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楼楚馆,眠花宿柳”,古秦淮有什么魅力让文人流连忘返?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7 20:34:00 来源:戏说三国

唐末诗人杜牧曾赋诗《泊秦淮》,以此讽刺士大夫阶层不思江山社稷,醉生梦死于歌舞酒色,留下千古名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笔下的“商女与后庭花”正是唐朝晚期秦淮两岸“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奢靡写照。秦淮,作为历史有名的烟花繁盛之地。自先秦时期,越国大夫范蠡选定长干里为中心夯土筑成,此后数千年,秦淮成为“歌舞与美酒”“女人与文人”的聚集地。

“秦楼楚馆,眠花宿柳”,古秦淮有什么魅力让文人流连忘返?

客观地说,礼仪规制十分严格的封建社会,秦淮绝非良人可居之地,往往是王公贵族和红尘女子欢愉的风月场所,抛却家庭责任、忘去君王嘱托,以歌舞笙箫肆意挥霍着有限的生命。类似杜牧这种有家国情怀的人自然对此嗤之以鼻,然而秦淮之所以能够历经千年繁华不衰,更得多的是拥有大批量的文人支持。那么问题来了,饱读诗书、通晓六艺的文人为何痴迷于这块世俗之地。

“秦楼楚馆,眠花宿柳”,古秦淮有什么魅力让文人流连忘返?

“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伤

歌妓,是一类非常特殊的群体,她们拥有令普通良家妇人羡慕的容貌和才艺,同时也有着令人同情的遭遇。她们或是家道中落的名门之后,或是身遭变故的大家闺秀,亦或是家境贫寒卖身青楼的农家姑娘,总之最终的命运都是过着迎来送往、强颜欢笑的生活,如同灵魂与身体产生游离,逐渐地丧失本我的一类人。

文人与歌妓的交集恰在于此。他们从歌妓的身上,看到抑郁不得志的自己。感觉自己侍奉君王,如同小妾侍奉夫君那般无微不至,换来的却是君王的冷漠和贬斥。皇帝的喜与怒决定着自己的去与留,与秦淮歌妓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受制于滚滚红尘的摆布,出奇地相似。无法令君王回心转意的失落感,投寄到秦淮歌妓身上时,那些文人找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

“秦楼楚馆,眠花宿柳”,古秦淮有什么魅力让文人流连忘返?

唐末另一位大诗人刘禹锡的名篇《泰娘歌》,便是以秦淮歌妓泰娘为主角,用细腻真挚的文笔,将一代传奇歌妓泰娘与两个文人的爱情故事,两个知音相继离世,泰娘如同失去主人一样,生活无的放矢,只能选择“更洒湘江斑竹枝”。刘禹锡闻说此事,不禁感慨万千。因为此时刘禹锡被皇帝变出朝堂,无限的忠君报国之志,却不能让君王回心转意,与泰娘失去知音的痛苦如出一辙。

“秦楼楚馆,眠花宿柳”,古秦淮有什么魅力让文人流连忘返?

“有时醉里唤卿卿”的爱慕

文人最大的秉性是多情,次之是怕老婆。所以,明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篇》提到,“士大夫自中古以后,多惧内者。盖名宦已成,虑中冓有违言,损其誉望也”。说的是封建历史时期,文人士大夫普遍怕老婆的现象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声誉。可是文人又难以抑制自己的多情,往往三五成群相约秦淮,寻求精神知己成为生活一大乐事。

“秦楼楚馆,眠花宿柳”,古秦淮有什么魅力让文人流连忘返?

