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武隆关口西汉一号墓出土珍贵文物 “干支木牍”为全国首次发现
...龙网讯(记者 陈发源)据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消息,位于武隆乌江腹地的关口西汉一号墓出土漆器、木器、竹器、陶器、铜器等珍贵文物600余件,这些文物展现了汉文化确立过程中巴、蜀、楚、秦文化交汇融合的时代特征,是巴...……更多
古人死后还能享受荣华富贵?重庆武隆关口一号墓“告地书”这样说
重庆武隆天子坟遗址全景图及关口一号墓椁室正射影像在古人的想象中,人死后都会去往地下世界,他生前的“荣华富贵”等也都会一并带去,但其实这也是需要向地下世界“报备”的……此前,在重庆市武隆区关口镇新发掘...……更多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启动 重庆武隆关口一号墓入选
...初评启动,经国家文物局审核,最终确定33项参评,重庆武隆关口一号墓入选。关口一号墓属于白马航电枢纽工程重点考古发掘点之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从今年9月至今,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关口西汉一号墓进行了抢救性...……更多
动海报 | 全国20余位考古专家走进武隆乌江腹地 揭开关口西汉一号墓神秘面纱
...发源)12月15日上午,来自全国的20余位考古专家走进位于武隆乌江腹地的关口西汉一号墓,在考古领队黄伟的带领下,专家们边听边探讨,逐渐揭开了墓葬的神秘面纱。据了解,关口西汉一号墓出土漆器、木器、竹器、陶器、铜...……更多
重庆武隆关口西汉一号墓墓主身份初步确定:御史
...年二月己亥朔丙戌……”字样的木牍……本月初,重庆市武隆区新发现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墓葬吸引了全国的关注目光。根据已经出土的众多实物显示,该墓的下葬年代为公元前193年(汉惠帝二年)。这让它一举成为了目前中国考...……更多
...关键的信息。相关链接:视频 | 全国20余位考古专家走进武隆乌江腹地 揭开关口西汉一号墓神秘面纱武隆西汉墓填补乌江流域秦汉文化考古空白 涪陵设县历史提前至西汉初期聚焦武隆西汉墓 | 霍巍:西汉墓对汉代墓葬制度研究...……更多
...地下文物保护成果汇报会暨关口西汉一号墓专家研讨会在武隆区举行。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术院长、教授霍巍在接受华龙网记者采访时谈道,西汉墓的出土对中国汉代墓葬制度研究,对中华民族文化尤其是长江上游地区跟中...……更多
川渝地区文物鉴定与学术交流联盟成立  推动两地文物保护利用协同发展
...厅举办。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白九江以《武隆关口一号墓考古收获与墓主探索》为题,介绍了重庆武隆关口一号墓的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白九江表示,该墓葬是近年来乌江流域秦汉考古的重大发现,考古发...……更多
...津梧桐土、涪陵小田溪、九龙坡冬笋坝、合川张家院子、武隆生基坪、武隆关口一号墓等为代表的一批重要遗址的考古发掘,课题组对巴文化的概念、研究方法、早期巴文化的文明形态、晚期巴文化、山地城市先秦时期聚落分布...……更多
西南6省区市专家在渝发布最新考古成果 快来探秘泥土里的西南古代史
...里之外的重庆,最近也有一批简牍出土,它就是来自重庆武隆关口一号墓的木牍。在这个墓葬内,出土了包括木牍、耳杯、壶、樽、卮、盘、奁、盂、盒、匕、璧、案、几、人俑、动物俑、车船模型及兵器模型等在内的漆木制品...……更多
...15公里的深山之中,发现了一道矗立在冰天雪地里的黑色关口。海龙屯,不仅在史料上存在,现实中也依然存在。如今已经为世界所知的海龙屯遗址,三面环水,一蒂孤悬。从山脚到山顶的相对高差大约400米,非常险峻。从东面...……更多
文化中国行 | 海龙屯:土司制度的珍贵物证
...,非常险峻。从东面往上走,一条小道蜿蜒而上,共有六关口:铁柱关、铜柱关、飞虎关、飞龙关、朝天关、飞凤关。山顶有一圈城墙环绕。西面还有三道关口:西关、后关和万安观。整个城墙围合的面积大概有0.4平方公里。铁...……更多
武隆直飞梁平、永川航线今日启航 武隆⇋万州航线6月1日通航
5月23日,仙女山机场短途运输航线全新启航,武隆⇋梁平、武隆⇋永川航线正式执飞,新增武隆⇋万州航线将于6月1日通航。据了解,仙女山机场短途运输航线执飞机型为皮拉图斯PC-12,座位数为8座(仅客舱内,不含驾驶舱)。...……更多
重庆新发现一座保存完好、有明确纪年的西汉墓
...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消息:近期该院在重庆市武隆区新发现一座保存完好、有明确纪年的西汉墓,出土珍贵文物600余件。专家认为,此次发现的西汉时期墓葬出土文物数量之多、年代之久远、规格之高,在重庆以往所...……更多
全国技术能手! 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胡利红获国家级表彰
...补缺后的良渚文化陶罐胡利红(右四)与考古志愿者分享文物修复的经验与心得 “我太爱修瓷了!晚饭后坐着修瓷,因为太专注,甚至不知道外面下雨了!”聊起“修瓷”,胡利红立马激动起来。近日,全国文物科技工作会议...……更多
...展示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揭晓北京冬奥会崇礼太子城遗址文物保护与利用项目获评优秀案例河北日报讯(记者龚正龙)3月1日,记者从河北省文物局获悉,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终评会于日前在京召开,最...……更多
