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柳永仕途的悲剧,都是他自己的“造作”
...自命\"白衣卿相\",又把功名利禄视为\"浮名\"。这传到了宋仁宗的耳中,让他勃然大怒。宋仁帝认为柳永是一个放浪形骸、毫无分寸的人,不适合在朝为官,就决定以后不录用他。然而柳永自身对这首词的看法却只道寻常,他不...……更多
宋代考生因落榜不服气写下一首狂诗,没想到成了千古绝唱
...宗看了之后更生气,一气之下终结了他的仕途。好在后来宋仁宗上位之后,又给了他机会。他再次参加科举考试,终于考上了,入朝为官。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化高度发展的一个时代。在这个时期,唐诗和宋词都很好的传达了朝代...……更多
柳永:从科举失意到情词绝唱,他的三首不朽之作
...如混迹青楼,喝酒吟唱。也正是因为这首词,彻底激怒了宋仁宗,最后宋仁宗放出话来,以后再不准柳永参加科举。柳永科举梦灭,也正是基于此,儿女情长的他,却从另一个角度,给我们留下了同样精彩的不朽词作。 说到第...……更多
北宋婉约派词人代表柳永,因为一句词断送了科举之路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结语柳永参加科考时,在位的皇帝是宋仁宗,仁宗喜也欢词,但是喜欢儒雅的宫词,而柳永的词“好为淫冶讴歌之曲”,有民间的“低俗之气”。南宋的吴曾曾在《能改斋漫录》里记载说,宋仁宗有一次“临...……更多
不作死就不会死,盘点历史上因“作死”导致悲催的人
...的出身是很好的,官家出身,从小学习诗词,满腹诗书,宋仁宗即位之前还挺欣赏他。不过柳永词风浮艳,宋仁宗即位后主张儒雅,就不太看得上他了。而柳永写过好几首“作死”词,其中一句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更多
柳永四次科举三次落榜,第四次高中却被皇帝下旨去青楼填词
...岁。前面提过,他写过一首《黄金榜上》,也不知咋地,宋仁宗在快要确定最终名单时,突然想起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来。宋仁宗是越想越气,既然你不想当官为国家服务,那还参加考试干啥?想要弃了浮名?这还...……更多
张继、柳永、张岱:科举制度的受益者与挑战者
...录张继诗歌仅此一首,然而就这一首也足以让我们记住。柳永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的代表。自1009年到1024年,柳永四次参加科举,四次落第。也有人说,他的仕途是被他自己作没的。柳永本身性格放荡不羁,常常留恋于...……更多
蹴鞠传奇:丁谓球技惊艳司马光,柳家兄弟因此改写命运
...三绝”。但他们的仕途却都很不如意,柳永自不待说,被宋仁宗一句“且去填词”,从而与官场无缘。柳三复、柳三接的考场之路也都不顺利。柳三复作为长兄,显然比两位弟弟少了一些清高,多了一些实务。他多次科举失败后...……更多
聊聊北宋著名诗人、词人张先
...活了89岁,他生活的时代正好是北宋最巅峰时期。张先是宋仁宗时期的进士出身,跟大文豪欧阳修是同科进士,不过,两人的年纪相差很大,欧阳修是23岁中进士,张先当时已经40岁了。他的官自然没有欧阳修做得大,都这么大年...……更多
分享柳永的一首霸气十足之作《西江月》
公元1018年,当宋仁宗以词作轻浮的理由让柳永再一次名落孙山后,他便死了心,从此没有再参加科考,也一辈子没有入过官场。对柳永来说,这或许是其一生落魄的根源。但对宋代词坛来说,这是一大幸事。毕竟朝堂可以少个...……更多
为什么宋朝狎妓被认为是雅事
...”,很有一番施视功名如粪土的潇洒气象。不想此事传到宋仁宗的耳朵里面,结果在第二次科举放榜的时候,宋仁宗就说,“且去浅斟低唱吧!”把柳永的名字从中榜名单中勾去了。结果柳永不再妄求功名,整日伙同浪荡子游历...……更多
柳永、周邦彦与韩世忠:古代风月场上的文人墨客与英雄豪杰
...上。或许是因为“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的句子惹得宋仁宗不满,宋仁宗干脆在柳永的奏章上批复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于是,柳永便被皇帝赶出了朝堂,来到歌舞场上潇洒余生。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仕途不得...……更多
北宋词人柳永生活窘困,却凭才学迷倒所有青楼女子
...节还相约为他扫墓,被称为史上最成功嫖客。▲北宋词人柳永获万千妓女喜爱,地位比神仙跟皇帝还高。(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知名的北宋词人柳永是婉约派代表,因为排行老七,又被称为柳七,他个性浪漫,精通音律,...……更多
柳永:北宋词坛的革新者与传世巨匠
...时引起了轰动,至今依然影响着后世文人的创作。他就是柳永。柳永,一个出身官宦家庭,却四次科举落第的词人。他放弃了科举这条通往仕途的大道,转而投身于词的创作,最终在词坛上独树一帜,成为北宋词坛上的一颗耀眼明星。那...……更多
