹丕娶庶母与王昭君嫁儿子的评价为何不同
...君出塞是发生在汉朝时期的故事,当时是汉朝元帝当政,汉元帝拥有庞大的后宫人数,因此选择谁来侍寝成为元帝每天最头疼的问题。在身边太监的建议下,汉元帝命令画师将众位后宫佳丽全部画出来,通过画像来决定晚上临幸...……更多
汉朝四大昏君揭秘:从汉元帝到汉灵帝的覆灭之路
...大概四个皇帝,是板上钉钉的昏君。这四个昏君,分别是汉元帝、汉成帝、汉安帝和汉灵帝。这四个皇帝,几乎是没有任何可以洗白空间的昏君。尤其是汉成帝和汉灵帝,这两位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上,所有的皇帝里面,都是可...……更多
昭君出塞是汉朝对匈奴的屈辱求和,还是一种施舍?
...底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当时的国际形势。汉元帝时期,经过昭宣中兴以后,国力达到了顶峰。所以陈汤才有这个底气说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匈奴却经过历代的汉朝军队不停的打击,生存空间不断的压缩。...……更多
汉元帝在位期间西汉国力达到鼎盛,为何却遭到后人的批评?
汉元帝刘奭(shì)(前74年-前33年7月6日),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之子,西汉第十一位皇帝。汉元帝登基之后,由于有汉昭帝、汉宣帝等几位皇帝的励精图治,西汉的国力在汉元帝时期达到了极盛。特别是在公元前36...……更多
他因受百姓拥戴当上皇帝,最后却被百姓分食肉身
...应\"来为他立威,要说起儒家学说真正被\"独宠\",是到了汉元帝时期,当时的儒生甚至比勋臣地位还高!那时候有个集大成者的儒生,名叫王莽。先说下他是怎么成为儒生中的佼佼者的,王莽生于皇室外戚之家,他的姑姑是当朝...……更多
汉元帝刘奭成为西汉由盛转衰的拐点皇帝
...现了非常不理想的结局。嗟乎?叹乎?时也!命运!西汉汉元帝刘奭其实就是这么一个人,他便万万没有想到,他在位的16年居然成为了西汉由盛转衰的拐点,甚至他都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什么。刘奭是汉宣帝刘询与民间皇后许平...……更多
从刘邦到刘询,揭秘汉朝二十四帝的辉煌与沧桑
...帝死前,最大的遗憾就是选错了继承人,事实确实如此。汉元帝刘奭柔仁好儒,并不像他父亲宣帝“霸王道杂之”,元帝的柔仁导致了汉王朝逐渐走向衰弱,他并不能像他前几任那样完美处理宦官、朝臣、外戚之间的关系,导致...……更多
太子乱汉家汉宣帝没有废掉他,全是因为对太子生母许平君的怀念
...太罕见。刘奭的好学、勤奋与简朴,堪称道德典范后世把汉元帝描绘得很不堪,其实汉元帝是个非常难得道德君子,他身上没有一丝“富二代”的痕迹。刘奭的好学,让自己的儒学造诣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若不做皇帝,他成为一...……更多
王莽的成败皆因儒家思想,为什么会这样?
...期的50名,慢慢变成汉昭帝时的100名、汉宣帝时的200名、汉元帝时的1000名、汉成帝时的3000名(王莽当年利用此事,收获了士林的好评如潮)。数量上完成了突破,那品级上完成突破也自然不在话下!比如汉成帝时的3000名太学生...……更多
聊聊汉元帝刘奭之子——刘骜
...壮丽的历史画卷。其中,刘奭,这位西汉时期的皇帝,即汉元帝,他的统治时期不仅是西汉朝的一个重要阶段,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而在这位帝王的身后,站着的是他的儿子,刘骜,一个在历史舞台上同样拥有...……更多
汉宣帝第三任皇后揭秘:无宠无子,却成后宫之主
...年),汉宣帝去世,王皇后抚养的太子刘奭继位,也就是汉元帝。王皇后也升级成了王太后。汉元帝对王太后这个养母非常孝顺,封她的哥哥王舜为安平侯。从此,王氏一门两侯,是当时富贵至极的家族。汉元帝去世之后,汉元...……更多
刘秀与王莽:毫无血缘的表兄弟
...别急,我们先将二人的家族关系做一个梳理。王莽出生于汉元帝初元四年(前45年),河北魏郡元城人。王氏家族出身显赫,也非常传奇,其先祖是舜帝的后人,妫(guī)姓,被周武王封在陈地为诸侯。春秋时期,陈厉公的儿子...……更多
天灾频发皇位不保,汉元帝刘奭的倒霉人生
...隋之炀帝。今天我们说一说中国历史上最倒霉的皇帝——汉元帝刘奭。他究竟有多倒霉呢?请让笔者为您细细道来。两岁时母亲被毒杀刘奭,生于前74年,是汉宣帝刘洵和原配许平君的嫡子。在他出生前,他的父亲汉宣帝刘询(...……更多
汉元帝前期否定作为导致后世评价不高的主要原因
汉元帝最后两年执政为何突然\"摆烂\"?专家:他在否定自己!作为西汉第十位皇帝,汉元帝在位期间可以说是功过参半。但让人不解的是,在其执政后期,特别是建昭四年和五年这最后两年里,这位曾经励精图治的帝王突然像...……更多
冯婕妤什么敢为汉元帝挡住熊的攻击?其原因与两方面有关
冯婕妤是汉元帝的妃子,汉平帝的奶奶。冯婕妤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有勇有谋的嫔妃,她曾经为汉元帝挡熊,因此她也出名了。那么冯婕妤为什么敢挡熊呢?其原因与两方面有关。1、有勇气冯婕妤有勇气,使得她的第一...……更多
冯媛:汉代挡熊救夫的女性英雄
