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全球变暖 亚洲水塔正发生重大变化!第二次青藏科考揭开这些秘密→
...学支撑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立法;阐明气候变化影响下亚洲水塔失衡特征和影响,科技支撑水资源与水安全战略;厘清气候变化影响下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和变化特征,科技应对气候变化并服务双碳目标;解析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和生...……更多
亚洲水塔冰川总数超10万条!第二次青藏科考队还有这些发现→
...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徐柏青也用科普形式同步分享了亚洲水塔冰川与发展的最新研究进展。△2025年3月21日,徐柏青分享了亚洲水塔冰川与发展的最新研究进展。 亚洲水塔冰川编目据介绍,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是全球南北极之外...……更多
...社拉萨8月18日电 (记者 赵朗 江飞波)第二次青藏科考守护水塔—“一原两湖三江”重大标志性科考活动主体任务18日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正式启动。“一原两湖三江”地区是亚洲水塔的关键核心区,拥有世界上中低纬度面积最大...……更多
...志性科考活动有哪些新进展?今年8月18日启动的守护亚洲水塔“一原两湖三江”科考,今天进入关键期。目前,6个科考分队15个科考小组的400多名科考队员陆续展开相关科考活动。“一原两湖三江”是亚洲水塔的关键核心区:“...……更多
...稳定性加大,极端气候事件与冰冻圈灾害事件频发,亚洲水塔脆弱性凸显。研究报告表明,近60年来,青海省气候呈暖湿化,冰川融水增加,冻土水分释放加剧,湖泊面积呈现扩张趋势,湿地面积逐年增加。植被覆盖度总体呈增...……更多
...三次赴青海考察,始终高度重视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中之重是把三江源这个“中华水塔”守护好,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加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打造具...……更多
...次青藏科考。6年来,科考队探索了气候变化影响下亚洲水塔失衡的特征和影响,揭示了气候变化影响下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和变化特征;查明了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变化,发现了青藏高原人类活动新证据。“虽然成绩...……更多
...手应对,共建生态文明高地。西藏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我国历来高度重视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如今西藏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已经取得历史性成就,成为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西藏要充分发挥环境...……更多
...,姚檀栋介绍,截至目前第二次青藏科考已经取得了亚洲水塔变化与影响、“碳汇”功能和潜力、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变化、人类高原适应与绿色发展、高原隆升效应等世界级原创成果。姚檀栋说,第二次青藏科考实现了青藏...……更多
“上天”“入地”“下海” AI驱动中国科学创新加速前行
...断坚守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同时也是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中不确定性最大的地区之一。过去五十年,青藏高原气候变暖幅度是同期全球平均值的2倍,这不仅改变了冰川等固...……更多
我国首次在青藏高原北部开展无人驾驶垂直探测平台野外试验
...示青藏高原西风—季风演化规律、驱动机制及其对“亚洲水塔”综合环境效应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的影响,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安全屏障体系优化、灾害风险防范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此次试验...……更多
陈宜瑜院士:持续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的不确定性,评估资源环境承载力、灾害风险,提出亚洲水塔与生态屏障保护、第三极国家公园建设和绿色发展途径的科学方案,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回想起来,进藏时没有人能知道裂腹鱼能做出任何一...……更多
啥叫“双核型”变化?科学研究揭示亚洲高山区降水变化特征与成因
...合作,揭示了引起上世纪50年代以来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亚洲高山区夏季降水“双核型”变化以及未来喜马拉雅降水变化拐点的驱动因子和动力机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10月11日23时在...……更多
...的。跟北部区域相比,比如甘肃和新疆,三江源是“中华水塔”,有非常好的草地生态系统,可以供养出很多岩羊等食草动物。三江源作为国家公园,这些年保护政策的不断落实,以及老百姓保护意识的普遍提升,包括传统文化...……更多
...藏羚羊在唐古拉山迁徙穿梭……作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区、敏感区,是亚洲重要江河的源头区、保护区。西藏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36%,生态红线...……更多
人民日报记者姜峰新书《走过青海》出版:用脚步丈量青藏高原
...歌了青海各族干部群众为保护地球第三极生态、守护中华水塔、建设“产业四地”,所做出的生动实践,为宣传青海、推介青海做出了党中央机关报记者应有的贡献,姜峰同志就是其中杰出一员。在青海工作6年期间,姜峰同志...……更多
“世界水日”:青海水资源利用格局优化、江河湖泊面貌历史性改善
...海黄河流域。李玉峰供图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也是黑河、疏勒河、石羊河等内陆河的发...……更多
...地球化学等多学科分析和对比验证,揭示约4000万年以来亚洲季风进入青藏高原的历史,青藏高原腹地气候、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协同演化以及油气烃源岩、干旱盐湖矿床形成过程,为全球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影响的模拟预测和生...……更多
二〇二三,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厚、冰芯钻取及雪冰样品采集等多项科考任务,围绕亚洲水塔变化、生态系统与碳循环、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安全、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考察研究,揭示极高海拔地区变化和极端过程变化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更多
...的贡献,这段历史应该被牢记。青藏高原,是亚洲大陆的水塔,平均海拔4000米。这里海拔太高,空气稀薄,人烟罕至。这里的居民在古代被统称为“氐羌”,现在的藏族便是氐羌后裔。中国的考古学家在青藏高原边缘发现了16万...……更多
青海果洛州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处黄河源头,三江源核心区,是黄河的发源地,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和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宝库,是我国乃至全球维持气候稳定的“生态源”和“气候源”,素有“雪域...……更多
东西问丨连新明:“雪山之王”的栖息与保护有何国际意义?