柳永为什么改名为永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他一生中参加过五次科举,但是在前四次全部落败,而说到落败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写了一首词,皇帝不喜欢,于是他把自己的不满之情写到一首词上面,而也是这一首词,让他彻底的把皇上得罪,于是之...……更多
聊聊柳永《雨霖铃》
...旧曲之名,另倚新声。而其中最负盛名的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一首抒发离情别绪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一举将《雨霖铃》推上宋元十大金曲,流芳百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更多
柳永:北宋婉约派的开创者与仕途坎坷的才子
柳永,字三变,婉约派代表词人,在北宋文学史上是一朵奇葩。记得在高中时候,读了他的《望海潮》和《雨霖铃》之后,对他的喜爱一直没有停止。仕途坎坷/p>18岁那年,柳永意气风发,游于苏州、杭州等地,被东南形胜、...……更多
宋词的巅峰人物柳永,他一天的消费相当于一百多个人的工资
...坷,柳永更可怜。柳永写“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宋仁宗看了说:“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此后柳永“奉旨填词”,虽然也做了一段时间的官,但并不是他一生的主体。柳永流落天涯,离开京师时与情人惜...……更多
柳永的仕途之路如何
柳永,原名三变,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是北宋婉约派词人,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柳永一生放浪形骸,他的词多为市井阶层男女之间的爱情,具有平民化、大众化的特点。柳永出生在...……更多
从风流才子到词坛巨星,揭秘柳七官的传奇人生
柳永,原名柳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十八岁时,柳永进京赶考路过杭州,流连此间歌唱买笑生活。第二年,柳永作了一首《望海潮》,描写杭州胜...……更多
柳永:北宋落第才子,用一首词赢得千古名
...个人来讲,内心所想和常人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特别是柳永,算得上是历史上为数不多能够一生坚持做自己的人之一。这位在北宋乃至历史上都屈指可数的大文豪,却在参加科举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多次参考,多次落榜...……更多
景区:21年前办活动时留下,非真实墓葬
...创办人柳哲表示,史料记载,柳涗即柳永之子,字温之,宋仁宗庆历六年贾黯榜进士,入籍镇江并载入地方志,世居丹徒,这也从侧面佐证了柳永葬在镇江一说。业内人士:依托名人资源打造旅游IP不可急功近利镇江有超过100位...……更多
柳永的悲壮人生路及其代表作《八声甘州》〔199〕
...然的,关系到词人的人生道路,是他的又一篇重要作品。宋仁宗四、科考六战一胜,仁宗恩科及第柳永一生追求功名,功名也拖累他一生。从此以后,在整个真宗朝、与刘太后主政期间,他肩负家族的期望,胸怀治国平天下的理...……更多
王氏三株树:王勃、王勮、王勔,柳氏三绝:柳三变、三复、三接
...字古之经典,都被赋予人生理想和做人的准则。三兄弟中柳永一生填词甚多,首首都是经典中的经典。他创造了大量新兴曲调,成为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但柳永在仕途上极为不得志,因文章辞藻不适合科举范文,所...……更多
宋仁宗:一个仁慈的天子,却未能改变宋朝的积弊
宋仁宗赵祯,自13岁即帝位,在位41年,以宽仁治天下,是历史上第一位庙号“仁宗”的帝王。在位这么就,还能得到“仁”的称号,他的“仁”自然不会是假的。根据《宋史》所载,宋仁宗“恭俭仁恕,出于天性”,天生的非...……更多
柳永的才情与风月:繁华与沧桑的诗中人生
...王维是诗佛,诗鬼是李贺······有过按照这样的名头,柳永应该是诗中情圣。他说: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他说:长安古道马迟迟,不似少年时。他说: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他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更多
历史冷知识:宋仁宗竟然是乾隆皇帝最佩服的三个皇帝之一
1、宋仁宗姓赵名祯。他的皇帝位置是“捡来”的。他是宋真宗第六子,因前面的哥哥一个个夭折,才以“替补”的身份立为太子。后来承继大统,升位皇帝时,他才13岁。由于年龄太小,上朝时太后刘娥就坐在他的身后,中间...……更多
宋朝的勾栏瓦舍不仅有莺莺燕燕,还有女子相扑曲艺说唱
...扑状》,可想而知老先生不懂此中的乐趣,而这便是因为宋仁宗赵祯曾带头欣赏,女子相扑乐趣多多。作为娱乐表演,女子相扑手或许竞技性不如男相扑手,但显然票房上得以碾压,赛关索、黑四姐、韩春春、女急快,这些人扑...……更多