...的奇女子,还是个呆在深宫内院的妃子。挡熊救夫冯媛是汉元帝刘奭的妃子,汉元帝本人不怎么出众,他身边倒是有许多有名的人物,像他的父母是汉宣帝刘病已和许平君,皇后则是有名的王政君,还有这位超飒的挡熊妃子冯媛...……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专访《考古者说》导演张兵:将镜头对准低调的“考古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文璇中国考古诞生百年来,重大考古发现璨若星河,“考古人”的生活却鲜有人知。近日,纪录片《考古者说》热播
2025-02-25 17:16:00
一个战斗的印刷所,揭开了一场“对望”的序幕
本文转自:人民网-上海频道人民网记者葛俊俊从复兴中路走到黄陂南路,一处不起眼的小楼印入眼帘。这里是“永恒的灯塔”——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阵地又新印刷所旧址史迹陈列展
2025-02-25 14:31:00
编者按齐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这些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2025-02-25 15:21:00
走进新开放的金代皇陵 寻找远去的历史
金代皇陵俯瞰图 金代皇陵地处房山区云峰山◎申哥日前,房山区区长底志欣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今年房山区琉璃河遗址“申遗”工作将全面启动
2025-02-25 12:15:00
踏入春日东太行,邂逅漫山春雪,峰峦藏秀,入目皆是诗意风光。摄制|殷雪迪、王文静、李树峰
2025-02-25 09:00:00
“听到我要练书法,女儿买了五斤墨水。我一开始就在废报纸上练习,在三个月内,写了两百多斤的废报纸……”在湖南隆回滩头镇,有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
2025-02-25 09:08:00
黄葛树丨陈利民:饮茶话水
饮茶话水文/陈利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老子的名言。水是生命之源。远古人类大都逐水草而居,水是人类发展进化的物质基础
2025-02-25 06:52:00
真实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打得有多惨烈?可别被西方电影给洗脑了
在西方拍的很多关于苏联二战的电影里面,都会将斯大林格勒描述成是一个苏军靠堆人来取得胜利的,甚至还拍出了像《兵临城下》这样一个小丑电影
2025-02-24 23:09:00
一墨一纸 拓古传今 中国古老的传拓技艺在齐河传承绽放
大众网记者 秦雅琨 通讯员 张欣欣 德州报道2月21日,大众网记者来到齐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正的工作室
2025-02-24 20:22:00
长江美史明人杰 宝塔桥怀古畅今
“长江美史明人杰,宝塔桥怀古畅今。”2月23日下午,应南京市鼓楼区宝塔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冯磊邀请,南京市10多名活跃知名作家
2025-02-24 20:23:00
封建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子:平阳公主,娘子关因其得名
中国古代的历史,可以说是男人的故事,出色的女性往往被称为"巾帼不让须眉"。而中国历史上,最符合这个称呼的是李渊的女儿、李世民的姐姐——平阳昭公主
2025-02-24 21:43:00
老话常说:“三代不祭祖上,祭祖便断后”,这背后到底有啥讲究?
在大家的印象里面,农村地区可能是将这些传统文化保留最为完整的地区,因为城市在不断的发展,时代非常开放,有些传统文化在日新月异当中就被摒弃了
2025-02-24 21:57:00
神秘的三星堆考古工作为何突然停止挖掘?考古人员:你看挖出了啥
考古对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人们追寻历史、传承文化最直接的方式。而在考古历史上,三星堆遗址无疑是最伟大的发现之一,那里发掘的文明填补了许多历史的空白
2025-02-24 22:07:00
同是赌王不同命,一个儿孙满堂安然离世,一个却被砍手脚孤独而终
何鸿燊在澳门奋斗了大半生,成就赌王威名的同时,还娶了4房太太,极尽风流。据统计,他巅峰时期的控制资产高达5000亿港元
2025-02-24 22:35:00
迎风筝会,潍坊民间手艺人自学葫芦烙画技艺制作“潍坊风筝葫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65岁的丁法志是潍坊市临朐县冶源街道的一名普通市民,在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来临之前,丁法志用自学的葫芦烙画技艺雕刻了一只满是潍坊风筝元素的葫芦
2025-02-24 22: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