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史载任职秘书省正字的他“坐党籍,改馆阁校勘,出为杭州通判”。这一年,秦观四十六岁。当时的苏轼领袖文坛,门下英才汇聚。“秦少游在东坡座中,或调其多髯者。少游曰:‘君子多乎哉!’东坡笑曰:‘小人樊须也。’...……更多
她是苏东坡一生中最难以割舍的女子,情深义重让人动容
...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宋神宗熙宁四年,苏东坡被贬为杭州通判,一日,宴饮时看到了轻盈曼舞的王朝云,备极宠爱,娶她为妾,此时的东坡已经四十岁了。苏东坡是一位性情豪放的人,在诗词中畅论自己的政见,得罪了当朝...……更多
自意本杭人——苏轼与杭州的千年遇见
北宋知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苏轼先后两仕杭州。第一次是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十一月至熙宁七年(1074)七月,做了3年通判。第二次是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三月至元祐六年(1091)正月,出任杭州知州。苏轼初到杭...……更多
《苏堤春晓》:“杭人”苏轼的非线性人生
...日在京上演。该剧以北宋文豪苏东坡生平为题材,以他在杭州任职期间带领百姓治理西湖、营造苏堤等事迹为主线,塑造了一个以民生为重、以出世心态做入世之事的儒家知识分子形象。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中国话剧发展史上,...……更多
苏轼一生三起三落,但为国为民之心不变,
...住行的,只能在东坡重新挖一块土地来种粮食,吃庄稼。杭州之行在第一个大起大落之后,苏轼迎来了第二次的地位上升。因为宋神宗去世,高太后掌握权力,保守派再一次登上历史舞台。而保守派登上历史舞台之后,开始对王...……更多
姜青青:看见看不见的“宋四家”——苏东坡
...了9件苏轼书迹。这其中哪一件是他的得意之作?答案是杭州钱王祠的《表忠观碑》。一堵大墙,悬挂着四大块镜框装裱的《表忠观碑》拓本,就像洞开了四扇满是书艺风景的窗户。观者看见它,又像是书法初学者遇见了标准字...……更多
北宋第一大文豪苏轼,却屡次被此人戏谑
...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更多
宋朝乌台诗案是怎么发生的
熙宁四年,苏轼从汴京赴任杭州,熙宁七年调任密州,之后又知徐州,元丰二年移知湖州。苏轼是个实干主义者。到哪里都能踏踏实实造福一方百姓。不过,他却不知道,一场政治风暴即将袭来。而他,就处在风暴之眼。#01.宋...……更多
当苏轼已是苏东坡,贬官后的苏轼,居然推动了广州的饮水工程
...;1085年,复出为官;1089年,受到排挤,离开首都,出知杭州;1091年,还朝,后出知颖州;1092年,转知扬州;1097年,到宋最北边的定州;不久,贬谪惠州。过岭之后,苏东坡的心境如何?前面,我们从时代背景来审视苏东坡。...……更多
苏东坡花甲之年被贬海南,发现了珍贵的沉香木
...们同流合污,也害怕会再次入狱,便自请外调。苏轼去了杭州,不过杭州却发生了旱灾,于是他为杭州人民向朝廷请命减少贡米,又组织当地民众进行修建堤坝,使得他在杭州赢得了人们的爱戴。杭州是个好地方,苏东坡在这地...……更多
岭南惠州有一方清丽秀美的湖泊,风景极似杭州西湖,当地人也把它叫做西湖。一座小山依傍湖边,也叫孤山。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可见一片苍翠的松树林,林中寂立着一座小亭——六如亭。亭柱上镌有一副楹联,出自北...……更多
东坡爱蟹美食,多有其中,有醉蟹
...即作《和蒋夔寄茶》,开篇记载自己走南闯北,特别是在杭州任职三年吃遍了新品名菜的经历: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扁舟渡江适吴越,三年饮食穷芳鲜。金虀玉脍饭炊雪,海螯江柱初脱泉。临风饱食甘寝罢,一瓯...……更多
手绘丨苏轼与密州的十四秘境!
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秋,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期满后,权知密州军州事,首次升任主政一方的地方大员。自此开启了与密州(今潍坊诸城)的不解之缘,留下诸多流传千年的千古佳话与经典诗词。9月22日至24日,“情...……更多
苏轼与章惇:从挚友到政敌的转变
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流放到了惠州。苏轼在抵达惠州后,生活还算安逸,已有终老于此之意。但是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又遭到了贬谪,“又贬琼州别驾,居昌化”。当时海南非常落后,“非人...……更多
...邮市人。他少时聪颖,博览群书,抱负远大,纵游湖州、杭州、润州(今镇江)各地。拜谒苏轼熙宁十年(1078年),苏轼自密州移知徐州,秦观前往拜谒,写诗道:“我独不愿万户秦观侯,惟愿一识苏徐州。”(《别子瞻学士》)。次...……更多
“斜杠”医家乐于分享
...这并不妨碍苏轼成为一位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苏轼履职杭州期间,当时苏杭一带暴发瘟疫,于是,苏轼将自己收集的“圣散子”药方分享出去,当地的瘟疫随即散去。苏轼后来曾经提到过这件事:“去年春,杭之民病,得此药...……更多
苏轼被贬黄州后究竟经历了什么?