河南博物馆数量居全国前列 全省文物局长会议召开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1月18日,河南省文物局长会议在郑州召开。省文旅厅厅长黄东升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文物局局长任伟作工作报告。省文物局二级巡视员贾连敏,副局长张慧明、贾付春出席会议。会议指出,过去一年,...……更多
江西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28万处
本报讯 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沈冠楠报道: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5月20日,记者从“新时代江西文化发展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进入新时代的十余年,是江西文物事业投入多、发展快、成果大的...……更多
记者从福建省考古研究院获悉,为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福建省考古研究院日前联合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光泽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闽江学院人文学院,分别在漳州文庙、光泽县华桥乡官屯村与崇仁乡共青村、闽江学院...……更多
第一届海岱考古学术会议在曲阜师范大学举办
...东省考古学会主办,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考古学院、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济南市考古研究院、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烟台市博物馆承办的“第一届海岱考古学术会议”在曲...……更多
著名考古学家黄景略去世,享年94岁
...,考古学家黄景略是开创者、见证者之一。7月9日,国家文物局官方网站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黄景略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7月9日2时0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永远离开了钟爱一生的考古事业。黄景略1930年12月...……更多
...、500万元奖补 本报讯 (记者 苏怡)近日,省财政厅、省文物局联合印发《财政支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围绕文物保护利用八大重点工程,提出了一揽子24条具体...……更多
不可移动文物超5万处 河南摸清全省黄河区域文物“家底”
大河网讯 讲好黄河故事,传承黄河文物脉络。10月22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任伟从奋力推进...……更多
李群委员: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讨热点现象,展现新时代文艺脉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厚根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更多
山东定制全科人才,不只为了“修文物”
近日,《山东省文物全科人才定向培养实施办法》出台,提出将用5年时间,为县(市、区)及以下文物保护事业单位共计培养不超过300名文物全科人才。“300名人才就像300颗种子一样,助力基层文物保护事业发展。”这一政策...……更多
...黄景略是其中的代表。1982年11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开启依法保护管理文物的新征程,黄景略作为文物工作者代表参加了条文的制订。改革开放后,如何健全以文物保护法为内核的考古法律体系成为萦绕...……更多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自治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业务骨干培训班日前在鄂尔多斯市、赤峰市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全区12个盟市、103个旗县区的240多名文物普查业务骨干参加培训,掌握系统普查本领。此次培训包括政策及相关文...……更多
...他文明相互交流,与时代共进步,有着旺盛生命力。着力文物阐释能力的新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更多
来南开大学挖“文物”(图)
...津日报全国高校首个模拟考古发掘池投用来南开大学挖“文物”(图)姜凝 本报记者 姜宝成 摄学生们在体验“考古”发掘。 本报记者 姜宝成 摄本报讯(记者 姜凝)6月8日是我国第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高校首个模拟考...……更多
考古研学课程体系建设
