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分析甲午海战双方战列舰对比
甲午海战,又称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以下是双方战列舰的对比及失败原因的分析。一、先看一下双方主战列舰对比:大清的定远舰:德国伏尔铿造船厂标准排水量7,144吨满载排水量7,355吨全长94.5米...……更多
慈禧太后的奢华秘闻:珍宝陪葬与死后凄凉
...在几场战争中遭受重创,压根就不是日本的对手,最终在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了。甲午战争战败后,慈禧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她只是从主战转为支持李鸿章派的主和,希望能够通过求和来保住大清,保护她的地...……更多
清朝的衰败:奕劻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
...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向西逃窜,京城只留下了李鸿章以及少数大臣和洋人谈判,而奕劻就在这其中。在和列强签订的协议之中,奕劻和李鸿章签下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直接导致清朝主权旁落,造就了中华的悲...……更多
张之洞:清朝末年的变法先锋与悲剧英雄
...香涛世人皆称谓其为张香帅。张之洞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并称之为清朝末年四大重臣,世人皆以“曾剃头”为四大名臣之首,其实不是。1895年,大清王朝称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九的北洋舰队在甲午海战的炮弹中损害消失...……更多
清朝灭亡前,发生三件无法解释的怪事,难道世界上真有亡国之兆?
...顺\"鬼戏\"诡谲演出再来说说第二件怪事。这事儿发生在甲午战争期间的旅顺,当时的情况那叫一个惨不忍睹。日本鬼子占领了旅顺城,在城里大开杀戒。到处都是硝烟弥漫,尸横遍野。可就在这么个人间炼狱里,偏偏有一处地...……更多
甲午战争的丰岛海战,操江号为何成为俘虏
甲午战争的爆发,丰岛偷袭是一个重要的开场戏。日军在1984年的7月底,发动了这场偷袭行动,就跟珍珠岛事件一样,日军总是要在大战前沾点便宜才行。彼时黄海局势已经危如累卵,而李鸿章似乎对此毫不在意,只派出了一艘...……更多
谁可以在日本驻军?看来英美未来会有矛盾……
...国,是世界上一等一的强国。而日本在东方,尽管刚刚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了大清,可面对沙俄和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方列强,日本也似乎一时无法在东方捞到更大便宜。这时候,英国愿意和日本结盟,日本乐得全国提灯游行疯狂庆...……更多
田庄台之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未撤退的清军,大都葬身于火海之中。田庄台之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陆战规模最大的一战,也是中日甲午战争的最后一战,中国军队伤亡约为2300人,日军阵亡160人。此战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宋庆在奏折中写道“自田庄...……更多
...出了3000万两,让人气愤。如果清政府不投降会怎样?中日甲午战争,是一场战争界的“马拉松”,这是一场拼耐力的战争,也是一场拼国力的战争。如果宁死不降,结果也不会太好,日本的预算军费还有很多,而此时的清政府却...……更多
荣禄的一生是效忠清王朝的,还是效忠于慈禧的
...主张练兵自强、雪耻复仇的。在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一年的甲午战争中,中国遭到惨败。战后,中国被迫割地赔款,签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日战争的结局,给世界资本主义列强以强烈刺激,列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战...……更多
甲午海战的失败,究竟是实力弱,还是用人不当
...情况下其实拉帮结伙应该算是好事,今天的主人公当然是李鸿章,他本身就是个争议人物,而这个人正是依靠自己着拉帮结伙组成地方私人武装机构,最后成为了铲平了太平天国的军队之一,也从此打出了自己的名号。左宗棠,...……更多
左宗棠精神为何没成为主流?
