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秦朝“阿房宫”:考古发现改写认知,中国史书可信度又一次被印证
在唐朝杜牧写的《阿房宫赋》里,讲到阿房宫的结局时提到“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里的楚人指的是项羽,杜牧觉得是项羽把阿房宫给烧了。杜牧觉得项羽烧阿房宫,这事儿也不是没根据。《秦始皇本纪》里写着项羽“就...……更多
唐代诗人的职场江湖
...之礼部侍郎,白居易之刑部侍郎,高适官至淮南节度使,杜牧做到湖州刺史等。在唐代著名诗人中,在基层一线的最多,如陈子昂、王勃、骆宾王、李白、杜甫、孟浩然、李商隐等。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不约而同”地终生...……更多
...祜,出身于清河望族,却一生郁郁不得志,但诗名远扬。杜牧有一首赠给张祜的诗中说:“何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杜牧这样的评价不可谓不高,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牧在今天的安徽当刺史,而张祜依然是世俗眼光...……更多
...英雄,才让刘邦这小子占了便宜,得了天下,侥幸成名。杜牧是大英雄“杜武库”杜预的十六世孙,虽不复祖上的文武全才,但先人遗传的豪气还在。即便是周瑜这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公认的大英雄,杜牧也敢说他是...……更多
聊聊文坛有名的白居易推徐凝抑张祜事件
...吗?非也!在当时有不少名家力挺张祜,其中最有名的是杜牧。杜牧听闻张祜受到白居易和元稹如此排挤,曾写过一首名为《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的诗,诗的最后两联是: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更多
...说法。这个说法在今天的广泛流传,要归功于唐代大文豪杜牧的《阿房宫赋》。《阿房宫赋》是一篇著名的辞赋,全文先是竭力描写了阿房宫的壮丽奇瑰与秦朝统治者的奢华无度,之后作者又笔锋一转,提到正是由于统治者的骄...……更多
项羽如果度过乌江,还有逆袭的机会吗
唐朝的大诗人杜牧曾经写过一首诗叫做《乌江亭》说的就是项羽战败之后在吴江自杀的事情,当时杜牧的意思就是希望项羽能够度过吴江,然后招兵买马从头再来,也许最后的结局会不一样,这只是对项羽自杀的一种评价,何...……更多
看看唐代小姐姐们的跌宕人生和相关故事
...用烂到冒油的油腻情话了,而这句话化用的其实是大才子杜牧写给扬州名妓的赠别诗里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在看过古希腊的风流艺术:活色生香:古希腊的风俗业为何如此诱人?之后,我们可以一起来看看...……更多
杜预没有显赫战功,为何同时位列武庙、文庙
...功并不匹配,感觉注水不少。杜预,西晋名将,是杜甫、杜牧的祖先。明代之前,同时进入武庙、文庙的将领只有一人,他就是杜预。武庙、文庙,是对武将、文臣评价的主要依据。能够有一席之地,足以证明他们水平之高超,...……更多
跟着诗歌去旅行 “千年古都,诗韵长安”——2024全媒体西安文旅行活动圆满落幕
...生地。因而,昆明池•七夕公园和诗歌有着太多的缘分。杜牧的《七夕》,杜甫的《牵牛织女》,秦观的《鹊桥仙》……商子秦和大家分享了关于七夕的诗歌,当他吟诵“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时,全场齐诵。如果...……更多
铜雀台与曹操形象的演变
...许多文人都从这里想象出了曹操的荒淫生活。最著名的如杜牧那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在他的笔下,铜雀台成了一个美女“集中营”,他发动赤壁之战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这两个美娇娘。杜牧还只是捡了一根...……更多
“秦楼楚馆,眠花宿柳”,古秦淮有什么魅力让文人流连忘返?
