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京九晚报
清人袁枚《遣怀》诗曰:“聪明得福人间少,侥幸成名史上多。”意即有聪明才智的英才能够得志享福的少之又少,而那些没有真才实学但浪得虚名的人却比比皆是。看似他在说别人,其实是在说自己,他一直自恃才高文好,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名气,心里多少是有点不平衡。
袁枚还算比较口下留德,并没指名道姓说谁是侥幸成名,晋人阮籍就没那么客气了,他也是个眼高于顶说话刻薄的人。《晋书·阮籍传》记:他“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意指楚汉相争时没有惊天动地、雄才大略的英雄,才让刘邦这小子占了便宜,得了天下,侥幸成名。
杜牧是大英雄“杜武库”杜预的十六世孙,虽不复祖上的文武全才,但先人遗传的豪气还在。即便是周瑜这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公认的大英雄,杜牧也敢说他是侥幸成名。杜牧的《赤壁》说:“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思是说,周瑜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不过就是运气好,上天眷顾,如果不是恰好来了一场帮忙的东风,恐怕最后失败的就是他了,连老婆都会成为曹操的战利品。
王国维论人论词,一向严苛,在《人间词话》里说:北宋词人以贺铸为最次,还有李攀龙、王士祯,缺少真情实感,词也很一般,却得享盛名多年。而南宋末年的诸位词人,词写得很臭,却一直受人推崇。现在才知道满世界上侥幸成名的人,并不仅是晋人曹蜍、李志之辈。当然,这只是王国维的一家之见,并非公论。
古今名人,有实至名归的,也有侥幸成名的;有名副其实的,也有欺世盗名的。只要能被公众长期认可并流传开来,那就说明他确有实力和含金量,并非浪得虚名。譬如王国维看不上的贺铸,那词还真有两下子,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非一般人可及。还有被阮籍小瞧的刘邦,斩白蛇起义,招兵买马,与项羽争天下,东征西讨,百战沙场,最后成为西汉开国皇帝,肯定是个有本事的人,叫英雄也并不过分。相反,我们这些人虽然也很努力,很想出名,忙活大半辈子却连侥幸成名的机会都没有,这就说明侥幸成名也是有门槛、有条件的,不是任谁都能进来鼓捣几下子的。还是宋人释祖珍《偈三十五首》里说得好:“岂谓因缘有侥幸,千斤担子若为胜。”
退一步说,如果自己确实是侥幸成名——不论是靠运气还是靠机遇,靠贵人提携还是靠歪打正着,那都要赶紧充实自己,多学本事,多建功业,以对得起自己侥幸得来的名声。久而久之,或许能成为实打实的名人。
至于那些靠虚张声势、攀附钻营、炒作公关、弄虚作假而暴得大名的欺世盗名者,不学无术,乏善可陈,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证明自己,身败名裂也是早晚的事,正所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当然,也有一些货真价实的名人,成就很大,学问很高,才华横溢,名扬四海,却自谦是侥幸成名。那就说明他头脑清醒,低调内敛,不无自知之明,反倒更令人尊敬,当得起一句“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4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