她因吃醋竟然扇皇帝耳光,赶出皇宫后死因成谜
...但对她手下留情,还在死后追封她为皇后。这位皇帝就是宋仁宗赵祯,也就是狸猫换太子中的皇帝。赵祯是宋朝评价比较高的一位皇帝,《宋史》评价道:“为人君,止于仁,诚无愧焉。”赵祯一共在位42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更多
策论取士:苏轼的科举策略与执政者的期望
宋仁宗嘉佑二年,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一起参加当年的科举考试,这对兄弟谁都没有想到,他们此行会对整个文坛造成怎样的轰动。科举考试对于古人而言,是类似于现在高考,又要比高考更加重要的考试...……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在方国珍和朱元璋对决以前,我觉得方国珍细心的分析了一下自个的战斗整体实力,那时候的朱元璋我觉得战斗能力很强,而方国珍和朱元璋对比并沒有多少的优点
2024-06-26 16:48:00
朱元璋尽管是农户出生,但整治國家的方式也有帝王之术把握的驾轻就熟,只有靠部队牟取天地的君王,常有1个特性,方式强大。朱元璋方式极为强大
2024-06-26 16:51:00
在之前人们國家的封建社会時期里,朱元璋那位草根皇上但是很少有的,在元末明初時期,因为國家太过腐烂了,因此就引来老百姓有许多的埋怨
2024-06-26 16:52:00
“名嘴”海瑞,一骂成名。好一派洋洋洒洒之言,把朕骂了个狗血淋头!我看罢此疏,暴跳如雷———他这是儿子在骂老子,还是老子在骂儿子?一派强词夺理
2024-06-26 16:53:00
崇祯初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战乱遍及全国。洪承畴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战功不断,曾经设计伏击李自成。李自成全军覆没,只率领十八个部下骑马逃走
2024-06-26 16:56:00
郑成功(1624-1662),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名将。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
2024-06-26 16:57:00
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了三藩的叛乱,趁着告捷余威,康熙又把注意力转向台湾。台湾同中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在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本来连在一起
2024-06-26 16:57:00
洪承畴(1593~1665),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洪承畴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斯时
2024-06-26 16:57:00
从16世纪开始,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殖民者相继来到东方,抢占殖民地,开始了对中国的掠夺和侵
2024-06-26 16:58:00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在进攻宁远时受了重伤,回到沈阳就死了。其子四贝勒皇太极即位后金大汗,就是太宗。1627年,皇太极亲自率领人马
2024-06-26 17:01:00
当魏忠贤的阉党把明朝朝政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后金大汗努尔哈赤正不断在辽东进攻明军。萨尔浒大战以后,明王朝派了一位老将熊廷弼出关指挥辽东军事
2024-06-26 17:01:00
明朝是一个极度集权的朝代。朱元璋设计的帝国运行模式是一整套僵化的文官制度。这个制度中,文官和儒教处于主导地位,而武将则处于从属地位
2024-06-26 17:02:00
戚继光时代的明朝政府军,多年不事征战,加上待遇又低,武将看不到前途,士卒更看不到希望,空有一支二百万人左右的庞大军,队
2024-06-26 17:02:00
鸳鸯阵,中国古代阵法之一。火器广泛运用于战场后,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显著提高,大而密集的战斗队形难以适应作战需要。明代军事将领戚继光
2024-06-26 17:03:00
名人语录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戚少保年谱耆编·练兵议》戚继光是明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他不仅为保卫祖国海疆作出了杰出贡献
2024-06-26 1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