...,被称为“雪山之王”,自然分布在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亚洲中部山地,涉及12个国家。作为食物链中的顶级捕食者,雪豹与其他物种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复杂粘性关系,也同时依赖于健康的生态系统。它是了解三江源整体生态系...……更多
我国科学家揭秘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隆升气候史
...山峡谷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和亚洲气候演变的关键区域。12月1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丁林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全球和行星变化》发表最新成果,揭秘了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隆升气候史。研究...……更多
《中国历史的地理密码》
...是高寒,空气稀薄,是亚洲主要河流的源头,号称“亚洲水塔”。其周边由高山环绕,有江河与其相通,河流切割高山形成峡谷,水流湍急,蕴藏丰富水力资源。从东南部海洋吹来的暖湿气流顺地形爬升,在山前形成丰富降水。...……更多
...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围绕“坚定不移做‘中华水塔’守护人 走好青海高质量发展之路”作介绍。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晓军介绍,我们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中华水塔”更加坚固丰沛。青海是生物多样性最具...……更多
...布会。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晓军围绕“坚定不移做‘中华水塔’守护人  走好青海高质量发展之路”主题,介绍了青海推动高质量发展总体情况。在记者提问环节,副省长刘涛回答了“当前青海正在全力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更多
青藏高原竟是“空心”的?地下藏有巨大空间,高达10万平方公里
青藏高原之下竟然存在着一个比较神秘的地底空间,而且面积直接超越了三个台湾省,那么这个神秘的地下空间当中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青藏高原的诞生是因为印度洋板块以及亚欧板块正畸之后形成的,其实这两个板...……更多
“中华水塔”青海累计819家公共机构被评“省级节水型单位”
...记者 张添福)记者7日从青海省水利部门获悉,誉为“中华水塔”的青海省累计有819家公共机构被评为“省级节水型单位”。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东北部是中国内陆最大咸水湖青海湖,北部...……更多
青藏高原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国际学术交流会在西宁举行
...球的明天”为主题的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建站30周年暨青藏高原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国际学术交流会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交流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莉萍摄国际学术交流会吸引国内外13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更多
最新报告:地球三极冰盖冰川物质过去20年损失量超7.68万亿吨
...境遥感监测2023年度报告1月5日在北京发布,其“南北极与青藏高原冰雪变化及影响”专题报告显示,南北极冰盖与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冰川物质呈现损失状态,2001-2020年,南极冰盖、格陵兰冰盖(北极)和青藏高原冰...……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浙江日报深圳5月22日电 (记者 陈黎明) 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2025-05-23 08:21:00
突破人类视觉极限 中国科大制备出神奇隐形眼镜
中新社合肥5月22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22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薛天、马玉乾团队与近代力学系龚兴龙
2025-05-23 08:23:00
毕业论文“难”在何处
又是一年毕业季。当前,很多毕业生面临着毕业论文的修改、提交与答辩。从确定选题、梳理文献,到实验、调研、数据分析,再到整理图表
2025-05-23 08:23: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佘峥 通讯员 戴佩琪)在陈景润诞辰92周年到来之际,昨天,数学家陈景润之子陈由伟联合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2025-05-23 08:25: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梁尘)好好地骑车上路,陈先生左眼却突然感到一阵剧痛,视力急剧下降。近日,厦门眼科中心医生从他眼中取出两根棕色“蜂针”
2025-05-23 08:25:00
探索“数”尽其用 厦门走出新路
制图/张平原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近日,复旦中山厦门医院“胃癌专病数据集”获得我市首张医疗数据资产登记证,标志着厦门在医疗数据资产化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2025-05-23 08:25:00
记者今天(23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贵州毕节大方县果瓦乡庆阳村滑坡发生后,自然资源部工作组赶赴现场,会同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
2025-05-23 08:35:00
覃师傅在贵阳市南明区四方河路有一栋自建房,去年7月他把房子租给一个姓黄的包工头。可如今,对方已经欠了覃师傅六个月的房租了
2025-05-23 08:35:00
访亲问友,书面语该写成“作客”还是“做客”,或者可以通用?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厅长陈广胜为此写了一篇近2000字的文章
2025-05-23 08:35:00
2025第二届澄迈漓岛音乐节品牌发布会举行
本文转自:人民网-海南频道2025第二届澄迈漓岛音乐节品牌发布会现场。 主办方供图人民网澄迈5月22日电(枉源) 5月22日
2025-05-23 08:36:00
我省在全国率先实现公证机构与银行数据实时交互存款继承公证迈进“零跑腿”时代河北日报讯(桑珊、李丽坤)不久前,家住石家庄的张先生因病去世
2025-05-23 08:38:00
直击贵州省大方县果瓦乡山体滑坡现场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5月22日晚,救援现场指挥部灯火通明。人民网 涂敏摄人民网大方5月23日电 (黄娴、涂敏、龙章榆
2025-05-23 08:45:00
5月12日晚,上戏实验剧院,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现场。台州乱弹“天下第一团”迎来了高光时刻。业界把某个剧种仅存的专业剧团称作“天下第一团”
2025-05-23 08:52:00
端午叠加儿童节 亲子消费看涨
端午假期临近,旅游市场再次升温。5月22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多家在线旅游平台获悉,端午假期以本地游、周边游为主导,订单占比达50%
2025-05-23 09:23:00
水果代餐,多多益善?别信 是谣言
多学一个知识点这些吃水果习惯不可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健康成年人每日摄入200~350克新鲜水果,但以下食用水果的方式
2025-05-23 09: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