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陈宜瑜院士:持续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2-07 10:18: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唐佳

青藏高原一直是科学探索的前沿阵地以及国家布局的核心要点。

长江源区域乃长江生命起始之处,其地理位置独特,自然资源富足,生态多样且功能显著。它不仅关联西藏筑牢国家关键生态安全屏障,左右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与生态安全,关乎全国淡水安全,于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占据极为特殊且重要的地位。

近日,《西藏自治区江河源(长江源)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2026-2035年)》评审会在京召开。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陈宜瑜接受了人民网记者专访。

陈宜瑜院士:持续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陈宜瑜接受人民网专访。

从青藏出发:多学科考察探“家底”

谈及与青藏高原的缘分,陈宜瑜感慨万千,“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是我非常难忘的经历。”

陈宜瑜回忆说,考察队包括有地质、植物、动物、湖泊、古生物等几十个专业的科学家,不同学科的队友们之间经常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这些交流大大拓宽了他的视野。在他看来,这是一段最好的学科交叉的学习过程。

“对于学科交叉的学习我是全身心投入了几十年。”青藏高原展开综合考察期间,陈宜瑜通过对青藏高原裂腹鱼类的起源和演化分析,探讨了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推断青藏高原在第三纪晚期以后曾经历过3次急剧上升和相对稳定的交替阶段,并推测了3次隆升的幅度提出了可用于解释云贵高原某些湖泊区系起源的同域成种的进化模式,及同域快速成种的实例进行了渔业-环境优化对策分析和一系列科学试验示范。

“当时对鱼类进化历史研究的相关成果,在相关领域至今仍具有广泛影响。”此后十年,陈宜瑜不仅对于鲤科和平鳍鳅科鱼类进行过系统的分类研究,记录和发现了5个新属30多个新种,还在白鱀豚研究、湖泊水体生物生产力综合开发等领域开展了开创性工作。

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足迹遍及西藏自治区全境,攻坚克难,获得海量原始一手资料,产出了87部专著和5本论文集,初步探讨了有关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与资源环境等理论问题,为青藏高原经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的队员中产生了20多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用脚步践行:开辟当地生态发展新径

青藏高原被誉为除南极、北极外的“第三极”,也是全球环境变化的敏感区。

首次进藏,陈宜瑜沿着喜马拉雅南北坡,从羊卓雍湖到亚东,到日喀则,再到希夏邦马草原、樟木口岸;1976年,他二次进藏,深入藏北羌塘无人区——这片平均海拔约5000米的“生命禁地”。该地区环境恶劣、水源匮乏,人迹罕至,物资补给艰难,无蔬菜可食,仅靠昂贵且有限的固体燃料维持。藏北寒夜最低温达零下18摄氏度,水寒刺骨,考察团6个月未得沐浴。

青藏地区天寒地冻,科考队员们经常需要挽起裤腿下湖观察鱼类和水草。“我们当时开玩笑说进去就不知道能不能出得来,地图也没有,完全与外界失去联系,跟探险似的。”

此次考察让青藏高原特有的裂腹鱼物种情况得以全面知晓,其产生与进化过程的研究,为探索与青藏高原隆起的关联提供依据。之后,陈宜瑜与多次赴藏的曹文宣及青海省生物研究所的武云飞、朱松泉共同研讨,合作发表《裂腹鱼起源演变及其与青藏高原隆起的关系》。此为国内首篇明确阐述生物进化与地球演化关系的论文,众多科学家受其启发,深入探究青藏高原与其他地区的多种联系。

1981 年,陈宜瑜继续投身青藏高原考察,并参与横断山考察,足迹由北至南遍布独龙江、伊洛瓦底江、怒江与澜沧江。此次考察令其创新性提出动物分区新观点,以及可阐释云贵高原特定湖泊区系起源的同域成种进化模式与边域快速成种实例,在实践层面为进化理论注入新内涵。

2017年3月,中国科学院和西藏自治区签订新一轮院区战略合作协议,确定由青藏高原所牵头,协调全国力量,联合国际伙伴,共同开展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这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将根据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揭示过去50年来环境变化的过程与机制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预测这一地区地球系统行为的不确定性,评估资源环境承载力、灾害风险,提出亚洲水塔与生态屏障保护、第三极国家公园建设和绿色发展途径的科学方案,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服务。

“回想起来,进藏时没有人能知道裂腹鱼能做出任何一个结论性的成果,更多是抱着学习的心态。”陈宜瑜坦言。他鼓励广大青年科研学子,广泛吸收各领域的知识、开拓眼界、攻坚克难,为青藏高原的生态学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科学引领:护好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在《西藏自治区江河源(长江源)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2026-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评审会上,陈宜瑜带头同与会专家、有关单位负责人等,共同评估《规划》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具体内容,研究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

“对于进一步筑牢西藏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打造西藏生态文明高地、全面推进美丽西藏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历史意义。”陈宜瑜表示,保护长江源,关系着西藏构筑稳固的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关系着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更关系着全国的淡水安全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在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特殊重要作用,“此次编制《规划》,就是要逐项推动规划的项目、资金和重点工程落实到位,为形成长江大保护战略格局贡献西藏智慧、提供环保力量。”

长期以来,无论身份如何转换,陈宜瑜始终为青藏地区生态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003年7月,为推进科技兴藏战略,加快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建设步伐,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陈宜瑜视察西藏自治区的科技教育、文化建设等工作并重点就中国科学院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科技方面的广泛合作及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建设等领域深入交换了意见并提出了战略性指导建议,为今后科技援藏工作以及青藏高原研究所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在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期间,陈宜瑜便参与组织与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研究网络。转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后,仍兼任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科学委员会主任,倾力投入。自 1988 年筹建起,CERN 逐步发展成覆盖典型区域与类型且设施先进的野外台站网络,为国家多领域(生态、环保、农业等)及重大工程(包兰、青藏铁路)贡献显著,推动学科发展,培育出一批优秀人才。

