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中国历史上最有远见的人,将我国遗弃10年领土收回
...,内忧外患,民不聊生,还要应付日本沙俄的连番进攻。李鸿章等人认为,日本是清朝最大的仇敌,主张放弃新疆,集中于海防,湖南总督王文韶却提出了异议,左宗棠这时站了出来,台湾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地盘不容有失...……更多
甲午海战清朝惨败,北洋水师真的是技不如人吗?
...洋水师全军覆没。这支拥有高素质海军的北洋水师,却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以至于后来不少人质疑各舰队将领无能,事实真的如此吗?在实际战斗中,北洋将领也表现十分英勇顽强,指挥机智,曾一度给甲午海战带来转机和...……更多
清朝最后崛起的希望是谁,开启洋务运动,却因心力交瘁英年早逝
...不类,由于北洋舰队缺乏训练和军舰更换等,最终在中日甲午战争的时候败给了日本,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这都是后话了。至少,在咸丰皇帝死后,慈安太后掌权时期,满清的海军实力至少是亚洲第一;慈安太后死后,这...……更多
同光中兴真的算盛世吗
...条约。从这个方面来看,军事上这个时期也不算是盛世。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敲响了洋务运动和同光中兴的丧钟我们来看贸易,在洋务运动的支撑之下,中国的对外贸易额确实有了一些增加,但是大家不要忘了,从1840年...……更多
晚清四大中兴名臣,后世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他历经讨伐太平军、平定捻军、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等,代表清廷签订了无数个丧权辱国条约。征讨太平军,平定捻军,这无疑是残酷地镇压农民起义。洋务运动由曾国藩、李鸿章发起,因曾国藩不久...……更多
清朝就有人打台球了,揭秘斯诺克的发展历史
...国的上海、天津、北京等大城市,先后出现了台球总会。李鸿章与外国谈判团变革时间来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第二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随后的中国进入了十几年动荡的民国时期,从袁世凯称帝...……更多
...各种文献中,一律称呼当时的中国为“清国”。1871年,李鸿章和日本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条约,日本就坚持不准李鸿章写中国一词,必须使用“清国”,最终双方各让一步,其条约名字使用“大清国”,而具体条文使用“中国...……更多
...贷款和武器支持,因此只能在外交上选择妥协。1876年,李鸿章和英国签订了《烟台条约》,英国获得了在西,藏“游历”和修建道路到西,藏的特权。之后,英国就多次派遣间谍到西,藏搜集情报,收买西,贵族,挑拨班禅和...……更多
晚清四大臣的比较:张之洞军功与实业成就
...的入侵中,虽然一直坚持妥协退让,但也主导了与日本的甲午战争。虽然甲午战争惨败,苦心经营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但他仍旧是晚清政坛和军队的扛鼎人物,也是唯一一个能够与西方列强抗衡的人物。卖国合约签字签的手软...……更多
黄马褂为什么权力这么大
...褂价值最高,那恐怕非得属李鸿章身上穿的那件了。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清朝惨败,所以迫不得已派李鸿章前往日本交涉战争赔偿事宜。在谈判的过程中,日本人咄咄相逼要求清朝赔偿白银三亿两,而且不断以扩大战争相要挟...……更多
晚清重臣李公的家底,到底有多厚呢
李鸿章在北京没房,不是他买不起,而是朝廷不允许他买。如果朝廷采取限购政策,别说一套房,十套、百套,中堂大人也是随便买买的。熟悉晚清史的,应该都是听说过这两句话: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今天就...……更多
清朝书生不顾世俗与妹妹结婚,生下一儿子被吐槽百年
...其中老二在未来成就了一番大业,他便是后来鼎鼎有名的李鸿章。大器晚成,家庭幸福书接上文,李文生与曾国藩有兄弟之情,再加上清朝的党政又比较厉害,更是加深了两人的友谊。也因此,李鸿章年龄尚小的时候,父亲就安...……更多
...的失败并不能决定整个战争的胜败,清朝陆军的崩溃才是甲午战争失败的关键。清朝作为一个陆权国家,对陆军的重视程度要过于水师。那为何陆军在交战后就一触即溃呢?我们从平壤之战的例子来看看清军是如何一溃千里的。...……更多
《邓世昌》演出另一番甲午风云
...从军、中年殉国的故事串联,对北洋水师辉煌成军、中日甲午战争惨败、《马关条约》带来的剜心之痛进行深入刻画。探班现场,两个片段相隔6年,第一段里,邓世昌面见李鸿章,痛陈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面临的种种...……更多
