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柳永《雨霖铃》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1 19:1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聊聊柳永《雨霖铃》

01

公元756年夏,安史之乱爆发的次年,叛军势如破竹,直捣长安门户潼关。唐玄宗只得携心腹至爱杨贵妃,宰相杨国忠及一众皇族妃嫔、亲信官宦仓皇出逃,直奔蜀地。

聊聊柳永《雨霖铃》

聊聊柳永《雨霖铃》

车马行至马嵬驿,六军不发。将士随从们早已饥肠辘辘,心生怨恨,一片哗然。军中主帅陈玄礼趁机为太子李亨争权,煽动士兵将“国贼”杨国忠灭门。

以防后患,众人请愿将其族妹杨贵妃一并处决。唐玄宗自知失势,前路漫漫不可无兵马相伴,只得忍痛赐死了杨贵妃。此次事件史称“马嵬坡兵变”。

聊聊柳永《雨霖铃》

一次逃亡,一次兵变,摧毁了富贵荣华,也葬送了情深挚爱。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翅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六军叩谢,高喊万岁,却无人知那玄宗的心魂,大半随着香容玉陨也一并离去了,只剩下一具活着的朽木。

聊聊柳永《雨霖铃》

此后行军继续向西南前进,进入崎岖陡峭的斜谷栈道。适逢华西秋雨连绵不绝,一下便是十几天。风萧萧,雨凄凄,天地间笼罩着阴冷和苍茫。在无边的寂寥之中,车马銮铃被淅淅沥沥的风雨打动,发出刺耳的悲鸣之音,如子规啼血,回荡在山谷间。

这一切景象深深刺痛着玄宗。遥想当年,华清宫里,长生殿前,音容笑貌历历在目,一曲霓裳羽衣惊艳天下。而今玉魄永湮灭,九曲回肠空余恨,心中多少怨情孤寂,又能与谁诉说呢?

聊聊柳永《雨霖铃》

于是玄宗便将这凄风楚雨中的碎铃声谱成《雨霖铃》曲,借以抒发对杨贵妃的思念和悔恨之情。后由当时唯一随行的梨园弟子张野狐将此曲编奏留存,方传于世。

“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霖雨弥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碧鸡漫志》卷五·王灼

聊聊柳永《雨霖铃》

02

一段乱世悲情,注定为《雨霖铃》曲渲染上悲伤幽怨的底色。后人元稹作《琵琶歌》,便有“因兹弹作《雨霖铃》,风雨萧条鬼神泣”的评价。

到了宋代,宋人擅借旧曲之名,另倚新声。而其中最负盛名的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一首抒发离情别绪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一举将《雨霖铃》推上宋元十大金曲,流芳百世。

聊聊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寒蝉凄切》宋·柳永

聊聊柳永《雨霖铃》

离别发生在“风急天高猿啸哀”的秋季,同样的萧瑟凄清。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刚刚停歇,黄昏变得潮湿阴冷。尽管船家一遍遍的催促,两人仍紧握双手,泪眼朦胧,纵有千头万绪,在此刻却也无从说起。

天地辽阔,那沉沉的暮霭就像前路一样虚无迷茫。曾经杯酒交错,酒醒尚在佳人温暖的怀中,而今一切都如凄秋般冷清。今后这一年又一年,即使再遇见如何美好的风景、如何快乐的事,又能与谁人诉说呢?

聊聊柳永《雨霖铃》

此时的柳永第四次科举落榜,不得不与相好的歌妓虫娘分别,离开汴京。仕途屡次失利,恋人也无法长相厮守,未来道路渺茫,无数痛苦交织在他心头。

柳永自18岁起离开家乡,四处游历,行走于“烟花巷陌”,沉醉在温柔乡里,做风流事,觉平生畅,留下了令其名声大噪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同时也爱上了唱词的莺莺燕燕。24岁志得意满去科举考试,他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此后却因“辞词浮糜”不为接受,连续经历了四次落榜,一晃便是十五年。

聊聊柳永《雨霖铃》

在这一次次期望落空的失意中,他流连于青楼,也与歌妓舞姬们产生同命相连、心心相惜的情感。而“小楼深巷狂游遍,罗绮成丛,就中堪人属意,最是虫虫”(《集贤宾》)。柳永甚至对虫娘作出了“便是有,举场消息。待这回、好好怜伊,更不轻离拆”(《征部乐》)的承诺,可见其情深之切。