唐末诗人杜牧曾赋诗《泊秦淮》,以此讽刺士大夫阶层不思江山社稷,醉生梦死于歌舞酒色,留下千古名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笔下的“商女与后庭花”正是唐朝晚期秦淮两岸“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更多
才女薛涛,白居易和杜牧是她的粉丝,一生却被元稹给毁了
...播,薛校书的名气已经传遍大江南北。白居易、刘禹锡、杜牧这些冠绝一时的诗人,都是她的粉丝。 韦皋的继任者们,如李德裕、武元衡等到任程度后,都会来拜会薛涛。薛涛居在清净地,往来皆贵胄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不惑...……更多
唐代岭南俚僚诸部与中央王朝的经济交往
...朝离象郡夕函关。雁飞不到桂阳岭,马走皆从桂邑山。”杜牧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从岭南运往长安,沿路人马众多,快马加鞭,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竟只为博美人一笑。杜牧将荔枝与博红颜一笑相结...……更多
大皖新闻今起推出AI版《诗话池州》,千载名句从此具象化
...为九华山联句》,成了九华山的“定名篇”。中唐时期,杜牧任池州刺史,留下20多篇池州诗文。李白向历史推介了九华山、秋浦、清溪与平天湖,杜牧推介了齐山与杏花村。著名诗人孟浩然、刘长卿、刘禹锡,宋代梅尧臣、王...……更多
感受古人对季节变迁的独特见解
...美之情,以及对远离尘嚣的向往。四、《霜降晓望》——杜牧霜落江边树,寒鸦啼断肠。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杜牧在这首诗中,以霜降时节的江边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江南美...……更多
阿房宫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记录为非常繁荣。到底是怎么回事?要知道阿房宫的赋是杜牧的作品,他距秦朝有一千年之久。当然,杜牧本人从未见过阿房宫。他也是根据传说和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就好像我们现在写一千年前的事情,谁知道当时是什么...……更多
清明安康③丨陈亚强:清明三章
清明三章文/陈亚强定制清明在四月酣畅的时光里邀约杜牧诗中的小雨,回到故乡菊花白得耀眼近似我的忧伤杂草丛生的路尽头是我一生思恋的地方父亲等待多时,母亲头发溜直他们在昨晚的梦中提醒我路滑,开车一定小心你们...……更多
AI版《诗话池州》第三集:想象了千年的杏花村,我为你复原了
...画面带您体验渡口文化,并重现岳飞将军的英姿与才情。杜牧在池州任刺史两整年,踏遍池州的山山水水。一首脍炙人口的《清明》,吟出了江南清明的诗酒花语,也吟出了一个闻名千古的杏花村。有充分史料证明了杜牧笔下的...……更多
...,春风花草香。”袁枚诗云:“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杜牧诗曰:“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孟效诗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崔护诗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更多
千古妃子笑
...一颗煮熟的红腰豆当荔枝核。妃子笑的典故,出自于唐代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更多
中国荒废2000多年的烂尾工程:被联合国认定为奇迹,堪称世界第一
...的?这就是大家熟悉但又不熟悉的阿房宫,说熟悉是因为杜牧著名的古诗文《阿房宫赋》,相信很多人都学过,说不熟悉则是因为很多人对阿房宫并不了解。要说阿房宫,就要先提到这个庞大工程的发起人嬴政了,嬴政出生于赵...……更多
...终年四十九岁。对于张巡在安史之乱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杜牧曾在《上宣州高大夫书》中这样解释:“张巡......以兵九千守睢阳城凡周岁,拒贼十三万兵,使贼不能东进尺寸,以全江淮。”在中原沦为一片焦土的情况下,正是依...……更多
...年仅十岁的鱼幼薇。温庭筠才气纵横,但是半生蹉跎,跟杜牧一样,喜欢出入青楼,跟烟花声妓厮混。大中六年(852),温庭筠终于见到了偶像杜牧,杜牧时任中书舍人,专门起草诏书,深得宣宗垂青。他重修了祖上的樊川别墅,...……更多
唐敬宗李湛的荒诞人生与国家的覆灭
...被唐敬宗带回寝宫临幸。看到唐敬宗这种作为,唐朝诗人杜牧痛心疾首,为了劝谏皇帝,写下了著名的《阿房宫赋》。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更多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超越了李白杜甫的千古绝唱
...他们俩合称“大李杜”外,唐朝还有“小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其他知名诗人还有孟浩然、王维、岑参、王昌龄、王勃等等……诗人自然是多的,而唐诗的数量更多。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生写下了900多首诗;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更多
秦始皇灭6国后,是如何处置六国妃子的?你可能想不到!
...处置六国的妃子们,她们的命运到底如何呢?唐代大诗人杜牧写的《阿房宫赋》中说秦始皇将六国宫女嫔妃全部集中到咸阳供他享乐,这是不合情理的。六国宫女嫔妃数以万计,秦始皇不可能不分良莠全部纳入后宫,最多选几个...……更多
揭秘秦始皇:历史上最英明的君王,却背了两千多年黑锅
...始皇的所为。其次,所谓的三百里阿房宫只是一个地基,杜牧的《阿房宫赋》并非真的夸赞阿房宫,而是借古讽今,警醒当时的统治者。事实上,阿房宫并没有修建成功,所谓“焦土”也只是一部分地基而已。杜牧以文人的巧妙...……更多
...战争才会停止。项羽正是想到这个问题,才不愿渡江。唐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宋王安石《叠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更多
她只活到19岁,却让文人爱慕追思了一千多年
...。“谢公城畔溪惊梦,苏小门前柳拂头”,这是晚唐诗人杜牧所写的一首与美女游春诗,看到这里就会知道,要说的这位美女就是“苏小小”了。 别以为苏小小与杜牧是同一时代之人,那就错了,杜牧是用借用的笔法来形容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