清朝为什么在武昌起义爆发后五个月内就土崩瓦解
...得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结果呢,耗费巨资的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地方编练的新军更是难堪大用,堂堂大清朝居然输给了自己曾经的藩属国日本,然后继续割地赔款,要啥给啥,要不是俄德法三国干涉迫使日本吐出...……更多
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䜣:权力斗争与政治变局
...奕䜣则过起了长达10年的休养生活。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后,奕䜣被再次起用担任领班军机大臣,不过此时他已年老体衰,没有了当年的锐气,一切都是按照慈禧的懿旨办事,与盛年相比也没有了多大的作为。 光...……更多
皇帝屡遭欺侮,立志改革开启洋务运动,结果却失败了
...奢侈无度,甚至为了个人享受而大肆挪用军费等,导致了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多年的积累,也全都毁于一旦,洋务运动宣告失败,只能说,败家娘们,不能要啊!轻则败家,重则亡国啊! ……更多
聊聊《辛 丑条约》中的赔偿问题。最后赔偿了多少
...八国联军,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慈禧被迫无奈,只能让李鸿章当和事佬,迅速与列强求和。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慈禧慌忙逃跑,但她仍然忘不了向庆,亲王奕劻和李鸿章求和。最终,1901年,两人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更多
甲午战争大清惨败,那些被俘虏的清军怎么样了?
...壤、黄海、辽东、威海等四场主要战役,大清国被吊打,甲午战争以大清朝的失败而告终。 战争失败,大清除了在战斗中牺牲了不少将士之外,还有不少的将士是在战斗受伤后,被日军俘获,带回了日本。据记载,前后共有1790...……更多
聊聊那些被地摊文学吹捧起来的“民族英雄”
...有着明显的主观臆造,混淆视听的做法。这一点在冉闵、李鸿章两位历史人物身上可以说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他们的描写影响之下,这两位可以说成为了赤胆忠心的民族英雄,以致于现在网上都有无数的拥簇。“地摊上的”民族...……更多
太平天国降将丁汝昌被清朝重用,要感谢一个人
...就是,对于这场失败,丁汝昌需要负一定的责任。不过,甲午战争的失败,原因也是方方面面的,并不完全是丁汝昌一个人的责任,但问题是当时的清廷,是必须要找出来一个担责任的人,毕竟轰轰烈烈搞了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更多
为什么皇帝和大臣们要毅然决然地裁撤郑和船队?
...养着庞大的舰队,空耗军饷,着手让大臣们诟病啊!经过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和淮军大败的洗礼之后,清廷终于痛定思痛,采纳了袁世凯上的折子,编练新军。但是,几亿两白银打造的北洋水师已经没了,还要支付一亿两白银的战...……更多
汉匈战争中,汉朝用一计却成功遏制了匈奴
...拱手让给战败方,上演了外交史上的滑稽一幕。1899-1895年甲午战争期间,李鸿章曾希望依靠欧洲列强阻止日本侵略中国,但最终日本和欧洲列强各得其所,得偿所愿。可以说,清政府以夷制夷的策略,对内控制汉族可谓是游刃有...……更多
...中也是避战自保,导致了中法战争的“不败而败”,以及甲午战争的惨败。在八国联军侵华之时,东南各省竟然和列强单独签订合约。清廷推行新政,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收回地方的权力,所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收回地...……更多
冯子材与甲午战争:清朝的胜利与外交失败的对比
大家一想到晚清,总是脑里自动就浮现了“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等等几个词,总之就是一片灾难史,但是当时的中国真的就那么弱小吗?主要还是在于当权者的懦弱。从这两场战争中就能够看得出来。在1883年,当时西方...……更多
为什么袁世凯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翻雨覆云的人物
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结果日本海陆两军重创清军,中国战败。日本趁机攫取暴利,完成自我超越,而清王朝外强中干被暴露无遗,腐朽统治岌岌可危。面对王朝前所未有的危机,清政府力图通过积极发...……更多
清朝有先进的钢枪大炮,为何还被打得满地找牙