本文虽然承认左宗棠在四个方面不如李鸿章,但正是因为四个不如,他才显得更加伟大!在“买”的问题上,左宗棠和李鸿章是一致的,“买后的根本目标”则完全不同。因为这一点,二人发生了本质性冲突,由一个战壕的朋...……更多
...一带的义和团正闹得热火朝天时,就任两广总督没多久的李鸿章却忧心忡忡地关注着朝中的局势。和陷入疯狂的端王、庄王不同,甚至和韬光养晦的庆,亲王,荣禄也不同,以李鸿章为首的东南各省方面大员异口同声地坚决反对...……更多
超百万的清军,在清灭亡后都去了哪
...被日本水兵打败,全军覆没。三:北洋新军清政府在历经甲午战争后,被日本这个早年瞧不起的作用给打败了,花重金发明的北洋水师也全军覆没,于是就开始操练新军,并且派遣袁世凯掌管,北洋新军总人数大概20万人左右,...……更多
国家大剧院原创话剧《邓世昌》四月亮相,王雷领衔主演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广州的邓世昌纪念馆、威海的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等地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剧本将重大历史事件作为故事内核,浓墨重彩描写英雄人物的厚重感,走进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走入那个年代的炮火硝烟之中...……更多
晚清重臣李公毁誉参半,其子女后代结局如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一度被誉为晚清四大重臣。如果要把这四个人做个比较,或许没人会把李鸿章排在第一位,毕竟在很多时候,当我们提到这个名字,总忍不住啐一口:卖国贼。李鸿章得到这样的贬低评价倒...……更多
梁启超笔下的李公是怎样的呢
在国人眼中,李鸿章的名字几与“卖国”划了等号。这种看法,初看似有几分道理,中国近代以来割地赔款的历史,好像就是由李鸿章开始的。然而,这样看,未免把一部复杂的历史简单化了。梁启超所著《中国四十年来大事...……更多
国足与洋务派
...一个百年前的团体——那就是支撑了“同光中兴”、又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的洋务派。看来那句话果然说得对啊: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然,这并不是说国足跟洋务派完全一样,只是他们都面对着一种共同的处境:上层的急...……更多
为何会派丁汝昌指挥的甲午海战
...方面的意见,决定创设三支海军。光绪皇帝特命北洋大臣李鸿章创设北洋水师,李鸿章授权督办北洋海防后,即着手筹办北洋海军。随着在英国订购的320吨蚊船“龙骧”、“虎威”,以及440吨蚊船“飞霆”、“策电”先后抵达中...……更多
...右都御史、工部尚书,兼顺天府尹。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即将爆发,朝议主战,他力谏“衅不可启”,主张忍让屈和。甲午海战失败,朝野震惊,他提出了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认为要振兴中华,要注重科学,兴办实业...……更多
奕䜣临终留给光绪四个忠告是什么
...一方面,他在急于收回权力的浮躁心态中迷失,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在战败的追究上,让“帝党”和“后党”的争斗正式形成;另一方面,光绪沉溺在对“明治维新”的推崇和康有为等人的虚幻描述里不可自拔。最终,一场...……更多
光绪为什么要恭维日本
...种、同文最亲爱”,这话都说得出口?!!1898年是什么时候?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赔给日本2亿两白银,对于中国简直是奇耻大辱。大清皇帝竟然要以如此谄媚的语气来恭维日本?而且,不只是光绪皇帝,晚清时期有一批知识分子对日...……更多
清朝的直隶总督掌握兵权,他能调动多少军队?
...及捕盗营等几处兵丁。绿营数量反而增加到44992员兵丁。甲午战争后,裁兵节省军饷,训练新军成了头等要事。到光绪二十九年闰五月,直隶省绿营兵丁在两万六千人左右。人数有所下降。不过,大致在同时期,直隶总督又兼任...……更多
大清龙旗被转手让给英国人,为何会让张伯苓愤怒辞职
...把钱花在刀刃上。日本节衣缩食壮大自己的海军,于是在甲午战争中其武器和战舰早已经落后于日本的北洋舰队覆灭于敌手。甲午战争以后,英国趁机逼迫清政府签订《中英订租威海卫专约》,此时的清政府由于战争失利,威海...……更多
他们一个放弃国土遗臭万年,一个收复领土名垂千古
...走势。例如收复新疆的能臣左宗棠,大搞洋务运动的能臣李鸿章。近年来后世对李鸿章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些人认为其生不逢时,才能不可否认;有些人认为他是卖国贼。我们不妨看一看左宗棠是如何评价李鸿章的?他称李鸿章...……更多