...(嘉祐二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等地任职。苏轼仕途生涯相对平坦,但在元丰三年的时候,因“乌台诗案”被贬,直到宋哲宗继位,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务,到了晚年,安度田园,一改豪放之...……更多
苏东坡想让和尚好友还俗,让琴女去陪他一晚,结果却让人出乎意料
宋代,苏东坡和一个和尚吃饭,饭毕他对身边的琴女说:“和尚喜欢你,今晚你去陪他,若你能做到,我给你10两银子,还给你找个好人家。”晚上琴女去到和尚房间,和尚却装作睡着了,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呢?这个和尚是苏东...……更多
聊聊宋朝奸臣的故事
...派中掌握实权的章惇自然也被清查了出来,再次被贬去了杭州做洞霄宫,这一去就在那呆了八年。后来高太后去世了,宋哲宗终于收回了大权。宋哲宗看见宋朝的士气竟然如此低迷,就又捡起了改革的道路。在这场重启的变革里...……更多
聊聊王安石所出一联千古绝对“刁难”苏东坡背后的故事
...咏,畅叙幽情,后有王安石所出一联千古绝对“刁难”苏东坡。而今日,咱们就来叙叙这千古绝对背后的故事。聊起王安石,人们最熟知他的身份便是著名的文学家,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那一缕梅...……更多
聚远楼聚双贤
...岖官道过天门山而至德兴银城。时任德兴县令的单锡与苏东坡是同科进士,他热情地接待了苏氏父子。单锡素知苏东坡性喜流连山水名胜,故盛情相邀登上城北枕山的聚远楼。雨后初晴,苏轼、单锡等一行人登楼远眺,对面的天...……更多
苏轼的儿子谁最优秀,谁最像苏轼?
...)苏迈原本于1069年随父回京读书;但到1072年,苏轼外放杭州通判,14岁的苏迈便跟到了杭州。1075年,苏轼调任密州知州,在那里“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密州出猎》),颇显豪情。苏迈跟随父亲,在密州继续读书,17岁...……更多
2022-12-19 14:13苏轼,儿子
为何说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书去地方做一些实事。公元1089年,朝廷批准了苏东坡任杭州太守。18年前他第一次来到西湖就写下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再到杭州,西子湖已经成为了一滩淤堵不通的死水。苏...……更多
苏轼背后的女人:王弗王闰之王朝云
...子湖畔。王朝云从小家境贫寒,辗转沦落于歌舞场,成了杭州的一位名妓。而当时苏轼也在杭州担任通判,春天,苏轼与妻子王闰之去西湖游玩,中午在湖边酒楼里用膳,席间有舞女助兴。只见一位舞女一身素净衣裙,清丽淡雅...……更多
苏轼进寺庙大喊:“秃驴何在”,一小和尚回了4个字,成千古绝对
...正打算解释,只见小和尚指着不远处的一处山坡答道:“东坡吃草。”苏轼,又号东坡居士。这两句话表面上看,是苏轼问那个毛全秃了的毛驴在哪里,小和尚告诉他毛驴在东边山坡吃草。但是话外有话,是在说苏轼苏东坡在吃...……更多
聊聊北宋文学家、宰相——苏辙
...中为其撰祭文,不久又作《追和轼归去来词》,其后作《东坡先生墓志铭》。 崇宁元年(1102年)五月,宰相蔡京当国,党祸复起,苏轼等已去世的元祐党人,原追复官告并缴纳;苏辙等在世之人,并不与在京差遣。同年,朝廷削苏...……更多
哲宗亲政,改革派重掌大权:绍述新政的崛起与争议
...李清臣等人,请以章惇为宰相,为哲宗采纳。元祐九年(绍圣元年,1094年)初,兵部尚书邓“润甫首陈武王能广文王之声,成王能嗣文、武之道,以开绍述”之渐,而户部尚书李清臣此前已创“绍述”之议,正合哲宗之意。同年二...……更多
读懂了苏东坡的龙井虾仁,就读懂了宋朝风韵
...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被贬出京城,授杭州通判。三年后,苏轼由杭州调任密州,即今天的山东诸城,任知州。正是在这个时候,苏轼写下了名传千古的《望江南》。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更多
“东坡大家讲”第一季收官 北大教授赵冬梅深度讲解苏轼“过岭”
本文转自:眉山日报赵冬梅教授讲解东坡“过岭”。□眉山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幸 文/图3月25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赵冬梅登上“东坡大家讲”,以《东坡“过岭”:代际命运与个体...……更多
赵煦亲政与绍圣绍述:北宋政治风波与年号的寓意
...用变法派官员,并恢复熙宁变法的各种措施。当时年号为绍圣,史称“绍圣绍述”。元祐八年(1093)九月,太皇太后高氏病故,宋哲宗赵煦亲政。高太后当执时期,赵煦没有机会参与决策,朝臣们也不在意小皇帝赵煦的感受,导致...……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杭州日报讯 近日,由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故宫茶世界:观茶——茶文化精品文物展”又有大动作,《赵佶楷书闰中秋月诗帖》《宋人摹卢鸿草堂十志图卷》这两件故宫博物院典藏稀世书画真迹于2月11日在展览中亮相