...竟在慈禧向世界宣战后,这就是一个无底洞。所以为什么甲午战争拥有先进的武器依旧还是失败了,最大的原因就是主和派不想打仗。从慈禧的角度来看,想要将侵略者赶出中国,这没有错;从李鸿章的角度来看,一国要打八国...……更多
李 鸿章告诫后人:如果想中国强盛,必须灭掉哪个国家
...清朝末年的历史,读来总叫人心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李鸿章作为晚清宰辅之臣,却是以和外国人签署不平等的卖国条约而“享誉世界”的。因为条约签多了,以至于列强都很喜欢和这个老头打交道。不过,作为一个汉人,能...……更多
通过这组上色老照片,领略清末民初时期的天津风光吧
...”。天津的老街。清末时期,天津成为直隶总督的驻地,李鸿章、袁世凯都长期住在天津城,他们在天津城兴办洋务、发展北洋势力,同时也为天津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会。从这张老照片上看,当时天津是中国比较发达的城市之...……更多
刘永福的黑旗军,为什么会被朝廷招安
...清朝也算是不离不弃。越南沦陷后,黑旗军又在台湾参加甲午战争、反割台斗争。清朝放弃台湾防务后,黑旗军成了防台主力。在彰化一战黑旗军付出巨大伤亡,主力基本丧失。独木难支之下,刘永福撤回厦门,黑旗军自此也消...……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自成进攻北京前,曾提出三个条件,崇祯为何宁愿亡国也不答应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明代是亡在满清铁骑手中。但事实上,明代是亡于内忧,而并非外患。如果不是李自成推翻明代的统治,满清也无法捡个大便宜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继位的前十年,大概是因为自己根基不深,或是为了报答拥立之恩,所以一直在权相史弥远的挟制之下,他对政务完全不过问,只顾自身尊崇理学
2024-06-24 20:37:00
刘伯温死前吃一口烧饼,这是为何
刘伯温,似乎与烧饼很有缘,先是有预测未来的《烧饼歌》,后又在临死前吃了一口烧饼破了大明王朝的寿命,这烧饼在刘伯温手里,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执政后期,蜕变成厌倦朝政、追逐声色的昏君,他先是听任丁大全、马天骥、董宋臣等乱政,后来又把朝政交给奸臣贾似道。他完全没有了端平更化时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后期祸国殃民的行径,引起了朝廷内外的民怨与反抗。如针对奸臣当道祸乱朝纲的乱象,有人就在朝门上大书八字:“阎马丁当
2024-06-24 20:37:00
《三国演义》中的武将单挑,是笔糊涂账。最典型的就是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张飞一个人几乎就能抵挡住吕布,按理说加上关羽和刘备
2024-06-24 20:38:00
庞德本来是马超手下,随着马超兵败曹操,他也跟着马超逃到了汉中。哪料马超却又投降了刘备,把庞德扔给了张鲁。曹操在平定汉中时
2024-06-24 20:38:00
朱元璋为什么对他外甥李文忠两次改姓
由李文忠到朱文忠稍通明史的人都知道,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他的父亲是李贞,子随父姓,他姓李实属正常。李文忠十二岁的时候
2024-06-24 20:38:00
当人们把目光都聚焦在主角身上时,便会忽略“导演”的存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曹操才是这一幕的导演。出征前曹操突然脑子犯抽
2024-06-24 20:39:00
这些猛将各个勇武过人,虽然性格各有不同,但毫无疑问在当时都是各方的英雄。不过有个地方非常得值得思考,那就是战败后武将底下的士兵
2024-06-24 20:39:00
就这样庞德抬棺大战关羽而来。打了两次,百余回合,竟然被庞德一箭射中左臂。这是为什么?其一:英雄迟暮站在关羽角度来言,你再不喜欢他
2024-06-24 20:39:00
甲申之变是如何发生的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明朝都城北京,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灭亡,随后清军入关,这一事件发生在明末甲申年,后世称之为“甲申之变”
2024-06-24 20:40:00
皇帝和普通人吃的真的不一样吗
很多皇帝吃的东西,百姓很有可能吃不到,甚至如果吃到也不会吃饱,皇帝作为一个国家之主,想吃什么,都会为他送到,下面的人,也会尽心竭力的巴结皇帝
2024-06-24 20:40:00
简介明朝工部尚书曾鉴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11:00
简介明初将领郭英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