...扣。所以,北洋水师的覆灭,很大程度和劣等煤炭有关。甲午战争之后,清廷也开始了追责工作,但是张翼因为靠山太大,所以压根没被处理,还继续担任开平矿务局的主管。3、结语其实战争的胜败,从来不仅局限于正面战场...……更多
...蜷缩至极小。这无疑是朝歌即将终结的征兆。其实,早在甲午战争爆发之初,李鸿章等主战派就曾妄称“中国士兵很强盛”,“我等士兵,非洋人敌手不足虑”。然而随着战局的逐步恶化,老百姓逐渐意识到这不过是统治者的谎...……更多
八国联军入侵清朝为何没有一个国家支援
...朝的军队技术装备落后,管理体制落后,军事思想落后,李鸿章费尽心血打造了一支北洋水师,但是这也只不过是换上了先进武器和装备的清朝军队,根本就不能和近代化的外国军队相提并论,除了武器和规模,其他的一无是处...……更多
日本向乌克兰提供的是非进攻性武器吗?兼论日本的赌徒思维
...身上。不过,这也反映出日本一贯的赌徒思维,历史上的甲午战争、太平洋战争,都集中体现了日本的这种思维。日本能不能赌赢呢?那就要看俄乌战争的结果了,但俄罗斯肯定不会完败,乌克兰也不可能全胜。这样日本以后的...……更多
...,用李鸿章,张之洞办事,翁同龢等后清流制衡。延续到甲午战争。第四阶段,用端王党和荣禄,延续到庚子国变。第五阶段,用袁世凯和奕劻,让瞿鸿机和岑春煊牵制。第六阶段,用袁世凯和奕劻,让载沣牵制。不难看出,岑...……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自成进攻北京前,曾提出三个条件,崇祯为何宁愿亡国也不答应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明代是亡在满清铁骑手中。但事实上,明代是亡于内忧,而并非外患。如果不是李自成推翻明代的统治,满清也无法捡个大便宜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继位的前十年,大概是因为自己根基不深,或是为了报答拥立之恩,所以一直在权相史弥远的挟制之下,他对政务完全不过问,只顾自身尊崇理学
2024-06-24 20:37:00
刘伯温死前吃一口烧饼,这是为何
刘伯温,似乎与烧饼很有缘,先是有预测未来的《烧饼歌》,后又在临死前吃了一口烧饼破了大明王朝的寿命,这烧饼在刘伯温手里,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执政后期,蜕变成厌倦朝政、追逐声色的昏君,他先是听任丁大全、马天骥、董宋臣等乱政,后来又把朝政交给奸臣贾似道。他完全没有了端平更化时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后期祸国殃民的行径,引起了朝廷内外的民怨与反抗。如针对奸臣当道祸乱朝纲的乱象,有人就在朝门上大书八字:“阎马丁当
2024-06-24 20:37:00
《三国演义》中的武将单挑,是笔糊涂账。最典型的就是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张飞一个人几乎就能抵挡住吕布,按理说加上关羽和刘备
2024-06-24 20:38:00
庞德本来是马超手下,随着马超兵败曹操,他也跟着马超逃到了汉中。哪料马超却又投降了刘备,把庞德扔给了张鲁。曹操在平定汉中时
2024-06-24 20:38:00
朱元璋为什么对他外甥李文忠两次改姓
由李文忠到朱文忠稍通明史的人都知道,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他的父亲是李贞,子随父姓,他姓李实属正常。李文忠十二岁的时候
2024-06-24 20:38:00
当人们把目光都聚焦在主角身上时,便会忽略“导演”的存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曹操才是这一幕的导演。出征前曹操突然脑子犯抽
2024-06-24 20:39:00
这些猛将各个勇武过人,虽然性格各有不同,但毫无疑问在当时都是各方的英雄。不过有个地方非常得值得思考,那就是战败后武将底下的士兵
2024-06-24 20:39:00
就这样庞德抬棺大战关羽而来。打了两次,百余回合,竟然被庞德一箭射中左臂。这是为什么?其一:英雄迟暮站在关羽角度来言,你再不喜欢他
2024-06-24 20:39:00
甲申之变是如何发生的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明朝都城北京,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灭亡,随后清军入关,这一事件发生在明末甲申年,后世称之为“甲申之变”
2024-06-24 20:40:00
皇帝和普通人吃的真的不一样吗
很多皇帝吃的东西,百姓很有可能吃不到,甚至如果吃到也不会吃饱,皇帝作为一个国家之主,想吃什么,都会为他送到,下面的人,也会尽心竭力的巴结皇帝
2024-06-24 20:40:00
简介明朝工部尚书曾鉴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11:00
简介明初将领郭英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11:00