在他看来,要立足高原,面向世界。“我还将为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继续努力,尽我所能。”陈宜瑜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7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全球变暖 亚洲水塔正发生重大变化!第二次青藏科考揭开这些秘密→
...和运维安全;揭示青藏高原人类活动过程,提出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融合国际组织和国际计划,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中国方案和智慧;构建地球系统多圈层综合观测与预警平台,服务山水
2024-08-18 15:14:00
...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举行第二次青藏科考: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科技日报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何亮 刘垠)29日,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
2023-05-30 02:35:00
...态环境保护等领域深入合作,为推动全球科技进步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欧洲科学院院士 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主席 伊瑞娜:我十分荣幸来到西藏参与本次调研考察,这让我从全新的角度看
2023-06-30 22:21:00
...同创新,引领植物学及相关学科研究,促进泛第三极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第二次青藏科考植
2023-10-10 03:51:00
...讨会上,专家学者以青藏高原为例,畅谈西藏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和“地球第三极”,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占青藏
2023-08-17 15:22:00
聚焦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第二次青藏科考推动成果落地转化
...藏高原自然环境演化规律和变化趋势,为推动高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第二次青藏科考科研团队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各方紧密合作,共同推动科考成果的落地转
2023-09-15 18:31:00
...原生态保护法,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法治支撑。据悉,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包括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及公益诉讼等不同诉讼类型,涵盖森林、高寒草甸、
2023-05-05 17:55:00
... 脱畅《光明日报》( 2023年09月06日 10版)“同学们去过青藏高原吗?”看着台下青年学子面面相觑的样子,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笑着“解围”,“去一
2023-09-06 03:45:00
9月1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取得新进展,方小敏院士带领新生代环境团队在青藏高原腹地伦坡拉盆地开展超千米钻探计划。目前,钻探深度达
2024-09-10 12:0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城事直通车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占道经营带来的拥堵、沿街店铺的噪音扰民、路面坑洼影响出行、违停导致的秩序混乱……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城市管理问题
2025-10-25 07:16:00
在市邮政管理局和市总工会的关怀支持下,市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联合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迎泽区解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
2025-10-25 07:17:00
10月24日,我市举行庆祝山西省第29个环卫工人节暨表彰大会,表彰慰问为全市环卫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会议向辛勤耕耘在一线的环卫工友们致以最真挚的感谢与节日的祝福
2025-10-25 07:17:00
10月22日,省生态环境厅对外通报8月降尘监测结果。其中,太原当月降尘量3.3吨/平方千米,同比下降31.2%。结果显示
2025-10-25 07:17:00
台湾青年:“台独”遮掩不了历史真相,台湾人就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台湾学生林景茂接受媒体采访。中国网记者 李智 摄中国网10月25日讯(记者 李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25-10-25 07:19:00
在秦皇岛市抚宁区箭杆岭长城,漫山黄绿交织如锦。林木染秋、长城映景,古老砖石与鲜活秋意碰撞出独特韵味。拍摄丨史伟杰、张辉、赵杰剪辑丨殷雪迪
2025-10-25 07:49:00
从“养老”到“享老”!河北乐亭托起幸福“夕阳红”
图为老年人参加公益培训。“在老年大学里,我不仅重新找回了学习的乐趣,还认识了很多朋友!”虽然入学时间不长,但退休职工徐艳丽对乐亭老年开放大学公益课赞不绝口
2025-10-25 07:50:00
拓福迎重阳
10月24日,张家口市民在拓印百福图。当日张家口市桥东区红旗楼街道茶坊社区胜利中路社区联合张家口银行红旗楼支行开展敬老慰问活动中老年居民学习非遗知识拓印百福图喜迎重阳节10月24日
2025-10-25 07:54:00
开滦集团2025年“奋进杯”职工羽毛球比赛成功举办
图为比赛现场。10月23日至24日,开滦集团2025年“奋进杯”职工羽毛球比赛在开滦体育馆成功举办。本次赛事吸引集团公司15个单位的150余名羽毛球爱好者踊跃参赛
2025-10-25 07:55:00
河北迁安:敬老月活动惠乡村 温情服务暖人心
图为文艺惠民演出大合唱《夕阳红》精彩上演。张泽慧摄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王雅婷)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组织志愿者深入乡村
2025-10-25 07:56:00
河北迁安:打造民营钢企低碳样本 以体系化思维探路“双碳”目标
图为唐山松汀钢铁有限公司获得碳管理体系贯标示范单位。迁安市数据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供图河北新闻网讯(邹雅婕、刘天然、王欢欢)近日
2025-10-25 07:57:00
唐山市丰润区:龙头企业引领,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加速跑
河北新闻网讯(见习记者安洋记者王育民)10月23日,唐山华达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改良升级后的高铁动车座椅整齐排列
2025-10-25 07:58:00
武当山供电所:带电作业保供电,护航太极文化节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汪伟 乔会琴)10月23日,武当山供电所与带电作业班紧密协作,开展辖区10千伏营检Ⅱ回至柳树沟线联络开关带电搭火作业
2025-10-24 19:04:00
上饶市信州区茅家岭街道: 紧绷安全生产“责任弦”,人大代表在行动
为提高辖区内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切实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重要作用。近日,上饶市信州区茅家岭街道同心社区人大代表联系点联合同心社区在辖区内共同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2025-10-24 19:04:00
近日,上饶市信州区茅家岭街道同心社区人大代表联系点在日常接待过程当中,有小区居民和幼儿园负责人向人大代表祝旭、汪功飞反映
2025-10-24 19: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