10月18日,首届文物考古研学大会在黄帝故里新郑举行。大会上,多位专家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介绍了在文物考古研学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效,展示具有创新示范意义的优秀案例,通过主题演讲、案例分享、青年圆桌论坛、参观...……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2025西泠春拍举槌拍卖,本次春拍包含27个专场,共有超过5000件艺术精品呈现。今年是中国近现代国画家、书法家黄宾虹诞辰160周年
2025-07-27 08:2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血战南化塘:中原突围的“生死之战”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叶旭升 王逸雯 郧阳融媒记者 郝周)烽火硝烟虽已远去,英雄壮举永载史册。79年前,在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镇玉皇山
2025-07-27 17:43:00
现代人的生活早已与“电”密不可分,但很少有人了解这个常用汉字背后蕴藏的千年演变故事。近日,贵州财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马言为我们详细解读了“电”字的起源与演化过程
2025-07-27 14:43:00
第二届阳明心学论坛|董平:阳明心学是关乎“人的存在”的学问
“阳明心学并非知识论,而是关于人如何生活的理由或观念,是关乎人的存在的学问、观点与学说。人在自我存在的过程当中,实现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2025-07-26 21:33:00
华裔青少年与唐诗对话:河南,是诗也是家
大河网讯 “我是谁”,自古便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中国诗歌源头《诗经》中,三分之一的作品都与河南相关,这片土地的山水风物是古人的“诗词素材库”
2025-07-26 10:06:00
历史上,两名少年曾拼死守护记录日军侵华暴行的相册“京字第一号”证据背后的“真相接力”□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2025-07-26 10:16:00
血色丰碑|李氏三兄弟投身抗日烽火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驻华日军发动强占中国东北的侵略战争,东北大地燃起抗日烈焰。李延禄、李延平、李延青三兄弟毅然投身革命洪流
2025-07-26 13:44:00
血色丰碑|抗日名将李红光:杨靖宇麾下“女将军”神话
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独立和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李红光就是千千万万烈士中的一位。这位杰出的抗日将领被毛泽东称赞为“有名的义勇军领袖”
2025-07-26 13:44:00
土木研究生摆摊卖“军火烧饼”,1元1个,小学生抢着买。
2025-07-25 17:3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热吗?来吉林瞅瞅古代的纳凉神器
今年的夏天来得比往年更热一些。炎炎夏日,现代人靠空调续命,古人可没有这些科技,那他们靠啥纳凉?秘密神器就是那个——一把小小的扇子
2025-07-25 19:49:00
书院拜师礼,少林练武功!海外华裔青少年登封寻根、文武兼修
大河网讯 7月24日,2025“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遇见河南·文字营的营员们,开启了“天地之中”登封的文化之旅
2025-07-25 07:28:00
第七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圆满落幕南京:以文会友 “译”路繁花□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译路千山共远行,星河两岸梦初成
2025-07-25 07:49:00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探访报道 | 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国难中的文化守护
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简介: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位于今西秀区华西街道华严洞村,作为故宫文物南迁的重要存放地
2025-07-24 23:4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峰朱彦祝东秀漫步静静流淌的秦淮河畔、登上巍峨耸立的明城墙、走进雕梁画栋的金陵小城……7月22日至23日
2025-07-24 08:09:00
抗战中的太原|里应外合智取草庄头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草庄头战斗遗址。(资料图片) 这次战斗是贯彻毛泽东“把敌人挤出去”的经典战例。晋绥军区司令部特予通令嘉奖
2025-07-24 07: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