只可惜造化弄人。纵使花前月下最慰人心,柳永终究不甘于“把浮名换了、低酌浅唱”,而与爱人挥泪告别。一如玄宗当年,因沉迷美色误国,最终又不得不为国为己而舍爱。在理想面前,在自身安危面前,他们早已做出了选择,而将那些难以消解的无尽孤独和嗟叹,永远留在了身后的无边暗影之中。

聊聊柳永《雨霖铃》

人间总恨离别泪。以柳永的《离别难》一词作结,或许更能呼应他的《雨霖铃》

花谢水流倏忽,嗟年少光阴。

……

最苦是、好景良天,尊前歌笑,空想遗音。

望断处,杳杳巫峰十二,千古暮云深。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那些带着幽怨的离愁,终将消散在千古的漫漫黄沙之中。

但《雨霖铃》经由人们的传颂,在每一个淅沥的霖雨时节,每一次难舍难分的时刻,都将见证着一双双朦胧的泪眼中,倒映出恋人模糊的轮廓和一片白茫茫的迷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1 20: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唐代女子,一直“以胖为美”吗?
...升为唐代的标志性符号之一。“以胖为美”的代表人物是杨贵妃,苏轼有诗:“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孙莘老求墨妙言诗》)此后,“环肥燕
2023-06-14 10:15:00
唐玄宗为什么专宠武惠妃为后?
...最有名的风流天子,唐玄宗与中国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之间的故事流传深远,事实上,杨贵妃只是唐玄宗众多妃子之中的一员。作为皇帝,唐玄宗记载在册的皇后有1位,嫔妃有11位,昭
2023-08-25 06:49:00
唐玄宗的生育能力有多强?
...方,任何一个人有问题,两个人就生不出孩子,唐玄宗与杨贵妃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很高的一对,而且两个人的关系非常复杂,因为杨贵妃在成为唐玄宗的妃子之前,她是唐玄宗的儿媳妇。唐
2023-08-25 06:17:00
唐玄宗为什么这么宠爱杨贵妃呢
...“开元盛世”。然而,在这段辉煌的历史背后,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也成为了一个广为流传的话题。那么,唐玄宗为什么这么宠爱杨贵妃呢?这其中又有哪些历史真相值得我们探寻?首先,杨贵妃
2024-10-25 20:04:00
陈玄礼逼死杨贵妃,唐玄宗本想治他的罪,奈何没有罪名也没有权利
...美女知名度是非常高的。在这四人中,最为有名的肯定是杨贵妃,她有一个很爱很爱她的皇帝,这位皇帝就是唐玄宗。不可否认的是,唐玄宗晚年时期非常昏庸,也就是说,当时的唐玄宗,非常宠爱
2023-05-18 18:58:00
唐玄宗这么独宠杨贵妃为什么没立她为后
回首看来,杨贵妃的传奇经历和她留下的诸多谜团值得我们细细玩味。杨贵妃的戏剧化的一生:与“老丈人”唐玄宗的生死之恋、未成皇后之谜、生死下落之谜……且看笔者为你一一道来。唐伯虎所作杨
2022-12-27 15:31:00
...包围了唐玄宗所在驿站,禁军统领陈玄礼要求唐玄宗处死杨贵妃,唐玄宗并不愿意。京兆司录参军韦谔跪地磕头,磕得血流满面,要求唐玄宗立即做出决定,唐玄宗仍然不愿意,直到高力士劝说唐玄
2024-07-16 16:56:00
唐玄宗为什么却没有保护弱女子杨贵妃呢
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往四川逃跑,当大军走到马嵬坡的时候,六军不发,要求唐玄宗处死杨贵妃。最后唐玄宗逼不得已,只得缢死杨贵妃。明明唐玄宗是皇帝,权力无边。就算军队逼迫,但实际上他要把杨
2023-06-20 21:04:00
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与政治的交织
...独宠一人。甚至因此荒废政治。这次所说的就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杨贵妃为何能够抓住唐玄宗的心呢?为什么在她死后,唐玄宗都能念念不忘呢?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完美的描
2024-02-05 12: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