2025-02-12 07:03:00
中东一民族受战争困扰,声称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如今要求回归祖国
如今盛传着这样的一句话,都说世界上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国人,不仅是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国外发展,更是因为在世界上有很多地方的人开始自称是中国人的后裔
2025-02-11 21:35:00
金庸笔下4大神兽师父,都只是兽类,却都把徒弟教成天下第一高手
身处武侠的故事中,能够拜入名师门下,基本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事实上绝大多数的主角也都有拜高人为师的经历,比如《天龙八部》中
2025-02-11 21:47:00
钱学森回国后为啥再没去过美国?美国曾多次邀请钱学森,都被拒绝
钱学森是近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为中国初期的国防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生前留下的诸多理念,时至今日都还让咱们的科研人员受用无穷
2025-02-11 20:27:00
萧何为何月下追韩信,萧何和韩信之间的故事
韩信原是平民,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未被推选为官吏,又无经商谋生之道,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许多人都讨厌他,还受过胯下之辱
2025-02-11 21:02:00
细说特权,苏联特权阶层的“特供”生活,可以奢侈到什么程度?
在苏联,尽管宣称实行平等的社会主义,却存在着由苏共党政军等重要职位的人员构成的特权阶层。他们享受着超越一般公民的待遇和特权
2025-02-11 21:04:00
张飞告诉你:得救之道,就在读书中
刘备:为图大事,我漂流半生,苦苦寻找志同道合之人,直到今日,淘尽狂沙始见真金天可怜见,将二位英雄赐予刘备,备欲同你二人结拜为生死弟兄
2025-02-11 21:26:00
世界强国放言:二十万人拿下中国,见完中国军队:翻十倍都拿不下
中华上下五千年,朝代更替,纷争不断。但也正是这些纷争造就了更为强大的帝国,使世界能更快地向前发展、不断进步。如果说在我们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上
2025-02-11 21:31:00
四川造动画片《哪吒》,在这个冬天带着全民向前狂飚。我感兴趣的不是它在中国遥遥领先的票房,而是自它上市不到半月就直抵世界电影顶峰的汉语艺术的光辉成就
2025-02-11 16:41:00
2月10日上午7时45分,著名书法家李文采先生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85岁。李文采出生在浙江缙云,自小就表现出对书法的浓厚兴趣
2025-02-11 17:19:00
原创他杀人后潜逃16年,被抓时已是寺庙主持,拍照从不敢露正脸
导语:他杀人后潜逃16年,被抓时已是寺庙主持,拍照从不敢露正脸在过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是以“人治”为主;到了近现代
2025-02-11 13:51:00
原创太平天国势力过于强大,清朝政府无奈之中刨了他的祖坟
太平天国势力过于强大,清朝政府无奈之中刨了他的祖坟受中国封建制度的影响,古代无论是搬迁、盖房还是修建陵墓,特别看重风水一说
2025-02-11 13:57:00
原创史上最牛的高铁,每天营业收入1个亿,印钞机也望尘莫及
1964年,日本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正式高速铁路系统,于是日本的三大城市圈(东京、名古屋、大阪)被沟通起来,促进了日本各方面的高速发展
2025-02-11 14:14:00
原创儿子更改国籍后获诺贝尔奖,其父是我国数学博士,至死都没有原谅
作为一名中国人,杨振宁在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国人都是非常开心的,但是同时国人也感到非常遗憾,因为杨振宁虽然是中国人,但是在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是美国国籍的身份
2025-02-11 14:17:00
贵州“美女书记”落马回顾:美国房产20多套,靠山倒台后主动投案
“关注”一下,我们一起探讨更多内容。在国家高压反腐之下,大批身居要职的官员先后落马,在这些官员中“女老虎”的民愤是最大的
2025-02-11 14: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