起初,文人士大夫只是抱着舒缓生活压力的目的,长时间与胭脂水粉厮混在一起,不免会日久生情,所以历史上流传着大量文人与歌妓的故事。辛弃疾曾有一位名唤卿卿的小妾,按照宋朝的规矩,文人士大夫购买小妾有一定的服务年限。卿卿的服务期满,即将离开时,辛弃疾专门找人为她作画,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内,辛弃疾醉酒后,还经常念叨“卿卿”的名字。

比起辛弃疾,北宋有位词人更加有魄力,他居然敢于宋徽宗争女人,此人便是周邦彦,与他情投意合的女人是李师师。周邦彦已经六十岁时,有幸结识李师师,周邦彦的才,李师师的情,双方结合到一起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一曲《少年游》“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说尽世间文人与歌妓的爱情故事。

“秦楼楚馆,眠花宿柳”,古秦淮有什么魅力让文人流连忘返?

读史君认为:一边是看似曲高和寡的道德文章,一边是有伤教化的靡靡之音,中间是文人与歌妓的觥筹交错。红尘之中,秦淮河畔。有多少绝代佳人埋没于此,有多少风流才子醉倒船头。与其说秦淮是纸醉金迷的风月场所,不如说是文人与歌妓的谈心之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7 23: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琴瑟有清声:山西博物院将展古今伉俪书画
...才华,但仕途坎坷,诗歌飘逸俊雅,殊多献替。顾横波为秦淮八艳之一,通文史,精诗词,善音律,尤以撇笔画墨兰为人称绝,时人推南曲第一,以才艺双馨擅名秦楼。彼时秦淮河畔,一届清流,一
2023-08-25 14:33:00
李香君简介我们在课本上学习过关于“秦淮八艳”的文章,而在“秦淮八艳”当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董小宛、陈圆圆、柳如是以及李香君这四个。李香君本名叫李香,由于一些典故,李香君又被后人
2023-08-26 16:51:00
南京隐逸水街酒店:夜泊秦淮近酒家
4月30日晚8点,南京秦淮河上清波荡漾,游船穿梭不停,与明城墙、白鹭洲公园为邻的隐逸水街酒店里,响起悠扬戏韵,一场精心设计的戏曲快闪活动,为众多游人的夜泊秦淮增添一份美好。“烟笼
2024-05-02 15:06:00
秦淮八艳之李香君才情出众却命运多舛
昔日秦淮河上有八艳各个貌美动人,各有各的技艺,深受士林文人追捧,多于文人才子交游,这自然诞生了许多香艳的韵事。但是在香艳的外表下,还有更多让人同情感怀的凄惨故事。秦淮八艳中有位李
2023-09-26 14:31:00
谁能够被誉为“秦淮八艳”之首
秦淮河,这条蜿蜒流淌的南京母亲河,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才子佳人汇聚之地。在明清时期,秦淮河畔更是名妓云集,她们以才华和美貌驰名于世,被后人统称为“秦淮八艳”。在这些才色双全的女
2024-10-21 20:58:00
桨声灯影中穿越百年浪漫 南京秦淮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
...。今年适逢朱自清、俞平伯同名散文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创作100周年,为纪念这一百年名篇,传颂这段文坛佳话,展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秦淮河的沧桑巨变,彰显秦淮文旅的独
2023-09-24 21:00:00
江苏南京:桨声灯影焕新景 十里秦淮醉游人
100年前,朱自清、俞平伯写下同名散文;100年后,秦淮河展古韵新姿交融魅力——桨声灯影焕新景 十里秦淮醉游人10月3日,游客乘坐流光溢彩的画舫,在夜幕下感受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2023-10-04 09:50:00
行舟展卷阅千年 游船穿梭“梦秦淮”
秦淮河西五华里沉浸式游船今晚启航,将情景剧从舞台迁移河上行舟展卷阅千年 游船穿梭“梦秦淮”2月1日,秦淮河西五华里游船项目进行了提升改造,将启用新的故事线,结合灯彩展、实景演出等
2024-02-03 09:31:00
《“小美好”中国行》第二季寻味南京,探寻四方烟火里的金陵故事
...进南京,寻味精致讲究的京苏大菜,品尝街头巷尾馋人的秦淮小吃,感受这座古城所独有的市井烟火和雅致风情。古菜上“新” 邵圣懿许诺寻味典籍美馔说到南京美食,自然绕不开老南京人最津津
2024-01-31 19: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